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的30个细节( 郭元祥)

 梦想教育 2013-12-04

1)学校的色彩

20014月,我应青岛市教育局之邀作新课程培训报告,教育局韩局长席间向我介绍青岛市的城市品位时说:青岛市的城市风貌可以用八个字来描述,那就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可能是青岛作为联合国评定的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的色彩基调。我想,一所学校是否也该有其色彩基调?

走进我们许多中小学,大多是白色或灰色的,难以感受靓丽、清新的美。进入有的学校,如果隐去其校名,你真还不知道它是初中还是高中,有的小学甚至连你都难以作出判断:这是小学生生活的学校场所。因为那里的色彩让你丝毫感受不到丁点儿童趣、童真和童心。

再看看学校的各种文本,你会发现也是五颜六色、杂乱无序的。学校各种文本没有基本色调。每次参加全国会议的时候,我有意识关注了一下许多中小学提交的交流材料,发现很少有学校老师们提交的论文封面有统一色彩的。我们学校的教室里也缺少必要的色彩设计和运用。

虽然学校的色彩不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但它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品位,也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心境。我觉得,学校的色彩也许是学校容易忽视的一个细节。其实,不同的色彩是有不同寓意甚至教育意义的。红色象征着热情与活力,蓝色意味着清静与平和,绿色表征着生命与希望。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学校虽然不一定要有亭台楼阁、飞檐走壁、凭栏雨榭,但一定要有富有意境的色彩,让人身临其境少些灰暗、压抑、烦躁的体验,多些轻松、活泼、和谐的感受。

要注意学校色彩的应用。

 

2)学校的声音

据有关报道,城市中小学是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某小学因为学校上下课铃声、课间操铃声、广播等噪音较大,弄得学校附近经常上夜班的居民白天无法休息,多次遭到社区居民的指责,导致学校与社区关系紧张。我家附件的一所小学,由于噪音较大,弄得附近的老年居民在家无法休息和工作,学校便硬性规定,小学生中午一点五十前不准到校。虽然有些指责或规定是没有道理的,但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学校的声音是需要关注的一个细节。

学校里有学生就有声音,有声音就有生气。琅琅书声是孩子们求知的脚步声,嘹亮歌声是孩子们欢娱的心声;教室里笔与纸的摩擦声,是孩子们思维的声音,操场上球与地的撞击声,是孩子们健体的声音。学校里还有默读的声音、呐喊的声音……真是声声入耳。

学校的声音大概分为两类:一是由音响系统发出的声音,如铃声、广播等;二是学生活动发出的声音,如读书、运动、集会、歌唱等。这些声音有些是和谐之音,有些是烦躁之音。对中小学而言,噪之音的控制、谐之音的训练是必要的,

关于噪音的控制,学校可以对所有的铃声和广播音响做些设计和测试。在音量方面,以保证所有场所能够听清楚为最高域限,控制音量,少用或不用高音喇叭。在音律方面,上下课铃声等可统一改用舒缓的音乐,弃用急促刺耳的铃声。学生活动的声音也可要求学生尽量降低音调和音量。在许多中小学,我们能够看到的提示语。中国人的嗓门好像总是比外国人的大,餐厅、商场、影院的那种喧哗的场面比比皆是,恐怕这与中小学教育不注重从小训练学生轻声细语的表达习惯有关。

学校里有一种声音是必须的,那就是音乐。音乐给人善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激发。恩格斯在评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时候说:如果你一辈子连《命运交响曲》都没有欣赏过,那可以说,你这个人基本上没有受到音乐的熏陶。我想,如果你的学校师生连《命运交响曲》都没有欣赏过,那可以说,你的学校基本上没有发挥音乐的教育力量。学校的广播能不能每周有计划地播放并介绍一些名曲或经典?音乐老师能不能把名曲采取各种方式介绍给师生?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周杰伦那些连词都吐不清楚的歌,却对在人类情感史上留下深刻印迹的经典音乐一无所知?这可能与学校对这一细节忽视有关。

学校里还有一种声音也是不能不关照的,那就是由教师发出的声音。有一天我到一所初中做调研,亲耳听到两个老师不知为何干起架来,吵得很凶啊。那声音好不协调,要是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传到学生的耳朵,该有多大的负面影响。教师讲课的声音也是不能忽略的。有的老师上课,声音洪亮,本是好事,但有的却大如惊雷,隔几间教室都能听到他那刺耳的声音。唉,要是我是校长,也不知是该表扬他还是该批评他。也许教师真该训练一下我们的声音,让它美妙动听。

 

3)学校的教室

 不知是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的缘故,还是由于教育实践落后的缘故,拟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缘故,我国中小学的教室有许多细节是根本不被重视的,或者认为那根本就不是问题。

其实,教室问题也许称不上学校中的细节,因为它干系甚大。这个细节中的大节首先是教室的空间问题。教室空间狭窄,班级规模膨胀,这是明摆着的问题。不知是何缘故,从上至下,政府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就是熟视无睹、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任其拥挤、任其膨胀?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入学人口也逐步减少,以武汉市为例,20059月小学入学新生为6万人左右,而初中入学学生数则为12.6万人。逐步减少的入学人数为适当扩大教室空间、缩小班级规模提供了现实条件。可我们许多地方政府宁愿合并一些学校,卖掉中心地区的学校地皮,也不愿意给孩子们更宽松的生活空间。看着拥挤的教室,校长们无能为力,一没有财权,二没有人事权。只好自嘲说:我们中小学教育是在搞批发,不是在搞零售。

真正属于教室细节的问题还是有的,如教室的温度、教室的湿度、教室的采光度等就是细节。我读过一篇国外关于教室温度的研究论文,很受启发。尽管这种启发在我国当前国情下也许仅仅是一种奢望,我想但说无妨。该论文报告分析了小学、中学教室的温度、湿度对学生身体发育、思维发展、情感以及学习效率的影响。一个连教室的温度和湿度都加以设计和控制的学校,必定是一所优质学校。再过20年,中国的中小学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

教室的采光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细节。1996年,我到无锡的一所著名私立学校实验部参观其多媒体辅助教学,当时我的感觉很不好。整个教室阴暗、冷峻,为了保证学生面前电脑屏幕的清晰度,教室所有的窗户都挂上了黑色绒布,用来遮挡光线,教师坐在讲台上,看着电脑,学生盯着电脑屏幕,师生通过人机对话进行教学。我觉得,这样的教室、这样的教学,长期下去,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再说教室的黑板。我们中小学的黑板几乎是一种状况:黑色的或墨绿色的长方形。黑板上方必定都写着求实创新 努力进取之类的标语,黑板两边一般张贴的就是课表、值日表和学生守则,别无他样。黑色是最压抑的颜色,黑板本来就压抑,何不在形状上变一变?教室空间本来就拥挤,何不弄些活泼、轻松的色彩,张贴一些轻松的东西在黑板周围?200311月,我在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部附属学校看到了变化,其小学部教室黑板上方不是标语口号,而是挂满了学生喜爱的各种卡通动物、黑板左右分别是每周一歌、每月一条良好习惯的细则。我国成都磨子桥小学部分教室的黑板形状类似于音符形状。

唉,我们总是习惯于训导学生要爱学习、爱学校,可你的教室一进去就让他感受不到轻松、愉悦、活泼,他怎么可能爱你的学校?我觉得,学校要成为孩子们最好的去处,就要想方设法去吸引他们,对他们有精神的感召力。

 

4)学校的书屋

每每读到好书,总要多买几本,送给我合作研究学校的老师们阅读。去年9月,我的一所合作研究学校新建了图书室,为了表示对校长新建图书室的敬意,我拿出自己一年的课酬,向学校图书室赠送了1000多册图书。我的研究生问我:为什么要给中小学赠送图书?我不知怎么回答。现在想想,可能因为学校的图书室是容易忽视的一个细节吧。

