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用人之道”的启示

 httx货通天下 2013-12-02

刘邦“自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他经常考虑和着力解决的便是如何吸纳使用天下人才;在“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帝业”夺取政权的实践中,他更深深体会到,人才是成败的关键,同样,他从秦王朝“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而导致政权丧失的教训中,更清醒地认识到,要巩固政权同样离不开人才。可以说,刘邦的成功史就是广纳人才、量才而用的最好佐证。以史为鉴,对今天的领导者仍可带来诸多启示。

事例一:刘邦在启用陈平时,手下群臣罗列了“囚大罪状”:徒有堂堂外表而无实学此其一;“居家盗嫂”品质不好此其二;“事魏不容,归楚不忠”政治上不可靠此其二“受诸将金”贪污受贿此其四。刘邦经过调查,查明了原委,力排众议,“委陈平以护军中尉”。

【启示】其根本是识才和护才的问题。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浪潮,如何着眼企业的生存发展,透过现象鉴别人才与庸才,便成为衡量领导者自身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作为领导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独具识才之眼。特别是对那些才能尚未完全显现,却具有很大潜力的人,要刀争做到知人、知面、知心,全面了解,区分清是主观问题还是客观原因,防止以偏概全、以貌取人或人云亦云。识才的关键,就是改变传统的“伯乐相马”半封闭式做法,在工作中创造平等竞争的舞台,让马走上赛场,在比赛中“识马”、“相马”。对发现的人才,要有护才之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才,也或多或少存在于其长处相伴生的短处。要敢于和善于同一切轻才、忌才、抑才的行为作斗争,做到不因权势所迫而屈从,不因情面所惑而让步,敢于碰硬,敢于阐述和坚持自己的意见。

事例二:在楚汉分争相持不下的紧要关头,作为拥兵自重的齐王韩信,深知自己的份量,用删通的话说,“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也可自立为王,三分天下。但韩信深念刘邦平时“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的厚待之恩,虽删通再三劝说,终不忍背汉。

【启示】其实质是留才和爱才的问题。人才流失,可以说是现在企业、行业领导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如何处理好领导者与人才间的博弈,作为领导者而言,就是做好留人留心的工作。要工作中,应当“以利为基,以义导利”,注重软、硬两方面的约束。从硬的方面讲就是以法律人,注重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一是从企业内部来讲,要完善用工制度,明确责任,一旦出现问题,绝不姑息。二是从企业间来说,要形成良性互动、达成共识,对那些见利忘义、不讲职业道德的,哪怕水平再高、能力再强,都要拒之千里。从软的方面讲就是以利励人,注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科学的人才发展体系和公正、公平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使他们随时随地能看到体会到自己职位与责任的变迁与提高,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包括物质与精神)成正比,时时有压力,处处有动力。在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中,激发人的潜能,创造既有利于企业单位发展壮大,又有益于人才自身提高进步的良好环境。

事例三:刘邦平定天下后,曾深有感触地对群臣说:“吾所以得天下者何?夫运筹帕喔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养,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启示】说到底就是聚才和用才的问题。个人在历史上发挥巨大作用是不容质疑的,但个人力量再大,也只有在群体智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的前提下,其作用才是无限的。这就使每一位领导面临一个聚才和用才的问题。作为领导者,第一要有容才之量、容人之质。能否有效地聚集人才,特别是在对待才能高过己者上,既反映出领导者领导水平和驾驭人才的能力,又是一把检验领导者胸怀度量的尺子。第二要有用才之术、用才之能。“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必用人”。从实践来看,要适用其才,“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必须扬长避短;要适用其时,讲究时效,克服滞后现象;要适用其位,防止以短就长;要用而不疑,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最佳状态。使所有人员充分认识并体会到,只有依靠集体才能使自身的长处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个集体也只有依靠个人作用的发挥,才能唤发和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从而达到“双赢”。

事例四:刘邦建汉衣锦还乡时,在酒宴上击筑自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兵兮守四方”,以致慷慨伤怀,流下了眼泪。

【启示】实际上是盼才和求才的问题。“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人才作为科技这第一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和驾驭者,他们身上的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其创造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作为领导者,能否通过积聚人才、以人才优势壮大企业实力也就成为衡量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一,要树立开放的人才观,打破空间界限,把眼光从自己周围的小圈子中放大拉长,防止和克服“地域观念”和“近亲繁殖”;打破时间(年龄)界限,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人,防止和克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老观念。其二,要树立动态的人才观,人才绝非生而是之,尤其在当今信息、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情况新课题不断涌现,知识的更新特别快,要随时为人才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以使知识更新换代,使人才不褪色的层出不穷。只有千方百计地向广处、深处、隐处、无声处求才,才能盼才有望、求才有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