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兰黛公主 2013-12-02

近些年,明清史比较火热。尤其是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有很多人在研究,有很多人在反思。为什么庞大的明帝国轰然之间就倒塌了?一个人口总量不及百万的马背民族何以能够君临天下两百多年?在这段关键的历史时期,众多的历史人物到底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历史定位怎样才算公允?

北方马背民族,出于某种陈腐的偏见,我们一直瞧不起他们,总认为他们落后,野蛮。可是他们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却相当深远,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这些民族,一部中国史都不能忽略他们;尤其是蒙古和满洲,一度统一全中国,为现代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实,这些民族除了可考的文字历史薄弱一些以外,他们的发展过程都英雄辈出,可圈可点。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民族,不出大英雄,没有大智慧、大谋略,是成不了气候的。

清朝的兴起也是这样。我们可以看一看,虽然八旗兵将星如云,可是我们又可以发现,明朝够分量的谋臣悍将,都被满人收编了——除非被消灭了。我们熟知的,有谋臣洪承畴。正是这个洪承畴,差点就把农民起义军都消灭了;明朝政府大意了,看“大功已成”,以为“内”已安,加上东北战事吃紧,就急忙地草率地把洪某人调去“攘外”了,历史不完全相似,却又有些惊人的巧合。武将有孔有德,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都是能打仗的角。吴三桂充当清军前驱,从山海关一直打到了缅甸,“战功”足以。

这被消灭了的重要人物,就有袁崇焕。有人说,不对,这袁崇焕,是被明朝自己杀了的,他被凌迟处死,活活剐了3543刀。的确,他不是在战阵上死于八旗兵的刀枪之下。

在明朝末年与满清的对局过程中,袁崇焕是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个。在没落的明帝国与新兴的满清之间长达几十年的对阵中,唯有袁崇焕任事的那一阵子,出现了些许亮点。先是天启六年的“宁远大捷”,袁崇焕的“红夷大炮”轰伤努尔哈赤,让他很快归了西;接着是“宁锦大捷”,使皇太极率领的倾国复仇之师无功而返。正是袁崇焕创造的这些亮点,使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无法绕开他,也无法不缅怀他。

袁崇焕跟洪承畴一样,都是文人出身。上阵杀敌不是他们的强项,但研究军事,运用谋略却是他们的长处;这一点,又远非今天的张召忠之流可比。袁崇焕虽然向崇祯皇帝夸下了“五年平辽”的海口,但在实际运作中却没有急于事功。他可能知道满洲八旗的优势就是野战与杀伤,所以他一改“兵多将广”的“上朝天国”的进剿策略,而是实事求是地、稳稳妥妥地以防守为主,踏踏实实地经营关宁防线。袁崇焕的策略是比较务实的,女真人偏居东北一隅,用牢固的防御工事先圈住它,再慢慢地挤压它,它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况且明军的战斗力又只有那么个样。

袁崇焕以稳守代急功的策略应该是一种较大的战略,需要时间和配合。它的这种战略在三国时期的魏国,特别是司马懿手上,得到了较好的运用。我们都看过《三国演义》,司马懿是诸葛亮的主要对手,然司马懿的形象,在诸葛亮闪耀的光环下,似乎是如此的不堪。面对诸葛亮的挑战,甚至是百般戏侮,司马懿大多数情况下总是“高挂免战牌”,不与正面较量。难道司马懿真的是一无能懦夫?非也,因为他知道,诸葛亮远道而来,利在急战而不是僵持。魏国只要采取防守策略,就能拖垮蜀兵。魏国虽然总体国力强于蜀汉,但蜀汉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而来,锐气还是较充足的,两军交锋,如果兵败就有可能出现“山倒”的局面。所以魏国最好的策略就是通过防守避其锋芒,从而以“不战”而胜之。这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均无果而终的原因。以守为战的策略在魏国君臣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所以最后的赢家是魏而不是蜀。袁崇焕没那个历史机遇,崇祯责之以“付托不效”,当然,崇祯真正担心的,是他成为第二个司马懿。

皇太极是睿智的,面对袁崇焕铁桶般的宁锦防线,皇太极没有“坐以待毙”,他立即开始“突围”。历史多次证明,马奇诺防线是死的,人是活的。皇太极大胆采取了迂回战术。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八旗劲旅,绕开袁崇焕驻守的宁锦防线,取道蒙古草原,从长城缺口长驱而入,直捣明朝都城北-京,史称“己巳之变”。这一下子给明廷上下造成的惊骇是空前的。

皇太极直捣北-京,朝廷急忙下诏勤王。并未接到勤王诏书的袁崇焕闻讯后率部九千余人,“士不传餐,马不再秣,”星夜驰援京师。袁崇焕的部队按今天的标准来看,还是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它及时赶到了北-京城下,这对挽救北-京的危机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作用。可是他率军入城休整的要求却遭到了朝廷的断然拒绝。自从东汉的董卓领兵入京搞得不愉快以后,千年以来,对边兵入京从来都是朝廷的一大忌讳。袁崇焕的热屁股撞上了冷板凳,前有城墙,后有敌兵,尴尬情形可想而知。朝廷对其不信。朱元璋曾定下规矩,不许杀言官,有了这道护身符,明朝的言官们大约是历代最大胆也最无聊最无耻的,什么哗众取宠甚至莫须有的事儿都想得出来干得出来。对袁崇焕的行事作风和手段,早就有人在崇祯的面前打小报告。这一次勤王,跑得比谁都积极,于是乎就有人说袁是奸细了,是他作前驱引皇太极到了北-京。生性多疑的崇祯心里恐怕不得不疑,不得不防。