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没有图书怎么能行?没有良好的读书场所怎么能行?不发挥图书室的作用怎么能行?我对中小学图书室的建设及其作用做过初步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许多中小学的图书室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⑴图书比较陈旧,缺乏图书更新。原因是没有钱;⑵绝对多数中小学的图书室建筑面积不超过702米,空间狭小,图书室里挤满了书架,光线不足。原因是没有空间;⑶绝大多数中小学学生没有到图书室上过课,生均每周进图书室阅读不足一次。原因是没有时间;⑷绝大多数中小学的图书管理员不了解各学科教研需要什么图书,图书管理员基本上不去书店查询是否有对学校有用的新书可以选购。原因是没有想到。⑸绝大多数中小学图书室的开放时间与学生上课的时间一致,师生上课了,图书室开放了,学生放学了,图书室关门了。原因是没有规定。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小学图书室没有起到应用的育人作用。学校图书室的问题,实际上是学生发展的机会问题,优越的学校图书室能为学生发展多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

女儿的学校是武汉市一所知名中学,按理说,应该有较好的图书室,应该很重视图书室的作用。可女儿上初中半年多了,居然没有到图书室去一次。问女儿是什么原因,女儿也说:没有时间,图书室没有好书和新书,老师根本没有带去过,班上至今没有一个人到图书室借书和读书。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允许女儿每个双休日去武汉图书城看半天书并买书。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也有不少学校开始注意图书室的建设并发挥其作用了。深圳一所小学的图书室建设得很有品位,图书室的取名为森林书屋。森林书屋宽敞明亮、装备了各种森林动物标本、书籍品种齐全、图书更新较快。无独有偶,成都磨子桥小学的图书室更是别有一分品位,名为阳光书屋。书屋内有摆满适合小学生的低矮开放书架、摇摇椅、蘑菇凳、沙滩桌、饮水处、练字坊、音乐间、交流室,最重要的是图书丰富,学生除了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到书屋阅读外,每班每周还有一次集体到书屋阅读或上课。江苏省张家港向红小学的开放书架就直接放在教学楼的走道上,张家港一中的图书室非常大,每次可同时容纳两个班的学生上阅读课,语文课每周至少一节就在图书室上课。

为什么中小学图书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许没有钱、没有足够多的校舍是客观原因,但我觉得还有更深层的主观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总觉得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材的学习、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实现的,忽略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忽略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考什么,就讲什么,练什么,我们缺乏一种大教学观和学生发展观。这可能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如果说是钱的问题,近十多年来,我们花在计算机上的钱还少吗?又对学生发展起到了多大作用呢?中小学花了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计算机室、建设校园网络,忽略了传统媒体——纸质图书的价值。恐怕拿计算机中心和校园网络建设资金的十分之一来完善学校书屋便绰绰有余了。

要让教育的明灯照亮学校黑暗的图书室!

 

5)学校的厕所

经常到中小学去听课、考察、调研、作学术报告,以及参加其它各类教研活动,免不了要去学校的厕所轻松一下、方便一下。十多年来,到过的中小学已经记不清了,却少有学校的厕所令我感到舒适和满意的,原因是中小学的厕所里没有手纸、香水和洗手液。虽然大多数学校的厕所既不是乱七八糟,也不是臭气熏天,但总是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缺少的是什么呢?

我曾经对小学的总务主任作过初步的调查,发现在我国小学中,超过50%学校的厕所远离教学楼或教学楼里没有卫生间,大多单独建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里;在单独建厕的学校中,超过70%学校厕所每天打扫仅仅一次或不足一次,超过60%学校厕所的冲水器已经损坏而失修或厕所根本没有下水;几乎100%的小学和中学的厕所里没有手纸,更谈不上香水和洗手液了。

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一些外企和各种4S店对员工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因为那里的高工资吗?也许是。但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对员工生存状态从骨子里的人文关怀。许多外企给员工提供了早餐奶、下午茶;每个员工在生日那天都能收到老板赠送的、员工本人十分喜欢的一份精致小礼品;外企的厕所地点设置很方便,厕所里一定有香水、洗手液和手纸,而且有专人每天多次打扫……

在我主办的一次校长高级论坛上,我曾经对校长们提出过这个问题:学校的厕所里有手纸、香水和洗手液吗?有的校长对我提出这个问题不理解,议论说郭教授怎么会对我们提这样的问题。其实,我的意图是想让校长们思考一下:我们是怎样关注师生在学校中的生存状态的。我总觉得,学校要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首先必须对教师和学生具有感召力,具有吸引力。学校要具有家的某些基本要素和基本功能,感到生活的便利、生活的轻松、生活的惬意,而不仅仅是感到压力、紧张、负担、责任,还应有基本的快乐、和谐、自在、轻松、愉悦。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教育文献中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即school-home,意思是校家,是指学校具有家的要素、功能和意义,是指学校要像家一样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家的主人、家庭的成员,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

厕所也许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最不显眼的地方,却是最不能忽视的地方,因为它与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看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只要看看该单位的厕所就可以了。我觉得这个看法有点道理,因为厕所是一个单位最不起眼的地方,却最能反映该单位处理细节问题的方式。

去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在我的合作研究学校成都市磨子桥小学与刁校长谈及学校的厕所问题。刁校长心领神会,利用暑假,对学校所有的卫生间进行改造,装上了卫生纸箱,配备了洗手液,并把不同楼层的卫生间取名了某某花房。开学后不久,有趣的事件发生了:小孩子们浪费手纸、洗手液。学校针对学生的浪费行为,开展了节约是美德的主题教育活动。有意思!厕所的改变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鲜活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生动具体的载体。原来,厕所也具有教育功能!一个不起眼的隐私空间,成为一位绅士和淑女开始成长的空间。真是时时处处有教育啊!

我的中小学的厕所缺乏了什么?大家也许会说,缺少了手纸,缺少了香水,缺少了洗手液。透视地看,我觉得是缺少了对师生生存状态的关怀,缺少了真实的、看得见的教育。

 

6)学校的标识

在我的记忆里,早已印上了许多品牌产品、组织机构的图案或符号,留下了一些知名企业的名言,因为大凡知名品牌、知名企业或者组织机构,都具有广泛社会认知度的标识。惭愧的是,作为一个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我的记忆里确实没有多少响当当的中小学的图案、符号和名言。

学校的标识,是学校形象的标志,是学校的识别系统。学校的标识大致可分为外在标识和内在标识两大类。外在标识主要分为场所标识和符号标识两种。场所标识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空间的标示,如功能场所标示、道路名称标示、建筑物名称标示等。符号标识主要包括校名标示、校旗、校徽、校歌等。内在标识主要是指学校的教育理念或办学理念。学校的标识属于学校的形象设计(VI)系统。

一所品牌学校的VI应该具有比较广泛的社会认知度或知晓度。可惜的很啦!我国那么多名校,真正有广泛社会认知度、社会知晓度的学校标识却太少太少。我们的校长们太不注意学校形象设计这一细节了!已经到了广告开始镌刻在人的脸上的年代了,我们的中小学却忽略了学校形象这一细节。你看,当省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召开的时候,每个学校高举的校旗不是红色就是白色,上面保准书写着大大的某某某中学”“某某某小学几个汉字。这是旗帜么?你见过哪个机构、组织或者国家的旗帜是用纯文字表达的?所谓旗帜,是用图案、线条、色彩、文字和形状相结合来表达的象征物。我在德国见过一些中小学的校旗,那真叫有个性、有意蕴,校旗上什么颜色都有,有的学校的校旗很大胆,甚至黑色也能成为校旗的主色调,图案更是五花八门。当然,也有校旗上的图案非常简洁的。仅从校旗这一点来看,国内真正有校旗的中小学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再看,校徽的使用,国内中小学对外发布的所有文本封面上,几乎很少见到学校的校徽图案,学校的校服上也难见到该校的校徽,大多是用拼音或英文字母书写着某某学校的标记。再到校园里看看,场所标识不清晰、字体五花八门,或根本没有完整的场所标识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了。我们很多学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搞校园文化(我觉得还是提学校文化好,因为校园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的研究,却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忽视了。

