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女孩命运】-6全 重庆女人

 喜欢收藏001 2013-12-01
 乡村女孩命运(1)
芳是我童年的玩伴,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的邻居. 我和她相处的日子最久,所以我们无话不谈,成了儿时的知心朋友.
 
芳是一个养女,她的亲身母亲是个不理家的女人,村里人背后把她叫做"扫把星",就是败家的意思.她生了很多儿女,一个个都长得怪模怪样,只有芳模样看起来娇好. 家里很穷,穷得常常"揭不开锅",孩子们饿得哭. 有一次芳的生母把芳一个人留在家里,自个出去干活,家里养的猪也和养孩子一样,任其放任游荡,也许是猪也饿慌了吧,竟然把孩子当成了"猪食",把芳的手臂一下咬去了一大半,芳那时才一岁左右,哪里知道厉害,只是大声地哭,她的惨叫声被邻居听见了,邻居跑来一看,只见孩子躺在地上,满身是血, 邻人把芳救了出来,捡了一条性命。
 
家里没有钱给芳医治,芳的手臂开始腐烂,生母以为她要死了,把她丢在了野外......我们的邻居恰巧经过,见芳还有一口气悠着,把她抱回了家,在养母的细心照料下,芳奇迹般地好了,活了过来,但是从此她的手臂成了残疾,到芳长大了,被猪咬的地方就不长,很细,以至于芳长大后从来不敢穿无袖衫。
 
我遇到芳的时候,我们都五六岁了,她小时候的故事都是听她养母讲的,她养母常常用这个故事来教育芳要报答她一辈子。我听了很同情芳,也觉得她养母的话说得对。
后来我们都渐渐懂事了,我才知道她的养母一家不是省油的灯,不说什么,单凭他们一家对左邻右舍的横行就可以断之一二。
 
芳和我一个年级读书,可是在她不到十岁的时候,养母一家找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停了她的学,留她在家里当便宜劳动力。芳每天一大早就出去割猪草,牛草,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春夏秋冬,她都要出去割草,特别是天气不好的时候,常见她象个落汤鸡似的回家,一但割的草少了,免不了一顿毒打,我常看见她被她继哥哥打,养母打,养父打,打得她东躲西藏,嚎叫不止,那哭声常让我听了心里发麻。
 
每当我放假的时候,我们常一起出去割草,我常问她养父母对她怎样,她总是避而不谈。有一次,她端了一大盆衣服到我家后门水池来洗,她养母跟在后面,我还以为她们娘儿俩要一起洗衣服,结果是养母在旁边监督,让她洗,一边大声告诉她先洗哪部分,然后又洗哪部分,一边不断地揪打她,芳一边哭,一边洗衣服,只见她费劲地刷着,直到养母说那一块刷干净了,才敢刷另外一块,一盆衣服洗完,她不知道流了多少泪,挨了多少揪打。 我一直看着她养母打着她,直到她洗完了衣服。我想天底下哪有那么狠心的人,我觉得自己有亲生母亲好幸运,我更加爱我的妈妈,更加讨厌我的爸爸了。 
 
后来芳渐渐长大了,开始知道反抗了,我告诉她我在学校学的法律,说她养父母一家如此对待她,很不对。她说她也很恨她养父母,他们吃好的,不给她吃,哥哥比她大六岁,下雨天,冷天,从来不出去割草,几个大人呆在家里,全让她一个人去干,就是例假来了也不另外,不敢说半个不字,否则就是一顿狠打,养父打了,有时候,继哥哥还接着打她。我只有安慰她,等她长大了,嫁人了,就好了,他们就不能欺负她了。

乡村女孩命运(2)
我想我的话可能给芳不少的希望,她就在希望中煎熬着走过了苦难的日子,渐渐的芳出落成了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乡村姑娘很早就谈亲事,在芳十六岁的时候,我还在学校读书,就有人给她谈男朋友了。可怜的芳对于亲事,她一点也做不了主,一切都得养父母安排,她还是没有自由。
 
