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蒲铁路的味蕾之旅 文/图:七月娃娃 【序:火车之旅,回到最初的旅行】 我的铁路之旅,是从南昌开始的,向莆铁路贯穿闽赣,正好广州有夜班车开往南昌,时间正好,省去了一晚酒店的住宿,我享受在火车上过夜的时光。 买的是软卧,赶到火车站已经离火车开车时间不久,跟同一个房间里的几个朋友点头问好,我们这一夜便没有再说一句话。大概旅行就是这样子,期待着路上有一些萍水相逢的喜悦,但往往更多的是寂寞和孤独。其实,没什么不好,不似以前坐火车的时候总是喜欢找各种话题打发漫长的旅途,现在更多的则是珍惜这难得的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想很多事情。 本来想在南昌火车站寻觅一下南昌拌面和瓦罐的身影,可惜火车晚点,车子到站已经要启程往泰宁了,匆匆解决了早餐,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了。火车上的旅行,没有浪漫没有遇到另一个自己,之所以喜欢,是因为窗子里那些正在吃泡面的身影,那些打着哈欠茫然的神情,这就是真实的旅行。我们常常企图赋予旅行很多意义,但事实上,旅行就是生活。 天气有点凉,一个人在车站等待列车到来,忽然觉得时间回到了最初旅行的时光。虽然没有吃到南昌的美食,但这趟旅行,却注定与美食脱不了关系。向蒲铁路连接江西、福建两省,有“最美铁路”之称,动车穿梭武夷山、大金湖等地,但囿于时间关系,我选择了更加轻松的美食路线。越来越喜欢把自己所有的旅行定义为舌尖之旅了,如果味觉不被调动起来,那些旅途中的美好该如何实现?如果把希望寄托于山水,奈何天气总是不尽人意,所以美食是一种救赎。 更多分享,欢迎关注七月娃娃 新浪微博:@七月娃娃 腾讯微博:@七月娃娃 微信公众号:bbe_wa 约稿QQ:149002396 互动QQ::778500749 (由于天气不好,在雨中不太敢拿相机出来拍照,文中大多数图片用手机拍摄) 【第一章 泰宁 我把最好的时光交付你】 从南昌到泰宁的动车,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我在列车上读完了一节关于柬埔寨的旅行文字,心思飘渺,又回到了几个月前在老市场与几只苍蝇争食的辛酸画面。来到泰宁,这个陌生的县城,虽然很多旅行攻略建议我去很多地方,但当我踏足这片土地,要用有限的时间去体验这座小城的时候,我觉得只有慢下来,才有更多时间跟它接触,而不是匆匆忙忙坐上去大金湖的班车,坐个游轮回来然后忘记。 在火车站坐5路公车前往县城中心,特意坐到了终点站汽车站,在汽车站了解了开往其他景区的班车时刻,再开始我的小城漫游。心中对泰宁有个总体印象后,我开始用我以往的方法去了解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汽车站,被一个提着满篮子黄色水果的大伯吸引住了,在他的诱惑下买了一个野芒果,味道鲜甜,后来沿着金牛市场走,才发现市场里到处在卖这种水果,据说是大山里的产物,从东南亚回来,水果种类见识了太多,这野芒果却是第一次见。 沿着同心桥转到了民主街,这里便是泰宁人们说的小吃一条街了,所谓小吃,说的都是沙县小吃,泰宁县和沙县都属于三明市管辖,两个县城也离得特别近,但是,让我非常惊讶的却是,两个地方的沙县小吃却迥然不同。在民主街,我选了一家有名字的小吃店,叫沙县阿祥小吃,总觉得“阿祥”的媳妇做的东西应该会更地道一些。店里供应的却是炒饭拌面,唯一让我倍感亲切的便是蒸饺、扁肉(馄炖)和瓦罐了,但是这些在广州也能吃到。 