去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报道了一个新闻很有意思:上海市杨浦中学由该校一位农民工子弟题写校名。该农村孩子在与上海市的孩子们交往中,总是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但这个孩子在书法方面有特长,校长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树立自信心,大胆地决定由他重新题写校名,并用镏金大字镌刻在学校大门外。杨浦中学校长的行为很值得赞赏。我觉得应该赞赏校长两点,一是利用形象设计来帮助和教育学生,二是让学生参与学校形象的设计,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现在,给校园道路命名的多了,给学校建筑物命名的多了,给班级命名的多了,提炼学校办学理念的多了,这的确是值得欣慰的。其实,还有许多学校形象设计的细节是不能忽略的,如备课本的设计、听课本的设计、信封信笺的设计等同样需要关注。也许你认为这是鼓励学校在做表面文章,其实我不这么看,因为,一个优秀品牌的塑造过程,是不能没有基本的形象设计的,它是一种文化的表征,是对精品的要求。人靠衣装马靠鞍啦!

 

7)学校的符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学当校长期间,非常重视学校墙面符号的设计和利用,他极力主张: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今天,这句话已经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治校格言了。

注重学校墙面符号的设计,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共识。自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校园文化建设热潮开始,许多中小学在教学楼墙面上张贴一些英雄人物的画像,书写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校训、办学目标等标语式的文字,或者把《学生守则》展示在显眼的地方,以为这就是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了。其实,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不应仅仅停留在装饰性方面,而应注重学校中符号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我觉得,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信息场。这个信息场承载和流动的信息,不应仅仅在装在学生的书包中或承载在学生的课本里的所谓知识,还必须包括多元的信息。一般来说,学校信息场的符号信息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在符号信息的表达方式上,有图片、照片、图案类信息,也有文字类信息;在符号信息的内容上,有指向师生的道德操守、行为规范类信息,也有学校哲学或学校理念类,还有知识类信息;在符号信息的存留时间上,有及时更新的信息,也有长期存留的信息;在符号信息的创设者或展示者上,有学校管理者或教师展示的信息,也有学生展示的信息。

人们常常批评中小学是千校一面,也许更多的是指向学校教育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的局限性,这可能属于学校的大节,而符号信息的承载和流动也许是细节了。也就是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不能使学生产生学校每天都是新的感受。学校没有新鲜感,没有新鲜信息的承载和流动,会缺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你看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大都张贴着孔子、鲁迅、赖宁、雷锋、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的图片,都书写着几句大同小异的校训,总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面孔。有的学校墙面的符号信息五年甚至十年如一日,涛声依旧,看不到一点新鲜的东西,看不到信息的流动。我并不反对学校挂英雄榜样、名人精英的照片或图片,那可能的确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但不能每天都挂着这些内容,要经常变一变。有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去参加教研活动,靠近教学楼,第一个撞进眼帘的就是鲁迅的图片,上面还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我第一感觉就是不适合小学场景,没有体现三童特征。

我们好像特别强调窗明几净,教室走廊或外墙一般是不准张贴的。200311月,我在广岛大学教育学部附属学校教室走廊外墙上,看到了学生自由张贴展示的各种资料,天文地理、古今日外,无所不包,学生下课后可以自由取阅,阅读或复印后还原,有的教室外张贴的资料足足有一寸多厚。学校要成为孩子们自由交流信息的场所!国内目前也有一些中小学开始改变那种一成不变的符号呈现方式了。我每次到成都磨子桥小学,都能看到新的多样化的符号信息,每次都感觉很新鲜。张家港第一中学的教学楼走廊墙面成了学生的美术一条街音乐一条街,专门展示学生的各类美术、书法作品,以及展示中外名画并欣赏点评,而且每学期都更换。张家港暨阳湖实验学校的办公楼墙面上展示的是各种教育学经典理论、管理学定理、MBA经典管理学案例。湖北黄石市武汉路小学专门为全校学生开辟了涂鸦墙班级专栏墙。还有很多学校开始用学生的作品替代一成不变的刻板式画像,用教师誓言替代岗位职责,用知识系列替代《学生守则》。这些都给我们看到了学校符号的变化。

我曾经建议我的合作研究学校要做到学校每天都有新的符号信息的呈现。比如,校长寄语教师寄语家长寄语等,或者名著名画名曲欣赏,或者人生格言等等,呈现了学校最醒目、师生必经的场所,而且要每天更新。我觉得,这也许是学校生活的教育。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想,如果我们的学校每天都是新的,那该多好啊!

 

8)学校的典礼

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经历了六个学段,20多年的苦读,大大小小的学校典礼究竟参加了多少,至今已数不清了,虽有些情景还依稀在目,但真正能够在我的心灵深处烙下深刻印迹的学校典礼确实太少,值得终身回味的,也许几乎为零了。

现在努力回忆起来,倒是有些情节是确定无疑的:所有的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毕业典礼,学校从未要求我的父母参加,也从未有其他同学的家长参加;中小学阶段所有的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毕业典礼,只有校领导讲话,从来没有学校以外的人在这种场合发表演说;只有一次很庄重地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可那时我已经年逾半个古稀,成了老油条了,丝毫没有了激动,相反,与那些学生辈分的同学一起拿到博士学位时更多的感受是羞愧。回首不可从头再来的中小学阶段的生活,一方面,对老师们的培育时刻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恩之心,但也有无尽的遗憾,因为那些年复一年机械化、刻板化、流程式的典礼没有让人体验到成长的庄重和成长的喜悦。

现在的中小学与20年前的中小学至少在典礼上没有丝毫的变化。女儿小学6年,我与我的父亲一样,同样没有收到参加孩子重要人生阶段典礼的任何一次邀请,女儿在无声无息中拿回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份毕业证书。错过了女儿的小学毕业典礼,是我近年来铭心的遗憾。去怪谁呢?人家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的待遇。前不久读到一篇中国留美学生描写参加孩子中学毕业典礼感受的文章,当读到在女儿郑重地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的时候,我学着美国家长的模样,兴奋着、叫喊着,同时包含热泪,为女儿的成长而收获着幸福这段时,我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的中小学啊,你就不能给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一次感悟人生成长庄重的机会么?学校典礼可是个很有意义的细节啊!

也许有人会说,典礼不就是一个形式么,干嘛要那么去在乎它?其实,我觉得那可不是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校生活,是有成长意义的学校生活。我们有的学校就是拿学生的学校生活不当一回事,不注意细节,机械照搬,任意敷衍,搞形式主义,搞程序主义。把些个本来很有意义的学校典礼弄得人人生厌,看不到它的价值,开学典礼成了集体训话会,散学典礼成了作业布置会,毕业典礼成了师生散伙会。此类典礼有何意义可言?

我建议,中小学每个学期的开学典礼或散学典礼要与以往相应的典礼在形式上、内容上相区别,或程序的差异,或演说者的不同,或主题的变化;小学阶段至少邀请家长参加两次开学和散学典礼。各学段的毕业典礼一定要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师生应着装整洁,每个学生的毕业证书应在典礼上有校长亲自颁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向校长和老师深深鞠躬。常常见到这样的典礼,需要在典礼上颁发的全部毕业证书、奖励证书总是由某某代表领取后分发,理由是嫌麻烦,怕花时间。想一想典礼是为谁举行的,不就是为学生么,对优秀学生的嘉奖,或者把他们顺利地送往人生的下一站,为什么要不花时间呢?