养父母家都是农民,他们有饭吃,没有钱用,芳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每次有人来提亲,他家里的人都答应,条件就是一个:男方要给他们家干农活,还要送钱给他们用。第一个男朋友给了芳的养父母几百元钱,在当时,对一个农村人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男方每年农忙时,来帮助芳的养父母干活,他家里也穷,后来没有钱送给芳的养父母了,他们把他赶出了家门,取消了这门亲事,但是男方也不服气,要他们还钱,芳的养父母哪里来钱还人家,他们早把他给的钱用光了,就这样欠着他的钱不还。
 
后来又有人来提亲,芳的养父母正为没有钱还人家犯愁呢,这时候他们有了主意,他们告诉那提亲的人,如果男方能拿出那几百元来还上一个男朋友的钱,他们就同意这门亲事。男方答应了,拿出几百元来帮助他们还了帐,于是芳又在养父母的操纵下有了新的男朋友。这位新的男朋友重复上一位的命运,同样帮助他们种地,还得送钱,光景不长,这位男朋友也没有钱了,最后被扫地出门了。
 
芳的养父母尝到了“买女儿”的甜头,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很快又给芳找到了一位新的男朋友,这位男朋友我见过,芳带着他到我家里来和我一起聊天,他是个很诚实勤快的小伙子,人很好,对芳也很好,家里经济条件还比较可以,地区也还不错,有砖房,家里只有一个父亲,也很老实,芳说他父子俩对她很好,她也喜欢这个小伙子。我告诉她:“那么你就嫁给他吧,和他好好地过日子。”芳点点头,一副幸福快乐的表情。他们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出入,我都有点羡慕他们的恩爱。可是好日子不长,在假期里我遇到芳和她的男朋友,她一副愁苦的样子,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的养父母不同意她和他和好,他们觉得他给的钱少了,不高兴,常常骂他,有时候他送的礼少了,还赶他出门。我听了为他们鸣不平,我告诉芳,现在是什么年代了,父母怎么能包办孩子的婚姻大事,我告诉她如果她真的觉得这个小伙子可靠,真的喜欢他,就自己和他结婚吧,不要让父母知道,悄悄地过去吧。
 
芳在我的“怂恿”下,她真的“逃”了,逃到了男朋友家,躲了起来,养父母去找她,男芳说芳不在,养父母没有依据,也只好恢溜溜地回来了,但是他们是难缠的对手,养父母派儿子到男方邻居家去借宿,悄悄地等待了几天,终于看到了芳的踪影,继哥哥抓住了芳,把芳逼回了家。然后他们把芳关在房里,不让她出来。
 
很快芳的养父母给芳找了另外一个朋友,那男的姓李,比芳长十几岁,家里很穷,男的在重庆打工,挣了一点钱,说话也利索,专捡好听的说。可是却长得要人才没人才,脾气也不好,可能是家里穷,又没人才的缘故吧,所以快四十了还没有成亲,在农村这样的人家很难找到媳妇了。所以他很慷慨”,答应给芳的养父母几千块钱,同时给芳的继哥哥找个女朋友。芳的养父母家里也穷,再加上继哥哥行为习惯不好,常喜欢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父母又是那种出名的不讲道理的人,所有邻居都知道他们难缠,认识的人家,没有一个愿意把女儿嫁到那样的家庭,所以这成了芳养父母的一块心病,一听这位“准女婿”要给他们家儿子找媳妇,马上满意极了,立刻同意了这门亲事。
 
乡村女孩命运(3)
芳不喜欢那个男朋友,更谈不上爱那个男朋友,她痛苦,挣扎,反抗,她哭闹,甚至绝食,可是一切都是徒劳,他们根本就不疼爱她,哪里来的可怜和同情,哪里来的理解?他们把她当成了交换的工具,当成了儿子婚姻的筹码。在他们的威胁利诱下,芳还是不屈服,她不想向命运低头,命运已经和她开了很大的玩笑,她再也受不了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这种被人当成东西来买卖的生活,她再次想逃走,可惜养父母一家把她看得很严密,她\根本没有办法离开,最后她想,如果她死活不愿意嫁给姓李的老男人,他们拿她没折,总不能把她绑着去镇上办理结婚登记吧。
 