我以为,沙县小吃就这些了。 不过除此之外,泰宁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小吃,比如我在金牛市场的街边上看到一些小排档煎的烧饼,围观者众多,见到我拍摄,都举起大饼朝我欢笑,完全不似有些地方遮遮掩掩见到镜头就拔腿而逃的民风。后来有朋友跟我介绍,这种饼叫油饼,是用米粉做的。 泰宁古城是泰宁的亮点,没想到在县城中心,竟会留有如此完整的明清建筑群,阳光甚好,古城离到处晾晒着被子和衣物,来往的人,对我这个外地游客并不生疏,报以微笑,后来我在几个看似研究古建筑的考察人员的带领下,一路听着讲解,看到了很多历史的印记。尚书第的人很少,空旷中散发着幽幽的味道,看着墙上记录下的关于主人宦海沉浮的人生,不禁感叹,人生或许就是这样,不断得到和失去,最终才归于完整吧。老人带着孩子坐在屋檐下休息,阳光打在他们身上,仿佛时光就这样停驻,我们经过了历史,记住了现在。 原本打算晚上才前往沙县,因为放弃了计划中的寨下大峡谷,时间变得充裕起来,回到火车站改签车票,售票暂停,看看时间,正好是午休时间,大概这就是泰宁这座小县城的生活节奏吧,没有任何抱怨,接受这里的生活节奏也是了解当地民生的一个方式。在车站最终敌不过诱惑,还是买了一包大金湖鱼干,在众目睽睽之下,咬着咀嚼着,在这趟旅途中,早已经违背了自己在路途中不吃东西的原则。 【1】 火车站,真实的旅行 【2】泰宁,小城印象 【3】泰宁汽车站,野芒果 【4】金牛市场,街边的油饼 【5】民主街,沙县阿祥小吃 【6】沙县小吃,瓦罐 【7】沙县小吃,混沌 【8】沙县小吃,鸭头 【9】沙县小吃,豆腐干 【10】阿祥小吃家来的小客人 【11】泰宁,古城牌坊 【12】泰宁古城,背影 【12】泰宁古城,秋后一抹绿 【13】泰宁古城,阳光正好 【14】泰宁古城,狮子巷 【15】泰宁古城,尚书第 【16】泰宁古城,比昆曲历史还久的梅林戏 【17】泰宁县地图 【第二章 沙县 日暮与晨起】 在泰宁火车站乘动车前往三明北,我在这里遇见了完美的晚霞,当一群人涌向站台的时候,我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对着远方的晚霞发呆,霞光照射在站台的钢筋上,发出闪闪的光芒,正好远处露出灰色的马头墙,于是便赋予了这道霞光更美好的意义。有人说旅途是为了艳遇,我想艳遇就是这种出其不意的惊喜吧,倘若你不去发现,你也会如哪些穿梭的人群,大家低着头拖着自己的行李,上车,瞌睡,然后到达目的地。 也许有人觉得只有你这种吃饱了没事干的人,才会生出那么多诗意的人生来吧,为了生活,人们哪还有那么多闲暇顾及身边的美好事物,但这种观点往往是错误的,发现身边的美好,是不需要代价却能收获很多的。 到达沙县已经是夜晚,火车站坐7路公车前往府前广场,几个站的路程,入住了酒店,便开始迫不及待地走出酒店到处觅食了。最近的小吃是酒店附近的肥姐小吃,在街道转角处,很快便寻到了这里的招牌,果然是几个肥胖的大姐在掌管着生意,大概是过了吃饭的点,店里的人并不多,但来吃的人却从未间断,象我这样拿着相机来吃的人在这里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而且我一个人,竟然叫了那么多,大姐们在惊讶之余,感觉欣慰,有人这么喜欢她们做的小吃。一碗鲜蛋牛肉汤,一碟锅贴,一块炸年糕,一块芋头饼,一块腊鸭翅,后来看到肉夹馍,又忍不住要了一个,一边吃还一边瞅着隔壁吃什么,离开的时候打包了年糕和芋头饼,准备回到酒店躺着吃,看见隔壁的腊鸭,还念叨着要不要快递一个回去。 