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耿峰:IT要体现管理职能 (1)

 qrzhcd 2013-12-04

 【赛迪网讯】耿峰,这个来自“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的年青的CIO,已经在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了将近几年的信息化工作。在中集冷藏的近10年工作里,他主持实施过ERP、CRM、PLM、SRM、HR、服务器虚拟化、一卡通、条形码、数据防泄漏、桌面安全、私有云、企业内控体系等项目。

  五月的一天,青岛又是一个晴天,阳光万里无云,来自东南方向的微风吹拂着,带来海的滋润,让人心情爽朗。这是个适宜聊天的天气,尤其当你的聊天对象也是一个爽快的人时。

  耿峰,这个来自“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的年青的CIO,已经在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了将近几年的信息化工作。在中集冷藏的近10年工作里,他主持实施过ERP、CRM、PLM、SRM、HR、服务器虚拟化、一卡通、条形码、数据防泄漏、桌面安全、私有云、企业内控体系等项目。

  从事严谨的IT工作的他,生活中却是个很放松的人,他爱跟人打交道,喜欢自由行的旅游,常与朋友小聚,爱读书也爱运动,闲暇时还喜欢刷刷微博

  这个上午,他穿着棉质的T恤,坐姿轻松,笑容满面,向《中国信息化周报》娓娓道来,讲述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快乐与磨砺。

耿峰:IT要体现管理职能(图) (1)

  信息化工作 沟通很重要

  “IT团队建设与管理,首要的是放权,让做事情的人多一些决断的权力;再者要勇于自我否定,鼓励团队成员优化以前的管理模式,甚至否定以前的管理模式,其实也是激励创新的一种;第三要作为团队的领导者要勇于承担责任;第四争取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是朋友。”

  中国信息化周报:我们首先来聊聊您的工作,这离不开您工作的地方,也就是您的公司。在您看来,与同行的竞争对手相比,贵公司的IT应用有什么特点?有何优劣势?

  耿峰: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对手很少,我们的IT应用,是一切以业务出发,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劣势在于我们的信息化对制造现场管控颗粒度粗放,与自动化结合薄弱。

  中国信息化周报:目前贵企业的IT应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当前最关心的IT应用是什么?最关心的IT技术有哪类?

  耿峰:云计算、ERP、PLM、BI、CRM、HR等。最关心的是云计算、BI;最关心的IT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

  中国信息化周报:贵公司的IT投资决策流程是什么样的?

  耿峰:年底制作IT投资预算,然后公司决策层审批,批复后来年可以执行预算。

  中国信息化周报:作为IT主管,您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什么?您如何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耿峰:IT面临的挑战很多,比如如何实现数据化管理决策,如何实现智能化制造。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更多的是“屁股指挥脑袋”,纵使有些做了BI的企业,最多也就是看个数据的报表,再现历史而已。我理解的数据化管理决策,更多的是偏向预测,首先是数据的泛化,不能只盯着自己的数据,还要从互联网、SNS等领域多维度收集数据,分析模型去向预测分析,这样在做管理决策时候才能贴近实现数据管理决策。说到智能化制造,目前我们在建“梦工厂”,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信息化与自动化的融合,实现工厂的数据化管理,智能化制造。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负责推进的信息化项目有哪些?有哪些好的经验?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耿峰:ERP、PLM、HR、云计算、一卡通、图文档加密、SRM、条形码等等。所有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立足业务,然后借助先进的管理模式来牵引业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因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推荐大家多参照“丰田十大意识”;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强大的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在项目中识别出对各个业务单元带来的提升,然后通过较强的沟通能力获取他们的鼎力支持,事半功倍,其次是具备良好的人家关系也很容易获得业务单元的支持。

  困难也很多,比如信息化带来的变革,会改变很多人的工作习惯、增加工作量等等。比如当年引入服务器虚拟化,这是一种自我变革,但几乎团队都反对,我当时采用的方式是大家头脑风暴,集体研究虚拟化,然后去了一家外企参观,很大一部分上消除了大家的抵触,然后在方案上采用逐步推进的策略;ERP升级时候由于细化管理,所以有很多工作量的增加,业务人员会有抵触,那么我会帮他分析这个项目给他带来的价值,然后积极配合的予以奖励,等等。当然最终还是得益于项目启动时,请CEO出来说了几句狠话,所以学会造势、借势很重要。

  中国信息化周报:IT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您如何看?如何化解沟通难题?

  耿峰:协同性一直是困扰企业管理的一个难题,坦白说,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喜欢“单打独斗”的大有人在,因为企业“大拿”很多,不过随着企业发展对协同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做事情讲究团队。IT部门与其他部门协作沟通有天然优势,因为IT手握很多资源,再加上在部门协同中少些计较,多些承担,会更容易被认可,老祖宗有句古话叫“吃亏是福”,不无道理。

  中国信息化周报:IT人才很难管理是业内共识,在IT部门的管理上,您有哪些好的经验?如何取得领导、下属的信任和支持?

  耿峰:这个问题是个极大地困扰,我觉得IT团队建设与管理,首要的是放权,让做事情的人多一些决断的权力;再者要勇于自我否定,鼓励团队成员优化以前的管理模式,甚至否定以前的管理模式,其实也是激励创新的一种;第三要作为团队的领导者要勇于承担责任,我的策略是放心大胆做事,出了问题我担着,出了成果我去敲锣打鼓的帮你兜售;第四争取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是朋友。记得2012年朱东老师在青岛说起的三句话“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很贴切。

  中国信息化周报:贵公司是否有明晰的IT绩效评估机制?如何衡量IT的投资回报率?

