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堂的特性和魅力:浓浓的“语文味”

 蓝莲花717 2013-12-03

语文课堂的特性和魅力:浓浓的“语文味”

莫庆月

【摘要】语文课堂,要具有独特的“语文味”。“语文味”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就是语文教学本色本香之味。它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浓浓的“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特性和魅力。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课堂

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只是向同一个方向迈出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纵观时下的语文教学课堂,在精彩纷呈、花样辈出、热闹非凡的背后,有时候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草盛豆苗稀”的虚假繁荣,是一种“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泛化教育,是一种“肥人田,荒己园”的为他人作嫁衣的现象。四处安身的语文,却常常忘了回家的路。

语文本体的淡化和缺失是语文教学最大的悲哀。让语文走在语文的路上,就是要把非语文的东西,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味”,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味”就是语文教学本色本香之味。它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语文味有“三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写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语文课堂尽显语文的特性和魅力,充满浓浓“语文味”呢?

一、广取博览,教师要有“语文味”

“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试想,一个自身语言贫瘠干瘪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上得有滋有味的。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出口成章,辞藻丰富,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学生又怎能不受感染,不被熏陶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是最好的备课”。没有平时的广取博览,哪能有课堂上的精彩呈现。但凡优秀的语文教师,哪一个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哪一个不是手捧书籍,爱不释手,夜不能寐?“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善于学习,引得源头活水,站在讲台上,“我们”就是语文。“我们”身上散发出的浓浓书生气,书卷味,会让每个学生着迷,爱上语文。

二、书声琅琅,营造“语文味”

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受到启迪、熏陶。

每一位名师,如于永正老师的“简单语文”,王菘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都将诵读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可以说,没有了诵读的小学语文课堂,基本上就是丧失了语文味的课堂。当然,课堂上的朗读,不能只是一遍接一遍毫无起色的朗读,而应每读一遍就要有读的效果,应有朗读水平的提升。

1.读要强调整体性。要实实在在地读整篇课文,不怕时间。在平时的教学中,整体读对学生的感本材料很重要。初读课文是为了什么?不仅是让学生读正确读连贯读懂,还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

2.读要有连贯性。要多角度、反复地朗读课文,每读一遍课文都要有明确的任务,让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能问题,获得阅读收获。如,一位教师上《赶海》一课时,以读为主要形式,不断地深入,读出文中“我”和小伙伴们的心情:自由地读,感知主要内容;在音乐渲染中,在生动画面中入情地朗读,读出“我”和小伙伴们的快乐心情;在孩子们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时,结合句子,读出兴奋、好奇、疑惑、恍然大悟……整节课读的环节似一条线,由心情牵引着,鲜明而连贯。

3.读要有层次递进性。我们都知道,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不仅要多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读,一直是形式,也是手段,它的地位一直没有过。曾有一段时间,我们都不敢多说一句话,惟恐惊扰了学生的读。然而,渐渐地发现,读的时间在增多,但学生读的水平未在提高。读,少了一种情绪的投入或少了一种智慧。究其原因,在于读少有指点,少有质的递进。

王崧舟大师的朗读指导堪为经典,他的激情层递朗读法已被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出现了不少层次递进的朗读指导。其中,引读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例如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引读句子:如果你是汤姆的爸爸,你会斩钉截铁地说——(指名读:“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你会大声地说——(指名读:“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你会自豪地说——(指名读:“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里,教师用了凝聚情感的词语提示进行引读,有层次地引领学生品出“语文味”。

有时候,层次递进性地朗读是靠情境与问题串联起来的。

再看《黄继光》中“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一段话的学习: 

(1)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第二个镜头。(放音乐,出示图片,师深情朗诵)

(2)听着这一段话,你感动吗?这段话中你有感动?感动不如行动,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自由读,指生读)

(3)仔细读读这段话,你会发现,黄继光的光辉形象已浸润在这段话中的每个字,每个词语中,让我们再满怀激情地去感受叔叔的这一壮举吧。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你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心情,你就怎么来读。(学生品词读)

(4)战斗结束之后,作为目睹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的指导员,面对志愿军的各位首长他是这样汇报黄继光叔叔的这一壮举?(读句子)面对其他的志愿军战士他又会情景?(读句子)面对前来采访的各位战地记者,他又会这样告诉他们(读句子)是啊,这一刻怎能不让人感动,让人敬佩呢?让我们把这一刻永远铭刻在心底。(学生齐读句子)

