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当政时有多富

 红豆居士 2013-11-30

                              隋炀帝当政时有多富

扬州晚报     20131130

    公元581年,北周的丞相杨坚夺取北周政权,自立为帝,建国为隋,改元开皇,并于589年灭掉陈国后,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360年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动荡局面。

    360年的动荡割据,国家经济运行遭到严重的摧残和毁灭性的打击,国民经济几近崩溃。而杨坚执政后,励精图治,陈旧布新,短短十几年,国库盈积,人庶殷繁。《隋书》记载:“开皇十七年,户口繁盛,中外国库,无不盈积”,“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令学者奇怪的是,隋文帝的赋税政策是“轻税薄赋”,建国后基本废除了先秦、秦、汉以及南北朝以来的专卖、工商税、杂税以及入市税等,仅以租调徭役为主。而隋文帝建国后,随即建宫殿、迁新都、平陈国、讨江南、修长城、兴水利,十多年“营缮、征讨,未尝废也”,支出规模绝对庞大。然而史载“时百姓承平日久,虽数遭水旱,而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人庶殷繁,币藏充实”,各大粮仓“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责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连隋文帝本人也感慨道:“朕既薄赋于人,又大经赐用,何得尔也?”意思是:“我既轻税于人,没有加重赋敛,也没有特别节省支出,怎么会有如此赢余?”这就是令历史学者称奇的“隋富”特有现象。

    公元604年,隋炀帝继位,仍然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并再次进行减免,针对“户口溢多,府库盈溢”,在征收田赋时,提出“乃除妇人及奴婢、部曲课”,许多专家认为;隋炀帝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介于奴婢与良人之间的阶层)课,是我国古代赋役史上的一大变更,从此妇人在法律上正式由课口变为不课口,其意义深远,对民户的赋税负担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家无男丁的贫弱女户,无疑减轻了负担。在对除去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外,隋炀帝又作出一项利民之举,将男子定为以二十二岁为成丁。隋代规定:“男女三岁以下为黄,十岁以下(四岁至十岁)为小(“黄口小儿”的来由)”十七岁(十一至十七岁)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丁(指男丁)从课役,六十为老,乃免(与现在男六十岁退休相似),起役年龄为十八岁,免役年龄为六十岁,每年服役三十天。”隋炀帝定为二十二岁为成丁,实际减免了四年的徭役(十八岁成丁,即可分到田地),应该说是一项利民之举。

    纵观隋代出现这种富有的现象,主要得益于隋代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以往历朝历代所不能比拟的,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经济,巩固中央集权,将中国的封建社会推向辉煌和全盛的起点。许多的改革制度,一直影响到后世,如官制改革的三省六部制度,废除郡一级改州县二级制政体制度,创建科举制度,轻徭薄赋税收制度等等,隋炀帝执政之后,赋税制度仍然采用“租调制”为主,并再次通过各种途径减轻诸赋、减纳调绢、宽限免征租调年限,这种大范围、长时间的蠲免,应该说对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财政充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隋炀帝即位后,为何在执政短短的十几年迅速垮台?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共识是:过度滥用徭役、兵役。

    史载:隋代的重大工程几乎都集中在他的执政期间,主要有营建洛阳城,修长城,开运河,筑地道以及三征高丽等。隋炀帝在位(604—618年)徭役数量之多,次数频繁为中国封建史之最,史学家评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因滥用民力,直接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与朝代更迭,也只见有隋一朝”,也有人戏说隋炀帝“成也徭役,败也徭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