沙县的小吃,给我的最初印象,便是馄炖和蒸饺,但事实上,来到沙县,你能吃到的比你能想到的更多,我从酒店出来,便看到一个小男孩拉着一个小女孩说:“别哭,哥带你去吃小吃。”可见小吃对于沙县人民来说,意味着幸福也意味着家乡的味道,已经深入民心。肥姐小吃对面,索桥跨越沙溪河,灯光璀璨的索桥,是沙县最美的夜色了,散步的人们,玩耍的孩子,以及回到酒店门口看到一个商户做的吸引顾客的魔术表演,我忽然感觉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它们很平实,不高档也不上档次,但这平凡中的点滴,却是能让人心安的,心安之处便是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调好闹钟准备在走一下小巷子,结果被楼下的鞭炮声吵醒,朦胧中发现自己仍然在沙县,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脸也没洗,匆匆刷了牙便披上衣服下楼找吃的,沿着大陆找到了宝珠小吃和李记小吃,一如既往开始寻找中国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只属于沙县的味道,在李记,跟我坐一张桌子的是几个来自广东的游客,他们在赶火车之前,一定要来李记吃一顿烧卖,我笑笑,看着他们满足而去的样子,自己也觉得幸福洋溢其中。秋雨开始纷纷,唯有收起相机沿着巷子走回酒店,在一条巷子理看到打渔归来的渔民,他问我:“你是记者还是摄影师啊?”我说:“我就是一个喜欢玩的外地游客。”他得意的笑笑,任由我拿着相机拍他和他那些从沙溪河捞上来的鱼。 【1】泰宁火车站,霞光 【2】白天的沙县索桥 【3】夜晚的沙县索桥 【4】沙县好礼,板鸭 【5】肥姐小吃,腊鸭腿 【6】肥姐小吃,锅贴 【7】肥姐小吃,烧卖 【8】肥姐小吃,炸米冻 【9】肥姐小吃,笋夹馍 【10】肥姐小吃,炸春卷 【11】肥姐小吃,鲜蛋牛肉汤 【12】肥姐小吃,炸年糕和芋头饼 【13】仍然是锅贴 【14】宝珠小吃,排骨瓦罐 【15】宝珠小吃,扁肉 【17】沙县,捕鱼人 【18】沙县,沙溪河上的鱼 【第三章 福州 寻常巷陌的气息】 我第三次到福州了,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已经有了一些念想。大概是因为有朋友在福州的原因,这座城市变得一点都不陌生。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跟朋友到三坊七巷的星巴克喝咖啡,两个女人感叹,萍水相逢后竟然还能聚在一起,缘分太了不起。那时候对福州的印象,就是三坊七巷那栋古色古香的星巴克咖啡店,我们闻着咖啡的芬芳,回忆着那个月在邮轮上的往事。 这一次,陪伴我的仍然是老朋友。对于上下杭的老城区,这次是因为听到要拆建的声音,觉得务必要去看一次的,来到隆平路,为这一栋栋老建筑而惋惜,朋友劝我说,其实老房子改造真的是一件头疼的事,若不拆建,这些老房子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火灾隐患,我想,难道就不能更好地统筹么?她觉得这事情也是大家的愿望,相信福州人也不愿意破坏原有的老城区面貌,让记忆从此破灭的。我们在壹号煎包用了午餐,很艰难才找到位子,将就着与别人搭台坐下,一叠叠诱人的煎包便上来了,一碗加了点米酒的猪杂汤,再要了一叠凉拌鲨鱼皮,自己感觉幸福的同时也非常羡慕福州人的这种小日子。 