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郭国墟---聊城三次迁徙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3-12-03

作者:高文秀

最初的城址聊古庙

 
        
                      

 聊古庙遗址

一、聊城的最初的城址聊古庙

聊古庙又名“聊崮庙”是春秋至北魏聊城故城。春秋后期,今聊城一带称为“聊摄”。齐国灭聊国后,始称“聊城”,为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聊城城址在聊古庙的时间约为一千余年,距今已二千五百余年。

“聊摄”二城名是为了宣扬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绩而命名。聊城的最早出现在《左传》:聊、摄二城,齐之西鄙也。城址在今城西北阎寺村东南处的聊古庙村,始建年代约在公元前522年以前。

聊城县志》记载:“聊城为高阳氏(即黄帝之孙颛顼)莅临之地。”当地人为了怀念他,给他修了衣冠冢,冢旁盖了庙,人称“聊古庙”。明万历年间在此建有庙宇。清宣统二年修纂的《聊城县志》记载:“聊城城西北二十里有高阳氏陵,俗称聊古庙”。北魏郦道元记录其当时的风貌说“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东门侧有层台秀出”,即鲁仲连射书台。

颛顼乃上古帝王,系黄帝之孙。颛顼墓南,原有一座用以祭祀颛顼的庙宇,清康熙年间,聊城人状元邓锺岳到此,书写“聊古庙”匾额一方,悬于庙门,遂将“聊古庙”之名称沿袭至今。过去该庙的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庙内有锺楼、鼓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大殿内供一高约七尺的颛顼帝执圭坐像。大殿后二层阁楼内,塑有颛顼帝及后妃神像。1945年庙毁,现仅存遗址。

颛顼墓在聊古庙西北约五十米处,传说是它的衣冠冢或泥塑像葬处。颛顼墓旁有水井,称圣水井,传说此井“颇著灵异,逢旱祈祷,辄降甘霖”。古为聊城八景之一,称为“圣泉携雨”。

二、王城

据记载:北魏泰常七年(422),安平王镇平原,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聊城县治由“聊古庙”东迁四十里名曰“王城”,过去有“王城遗址在今城东十公里徐田庄南”之说,此说有误。因为徐田庄在“旧州洼”即“巢陵城”中心的北部边沿,距旧州洼的中心只有四百米。若按此说,下一次迁徙就讲不通了。因为曾有由聊古庙东迁四十里”的记载,故有同志猜测“王城”应该在博平一带,但是此说经不起考证。因为此时的博平县治已“侨置”于今章丘市普集镇博平村了。故东迁四十里”之说应该理解为迁至博平,尔后又东迁至今章丘县一带。

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据记载:今章丘境域先属南朝的刘宋,继归北朝的北魏,以后北朝分列,先属东魏,后属北齐。境内计有高唐县、广宗县、卫国县、朝阳县、顿丘县、博平县、蠡吾县、肥乡县、聊城县等县,或属东魏郡,或属顿丘郡。

原章丘市博物馆馆长宁荫棠先生考证,这些县的县城为:朝阳县县城在今邹平县码头镇故魏王城;顿丘县(今河南清丰)县城在今济南市历城区的孙村镇顿丘村;高唐县县城在今章丘市绣惠镇回村;广宗县(今属河北省)县城在今章丘市文祖镇;卫国县县城在今章丘市圣井镇陈家村南;博平县县城在今章丘市普集镇博平村东南;蠡吾县县城在今章丘市明水镇马安村;肥乡县(今河北省肥乡)县城在今章丘市龙山镇境内,或在巨合城,或在故平陵城,未确指。聊城县县城在今章丘市白云湖附近,或在历城唐王镇境内台城,不可知。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高唐县徙治女郎山南今绣惠镇。

这里需要说明几点

1、上述的这些县均为侨置县。聊城是博州的治所,即当时的博州也侨置于今章丘境域内。侨置就是当时的郡县为避免战乱

2、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侨置”,先从高唐的侨置说起:所谓“侨置”,是指南北朝时期,由于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称永嘉之乱或五胡十六国。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为避战乱,晋室皇族南渡长江,郡县官员、达官贵人以及部分百姓也随之南逃。为应付大量南下移民,东晋南朝政权利用侨置的方法,设立了众多的“侨置郡”和“侨置县”,以安置北方南迁来的移民。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太守和县令。侨置郡县“皆取旧攘之名” 原意本是寄寓,并无实土,侨州郡县的户籍亦只属于临时性质,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优待。多数侨置郡县形同虚设,实为流亡政府。

