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文化

 茶香飘万里 2013-12-02

   百粤文化,是广西的强势文化,南宁和桂东南的百粤文化不同于广东的粤文化,口音与广东人差别很大,另桂东南人性格刚强,血性。广东人冷漠、好商。
    桂柳文化,是指以桂林柳州为主,向四周辐射,形成以西南官话为主要语言,以湘楚文化为基础的广西强势文化。
    广西文化绝对不逊与广东粤文化,百粤文化、桂柳文化、壮族文化等体现了广西的悠久文明。
    我们广西人的任务是如何把百粤文化、桂柳文化、壮族文化碰撞交流而产生统一的广西文化,这样广西就很快强大了。

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广西落后的深层次原因(转)
广西为什么落后,为什么经济长期以来反复无常?有人曾经把广西落后归结于“战区”,这种荒唐的理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而且颇有市场。了解中越战争的人都知道,这场战争是一场实力根本不对等的战争,对广西的影响的范围可能不超过100平方公里。
  从地理位置上看,广西拥有出海口,东部有大量的平原,广西土地相对比较肥沃,水系发达,同时广西有众多劳动力。从各种因素上看,广西都没有理由落后。
  广西是否曾经发达过?         
  回忆历史,广西历史上有两个事例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上世纪30年代,李宗仁统一广西并统治广西后,在广西几乎没有任何工业的基础上,短短不到十年内,竟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修建了公路和铁路,当时广西的经济在全国排名前十位,甚至曾经组装过飞机。在柳州建立了大型工业厂,使解放后中国政府仍然将柳州建成中国南方工业基地之一。广西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模范省”,当时桂系地方政府竟然强大到可以与中央政府抗衡的地步(军事实力背景就是经济基础)。必须说明的是,当时钦州、北海和防城三个沿海地区归属广州,广西当时没有出海口。
         二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柳州经济曾经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在全国城市经济排名中,连续3年在30名以内,当时柳州曾经被称为“南方工业中心”。
         从以上两个案例看出,广西落后不是必然的,广西也曾经辉煌过或者有辉煌点。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广西的落后,广西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回答是多种多样的,如经济结构不合理、人才氛围差、没有重点高校和大型研究院所智力支持、地方县市行政效能低下、中央没有扶持等等原因。这些回答都没有错。但是导致这些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广西落后原因的本体要素是什么呢?
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什么?——人         
影响和控制人行为的因素是什么?——思想。
人的思想不是固定的,但是在一个环境内,其思想如何形成的?——思想文化氛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句关于思想和政权的名言——“经济思想决定上层建筑”,其实思想文化则决定了整个区域的发展。当年清政府思想保守,导致国家落败;改革开放时,最常用的一句口号是“解放思想”,可见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但是形成思想的基础是思想文化氛围,怎样的思想文化决定了怎样的社会发展。
         广西有统一的思想文化吗?   
         广西目前主流的文化是地域范围分类的文化,即三种思想文化。
  一是桂林、柳州的桂中地区和广西东北部的桂东北地区的“桂柳”文化,“桂柳”文化其实是楚湘文化的分支,在文化上与楚湘文化保持一直,甚至在语言上也近似。楚湘文化是全中国最古老也是最优秀的文化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楚湘文化不断演化,但是其核心并不改变,以崇尚知识、崇尚道德为本,思想比较传统但是不失进取态度,几千年以来,楚湘文化培养出大量的学者和政治家,至今对中国仍有深远影响。广西桂柳地区的桂柳文化作为楚湘文化的分支,也体现了楚湘文化的特点,历史以来,桂林柳州地区就是广西最有文化底蕴和出产人才的地区,也是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区。当时桂柳地区既是广西的代表(桂林作为广西的首府的时间约1800年)。
         二是广西东南部地区的粤客文化,即南粤文化和客家文化融合体(可能还有部分闽文化)。清朝末期,大量客家人从福建、江西和广东迁入玉林、贺州等地区,同时由于解放后钦北防三地划归广西,使广西东南部地区的粤人和客家人再次大量聚合,粤客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广西区域的粤客文化。粤客文化形成于明朝,与楚湘文化不同,粤客文化是一种以经商文化为主的文化,客家商业文化理念是与日、美、欧、犹太并称为世界五大经商文化,粤客文化不但在广东、闽南、台湾等地区有重要地位,在东南亚地区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三是占广西地域最多,集中于广西西部的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简称“壮文化”)。该类文化是广西原生文化,在从秦朝将广西纳入中国版图至今两千年内,由于地域偏远,中原文化未能完全同化广西西部的壮文化,壮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一些中原文化。但是从总体上看,壮文化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统一特点,甚至各地语言有很大差别,即壮文化内部亦存在不同类别,在很长时间内甚至没有文化知识体系(原来曾经出现的少量壮文,后来消失,现在的壮文是苏联和中国专家根据壮语发音用拉丁字母编制),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西西部未能形成统一的文明区域,壮文化有自身很多特点,但是从文化和人类学的角度上看,却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文化。
     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好的地区的思想文化允许不同,但是思想文化融合较好,能够形成一种新文化,特别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思想文化融合较好,各个省区都必然有个思想文化融合点,即各个省区的首府。
         广西三种文化的地区性很强,在地区发展上并没有矛盾,关键是区域的核心地区即思想文化融合点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程度和成功性,如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多种文化并存的地方,美国也是一个多种文化并存的地方,两个国家发展成功之处就是在于其文化融合点——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等中心在文化融合方面是比较成功的,无论是多个中心还是一个中心。