袁崇焕领导的关宁铁骑是大明王朝最精锐的部队,有它与八旗兵接招,加上陆续赶来的勤王之师,皇太极想一口气吞下北-京,还为时尚早。于是最陈旧的一招——反间计,上演了。他“故意”放两个被俘虏的太监回去通风报信,于是袁崇焕轻而易举地就被逮捕下狱了。这就是有人说袁死于反间计的原因。

其实这个问题,人们早就澄清了,袁并不是死于反间计。因为人们普遍相信,崇祯虽然多疑,但还不会弱智到上这等拙劣的反间计的当。几个月后,处死袁崇焕时,也只字未提他是皇太极的奸细或是他与皇太极勾结。袁崇焕的罪名在《崇祯长编》里被记载得很详细:“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以市米则资盗”是指袁崇焕联蒙(蒙古)抗金(后金,即后来的清)这一档子事。这些说辞证明明廷未上反间计的当。要说反间计起了什么作用,那也只是让多疑的崇祯立即逮捕了袁崇焕。抓错了人也不是非要将错就错,办成“铁案”不可。何况袁崇焕乃一大将,多事之秋国家“出”点小“血”,搞点“国家赔偿”保住一“长城”有何不可?

袁崇焕的死有很多推手。

其一是袁崇焕下狱之后,袁的部将祖大寿即怒率部众回山海关。这时皇太极尚未退兵,祖大寿率部掉头而去,北-京的围谁来解,朝廷急了。立即放了袁崇焕?判他有罪的初审程序都没开始,就立即启动判他无罪的再审程序?朝廷的颜面何存?万一现在就放了他,他来个“黄鹤一去不复返”,岂不鸡飞蛋打?或是引兵掉头来攻,岂不更糟了?这支部队怒而离去,那是它们忠于袁崇焕,如果这支部队还可用,袁就是最好的“人质”。所以启动第二套方案。要袁给祖大寿写信,招他回来。

袁崇焕提笔写信的时候,就预感到自己前景不妙了。可他还是写了——他不得不写。没想到祖大寿这小子接到信后还真回来了。可能袁崇焕当初栽培他的时候,肥施多了烧坏了脑子,他的回来,只能让袁由有可能的“轻判”变成“重判”。你想,他这一回来,让崇祯做何想?这就是你袁督师带出来的军队啊,眼里只有你袁督师,就没有我皇上,这还了得?我大明最好的军队都在你手里,让你活着,你不就一新曹操?

不过这时,崇祯也没有立即杀袁崇焕。因为皇太极的兵还没有退,袁崇焕的部队不能进一步刺激了。激走了,激反了,或是激降了,那都是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袁活着,就有利用价值。

袁崇焕还活着,还被利用着。谁来真正把他推向死亡呢?

皇太极对中原文化,尤其是中原的政冶文化,可能研究得太深太透了!他不动声色地加了一把力,就把袁崇焕真正推向了死亡。

我们现在可以回过头来再推敲一下皇太极迂回北-京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是不是想采用掏心战术一口气吞掉明廷夺取中原?如果是,他应该一鼓作气拿下北-京,尤其在反间计实施成功后,他应该趁袁崇焕被抓,袁的勤王之师离心离德的时候发动攻击。可是皇太极没有乘势攻打京师,反而四处抢掠骚扰一通后退兵而去。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皇太极的目的,只是想除掉袁崇焕这一强劲的对手而已。

皇太极知道,老套的反间计,只是一“药引子”而已。真正的后招才是关键。有人说,皇太极哪有什么后招?对了,皇太极的后招就是停止出招。我说皇太极精于谋略,就在于此。

你想一想,袁崇焕是一强将,他有一支精兵,只不过主帅被下狱,战斗力被影响而已。如果此时皇太极率军猛攻北-京,明朝的众多勤王之师大都不堪一击,要想救助危如累卵的北-京城,必须借重袁崇焕带来的这支关宁铁骑;而大敌当前,要想振奋这支部队的士气,提高其战斗力,就必须立马放了袁崇焕——袁崇焕不仅不能杀,还必须加官晋爵。若是这样,袁崇焕岂不又活了?

所以,深谙中原政冶文化的皇太极懂得,要想杀袁崇焕,就必须让崇祯腾出手来杀袁崇焕。这就是他没有乘势攻打北-京,而是主动撤兵而去的根本原因。在中国,只要外部的危机一解除,内部政冶斗争的病毒马上就要发作。果然,袁崇焕在被囚禁审讯半年多以后,被凌迟处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