典礼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纪念;典礼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有品位的学校一定要用心办好典礼,有品位的家长一定要参加孩子的学校典礼,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值得终身回味的学校生活和成长经历。

 

9)学校的节日

当下的中小学生,好像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喜欢过节日,不管是中国节,还是外国节,他们都非常重视,也特别兴奋,而且还一定要留下些许美好的记忆。什么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愚人节、儿童节等等,一个不漏,都想过得热之闹之。

1999年和2000年,我连续两年对中小学生的学校节日生活体验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两次关于小学生“儿童节”的生活体验访谈结果告诉我,孩子们对学校的节日并不满意。当问及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时候,他们对儿童节的感受都是快乐、喜欢,而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的感受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同样喜欢儿童节,但感觉是“不高兴”。当我问及原因时,孩子们说:学校的儿童节总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发展少先队员、表彰三好学生、文艺表演。这种形式和内容在每一届学生的学校生活中重复六遍,没有新鲜感,缺乏新的节日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也难怪他们感受不到儿童节的快乐。中小学忽略了“学校节日”这一教育细节。要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学校生活的教育意义,学校的节日该如何设计、怎样组织?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有意义的细节。

学校的节日是学生学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日常教育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的中小学不是那么重视学生的学校节日生活和节日教育,恐怕有一个观点起了误导作用,那就是所谓的教育规律:课堂教学其主渠道。看来在当今多元化时代,要真正实现教育的整体价值,“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命题需要重新阐释。再者,对学校节日教育意义的忽视,与人们定型的学校观有关系。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一种制度化组织或制度化机构来给学校定位的。其实,学校也是一种日常生活组织或日常生活场所,师生在学校生活场景中,不只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正式教育”途径来进行活动和交往的。学校生活场景对学生有发展意义的资源也不仅仅是书本知识。

节日,具有庆祝、喜庆之意,如国庆节、圣诞节、元旦节、春节等;节日具有纪念、思念之意,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具有尊重、关爱、感恩之意,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对学校生活而言,节日的意义即教育的意义。节日之热闹乃形式,节日之意义乃价值。

节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学校的教育资源,更是学校的教育契机。许多中小学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秋节实施传统美德教育、儿童节开展自我教育,母亲节实行感恩教育,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主题。当下学校节日的问题是,节日活动的规划不足、形式单一、热闹有余而价值不足、缺乏学科渗透、缺乏新鲜感、缺乏亲子互动和师生互动。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觉得中小学应有计划地重点设计和三个节日:儿童节或青年节、母亲节、国庆节。儿童节或青年节涉及学生与自我的关系问题,通过这一节日,引导学生逐步关注自我,形成自主思考人生的意识和能力。母亲节涉及学生与他人的关系,通过这一节日,使每个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爱人的人。一个连自己的母亲都不关爱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够去爱其他的人。国庆节涉及学生与社会(或国家)的关系,爱国情、民族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皆蕴涵在国庆节之中。当然,节日,首先是一种生活,轻松、愉快、和谐、喜庆是节日文化的基调,中小学需要使节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不能丧失快乐与和谐,增加负担与沉重。

我真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中小学过几个有意义的不同的节日!

 11)学校的凳子

凳子,是学校里再普通不过的物品了,教室、办公室等场所随处可见,但凳子的样式、高矮、功能、分布场所,在不同学校却是五花八门的。199610月,我到苏州一所民办的国际学校参观,发现在所有教室里,学生坐的凳子都是三只脚。我问校长为什么把学生的坐凳设计成三只脚,校长答曰:学校的创办者是位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学校所有场所物品的设计源于其设计理念,三只脚的凳子一是有利于节约资源,二是出于学生行为训练的考虑。学生上课的时候只有坐端正,才不会摔倒,如果乱动、注意力不集中,都可能倾倒。听校长这么解释,我不置可否,只觉得这种凳子的设计挺少见,挺新鲜。现在想来,或许这也是学校的细节之一吧。

凳子虽是细节,但细节中足以见大。经常到中小学听课,每到上课和下课的时候,总能听到楼上学生上下课由凳子发出的稀稀拉拉的噪音,影响楼下学生的学习。我想,如果学校把每个凳子的脚上钉上胶皮,这种噪音就可以消失,这个工作应该不复杂,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如果教师经常提醒学生,心中要装着他人,也许学生能够逐步养成轻手轻脚的良好生活习惯,不至于上下课时发出那么大的桌椅噪音。要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淑女风范,就需要从这些点滴做起。

2004年暑假,我带着三个研究生到成都磨子桥小学进行深度访谈。在谈到对待犯错误学生教师的处理方式时,德育主任谈到了学校的一个做法,听后很受启发。学校为每个教师工作室里配备了一把高于教师座椅的凳子,当教师把犯错误的学生找到教师工作室谈话的时候,一般要求学生坐高凳子,教师坐低矮些的凳子,保证学生能够平视教师,进行促膝谈心。学生坐在高凳子上,即使低垂着头,也能与老师进行眼神的交流,在这种可以创造的师生平等交流的环境下,教师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份尊重、一个理解、一条建议和一种信任,让学生满怀信心地离开教师工作室。高凳子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学校的凳子不只是为学生上课提供的必需品,也应该是为学生的学校日常生活提供的必需品。记得20多年前我上大学的第一天,学校给每个同学发了一把小凳子,供同学们周末看露天电影、在树林里看书用。这一传统,华中师范大学一直保留至今。校园里随处可见木条椅、石凳,供学生在校园里交谈、学习、休息用。这种情形,在中小学则比较少见。去年11月,我在成都一所村小机投小学看到了,校园里随处可见供学生小憩的座椅。

以人为本是目前中小学常说的理念,是大节。但只要看看诸如凳子等细节,就会发现许多大节仅仅是口号而已。

 

12)学校的校车

关注学校的细节,不仅仅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考虑的事情,也是教育研究者要关注的问题。“学校的校车”就曾经是美国某大学教育学院一名博士候选人的博士研究课题。该研究报告从小学生、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心理发展水平的研究出发,对校车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旨在发现校车设计、制造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教育意义的校车。该研究搜集了与校车有关的非常详尽的数据,如小学生、中学生的平均身高、腿长度、体重、步幅跨度、随意抬腿的高度、冬天穿衣的厚度、校车车门踏板距地面的高度、车门踏板的阶梯级数、车门宽度、车门框的软胶皮的厚度、校车座椅的排列、校车内装饰、校车外装饰、校车限速值等等。看了这些详尽细致的数据分析,你也许能够感受到什么是有意义的实证研究,什么真正是“一切从学生出发”。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数十家汽车制造厂中,没有一家专门为中小学生产载客汽车的。在国内各种品牌的载客汽车中,没有专门从小学生、中学生的身心特征考虑的,也就是说,没有专产和专卖校车的。国内中小学要购买校车只能仅仅从载客汽车的座位数量来考虑,中小学也从来没有向汽车制造厂提出个性化的要求,厂家也没有提供这种特色服务。车门的踏板高度、保险措施、汽车内饰、座椅的排列、校车限速值等指标未必与小学生、中学生的特征相适应。

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是当今最令中小学警觉的问题,可每年都会发生与校车有关的学生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往往与车和人有关。一是车本身的性能指标的问题。二是驾驶员的问题。经常在大街上看到某些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校车,真是叫人捏一把汗。有的校车从外观上看去,就是一辆离报废年限不远的破车(难道学校没有钱,就只能买破车?);有的校车满载着学生,却也在大街上、公路上超速行使;有的校车外没有警示语,提醒其它车辆“本车满载学生”。