         但是各个地区思想文化的独立性也造成了文化的排外性,三种思想文化的地域都排斥其他文化的融入,导致文化无法融合,也导致了落后的地区更加落后。但是在另一方面,为什么先进思想文化地区却无法先进呢?其中涉及到思想文化的融合点和思想文化的领导问题。
  广西的思想文化融合中心毫无疑问是首府南宁,也是广西区权力打造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教育中心甚至是交通中心,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广西三种思想文化在南宁融合并不成功,甚至说是完全失败的。         
目前在南宁这个城市内,确实是存在桂柳文化、粤客文化和壮文化三种文化,同时存在其他一些广西本土外的外来文化,然而三种文化不但没有能实现融合,相反,三种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南宁三种文化冲突的最大表现就是文化的聚合性,在南宁地区或者说全广西地区,地区人口的聚合性,无论是桂柳人口、客家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都强调其籍贯地区要素,统一地区籍贯人口聚合性强,并且在这种聚合性下发展在南宁市的互助人群,表面上是以人籍贯出生作为背景,其实质却是思想文化作为背景的城市人口无形聚合,这种无形聚合群落中,以语言作为最基本的体现,所以在南宁最常见的话包括壮语、客家话、粤语和桂柳话。而各种人口聚合群都强调自身思想文化的优越性而不能接纳其他文化,无论从语言上看还是从生活习惯上甚至从饮食文化上看,都不能完全融合和交流。
         三种思想文化不能融合和交流导致文化人口分聚类,最明显的体现也是最大的弊端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政策的偏向性,可能是从政府上层到基层、从企业到事业、从国有到私有都会存在的问题,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在政府政策、事业单位决策或经济投资等方面,并不能按照最合理的方向进行规划,而是可能首先把地区作为首要考虑对象,行政政策和经济政策都偏向于制定政策的人所属的文化区域,从而导致各种政策规划的合理化 程度降低,影响经济发展。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思想文化为背景的人口聚合,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政府层中的地域(即思想文化)背景的政府决策人员聚合和领导,在政府上层也出现的以地区或者语言进行划分的领导层聚合群。
         由于文化不能融合,广西无法形成一种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思想文化环境的氛围,而目前广西的情况是壮族文化处于统治地位,由于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广西西部地区和政府上层主要是西部思想文化背景的人员担任领导岗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广西政府层面,都大力选拔广西西部人员作为干部人选,可以说,广西政府的主体是广西西部人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文化成为领导文化。
         但是,如前面对三种思想文化的说明,桂林文化和粤客文化要远远比壮文化先进,落后文化统治先进文化最大影响是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失败,元朝的蒙古文化统治汉文化以及清朝的满文化统治汉文化都导致中华文明急剧衰落,壮文化在广西居于统治地位,甚至危害到桂柳文化和粤客文化作为独立区域的发展,如在90年代初,桂林、柳州和玉林都曾是广西经济亮点和增长点,但是随着广西高速公路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实现了全广西信息和交通一体化,文化背景的经济政策主导地方政策,导致桂林、柳州和玉林发展速度急剧减慢,不能不说是落后文化控制先进文化的结果。
         思想文化的结构不合理也导致了广西人才氛围的缺失。很多人(广西本土人和外省人)都说,广西落后最大的原因是没有人才氛围,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或者说没有优秀人才发挥其力量的环境。这句话不无道理,广西区内由于缺少或者没有顶级高校和研究所,而每年为国内外各大知名院校输送大量学生,但是名牌大学毕业学生中,竟然80%以上在外省或外国工作,广西简直是在为外省培养人才。很多优秀人才也曾经在广西工作,但是最终还是离开了广西,因为广西不能构建优秀的人才环境,根本不能留住优秀人才,其原因也是思想文化方面,落后思想文化领导先进思想文化,在各个层次上导致了“落后领导先进”的用人氛围,根本无法构建良好的人才环境。
         反观广西曾经的辉煌或者某地区曾经辉煌,上世纪30年代,广西曾经是全国“模范省”,当时既是桂柳文化处于绝对领导地位(虽然是一种军阀领导体系),80年代到90年代柳州曾经的经济辉煌时,柳州的经济政策受区政府政策影响极少,基本上都是国家政策和自己的政策发展壮大。
         三种文化不能融合甚至说仍然处于冲突状态,广西就无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长期以来的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于全国水平远远落后,三种思想文化的冲突是其本质原因。   
         国家政府决定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的决定,是广西经济发展的一次机会,几乎可以说是广西经济腾飞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要建设全中国的第五大经济区,广西的困难太大,缺乏人才、资金、技术、经验,几乎什么都缺,与辽东半岛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相比,北部湾经济区几乎很难找到太多优势(其实根本找不到优势),如何能够把握这个发展机会,实现广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腾飞,是所有广西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占广西思想文化主体的三种思想文化,每种文化都有自身特点和优势,如果三种文化能够完全融合,完全形成全广西的本土思想文化,那么这种集各家之长的思想文化无疑有着很大优势,将实现政府决策的合理化和先进化,创造良好的人才氛围,吸引外来投资,实现广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无疑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无歧视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目的,西部“壮文化”的落后与历史和地理原因有关,改变西部落后现状也是国家政府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