  420年,刘裕灭东晋,建南宋。疆域北扩,山东之东南大部归属南宋。在江南侨置的山东郡县纷纷回迁。由于当时高唐县县境仍被北魏所占,所以高唐县不能迁到原地,便“侨置”于省内的邹平(今邹平县孙镇高唐村),后迁至今章丘的水寨。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在今章丘境域置高唐县,属济州南清河郡。北齐文宣帝商洋于公元550年废除清河郡及灵县,高唐又改属于济州部清河郡。隋朝时,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开皇十六年(公元598)属博州,统辖高唐、聊城、堂邑三县。同时,将刘宋侨置之高唐更名为章丘。

章丘县是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才正式设立的。在此之前,属济南郡(济南郡的郡治在东平陵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唐县为避战乱“侨置”于女郎山(章丘山)。当时的章丘县称高唐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因为博洲也有高唐,故改为章丘县,取县北山章丘为名。

综上所述,此时的王城在今章丘境内。

许多同志的文章提及的:王城遗址在今城东十公里徐田庄南”之说有误!

【附件一】博陵郡与博平



             

                    章丘普集镇博平村刘氏祠堂

据宋李昉等著《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二州郡部八记载:《元和郡县志》曰:博州,博平郡。《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齐之西界聊摄地也。战国时为齐地。秦、汉为东郡地。《左传》齐晏子对景公曰:“聊摄以东,其为人也多矣。 博陵东郡之博平也。

唐杜佑《通典·郡县·博平郡》:博平:齐之博陵邑也。有摄城。汉博平县故城在今县东界也。《元和郡县志》、《嘉庆一统志》称:春秋齐国有博陵邑。汉置博平县,属东郡。唐太宗贞观时并入聊城县,武则天天授年间又恢复设置。今山东茌平之博平镇即此。

博陵郡“博陵”以陵名而转为郡名始于东汉。据《后汉书·桓帝纪》:前凉和平二年即公元355)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延熹元年)六月戊寅,大赦天下,改元延熹。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园陵。

东汉末年,梁太后和她的哥哥大将军梁冀当权,汉质帝刘缵被梁冀鸩毒驾崩,太后将袭为蠡吾侯的刘志征召到夏门亭,准备将妹妹嫁给他。于是兄妹二人定策禁中,拥立刘志为皇帝,是为汉桓帝。桓帝的祖父是河间孝王刘开,父亲是蠡吾侯刘翼,刘翼死后,儿子刘志袭封为蠡吾侯。刘志即位当了皇帝之后,追尊父亲刘翼为孝崇皇帝;母亲郾氏是刘翼的媵妾,故追尊为孝崇博园贵人。梁太后驾崩之后,才又追尊为“孝崇皇后”,其园陵曰“博陵”。

【附件二】高唐县的侨置

西晋建兴五年(317年),高唐县建县523年时,侨置于今安徽省霍丘县高唐集。所谓“侨置”,是指南北朝时期,由于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永嘉之乱或五胡十六国。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为避战乱,晋室皇族南渡长江,郡县官员、达官贵人以及部分百姓也随之南逃。为应付大量南下移民,东晋南朝政权利用侨置的方法,设立了众多的侨置郡和侨置县,以安置北方南迁来的移民。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太守和县令。侨置郡县“皆取旧攘之名” 原意本是寄寓,并无实土,侨州郡县的户籍亦只属于临时性质,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优待。多数侨置郡县形同虚设,实为流亡政府。

公元420年,刘裕灭东晋,建南宋。疆域北扩,山东之东南大部归属南宋。在江南侨置的山东郡县纷纷回迁。当时高唐县县境仍被北魏所占,高唐不能迁回原地,便侨置于省内的邹平(今邹平县孙镇高唐村),后迁至章丘(水寨)。