前不久“中国之声”报道了一则消息:广州市教育局和交通局规定,中小学校车驾驶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驾龄,一年内有两次以上违反交通规则不能续聘,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即解聘。我觉得这一规定很好,从驾驶员的方面严格把关、严格管理,杜绝校车安全隐患。去年,深圳某幼儿园校车导致的惨剧至今仍然使不少人沉浸在悲痛之中,痛定思痛,倍觉校车的细节无小事。

现在,我国超过80%的公办中小学没有专门运送师生的校车。如果哪一天您的学校要购买校车,您千万要注意这一细节,因为它关乎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13)学校的源泉

学校文化建设应努力改造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丰富教学活动的发展价值,以认知活动为基础,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角度讲,我觉得重要的是,要由管理教学走向领导教学。其中,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源泉。

一、中小学学科建设战略

在我国当今大学发展中,注重并加强学科建设几乎成为所有大学校长的共识。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为许多高校学科建设孜孜以求的目标,学科建设成为大学发展的核心工作。到了中小学,则没有这种发展态势。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与学校发展中,学科建设战略没有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的学校管理行为,没有成为中小学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基本保障。我觉得,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如果缺少了学科建设这一重要路基,走内涵式发展的学校发展之路将成为一句美丽的谎言。

学科建设不仅是学校发展的一项基本工作,而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是落实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学科建设之所以对学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因为学科建设关系到学生发展,也关系到教师成长,更关乎学校的教育品质,关乎教学质量。一所学校的学科发展状况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石。

学科建设是学校管理者有管理学校的教学,走向领导学校教学的重要战略。多少年来,我们的中小学管理者总是以一种管理的方式来处理学校的教学工作,对教学缺乏领导的意识。管理的方式往往偏重于制定常规和规范、制度约束和检查考评,而领导的方式则注重把握方向,明确理念,突显价值,加强建设。

领导教学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办学者对教学的领导意味着把握学科教学改革研究的方向,诊断与研究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去改进,塑造教学专业化的教师,营造与创新一种研究与创新、交流与合作、开放与多元的学校课堂教学文化。

我觉得中小学的学科建设战略是当前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根本方向。

二、中小学学科建设的目标

我觉得作为有高品位的学校,一定非常注重从学科建设入手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竞争力。中小学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学科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形成学科核心力量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是依托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来展开的。中小学学科建设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形成一支富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教学的人力资源系统。

学校的学科建设必须要对每个教师的基本能力、知识背景、人格特征、教学风格做具体的分析,弄清每个教师的优势和局限;分析每个教研组或年级组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工作方式,形成教研组或年级组或学科组的合力。

学校的学科建设要促进学科核心力量的脱颖而出,发展学科的把关教师,提升学科组所有教师教育教学的综合实力,使学校形成一批在各学科领域中有思想、有能力、有成就、有权威性的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不少中小学正在实行的首席教师制就是建立核心力量的一种尝试。

2.提升学科教育品质

学科建设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形式化的、装饰性的目标,而是应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是仅仅通过提出一个教育口号、一个教学模式来体现的,也不是仅仅通过一个研究课题、一个研究成果来体现的,学校的办学特色的根基在与学校实施的学科教育品质。形成学校自身优秀的学科教育品质,乃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从学科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学研究的实效化等方面,提升学科教育品质。

三、塑造有思想的教师是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就中小学而言,学科建设的中心是塑造学科带头人,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学校形成一支有教育思想的教师队伍。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会照本宣科,不会按部就班,不会人云亦云,不会仅仅成为传声筒,不会仅仅教给学生一碗水,不会替教参编写者教书而忘却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家。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喜爱的教师,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有魅力的教师,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有精神感召力的教师,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教学优质的教师,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师,也只有他们才能领略到教育的快乐、幸福,才能彰显教育的文化力、感召力、思想力!

要造就有思想的教师,学校领导必须对所有教师的教学状况、工作状态保持经常的关注。校领导班子每个学期要重点研究一个学科教研组的工作状态、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进步程度、教学方式的合理性程度,鼓励每个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促使他们逐步明确自己对教学、对学科、对知识,以及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基本观念或理念,逐步形成特点鲜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来的,更不是他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从他们鲜活的教育生活中来,从教育实践中来,从教育反思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责任中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的!

在学校塑造一批有思想的教师,形成有影响力的学科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重点。

四、中小学学科建设战略规划要点

学科建设是所有学校提升品位,追求卓越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小学领导由管理教学走向领导教学的根本方略。中小学学科建设工作成效与学校教育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学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实施的有效性不同、实施细节贯注程度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就不同。我觉得当前我国中小学实施学科建设战略,需要制定规划,有序推进。

学科建设是一项需要积淀的工程。因而,仅仅凭借日常的教学质量月、教学竞赛等工作是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学科教育品质的。学科建设工程需要具有方向性的系统规划,分层有序推进。

学校要每隔三年或五年制定一份《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明确学科建设方向,提出学科建设目标,确定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建设策略。因此,《学科建设规划》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学科建设的理念  明确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学科教育质量发展的方向;提出学校实施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学科建设的目标  制定学校实施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年度目标,以及各学科发展的目标。

学科建设的重点  确定学科建设的阶段性重点,提出学科建设的年度内容、重点建设的核心学科等。

学科建设的基本策略  指出学校实施学科建设的基本行动、活动方式。

学科建设的保障体系  提出实施学科建设战略的基本保障条件,确定学科建设专业引领小组和领导小组等。

 

 

14)学校的人事

按理说来,人事问题应该是个“大节”问题,由于多年来中小学没有足够的人事权,这“大节”便由教育行政当局来决策了。但对学校而言,如何去对待这些“分配”来的人,则成了学校的细节。

我是1990年参加“革命工作”的。回想起16年来作为一名“革命群众”的经历,亲身体会到学校人事工作的“粗放”。16年来,没有一位学校领导、院系领导与我肯谈“你在本校的未来是什么”“学校对你的发展有哪些希望”“你该怎样努力”;没有一位学校领导、院系领导知道甚至想知道你自己的打算、你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惑;没有一位学校领导、院系领导与我所在的教研室进行集体对话,讨论自己所处的这个学科该如何去建设,等等。我的大学啊,你怎么那么相信教师自我思考并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你怎能心安理得地让教师们去自生自灭?

中小学的情况又怎样呢?经过我的访谈,发现与大学相差无几。一个新教师来到这个学校,一般就是在全体教师大会上把他(她)介绍给大家,让大家认识认识,然后,把他投放到某个教研室,任其摸索,任其碰壁,任其没有方向,任其没有憧憬,任其没有专业发展规划或自我成长规划,中小学的领导也很少与他们共同商谈其教育人生的规划。

不少中小学校长总是抱怨自己没有人事权,想要的人进不来,不要的人出不去,这的确捆住了校长的手脚。但我们可能也要反思一下,对现有的这些教师,学校的人事工作又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细致工作呢?那些你觉得“不行”的人、不想要的人今天的发展状况,难道就与学校人事工作的失误甚至失策没有关系?我始终不相信这些教师一到学校工作就是想混一辈子的,我始终不相信这些教师从一开始就没有成就感的追求。是什么消磨了他们的成就需要?是什么毁灭了他们的目标意志?因素是多样的,但学校粗放的人事工作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粗放的学校人事工作,缺乏教师成长促进计划,缺乏与每个教师的促膝谈心并引导其明确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粗放的学校人事工作不关注学科群体教师的集体工作方式、学科教学的理念与行为方式,不关注教师个体的学校生存状况;粗放的学校人事工作只知道强化制度的约束力量,实施制度的刚性管理,丧失制度的人文关怀,只知道批评教师,不知道赞美教师;粗放的学校人事工作总是不能发挥情感沟通的作用,难以把握教师思想的变化,总是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或冲突,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难以从根本上消解矛盾或冲突,相反只能积厚矛盾。