芳太年轻了,太小看养父母了,后来她的养父母压根就不带她去办理结婚手续,他们和那个男的去镇上婚姻登记处,撒谎说女儿在外地打工,还没有回来,但是女儿同意嫁给了李,他们父母代表女儿来办理结婚登记,等女儿回家就可以举行婚礼。也不知道怎么弄的,镇里的人居然相信了芳父母的话,居然在女方不在的前提下给他们办理了结婚手续。不过后来我听说是姓李的给了镇上办理结婚手续的人一些礼物或钱财之类的东西才办成了,看来钱可以通天。
 
芳知道后很失望,伤心地哭,闹,没有用,他们根本不理睬她的痛苦。她最后又想:如果她不自己走,谁也没办法把她送到李家去。芳还是错了,她的继哥哥和她养父轮换着硬把她背到了李家,李家说他们办理了结婚手续,是法律允许的合法婚姻,就这样把芳给名正言顺地关在了家里。这件事传遍了全镇,有不了解的愚昧的人说芳真不要脸,居然办理结婚登记了才反悔,而且欠了人家钱,当然应该拿人去抵。周围的邻居有说芳养父母不好的,也有幸灾乐祸的,因为她养父母干的缺德事很多,他们只想看他们的笑话。我知道芳是“换亲”的牺牲品,我告诉了我妈妈,我们为她惋惜,可是别人家的事,谁管得着呢。
 
后来我再没有看见过芳,不知道她过得如何. 她的养父母终于如愿以偿,女婿给他们家找了一个儿媳妇,也姓李,听我妈妈说是女婿家的亲戚。他们花了不少钱,所有的钱都是卖芳得来的,我听了,更不喜欢他们那一家人了,我恨这种没有良心的人。
 
后来我听说芳为李家生下了一个男孩,于是李家让她出门,她回过娘家,但是不快乐。后来我听说她离开了李家,留下几岁的儿子走了,没有让她的老公知道,一个人离开了,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几年后,我听说她是去了广州,和一个男人走的,她没有嫁给那个男人,她在那里打工生活。又过了几年,我听说她有钱了,还给她儿子寄了一些钱作生活费,她和她老公正式离了婚,可是她给了男方一些钱,修了一套砖房。人们说她很聪明,人长得漂亮,她靠当有钱人的情妇挣了不少钱,用这些钱在广州开了一个商店。有的人谈论的时候,一副看不起的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觉得芳的养父母很坏,芳当别人情人,就是卖啦,不就给这对坏夫妇丢了脸啦,所以他们快乐。只有我理解芳,她为了摆脱可悲的命运,她不得不如此,一个从小没有上过学,没有任何技术的人,想要过上好生活,她只有这么一条路可走了,不过她没有象其他女孩一样,沦落成伎女,也算是她聪明胆大。
 
好象是九九年春节我看到了芳,她回养父母家来玩,说是在一次车祸中腿断了,不过她得了很多赔偿,足够她把腿医治好。我邀请她到我父母家来吃午饭,我们聊了很久,她告诉了我这些年的所有遭遇,被强硬嫁给李家后,她很快就有了孩子,可是家里穷得饭都吃不起,刚生了孩子,就自己干活,照顾孩子,从此落下了很多病,不过现在她有了钱,去看了很好的医生,吃了很多很好的药,好多了,基本上没有什么病,就是腿受了伤,不过她采用了最先进的治疗法,等最后一轮治疗完了,她就可以完全给我们一样行走,我相信她的话,因为我根本看不出她的腿受了伤。
 
她逃出来后,经历了好多苦难生活,一个女人在外很难很难,打过苦工,老板有时还不给工资。她也确实当过别人情妇,不过那些人喜欢给她钱,谁会拒绝钱呢,后来她挣够了钱,她不干了,她离开了这个行业,自己独立挣钱生活,过上了安静的生活。我问她养父母对她好了吗?她说他们是狗改不了吃屎,现在看她腿受了伤,居然说是因为她离开那么多年,没有孝敬父母才落得这样下场。她说她已经仁至义尽了,让继哥哥和他的女人到她那里打工,给他们较高的报酬,可是最后发现他们居然背着她偷店里的钱,她气不过,把他们给辞退了,也没有追回他们偷的钱,到现在居然反说她不仁不义,全家一味指责她,现在是彻底失望了,也回报了他们的养育之恩了,她可以离开了,从此和他们一刀两断。我听了很为她鸣不平,我告诉她,这样的父母,不认也罢。
 