另据“井窥斋”先生云:“水寨村南有个古城村,可能就是侨置高唐县的县城”。

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于原高唐县处复置高唐县,属济州南清河郡。北齐文宣帝商洋于公元550年废除清河郡及灵县,高唐又改属于济州部清河郡。隋朝时,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开皇十六年(公元598)属博州,统辖高唐、聊城、堂邑三县。同时,将刘宋侨置之高唐更名为章丘。故有《郡国县道记》曰:“章丘,古高唐县也,春秋时齐邑”的记载。

高唐县在近二百年的流亡中,权或大或小,人或多或少,土或有或无,南下东去,没有解体,“高唐”之名向未隔断,并在侨置之处留下“名迹”。

三、巢陵城

聊城大学南门沿湖南路向东四公里有“九州洼渔村”,向北即到巢陵城遗址。因“旧时为博州治所”,故今称“旧州洼”,讹称“九州洼”。

“巢陵城”是后晋至北宋初聊城的县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聊城旧城因“河决城圮”,于是把县治南迁至巢陵。“巢陵”因有巢父墓而得名,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黄河决口,“巢陵”城毁,博州及聊城县治所迁至孝武渡西的今聊城城址,博州及聊城在“巢陵城”的时间共四十七年945-992

巢父是中国古代名士。他生活在尧舜之时,“山居不营世利”,以树筑巢,居于其中,故称其为巢父。相传,尧曾“以天下让之”

巢陵城俗称“旧州洼”,讹传为“九州洼”。有“狮子红眼闹旧州”的传说,目前正在启动旧州洼湿地公园建设

上世纪八十年代旧州洼北有一高大的土堆,当地群众称之为“老台”,旧州洼南之张屠庄有一高大的土堆,当地群众称之为“王坟”,此二土堆现均已不存,据旧志载:“巢父墓在城东南十五里,旧治十字街东南” 当地群众说的“王坟”大概就是“巢陵”

今之“旧州洼”南接张屠庄,东接东外环之傅家老庄,西接军王屯,向北400是徐田庄。

聊城市正在启动旧州洼湿地公园的建设,旧州洼湿地公园位于聊城开发区最南端,规划用地在长江路以南、中华路以东、湖南路以北、庐山路以西,占地约174公顷的区域。该区域位置比较重要。区域内基本没有民居房屋,以农田为主。地势相对低洼,雨季大面积积水。现有树林面积37.6公顷,鱼塘和水面集中在中心区,面积约为20.4公顷,鱼塘平均深度四米左右。

四、孝武渡西城

“孝武渡西城”即今聊城的老城区。宋淳化三年(992)六月,因黄河水患,巢陵城毁,移聊城县治至运河孝武渡西,即今聊城运河以西的旧城区。孝武渡”也叫“崇武渡”;运河大码头即崇武大码头。

旧时在聊城闸口以南的运河西岸有一座著名的官驿“崇武驿”。驿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歇宿换马的场所。明清时期,崇武驿有马二十余匹,急递马夫二十余名,另备有船、轿、水夫、轿夫等。

明代刑部尚书周伦有诗《崇武驿候水》:“崇武堤边柳,维舟候驿亭。月高沙浪白,溜减石痕青。独夜风前漏,行踪水上萍。满溪春涨发,蓬底雨溟溟。”

北宋熙宁三年(1070)始划定规模,搬运土木,修筑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军事需要将宋筑土城扩筑为砖城。扩建后,城高池深,布局严密,易守难攻,时称:“能陷不失的凤凰城”。“孝武渡”也叫“崇武渡”即今大码头。《聊城县志·城池》记载:“孝武渡在通济闸上流,其渡口西有羊使君街”。“通济闸”今称“闸口”。

明洪武七年(1374年)为“远眺料敌于严更漏”,在城中央建造更鼓楼一座,今楼犹存,更名光岳楼。1411年,会通河疏通,东昌府成为运河沿岸9大商埠之一。后又不断修城。乾隆年间漕运达到鼎盛时期,东关大码头一带尤为繁华,太汾、山陕、苏州、江西、武林赣江6处会馆傍河而立,河中商船络绎不绝,岸边货积如山。漕运带来的兴隆繁盛延至1854年,长达四百余年之久。

“古城新区分明,新旧城区相连而不相交”是聊城城市格局的独特之处。聊城老城区西至运河,东西南三个方向以环城湖为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