时下中小学都在讲教师专业化发展,都在做教师校本培训,很好!但我觉得应该被教师人事工作做得再细致一些,再入心一些。我建议:

新教师到来的时候,学校领导别忘了去与他深谈一次,引导他做好个人专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中青年教师忙碌的时候,学校领导别忘了去关心他,了解他的思想变化、工作或生活上的困惑,引导他总结经验、提升理念、形成风格;

老年教师退休的时候,学校领导别忘了去尊重他,郑重其事地颁发给他学校贡献奖、去赞美他的平凡、他的伟大、他的业绩。

为了学科建设,学校领导应经常与教研组交流、探讨学科建设思路;

为了优秀教师的稳定,学校领导应经常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注重情感的沟通;总务主任应该知道每个教师的生日,在他的那一天,为他留下点难忘的记忆;

为了学校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领导应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计划;应该为他们创造参与学术会议、进修学习、参观访问的机会。

 

15)学校的骨干

南方某市一所著名中学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校长,应聘者骆驿不绝。在主考官问及应聘者“如何解决学校的骨干教师问题”时,几乎所有的应聘者都说到了引进优秀教师这个策略。广开才路,引进优秀教师,当然是不错的选择。难道只有“挖墙脚”这一条路可走么?你今天用高新来挖其他学校的墙脚,明天就会有人用更高的薪水来挖你学校的墙脚,更何况那些冲着高薪而蠢蠢欲动的“骨干教师”多少都有一点“不安分”的毛病。当然,人往高处走,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本无可厚非,教师的流动也属正常。但对学校而言,学校的骨干是不能仅仅靠流动、引进来获得的,相反,要立足自主培养,那种“召来女婿气走郎”的教训人们是要汲取的。

学校的骨干,无外乎各学科的带头人、把关教师、科研型和专家型教师。他们是学校的品牌,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一所好学校总得要有几个特级教师,有几位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有点影响力的教师。对每一所学校而言,这些品牌教师不是靠一两天就出现的,而是靠学校有计划的培养成长起来的,是通过有潜质的教师自我“教育人生”规划的逐步实践成长起来的。塑造品牌教师,是学校作为一个发展型组织的功能的体现,也是学校的生成性能力的体现。一所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学校,一定要提升学校自我的造血功能。学校的发展,仅靠外部输血是不够的。

学校骨干教师的成长,首先要求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方面做细致的工作。比如,建立各学科的教师梯队;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每学年做一次骨干教师状况的成长性诊断以便引导教师发展的方向;聘请校外专家指导骨干教师候选人;为每一位骨干教师候选人确定跟踪服务的校领导;建立骨干教师成长的支持系统或保障机制,甚至包括大家常说的“压担子、加任务、创机遇”等策略,也需要予以细致的落实。只有细致入微的工作,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与学校共同成长。

当然,骨干教师的成长仅仅靠学校的推动是有困难的,学校的作用在于激发与培养其自主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引导其发展的方向,创设其成长的条件。骨干教师的成长、成熟,必然取决于教师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教育责任与追求,以及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努力进取的思想意识。很难想象的是,一个封闭保守与怨天尤人、安于现状与不思进取、故步自封与恪守陈规的人能够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因此,我觉得,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一个教师不断进取的教育人生轨迹,就是一个教师不断研究与创新之路。

 

16)学校的助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英美教育文献中,出现了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新词汇,即school-home,home-school,可直译为“校家”或“家校”,其意义在于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我想,这“家校合作”可能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学校与家庭的简单相加,或者仅仅是指学校与家庭保持联系。我觉得,对学校而言,一方面,家校合作意味着学校要引导家庭的教育观念,指导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发挥家庭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并能适当地影响学生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意味着学校应该具有家庭的某些元素和作用,学校同样应能发挥家庭一样对学生的精神感召力和吸引力。无论是针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还是针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都应注重发挥家庭的影响力,因为家庭是学校的助手。

中国现时代的家长,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他们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甚至家庭几代人的厚望寄托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没有上过大学的夫妻总是想,我们这辈子没有机会上大学,无论如何得让孩子上大学,而上过大学的夫妻则想,我们两个大学生难道还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无论怎样得让孩子上重点大学,“上大学”往往成了家长对孩子成长的“终点”要求。于是,他们对学校寄予非常重大的希望,他们苛求学校的多,苛求孩子的也多,可对自己的责任、榜样、对孩子的爱护、激励、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总是显得那末缺乏。如果学校不设法去消解这种落差,家校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

良好家校合作的基础,应该是家长对学校教育行为方式的理解、对学校教育改革的信任和支持、对孩子的了解与尊重。因而,家校合作首先要求学校引导家长,甚至培养家长、教育家长。现在,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或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对全体家长进行学校改革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解释、宣传,对培训家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我参加了女儿学校召开的一次家长会,该校校长和班主任在会上一再强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对全体新生家长讲解了培养20种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听后,我从内心里对学校家长会的内容表示理解和赞同。学校的家长会不应该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而应该从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做起,引起家长的重视、支持和配合。

学校教育家长,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批理解型的家长,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一批资源型的家长、教育型的家长,真正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我觉得,从学校的角度看,家校合作的根本意义在于引导家长进入孩子们的发展历程,把家长引入学生的教育过程。如何使学校的助手发挥作用?多年来,中小学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家访、电话沟通、开家长会、让家长在学生作业本上签字、学生犯“错误”后班主任召见学生家长,这些合作方式无疑是有意义的。但如何使家庭有效地进入学生发展的历程,可能需要学校在家校合作上予以细节的关注,家校合作有几件学校非做不可的事情,也许称得上其中的细节。

第一,设法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引导亲子沟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亲子之间容易造成某些隔阂、误解甚至孩子对家长的逆反;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根本无暇关注孩子学习与成长过程,只注重孩子考试的最终分数,考试分数不理想就打骂孩子,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中小学生为此把家长打骂孩子戏称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混合双打。有的家长从不过问孩子的社会交往;有的家长从孩子上初中起,就再也没有与孩子有过身体的亲密接触,孩子们的“皮肤饥饿”现象普遍。

对这种亲子隔阂,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予以消除。我的合作研究学校湖北荆门海慧中学曾经在全校各班开展过同一个主题班会活动----“爸爸妈妈,我要对您说句心里话”,绝大部分家长与学生一起开展这一主题班会。那场景真是感人啊,孩子们那些发自肺腑的心里话,引起了家长们深深的反思与自责,每个家长都包含热泪,有的家长与孩子抱头痛哭。这次全体学生家长参与的班会活动,消解了亲子隔阂,觉悟了家长的教育良知,以及对孩子细心的爱。

第二,设法让家长进入孩子们的成长历程,引导家长与孩子一到成长。仅仅对孩子考试分数的关注,不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不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做些什么,这类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如何把他们引入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学校需要注意的细节。成都磨子桥小学曾经给每位家长布置过一个书面作业----《我为孩子的成长做了些什么》,这个作业的确引起了家长们的思考。这个作业也成为学校家长会的主题。家长的作业交上来后,学校精选了一些好家长的文章,在家长会上进行宣传,用典型家长的经验,对全体家长起到了教育作用。他们还要求家长每学期要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同写读后感,亲子沟通、亲子阅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把家长引入学校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应每周对家长开放一个课堂,要根据教学内容,把家长的人生阅历资源引入教学过程。大连市每所中小学不仅有学校家长委员会,而且每班都有家长委员会。

第四,建立多元的家校沟通途径。家校联系本、信息卡、家校沟通电信平台、网络,以及传统的家访,都是家校沟通的良好渠道。

 