  耿峰:我们有明确的IT绩效评估机制。IT的投资回报率主要分两个维度,一个是未来IT拥有总成本的降低;一个是管理成本的降低。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贵公司的IT投资规划、项目实施、IT应用、IT维护、外包等领域,哪个方面最值得称道?或者说,当前贵公司最具特色的IT建设或应用是什么?有哪些好的经验?

  耿峰:目前公司信息化最具特色的项目是企业私有云。近一年来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仍旧是围绕企业私有云的建设。自从2007年部署服务器虚拟化以来,我们不断的探索虚拟化、云计算在企业中如何落地,2010年开始在服务器虚拟化的基础上我们开始部署桌面、应用虚拟化,从而打造企业私有云。最终将实现服务器资源集中整合运算;桌面系统统一部署、运维;信息化应用按需部署。该项目大幅度降低信息化总投入、IT构架更加灵活高效、IT运维成本也将大大降低。在未来五年我们将在整合冷链的基础上将私有打造成为混合云,为冷链产业提供IT服务。同时将信息化结合精益制造的管理模式向制造过程延伸,强化信息化与制造过程的融合。而且还将借助大数据的东风,整合信息化系统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引导企业实现数据决策的管理模式。

  我们的私有云是个组合平台,从2007年的服务器虚拟化到2010年的桌面、应用虚拟化,一路走来感触颇多,好经验谈不上,说几点感悟:就目前的管理现状而言,项目能说服老板的就是“省”,省钱、省人、省……;对待新的IT技术,不应该全盘的否定,也不应该盲目的追随,而是理性的思考,探索引入的可能;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个变革性很强的工作,我们自己也要有自我变革的勇气。

  IT要体现管理职能

  “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说IT在企业管理中不应当只有服务职能,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其管理职能;第二句制造业不比IT公司,可能人性化稍差,但是会为IT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中国信息化周报:能否说说您的个人成长历程?在成长历程中,受益最深的事和人是什么?

  耿峰: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负责全市实名上网项目,2004年11月,加入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历任桌面维护、网络管理、信息副主任、主任,企业管理部经理助理等职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第二轮面试的时候部门长跟我说的两句话:第一句是说IT在企业管理中不应当只有服务职能,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其管理职能;第二句制造业不比IT公司,可能人性化稍差,但是会为IT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中国信息化周报:作为CIO,你是否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你通过何种方式来加强对公司业务的了解?通过何种渠道与公司的各级业务人员进行交流?

  耿峰:我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多种渠道,比如定期对公司业务流程做BPI,通过部门访谈、高层访谈真实再现流程。当然在平时的工作接触中也经常会与同事进行一些沟通,了解业务状况,所以沟通无处不在。

  中国信息化周报:作为CIO,你如何理解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公司对此是否有明确的规定?

  耿峰:首要职责是支撑公司管理体系落地,实现公司业务流程信息化、信息数据化;其次借助先进的IT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战略牵引。对此公司有明确的定位。

  中国信息化周报:IT是个紧张忙碌、变化又很快的行业,您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之间保持平衡?

  耿峰:其实很多人奉行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但是往往很难切割开来。尽可能的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你要做的事情很有必要,生活中出了问题会严重影响工作。

  中国信息化周报:基于您个人经验,您认为国内企业应该如何为国内IT主管或IT主管定位?战略、技术,还是其他?对于国内IT主管或IT主管来说,您有何好的职业发展建议?

  耿峰:自我定位可以在战略层面,但是这个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对于企业对IT价值不是很认可的企业,可以先立足业务,从支撑业务入手,逐步向老板展现自己的价值,但是无论哪个层面,都不能忽视管理,因为老板不懂IT技术正常,但是他们都懂管理,所以用管理的语言更容易与老板沟通,进而获取支持。

  职业发展在乎于一个人的视野与努力,所以我建议要从业务入手,深入了解业务、洞悉业务,然后结合IT技术来驱动业务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最终可以全面掌控业务,成为决策层,所以提升管理技能非常之必要。

  技术创新主导IT大变局

  “主导IT大变局的是IT技术的创新,推动IT创新的是企业、机构逐步发展衍生出来的管理需求。”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您看来,IT在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之中发挥什么作用?

  耿峰:首先IT现在支撑着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运行,同时IT对企业核心业务流程也具备战略牵引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信息化周报:作为一名IT主管,对IT技术的把握始终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请问对于目前的相关IT技术或企业IT应用,您比较感兴趣的有哪些方面?

  耿峰:对于IT主管而言,是否采用某个IT技术并不首先以兴趣出发,而是根据企业需求来选择。我们公司现在应用的IT技术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虚拟化、无线网络、网络存储、内容管理、服务器整合、数据库、中间件、机房布设管理、云计算、大数据、BYOD等。

  我比较感兴趣的有IT外包、业务流程优化、流程管理、绩效管理、系统集成/整合、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数据挖掘、商业智能(BI)等这些方面。

  中国信息化周报:回首2012,您认为什么力量在主导IT大变局?2013年的技术服务新趋势是?今年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

  耿峰:主导IT大变局的是IT技术的创新,推动IT创新的是企业、机构逐步发展衍生出来的管理需求。2013年大数据会被持续热炒,移动信息化优势凸显,在企业中逐步落地。我今年的工作重点在于将精益研发、参数化、协同引入研发平台;打造数据决策管理平台。

  采访手记:

  在采访中,记者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执着、激情、善沟通的人,他在工作中注重人性化的方法,善于用沟通的手段来开展工作。而作为年轻一代的CIO中的一员,对新技术新趋势更是拥有一种兼容并包的心胸。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CIO普遍的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