吃完仍然不过瘾,沿着路一路寻找老字号店,那些隐藏在箱子里的毫不起眼的小食店,竟然如此受到福州人们的喜爱,我们去找一家叫中平元宵的店,听说现在只剩下这家店的元宵是手工做的了,在中平路一栋毫不起眼的老房子里,绿色的木窗子上悬挂着简易的“元宵”二字,走进去庭院深深,主人家已经开始午饭,说他们只卖生元宵,不提供煮熟的,我们带着遗憾离去,后悔没有要上几斤带回家去。大概只有做得好才能这么牛吧,就算限时提供,大家也蜂拥着来抢,包括壹号煎包在内,我第二次经过时下小雨,店铺便关门休息了,再好的生意又怎样?后来唯有到耳聋伯元宵店过了一下吃元宵的瘾,只是听说耳聋伯的元宵早已经是机器生产,但毕竟是吃到了福州元宵,心中的遗憾少了一桩。甜馅的叫汤圆,咸馅的才叫元宵,但不能吃多,很容易犯腻。 接下来又在附近的锅边店、扁肉店、鱼丸店打了个转,即便吃不下,也要过过眼瘾,倘若有一天这些店铺不复存在,我也好自我安慰,毕竟我曾经来过。时间太短,剩下的时间回到了三坊七巷,虽然这里的商业味儿已经掩盖了老福州的气息,但是毕竟是文化街区,隐约中还是能感受到老福州的传统。把几个朋友们的明信片一一寄去,便继续吃了花生汤和肉燕。在林则徐故居,看到了深秋仍然绽放的荷花,心情突然变好,福建跟广东接壤,气候相差无几,所以来到这里,有点回到家乡的错觉,不足为奇了。本来想再吃一顿鱼丸才带着满足离去,朋友便带我穿过一个市场和一座道观,来到她家楼下的达道路,指着一家小店铺说,这就是她和她的家人经常光顾的李记青鳗鱼丸,果然味道比之前吃的要好,最后还是打包了回广州。所谓一,好味道都是当地人吃早点的地方,而不是传说中的老字号,能延续下来深得街坊的喜欢,这样的店铺才真正算是老字号吧。 最后一次到福州,下大雨,在公园路的西林小筑坐了一个下午,眼看着天气转晴,阳光普照,随之又开始下起小雨,反反复复,便在这里小莫了半天。在西林小筑,就如同等一个人,老房子改造成小工作室,举办一些小型的展览,明媚的日光下,窗帘吹动着客人的愁思,百香果慕斯点了两份,桂花红茶也添了热水,只等一些有缘人经过,在这里邂逅陌生而温暖的微笑。 【1】福州上下杭,即将拆迁的房子 【2】福州中平路,老旧的旅社 【3】壹号煎包店,正准备出炉的煎包 【4】壹号煎包,点了三份 【5】壹号煎包店,猪杂汤 【6】凉拌鲨鱼皮 【7】耳聋伯元宵店 【8】耳聋伯元宵店,咸馅的叫元宵 【9】耳聋伯元宵店,甜馅的叫汤圆,皮是粉红色的 【10】中平路的中平元宵 【11】三坊七巷,邮局 【12】三坊七巷,林则徐故居 【13】三坊七巷,鼎边糊 【14】三坊七巷,同利肉燕 【15】三坊七巷,花生汤 【16】达道路附近的一家道观,香火旺盛 【17】李记青鳗鱼丸店,鳗鱼丸 【18】李记青鳗鱼丸店,肉燕 【19】道山路壶新小吃店,花甲粉丝 【20】公园路,紫荆树和老房子 【21】公园路,老房子租给一些贫穷的商户用 【22】西林小筑,门外杜鹃花开 【23】西林小筑,墙角阳光 【24】西林小筑,安静午后 【25】西林小筑,桂花红茶 【26】西林小筑,百香果慕斯 【27】西林小筑,绿萝 【28】西林小筑,吧台 【29】西林小筑,窗台干花 【第四章 冬天到湄洲岛看海】 对海一直心生畏惧,怕那潮水终有一天淹没自己。但是,这世间的爱本来就是因惧怕而产生的,所以对于海,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牵挂和惆怅。冬天去看海,带着宁静的心情,不悲不喜,就如落日般沉淀在海平面。 向莆铁路被誉为最美高铁,这次冬天去看海,选择了离福州只有45分钟车程的莆田。 这是向莆铁路的最后一站,铁路从南昌一路南下,直达海边。旅途总是艰辛的,可是我们仍然向往远方。