17)学校的树木

今天是植树节,由此想要说说学校的树木这一细节问题。

我在华中师范大学前前后后呆了20年。近10年来,有好几次受其他大学优厚条件的诱惑,几乎动了挪窝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没有成行。其实原因很简单,真的,就是因为国内没有一所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像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森林般的树木。华中师范大学因为有树而美丽。傲霜斗雪的腊梅、挺拔屹立的松柏、遮天蔽日的梧桐、丹桂飘香的桂树、驱虫避邪的香樟、高风亮节的翠竹、果满枝头的枇杷、珍如化石的银杏、洁白如玉的玉兰,应有尽有,多如森林,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我的大学简直就是一个植物园,这可能在国内大学中都是少有的。

校园里有树木,就有新鲜的空气,就有生气和活力。国内的中小学在绿化方面,可能比大多数大学逊色多了。校园的树木不仅仅是起绿化作用的,它也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很多中小学的校园里,几乎看不到合抱之木。昨天与大连市教育局王允庆局长聊天时,就谈到了这一现象,在国外有较高品位的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高档社区,大凡都有合抱之木。合抱之木显现的是学校的历史,证明了学校历经了不同时代的变迁,表征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坚守着追求卓越的信念。国内目前不少的重点中学忙于发展规模、搬家、建设新校区,不少城市也热衷于搞大学圈地运动,建设大学城。应该说,办学条件是改善了,但却怎么也找不到名校的那种历史厚重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木与人,可能在学校场景中还真是有些关系的。美国一所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应用学习(applied learning)”课程中,就曾经专门对学校的草坪、树木进行研究,学校的树木进入了学习内容。国内有些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也把“学校的树木与校园绿化”作为活动主题。学校树木与学生的学校日常行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关系,张文质先生在谈到中小学多种一些低矮树木的原因时,有一句比较尖锐的评论:低矮的树木,能够保证学生的行为在教师视野的监控之下。学校树木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历程也有关系,四川大学附小为孩子们专门开辟来“校园生态林”,学生入学的时候种下“成长树”,并在地下埋上“心愿瓶”,毕业的时候栽上“纪念树”,让学校真正进入孩子们的人生历程。

“花园学校”、“绿色学校”也许不仅仅是学校环境美的符号,更应该是一种学校环境文化的组成部分。

 

18)学校的记忆

参加各种教育改革研讨会,经常能够收到不少中小学装帧精美的学校画册。周末整理书房,发现十多年来不知不觉积累的此类画册竟达百册。本本过目,竟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百十本学校画册,如出一辙,从前至后大多首先是以职位高低排序的各级领导题词、各级领导视察学校的照片,然后是以奖励级别高低排序的各种荣誉、证书、奖杯、奖状、锦旗、称号、牌匾的图片,再后是历任校长、书记的形象、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照片,再次后是学校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照片,再再次后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活动照片、学校传统活动图片、教育科研图片,最后是优秀学生标兵榜,等等。每次端详这些画册的时候,总有一种敬意从内心里升起,也有一种隐忧在思绪里累积。敬意的是学校的探索和努力,隐忧的是学校的历史和记忆。

我考察过的德国一所拥有80多年校史的中学,积累了24本《学校发展白皮书》,积累了数千种学生各类作品,积累了无数的学生成长履历,把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史、教育改革史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去年,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北京大学时,北大校方向连战先生赠送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连母青年时代在北大求学时的档案,把这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感动得老泪纵横。我想,这也许是学校记忆的力量。

所谓以史为鉴,首先需要有清晰的历史。我们有多少所中小学具有清晰的学校历史的记忆?恐怕不少学校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的重要足迹早就模糊不清,更不用说三十年、五十年、八十年或者一百年了。靠什么去展望未来?凭什么来沉淀学校的思想和学校文化?我们的学校好像有一种慢性病,那就是失忆症。

学校记忆的丧失怪谁该呢?有人说,应该怪教育行政部门,因为校长总是被调来调去,校长轮岗制根本不能为校长提供长远规划和实践办学理念的机会,短短的3-5年一个任期,难以使其在一所学校沉淀些什么。也有人说,应该怪校长,因为校长的办学战略本身就缺乏规划意识和历史意识,琐碎的学校日常事务遮蔽了他们看历史、看未来的明亮眼睛。现在讨论这个细节问题,不是为了对谁罪责,我只想引起大家的思考,关注学校的历史和记忆。

学校的档案室(馆)是学校的记忆库。那儿该记忆些什么?我想大概应该有这样一些内容:⑴学校的重大决策和设计体系,如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的价值体系、办理理念、目标体系、教育活动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符号文本、图像文本;⑵学校的重大事件和行动策略,如教育改革方案、教育行动数据等材料;⑶教师成长档案,如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等;⑷学生成长档案,如学生的学校履历、学生优秀作品等。

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保存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已经不是一件难办到的事情了。我们许多学校的优秀教师用一生去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往往随着他们的退休、离世而远离了学校记忆。能不能在他们离开之前,做点抢救性的记忆保存工作?这是我受国家文化部抢救老艺术家的精神财富说想到的。学生的优秀作品,能不能给学生颁发永久收藏证书?学校阶段性的发展规划,能否留下点总结与反思的文本?能否清理一下学校不同阶段的理念和策略?我想,有心人是会做到的。

历史是用来反思的,不是用来后悔的,反思历史是走出过去,创造未来,而后悔则是走回过去,悔不当初。留下探索的足迹,留下清晰的印迹,留下个性化的“经典”,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之镜”。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学校不能只有一个“断代史”。

 

 

19)学校的数据

作为一名世界篮坛巨星,姚明对中国的贡献,一方面表现在他通过NBA这一舞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谦逊、善良、温和、幽默、善于合作、敢于负责、勤奋工作、努力进取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表现在他对中国篮球运动的推动作用以及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上。记得姚明首个赛季结束回国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NBA分析师对每一场球赛五花八门、全面周到、细致入微的数据分析对他的印象最深。详尽周全的数据分析,展示了NBA篮球技术的魅力,可以说,NBA每天都在改写历史,每天都在创新。

姚明的感受对我的启发很大。启发之一是,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所涉及的因素绝对比一场篮球赛的因素多,为何不对每一个教育活动、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周到、细致入微的数据分析?启发之二是,学校作为一个培养人的组织,为何不建立以详尽周全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学校数据库?没有数据分析和学校数据库,学校凭什么说自己取得了许多成绩?凭什么来判断教育教学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要求以及达到了何种程度?恐怕仅仅通过缺乏科学论证的随意命题的考试是缺乏说服力的。对学校教育活动、教育质量的评价,可能只能是以无客观依据的经验描述的形式来表达,以无理念提升和经验反思的学校画册的形式来宣传了。在每一回首次进入我的项目合作研究学校,与学校领导讨论学校的发展状况时,我好希望能够看到学校各方面的历史数据分析和数据库,但每一次都令我失望。这不能责备我合作学校的领导,因为整个中国基础教育以及中小学学校管理都基本上停留在“粗放型发展”的水平上,就连教育部都缺乏国家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与监测系统及相关数据库,中小学更谈不上建立有关人才培养的过程分析与质量监控的数据库了。

数据分析,不仅能够为学校管理、教学过程、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促进等工作的设计、实施、调控与改进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而且能够为提升学校的教育理念,提高学校的教育能力提供有力的证明。比如,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发展与提升中,学校的课堂教学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要做出一个有说服力的判断,没有数据分析是很困难的,也是缺乏证据的。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总是说: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并把它奉为一条教学规律,但OECD所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数据分析,证明了这一所谓的教学规律是一个模糊的、错误的、并常常对学校的教育行为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误导作用的命题。在参加PISA测验的OECD国家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成绩中,学校教学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平均为36%,而在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学校教育行为对于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只有10%甚至更低。即使在我国,情况也是如此,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通过应用模拟PISA测验建立的学生学习质量数据分析系统,对我国辽宁省中小学2万名学生学习质量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在特别强调“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方面的学习成绩上,学校的解释率也仅仅为40%,与PISA测验的分析结果相差无几。这些检测表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的教学所起的作用不是绝对性的,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增强,学校所起的作用更小。

