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唱功不等于声高

 青梅煮茶 2013-12-03

  马朝虎

  电视台开办诸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之类的娱乐节目,多半是因为参加的人众多,张口吼两嗓子谁不会?但最主要的还是能拉升收视率,收视率一上去,广告价位也水涨船高。最近连着收看了几家电视台的音乐选秀节目,把胃口全败掉了,耳朵里只剩下一片嘈杂之声,因为几乎每位参赛选手为了搏出位,纷纷粗脖涨脸地飙高音,好像一定要跟高音之王帕瓦罗蒂一样,用胸腔共鸣连续唱足9个漂亮的高音C,于是乎,酿造出一片声音的奇观,让人听后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古人说“有理不在声高”,同样的道理,好唱功也并非声音要多高。《世说新语·识鉴》引《孟嘉别传》记载,晋人桓温问孟嘉:“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这里的“肉”是指人的声音。孟嘉回答说:“渐近自然。”意思是说,弹拨乐器,没有吹奏乐器好听;而吹奏乐器,怎么也比不上人唱出来的声音优美,因为人的声音浑然天成,并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正因为人声有如此的感人之处,所以后来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种,虽然器乐的乐器有成百上千个种类,而人声只有人的嗓子一端,却足以和器乐平分秋色。《周礼》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说明情之所至,音之所生,所以古人一时兴起,便赋诗作词,吟唱成曲,绕梁不绝,三月不知肉味。司马迁在《史记》里描写荆轲的唱功也相当精彩:“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现代社会,功利心渐重,加上心浮气躁,如艺术门类,少由心由情生发,多技艺技巧为之。就唱歌而言,现在更逃不过飙高音、比假声的桎梏。因此,著名电台DJ李青在微博上指出:“没有人像老狼那样唱歌了,没有人会去像五轮真弓那样唱歌了,那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声音。当下的好声音难道都是硬邦的狂飙或凌乱的转弯?如果当真如此,我愿意听以前的。”

  不管你的嗓音多么圆润、多么高亢、多么博得满堂彩,即使能够连续唱足9个漂亮的高音C,然而,是否能够引起听者的共鸣才是最最关键的。声音与脸孔一样,只是个性的标签,但如果没有表达的力量,没有给予声音更多的内涵,就无法穿过重重的喧嚣,直达人们的内心。没有真情实感的声音面临的将是死路一条。当然,演唱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它更需要与众不同的敏感、对感情的浸入与传达。唯有融入,方能表达。唯有让声音真正成为“自己的”、发自内心世界的、独一无二的,才能够让好唱功转化为好音乐,成为通往人们心灵深处的钥匙。

  在被嘈杂之声折磨之后,我们确实需要一些撕去装饰、接近本真,能够把耳朵叫醒,能够把心灵叫醒的声音,让生命在如歌的行板中行进,我们需要像蔡琴那样的浅吟低唱,需要像罗大佑那样的诉说沧桑,需要像约翰·丹佛那样的乡村守望者,需要像卡本特这样的灵魂歌唱者。

  好唱功不等于音高,在浮华的时代,其实,简单和朴素比复杂更重要,更有杀伤力。也许,作为一名歌者,要在一片声音奇观中引起注意,保持简单和朴素,可能是更好的成功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