后来芳真的再也没有回来过,再也没有看过她的养父母,她的继哥哥用他们在她那里一年的工钱和偷的钱盖了一栋砖房,我们都知道一年的工钱是盖不起房子的,说明芳没有说假话。到现在,芳仍然生活在广州,我不知道她是否找到了自己真正爱的人,我希望她一切顺利,生活从此平平安安。

乡村女孩命运(4)
芬比我弟弟还小几岁,她是芳的养父母的大儿子的孙女,就是芳的织女。芳的养父母有三个儿子,一个从小抱养给了亲戚,另外两个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前面说的芳的继哥哥是他们家的小儿子,他是个游手好闲的小偷小摸的喜欢站别人便宜的人,所以乡里的人都不喜欢他。他们家的大儿子是个老实人,为人忠厚,乡里人对他比较好,他的媳妇是本乡本土人,他那媳妇和他们家里的老太婆一个样,都不是省油的灯,刁钻,刻薄,每每和邻居吵架,专骂别人家的女儿。在她的教唆下,原来忠厚的男人也变得令人厌恶了,有时侯还偷别人地里的菜呀之类的东西。 芬的妈妈从小就有心脏病,家里为了给她治病,生活同样很贫穷,有时邻居说是她太“讨嫌”了才落得个“养生病”。
 
芬就是老太婆的孙女,那刻薄女人的女儿。 全家人很喜欢芬,从来不让她做事,哪怕就是家务事也不让她做一点,真正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虽然家里穷,却比我们还耍得好,每天养尊处优过日子。后来上学了,她婆婆把家里最好吃的都给她吃,说她读书辛苦,芬呢,习惯了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芬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在镇上念中学,我弟弟每天和她一起放学,有一次弟弟给我说:“芬不'正经’,这样的女孩长大了我都不要。” 我问他怎么个不“正经”法。 弟弟说她每天放学不直接回家,和男孩子们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摸摸搞搞。我听了差点没把我给笑死,这就叫不正经呀?我弟弟被我嘲笑后,从此不说了。 再后来我听说芬和村里的男孩子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她家里人很紧张,还多方来探问情况。
 
芬的叔叔,婆婆,爸爸,妈妈常欺负我妈妈,有时侯我们家种的菜,一夜之间给全偷光,我们没有证据,把他们没办法,不过邻居都知道是他们一家子赶的“好事:。有一次芬的母亲又和我妈妈吵架,她骂我和我的妹妹,我妈妈说:“孩子还小,说不定长大了做些什么勾当,也不知道,别落得个说人前,落人后的下场就不错了。”那时候我们姐妹也长大了,我就和我弟弟妹妹一起和她吵架,每次我们就用她骂我们的话反问她,我们四张嘴巴抵她一张嘴巴,她拿我们没办法,气得她暴跳如雷,我们看着乐。
 
芬常到我们家玩,我们相处还算好,没有人计较她家人的刻薄。在芬快初三毕业的时候,还不到十六岁,她却和街村附近的一个姓李的小伙子谈起了恋爱。小李已经快三十岁了,可以芬贪图他家离街上近,可以随时上街,家里生活比他们家好,居然不回家,也不上学了。家里人知道后很着急,她婆婆爷爷,爸爸妈妈,叔叔都去找她,可她就是躲在李家不出来。 后来他们家里人终于等到了她,要求她回家,她居然威胁他们说:“要我回家,我就一个人跑到外地去,看你们能不能找到我。”家里人真的怕她跑了,就认同了她的选择,可是他们忘记了芬还不到十六岁,还处于父母的监督之下,按法律她不能够那样做,他们可以把男方告到镇里去。可是他们都是法盲,哪里懂得法律,最后不得不任由芬辍学,和那男的天天呆在一起。