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解释率的主要因素还有哪些?PISA测验、英国杜伦大学CEM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研究所等所做的多项研究表明,对学生学业成就具有较高解释率的因素还有学生个人的人际关系、人格特征、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个人学习愿望、努力程度、早期教育、家庭因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待与压力等等。既然如此,学校和教师究竟该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改进教育教学策略?值得深思。

既然数据分析与学校数据库如此的重要,我们为什么不重视各种数据的采集、分析、评价、反馈,并以此指导以校为本的学校变革与发展?数据采集与分析,是学校自我教育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举措。值得庆幸的是,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把建立国家中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与指导系统及相关数据库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组建项目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学校要做什么呢?我觉得,建立学校数据库乃当务之急啊!学校至少应该围绕课堂教学及其教学方式、学生个人的人际关系、人格特征、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个人学习愿望、努力程度、早期教育、家庭因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待与压力、学生发展的过程分析等方面,建立学生发展数据库,围绕教师专业工作、教育背景、成长促进策略、教师自我修炼、教师经验总结、教师研究等方面,建立教师发展数据库。

提高学校效能和教育能力,仅仅只有通过考试获得的学习成绩方面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等数据,难以支撑起内涵式发展。每个学校都应成为自己的数据王国,都应该像NBA一样,每天都在改写历史,每天都在创新!

 

 

20)学校的制度

有一个校长朋友,经常与我谈起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作用,并一再地称,他在学校实行的是“刚性制度管理”。不知怎的,我一听到“刚性制度管理”这个词,就有些不是滋味,就担心教师们被管死了,得不到制度的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创造性、教育精神的自由和教育方式的艺术被所谓“刚性制度”所泯灭。有些搞教育督导的教育行政官员好像也特别看重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作用,到中小学进行检查评估时,首先检查的就是“制度是否健全”。其实,制度是有多重属性的,制度本身也有多种要素。我们有的人往往只看到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中的单个要素或制度的一种作用。

一般来说,制度是“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动准则”,是“由当时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所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法律、规章等构成的一组约束个人社会行为因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则,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机制”。在不同的专业实践领域中,制度具有导引特定领域的实践价值,规范人们的专业行为,协调实践领域中各种内在关系的作用。大凡有实践领域,就不能没有实践领域特有的制度建设,因为不同实践领域的制度体现了实践领域特定的价值和规范。

从构成上看,制度一般要包括价值规范系统、行为准则系统和制度运行规则系统三个基本要素。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考虑是的制度所规范对象的价值实现和价值意义。如果一所学校要建立自己的学校课程制度,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学校课程审议、课程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的价值观和目标体系,但我们很多学校的仅仅是用教学常规或教学制度取代课程制度,教学制度仅仅规定了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行动准则,却缺少了对课程价值的规范。制度如果缺少了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引,就如同一个植物人没有思想意识一样。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在建立某种制度的时候,往往仅仅考虑的是建立行为准则,显然这是有局限的,一旦它成为一种“刚性”的东西,它就会消磨人在特定实践领域中追求卓越的遗志。学校的任何制度都需要涉及价值澄清、行为导引和程序文明三哥基本要素。

在受结构-功能主义影响的传统教育制度观看来,教育中的制度“是一种外生变量,即认为它是制约个人教育行为的外在框架”,强调教育制度所拥有的一种客观中立立场或“共同价值”,忽略制度中的个性化意义和价值的创造性立场。学校内部制度的个性化意义和价值创造立场的丧失,是学校内部制度建设最容易犯的错误。不尊重个性差异和价值创造立场的制度,往往是“人”不在其中的制度。要使制度具有个性化意义和价值创造立场,惟一的途径是确立制度的价值体系并使制度成为“共同的约定”,而不是简单的行为干预和强制性规定。“价值澄清”、“行为导引”与“程序文明”是学校内部制度建设应体现的目标。

制度是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僵死的制度需要废弃,繁琐的制度需要简化,价值无涉的制度需要完善,刚性的制度需要人的“在场”!人们总是把制度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所谓“制度文化”,但要知道制度要成为一种文化是有条件的。

比如学校课程制度。合理、完整、有效的学校课程制度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它有利于消解学校课程运行中的价值模糊和程序无序。要真正把善意的、有价值学校教育改革都变成通向追求卓越之路而不是“通向地狱之路”,学校课程制度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但学校课程制度要切实成为学校组织中每个成员理性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共同约定”,制度形成的过程应该是制度的生成过程,而不是制度的强制过程。学校课程制度的校本生成应体现如下基本要求。

(一)学校课程制度的文化性

课程制度是学校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把课程制度当作一种制度文化来建设。从某种意义上看,课程制度是一种以规约的形式表征的、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所具有的集体课程意识,因而,课程制度的生成必须体现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文化影响力。

首先,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应体现“价值优先”原则。学校课程制度所规约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日常的教学事务,更重要的是确立教育教学价值观,确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视野下的办学模式。课程制度的价值性是其作为学校文化内核的重要标志,因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课程制度是对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行为缺乏文化影响力的。

其次,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应体现“理念先行”原则。课程制度背后所隐藏的是课程教学理念、管理理念,课程制度对教师和管理者的文化影响力在于使他们理性接受、认同和顺应制度背后的理念成分,发挥课程制度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尽管课程制度不直接解释和分析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发展观、资源观、评价观、管理观等基本理念,但这些理念的清晰和明确程度,直接影响着制度的合理性程度。

再次,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应体现“和谐民主”原则。制度建设中的等级观念、强制观念,都不利于发挥制度的民主精神和人文性。一味地强调“刚性制度”,将有损于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因此,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在提出基本课程实施基本规范的同时,要关注教师的创造性,合理地处理或消解制度本身固有的等级性和强制性局限。

(二)学校课程制度的有效性

其实,我国许多中小学从来就不缺乏内部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的内在结构性缺失、制度的价值合理性方面的局限,以及制度运行中的诸多障碍,制度实施的有效性问题却是普遍存在的。学校课程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制度的合价值性,还取决于制度生成过程的合理性,以及制度运行过程的规范性。

学校课程制度首先建设必须保证课程制度的结构完整性和价值合理性。学校在课程制度建设中,需要开展校本研究、课程教学思想的讨论与反思,从而明确学校课程制度的价值取向,引导教师理解、明确课程制度中的核心要素----价值澄清,形成合理的课程观念系统。课程观念系统的缺去,不可能生成有效的课程制度,因此,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以及制度的运行,需要考虑将制度中隐含的课程教学价值观念变成教师课程与教学实施的自觉行动,方能体现制度的有效性。

从内容上看,制度必然涉及所规约的是要素之间的利益关系、主客体关系,从而,有效的制度必然是对关涉人群之间利益关系的有效调节。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对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地位的调节,一方面要以保证学生发展利益为首责,另一方面,要保证发挥教师的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学校课程制度对所有教师的规约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弱规定和强规定。弱规定反映了制度的张力和人文性,体现在对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的尊重。因而,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有效性还必须体现在学校照度建设的个性化意义和创造性立场上。一种仅仅体现约束力而不能激发创造性的学校课程制度,不可能是有有效性的学校课程制度。

 

 

(暂时收集到1~20,如需要其他各部分请购书。——教科室吴扬)

作者简介

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8项。在《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教育逻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生活与教育》、《学校的30个细节》等著作15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