经历了无数次的飞机晚点,仍然抱着要到达的愿望。只是相对于飞机来说,高铁更赋予了旅途中的人们人性化的感受。爱在路上的感觉,便爱在火车中颠簸的路途。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角落,一本书,一杯茶,旅行,便是从那铁轨延伸的地方开始。心里住着安静和孤独,不断抵达,出发。 在福州火车站坐高铁,D6225次列车,早上9点出发。车程45分钟。抵达莆田火车站,火车站门口右侧是公交站场。火车站转公车再转中巴抵达文甲码头,路途虽短但比较波折,但想到可以与海亲近,也就无从提起这些艰苦了。在文甲码头搭乘轮渡去湄洲岛,当天的快艇已经全部停止运行,大概是周末人多的缘故,上岛费加上船票是70元,并不便宜。预定的酒店在湄洲岛的南端,需要坐电瓶车前往,沿着海岸线行驶,碧海蓝天呈现在眼前。 从酒店的小路出去,便是一片海滩。走在无人的海滩上,看着远处停泊的船只,心情自由而宁静。沙子细幼,晚上走在沙滩上,听潮音。 莆田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福建沿海地区,都有妈祖信仰的传统。湄洲妈祖庙在世界妈祖文化现象当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建设年代最久远的。妈祖据说是莆田人,泽施四海。进入观赏和拜祭妈祖雕像,门票是35元每人。妈祖庙山顶屹立着一尊14米多高的巨型石雕妈祖塑像,妈祖保佑出行的人一路平安,爱旅行的人一定要来拜祭,许多海员,渔民也到妈祖庙来顶礼膜拜,香火极盛。从妈祖庙下来,时间已接近傍晚,湄洲岛靠近东方,日落较早。 傍晚来到市场转悠,街边的小吃诱人。但是来到湄洲岛,一定不能错过这里鲜美的海鲜,找一家小店坐下来,随便点几样海产品,只要清淡的煮熟,便能提起舌尖的欲望来,更别说那些花俏的做法了。 岛上的时光匆匆,若还有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湄洲岛骑行,沿着海边,吹着海风,应该也会让人无限憧憬吧。 【1】妈祖庙,天后宫 【2】妈祖庙,上香的客人 【3】妈祖庙,傍晚的霞光 【4】妈祖庙,修葺一新的殿堂 【5】妈祖雕像 【6】湄洲岛海鲜,黑斑鱼 【7】湄洲岛海鲜,墨鱼仔 【8】湄洲岛,卖干货的妇女 【9】湄洲岛码头,干货市场 【10】湄洲岛菜市场,新鲜的海鲜 【11】湄洲岛市场,头戴红花的卖海鲜的奶奶 【12】湄洲岛,海滩 【13】海景大酒店外面,海滩 【后记 旅行,不必去远方】 那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关于理想的梦,旅行就是去远方。爱过恨过哭过笑过,生活淡然,面对失去的和得到的,突然发现,去哪里,真的重要吗?每一颗跳动的心里都有一个温暖的世界,日光暗淡路途漫长,最好的时光仍然在路上,但是只要有你就不必去远方。 味蕾之旅,暂告一段落,但旅行尚未结束。味道,或许是对一个地方的最初和最深的印象,所以我每次出行,一定要先知道我要去的那个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并不是有多馋,而是,吃喝玩乐,吃才是最重要的,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而当地的美食,往往也会成为那里的特征,了解了它,便是了解了这个地方的骨髓和灵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