乡村女孩命运(5)
芬没有到结婚年龄,不能办理结婚手续,她就和那男的同居了几年,几乎很少回家,她母亲的病越来越严重了,她也没有回家来看望她母亲。可能是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不关心别人的习惯吧。后来她和那个男的结婚了,然后两个人到广州去打工,刚开始挣了一些钱,有时侯给家里寄上一百元,家里的人很高兴,还到处去宣扬,说他们家的女儿不错,有一次,她婆婆还专门把我拉到他们家里,给我看芬的相片,说芬很有孝心。过了几年,芬用打工的钱在城里买了一套公寓,全家人特高兴,好象中奖似的,把她作为一种骄傲的谈资。
 
后来他们家里的人很久不谈芬了,我觉得很奇怪,过去我每次回家,他们都要给我谈他们那“乖巧”的芬。我问妈妈芬在外面怎样了。 妈妈告诉我,听从广州回来的老乡说芬在外面吸毒,先是她男的吸毒,后来她也跟着吸上了,钱用光了,男的上了毒隐,也不上班,就靠芬一人挣钱来生活,芬吸毒后,更没有钱了,于是芬就去卖淫,两人就靠芬卖淫的钱来生活和买毒品,最后把城里的公寓也卖了去买毒品。我听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怎么走上了这条道路,看来遇人不熟是她悲剧的开始。她的男人,本来就是镇上的一个混混,不是什么勤劳的忠厚人,喜欢赌博,打架,街上的人都知道。
 
芬的母亲病入膏肓,很想见女儿一面,可是女儿根本不给家里写信,一点消息都没有,最后死了也没有见上女儿一面。 后来听说芬戒掉了毒隐,回家一次,她每天呆在夫家,连死去母亲的坟上也没有去拜祭一下,快要走的时候,她婆婆央求她去拜祭一下她的母亲,她才买了一些烟花爆竹,一些冥钱去拜祭一下就离开了。后来听说她离婚了,自己一个打工,把钱寄给她父亲给存在银行里,家里人又高兴了,觉得她改邪归正了。他们哪里知道芬在广州一直做鸡,也许他们家里人知道吧,因为从此她家里的人和邻居吵架,没有再乱骂人家的女儿卖呀什么的脏话了。邻人说他们家被孙女给收了,不敢说人长短了。
 
后来芬又嫁了人,你们道是谁?却是我们邻村的人,和芬年龄相当,那男的也不是好东西,我不知道为什么芬总是找那种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打架斗殴的坏男人。那男的在广州专做那抢劫,赌博的勾当,还吸毒,芬还是做她的老行当,芬又开始吸毒,比过去还吸得厉害,有一年她回来看望她父亲,人变得很瘦很瘦,连走路都没了力气,一副病歪歪的样子,人们说她活不了多久了。 不久她又到了广州,在广州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继续吸毒卖淫,好几年了从来没有回来过。她的父亲,自老婆死后,没有老婆的唆使,人又变得老实忠厚了,也不做那偷东西的营生了,后来在邻人的介绍下,娶了一个大山里的女人,那女人很泼辣,但是不刻薄,很能干,把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条,芬的爸爸打工挣钱,每次回家都把钱交给老婆。大山里的女人带来了一儿一女,他们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都很听话,规矩,女儿人长得漂亮,上高中,儿子长得很不错,在外面打工,把钱寄回家,存上准备讨媳妇,一家人的生活平平安安,还算舒服,养女养儿对芬的父亲很孝顺,继儿子每次回家都要给养父买礼物,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比自己的亲生女人好多了,看来忠厚人最后还落得个好的结局。芬的父亲从来不和我们谈起芬,到现在全家人几乎把她给忘记了,好像她从来没在这个家庭中存在过似的,我听邻里的人说,芬死了,到底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总之没有人再看见过她,她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也许是死了吧?谁知道呢?