这样,朗读是一层一层地深入,在递进的不同要求的朗读中,学生情绪一次次投入,朗读一次次饱胀。最后,教师采用情境引读法更是把朗读引领到情感升华点。

普希金说:“我的语言和着和谐的节奏,和着嘹亮的韵脚,随着梦涌流。”当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语言,去体验节奏时,课堂上便涌动起最简单的美丽。

当然,层次递进朗读的时候,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地指导,王自文老师在教学古诗《题临安邸》中“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时,朗读的指导非常到位。

师:那些权贵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画的杭州吗?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焦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再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愤慨?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朗读一次比一次投入。当如歌的诵读涌出教室,浓浓语文味便四处洋溢。

三、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不能厚此薄彼。在重视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忘记对字、词的训练、落实、品味。有一种酒的广告语是“慢慢品的时候,微醉的享受”,确实滋味。由此我们想到,不仅酒的香醇味需要“慢慢品”,“语文味”更是如此。

在新课标下,借着课改的东风,我们欣喜地发现: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咬文嚼字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1.铺设情境,发挥想象。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想象中咬文嚼字、品味语言。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实物或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情境、扮演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等,我认为语言描述情景的方法最简易实用,应该在常态化阅读教学中不断运用。

2.无限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咬文嚼字。就如泰戈尔的名句“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所言,老师不要大肆渲染“朗读时要抑扬顿挫”、“应该怎么怎么去读”,孩子们满真实,孩子们的心会飞上天空。在孩子们的自主品味阅读中“语文味”就如花香纯正浓郁。

文章赋予了文字多姿多彩的生命。没有咬文嚼字,就没有了的春色,的江南万里风光。成功的语文课,对于那些“牵一发”而足以“动全身”的词句,是绝对不会弃之不顾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势必会把握住这些关键词句,让那些应该焕发出光彩的词句释放出浓浓语文味的。

如一位教师教学《鸬鹚》一课时,紧紧抓住“渔人站了起来,用竹竿往船舷上一抹,这些鸬鹚便扑扑地下水了”这一关键句来进行嚼词析句,品出了语文味:“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鸬鹚训练有素;渔人悠然自得……)“这‘一抹’抹出了什么?”(抹出了鱼儿;抹出了收获;抹出了快乐;抹出了富裕……)

四、写作渗透,追求“语文味”

崔峦老师在一篇讲话稿中提到:“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的确,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回归语文课的本真,让阅读教学弥漫浓郁的语文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更离不开扎实的语言训练。

写作,作为语文应该及时呈现。读句子写感悟,读一段话写感受,学课文后写体会,对文中的某人某物写几句话 ……的确,学生在写作中提高了语文素养,也表达着一种情感。但是,光有量的堆积是缓慢而沉重的。我认为:写作时,要精选拓展文本的“点”,尽可能设铺垫或以指点。给一次练笔机会,还送上一个提示或写法要求,让学生有法可学,有目的而写,如此,日积月累,使学生的写作在一次次笔墨泼洒中厚重起来。

例如在学习了《匆匆》一课后,支玉恒老师让学生用心灵倾诉——读了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后,在空白处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有学生写道:我们的生命皆由时间组成,片刻时间的浪费,就是虚掷一部分生命;有学生写道:生命无时无刻都在流逝,但我们可以把握这有限的时间,使其迅速升值;还有学生写道:今天的天昨天的鸟……学生有感而发,感受是如此的深刻,又是如此富有哲理、富有诗意,语文素养也在训练中不知不觉地提升。

五、课堂评价,评出“语文味”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是饱学之士,还应该是谐趣之人,做到于无痕处育人,在不经意间运用精妙的语言去化解课堂中的尴尬。 

于永正老师教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时,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被喷雾剂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之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喘不过气来了’”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气”又有“力”。于是于老师便入情入境地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这位同学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

对学生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中停留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同一个层面上,评读要做到真切有效,方式多样性,评价语富于变化,富有情趣,或结合内容赞赏,或委婉提示等。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荷花》,对学生进行的朗读评价:“你这里‘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读得特别有味道。”“这是两句话,读完一句后应该稍微停顿一下。”“你读出了蜻蜓和小鱼的快乐。”“我仿佛看见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我觉得‘静静地站在那儿’可以读得再慢一点、轻一点……”这样实在而温情的评价,这样中肯而有效的评价,势必引领学生进入朗读的更高境地。

有一句诗这样说: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不是大动干戈的展示读的花样,而是无痕妥帖地指点,引发课堂的美丽!

“读”味、“品”味、“写”味,教师身上的书卷味,教师评价的谐趣味,浓浓充盈在课堂之中。我愿意带着身上袅袅的书香走进我的课堂,让课堂尽显语文本身的特性和独特的魅力,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