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居广州小巷中的美食小店(图)

 燕926 2013-12-01

  经常会和朋友去一些小店觅食,因为价格便宜之余,往往带有不少的惊喜。虽然很多这样的小店都隐身于小巷中,如不经人指点是绝对找不出来,但他们都有着同样吸引人的特点——拥有自己的味道,以至经营多年依然门庭若市。

  小店吃出美味

  在拥挤逼仄的员村西街,当我们找到位于华荣广场的这家“味鲜菜馆”,简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来的几个老友说,如果不是朋友介绍,无论如何都不会找到这里来吃饭。店面虽然不大,但环境挺舒适。看到菜牌的价钱如此便宜,甫一坐定,我们就劈里啪啦点了好几个菜,当然,都是店里的特色主打菜:锡纸冰梅骨、锅仔禾花鱼、鲜味葱油鸡等。菜一上来,香飘四座,天然、浓郁、鲜美的滋味,一下子就征服了我们,以致于大家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大半饱,才开始细细地品味一道道菜式的奥妙……

隐居广州小巷中的美食小店

  铁板锡纸冰梅骨

  铁板锡纸冰梅骨是一款地道的广州风味,以冰梅入味,用锡纸包裹在滚烫的铁板上起菜,入口沁着梅子恰到好处的酸甜,细嚼时满口排骨特有肉香的鲜嫩,整道菜爽滑可口,颠覆了糖醋类排骨浓酸甜腻的传统,可以说的骨类做法中的极品。锅仔禾花鱼,名字普通,但味道不平凡,将新鲜的野生禾花鱼过油煮熟但不炸透,和芹菜、西红柿等配菜炒热后用锅仔上,边炒边吃,越吃越香,既保留了粤菜鱼类做法的鲜美,又融合了北方菜的浓香,是一道创意非凡的南北菜式。还有以乡下土鸡为原料葱油鸡,各式原汁原味炖盅,萝卜润鱼头煲、香葱芫茜捞肚尖……让你大快朵颐,越吃越有味,越吃越想吃。

隐居广州小巷中的美食小店

  在和饭店老板的攀谈中,我们了解到这家饭店的大厨原来在许多高档餐馆做过,并在北方闯荡了多年。当问到大厨做好菜有什么秘诀时,大厨回答说,其实很简单,熟能生巧,加上一颗平常心,做平常人喜欢吃的菜就行了。

  孔子曰:“礼失求诸野”,谈到饮食,“小店吃出美味”道理也是一样的。皇城风土全滋味。

  小时侯曾与父母去过北京一次,对北京的唯一印象是满街的食物——糕点、羊肉串、糖葫芦……那时也不知什么原因,一向节俭的母亲却难得大方的让我吃了个饱,于是对北京美食的第一印象好得不得了。长大后自然觉得京菜是难得的美味,但在广州这个集合南北菜肴的美食城市,却一直没发现儿时那熟悉的味道。

  前日,在朋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广园中路松柏东街的“京来顺”北京菜馆试菜,坐下后才发现桌面上竟有久违的手撕饼,一时间喜出望外。在老板的介绍下,我们还品尝了地道的南瓜馍与荷叶鸭,那可真是色香味全,有种身临京城的感觉,朋友这才告诉我,原来此店的老板本身就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从小北京长大,来广州后一直从事餐饮企业,做菜用的原材料都是老板一大早亲自采购而来的,确保新鲜。我们又分别品尝了店里的招牌香酥羊排、小鸡炖疙瘩、爽口菜……就在我吃得不亦乐乎时才发现在这儿基本坐满,并有不少人在门外排队准备扎堆,将小店里的气氛烘托得异常热闹。

隐居广州小巷中的美食小店

  回味无穷开胃菜

  前两日与朋友在桂花岗找地方打牙祭,发现了飞鹅西路有一家不错的韩国料理。店面很小,大概8张桌子,很温馨的家庭作坊。打开菜谱,是中韩双语的,才发现,坐我们前面的两桌人都是韩国人,老板用一口流利的韩语和他们对话。服务员是个小个人女孩,向我们介绍了一下特色菜。我们点了一份拌饭,一份炒年糕,一份五花肉,还有一份葱饼。

  点完菜,服务员送上来3碟免费的餐前泡菜小食,还有两双银筷子和两个汤匙,一看就觉得很地道,看着那个汤匙,很有韩国feel。最先上来的是葱饼,然后是炒年糕与石锅拌饭,炒年糕里面有大白菜,酸辣酸辣,好开胃。最后上来的是烤五花肉,当我正很不专业烤着肉的时候,老板娘走过来帮忙,闲聊了几句,得知这里的老板与厨师是都朝鲜族人,所以能讲流利的韩语和中文。还教我们,地道吃韩国菜的方法是一口饭、一口汤、一口肉、吃得我们俩不亦乐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