 乡村女孩命运(6)
乡村女孩大都没有上过学堂,说来可能有人不相信,中国怎么会那么落后?三十年前的中国就是一个很落后的中国,尤其是在农村,思想文化更是落后得令人无法想象。只有那郊区农村没有那么落后,比较先进,那大城市的郊区农村就更先进了,就连农村的镇上都要好得多,很多女孩可以上学,至少可以上完小学,不少女孩可以进中学。乡村的孩子上学的机会很少,很多家庭都认为读书无用,城里人才上学,乡村要的是劳动力,所以男孩备受欢迎,一个家庭有了男孩,就意味着有了劳动力,读书反而让人变得懒惰,手无束鸡之力,这样的人如何能帮助家里劳动,所以就是那男孩很多都不能上学,最多上个小学,认识几个数字,能够认识钱,数得清钱就行了。至于女孩更没有上学的命了,女儿是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唯一的作用就是做做饭,帮帮家里的忙,嫁人了,做个传终接代的工具而已,这样的工具读书更没有意义。只有那很开明的,有几分知识文化的父母才让女儿儿子读书,不过理由不高,就是为了脱离农村,过上轻松美好的生活,这就是他们要孩子读书的理由。所以乡村女孩大都被看成一种活的东西,可以任由父母做主。遇到爱女儿的父母就是女孩子们前身修来的福气了。
 
健比我长五六岁吧,她的家庭人口单薄,只有她和她的弟弟两姊妹,弟弟比我的年龄还小,比健就小很多了,所以健从小就帮家里干活,从来没有上过学,一天除了劳动,好像没有什么所谓的理想,追求,也没有自己的思想。不过我和她却是好朋友,我这个人就爱交朋友,不管有文化,没文化,不管家里穷还是不穷,我都通通交往,这也是我这人从来没有嫌贫爱富的原因吧。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常常约她一起去割猪草,我们无话不说,我也常到她家里去玩,她父母吧也是那种没有什么见识的乡下人,对人倒很质朴,每次我去他们家,她父母有从来不阻止我和他们女儿在一起。他们很喜欢我,觉得我有文化,人聪明,其实只不过是多读了几天书而已。有一次,她的父母很忙,不能去卖米,乡下人没有钱,就靠卖粮食换取一点钱来买衣服和家里的日用品等等。他们让健去卖米,那时我十一二岁,健十七八岁了,可是她从来没有卖过东西,她很害怕,她父母叫我和她同去,我呢,反正没事做,觉得也好玩,得意地同意了。 健背了一大兜米,我跟在后面,我们一起来到集市上,那里早已很多人,健很害羞,别人来问价格,她都不好意思,总是低着头站在那里。我看她这个样子没法把米卖出去,于是我自告奋勇地的站在旁边,看见有人来问,就告诉他们价格,因为健的父母告诉了我们米的价格。 终于有个人要买我们的米,我叫健快称一下,健显得很紧张不安,她称了一下,转身问我是多少斤,我的天,她连称都不认识。还好我在中学学过重量等等,于是我看了看,也不很熟悉,不过最后还是被我解决了,告诉了买家斤倆,然后那人拿出钱,可是健不知道该收多少,因为她压根就无法算出该收多少钱。这下,又是我“拔刀相助”,马上口算,学校里学的口算技能终于排上了用场,很快我就告诉买家多少钱。那个人看了看了,本来我小时候就不爱长,小小的个儿,也许他以为我是个八九岁的孩子,所以他惊讶我竟然能那么快就算出结果。最后他把钱点给我,我帮健一一数清楚了,然后叫健把零钱找还给买主。健见米卖掉了,心里才舒了一口气,一下子高兴了起来,拉着我去逛街,我们在街上逛了几圈,玩够了才回家。 健的父母见我们回来,问我们得了多少钱,我们告诉她父母总共多少,他们听了笑了笑说,数字正确,因为在我们去之前,他们先称了米,心中有数。健告诉她父母是我帮助她卖的米,算的钱。她父母把健批评了一顿,说她笨,然后又赞扬了我一顿。我心里很高兴,也为健悲哀,其实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人,怎么知道这些呢,不是健的过错。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