分享

血液流动异常的表现及防治

 阡陌躬耕 2013-11-30

血液流动异常的表现及防治

作者:司长河 稿源: 甘肃日报  2013-11-28 11:27


  当血液在血管里顺畅地流动时,说明血液的流动性很好,几乎与水差不多;当血液静止而不流动时,不久即凝固成为胶状物。那么,血液的黏度大大增加以后,会带来什么坏处?正常的健康人靠什么保持血液流动的畅行无阻?有哪些因素会促使血液的流动和变形性下降?

  血液流动异常的成因

  在体内,产生血液流动异常有3个主要原因:

  心脏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是产生血液流动的动力,倘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这样,血泵作用下降,势必影响全身血液流动的速度。

  血管血管硬化,弹性下降,或血管内腔炎症、内壁疤痕形成,都会影响血液的流量和流动速度。

  血液血液黏度和稠度的变化,血液细胞间互聚性的增加和下降,血液凝固性的增高和下降,都会使血液的流速发生变化。

  以上3方面的原因并非孤立的,相互之间都有影响。例如,常食高脂肪食物,不仅使人的血液黏度明显增加,而且也会造成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又如心脏冠状动脉硬化者,因对心脏本身供血不足,会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血液流动异常后会形成以下疾病:

  血管闭塞性疾病如缺血性中风、冠心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动脉或静脉栓塞等。这些疾病,往往由于血液流动缓慢,以致血管栓塞、血流中断,受损部位的生理功能失灵。例如发生于脑部的血管栓塞,则脑部功能失灵,即为缺血性中风;如发生于心脏部位,即为心肌梗塞或其他冠心病;如发生于下肢血管,即为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如发生于眼底血管,常为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视力会突然下降。尽管这些疾病的表现不同,但体内都存在着妨害血液流动的因素,而且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往往有几种疾病相互交叉存在。

  肺源性疾病如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这类疾病,由于吸入氧气不足,体内二氧化碳存积过多,于是产生代偿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以致血液变得比较浓稠、黏度增大、血液流动减慢。这样,又容易演变成血管闭塞性疾病。

  血液病例如白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使血液细胞成分的数量和质量均发生巨大变化,因而血液黏度和血液流动也发生异常变化。

  出血性、贫血性和恶性消耗性疾病如出血性中风、鼻出血、流行性出血热、皮下紫癜、消化道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消化道肿瘤、肝硬化后期及其他恶性疾病。这些病人的血细胞数量不足,血液淡薄,血液黏度异常下降。

  血淤症这是中医的习惯用语,是指血液“积”“蓄”之症。血液“积”“蓄”,实际上就是血液流动障碍。中医看舌色,如发现“紫舌”,即为血淤症的重要体征。上海第一医学院已证明,舌质发紫者,血液黏度皆明显升高,血液流动缓慢。其他,像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暑、烧伤、风湿性疾病、红斑狼疮、硬皮病、恶性肿瘤等,病人体内也伴存着血液流动致缓的因素。

  如何证明血液流动异常

  有两类方法,即体性法和体外法。

  体性法即在身体上进行非损伤性的测定。复旦大学物理系应用超声波的入射和反射原理,测定身体体表动脉和静脉的血液流动速度,这种仪器称为多普勒超声血流计。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指头、舌、眼白、口唇等部位血液细胞在小血管中的流动速度,这叫做微循环检查法。上海还有许多医院采用低放射性同位素指示血液流动的方法,称为同位素示踪法。最普遍的是用高频电阻法,推测身体各部分血液流动的情况,如心区电阻抗反映心血流、肺部反映肺血流、肝区反映肝血流、脑部反映脑血流、肢体反映四肢血流等。现在还有许多电生理记录仪器,已发展成为多导程的(即多用途的)记录仪,它在记录电阻抗的同时,还可记录心电、心音、心率、颈动脉脉搏及其波形,因而不但可较好地了解动脉硬化情况,还能较全面地反映心功能状况。

  所谓体外法检查,即抽血在医院实验室进行,可以大批进行普查。主要测定血液的黏度、血细胞互聚性、血液的浓稠性及血液的凝固性等。测定方法也很多,例如测定血液黏度,可采用毛细血管黏度计或回旋黏度计;测定血液的凝固性,有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纤维蛋白溶解速度、出血时间、凝固时间等,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总之,体外法检查是用以反映有关血液流动方面的四对矛盾,即血液的黏滞性和流动性、血细胞的互聚性和分散性、血液的浓稠性和稀薄性,以及血液的凝固性和变形性。假如这四对矛盾全面处于恶化,那是对血液流动极为不利的。

  血液流动异常的预防及治疗

  血液流动异常的疾病,大多数属于高黏血症,即血液朝着浓稠性、黏滞性、凝固性和血细胞互聚性增高而发展的疾病。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办法基本相同。

  体育疗法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可使心脏维持较好的功能,即使在血液和血管两方面有些潜在性发病因子的话,也可以有较好的代偿能力,所以是一个最主动、最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饮食老年人尽可能少吃多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应以素食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这样可以预防动脉硬化,避免血液中脂质过多,从而造成血液流动异常。同时应戒烟,忌酗酒。

  血液稀释疗法对于血液过于浓稠、黏滞者,必要时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也可加5%-10%葡萄糖溶液一起滴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分子有足够大的重量和体积,滴入后不会一下子跑出血管,可使血液容量扩大,血液稀释,血液流动较为通畅,对增加血液循环效率是有利的。

  扩血管疗法适当应用地巴唑、脑益嗪、潘生丁等药物,它们有扩张血管作用,故有利于血流加速。

  抗凝疗法如果血液凝固性增高,可用肝素、阿司匹林、新抗凝等药,以防止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而堵塞血管。但抗凝疗法不可过头,过头了便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极端。

  养气活血疗法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常用党参、黄芪等补气,以调和气血;另一方面再用丹参、川芎、地龙、红花等活血化淤药。如此“养气活血”,必有利于血液流动。

  血细胞解聚疗法实验证明,丹参和川芎中的某些有效成分,能使聚集成团块的红细胞重新分散成单个红细胞。

  以上这些方法,当然要因人而异,综合而灵活运用,对于纠正高黏血症所造成的血液流动异常,必有一定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