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文言文有效的方法

 五味品 2013-12-05
学习文言文有效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也难也不难。说它难,是因为文言文中有不少生僻字词以及多变的句式;说它不难,是因为只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熟读深思,勤学多练,下一番功夫,文言文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或者说,学习文言文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和基本功。诵读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

每读一篇文言文,要先通览全篇,初略掌握其大意,然后再借助工具书,消灭阅读中的文字障碍,弄懂难字、难词、难理解的语句,进一步体会其含义之后,再逐句逐段地理解全篇的内容。这就是古汉语常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读得多,读得熟,理解也就自然会深了。熟读可以加深理解,理解了的东西,记忆就会牢固。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读了一篇文言文之后,虽然读的滚瓜乱熟,但有时也会有囫囵吞枣,没有真正理解的现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便会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

诵读必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不读破句),读出语气。

二、 指导学生掌握语言规律

     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这就需要我们真正掌握文言字词和古汉语的一般规律。

1、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对文言字词,从字音到字义,都应读正确并理解准确明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时,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如“许”字,在“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句中,是“多,左右”的意思。而在“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句中,则是“答应”的意思。又如《桃花源记》中有两个“舍”字,其一,“便舍船,从口入”,“舍”读shě,作动词用,是“放下”、“放弃”的意思;其二,“屋舍俨然”句中的“舍”读shè,作名词用,是“房屋”的意思。学习时如果能够注意类似现象,那么读懂文言文就不难了。

2、认准通假字

   通假字是借用一个音同或形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学习文言文时,不能不注意。如《狼》中有“止有剩骨”,“止”就通“只”,意思是“只有剩下的骨头”。又如《活板》中的“板”字通“版”,意思是“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预备同一版内有重复出现的字”,其它如“说”通“悦”,“女” 通“汝”,“见”通“现”,“被”通“披”等,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意、前后语句来判断是否通假,否则就会因词害义。

3、掌握文言虚词的应用

    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是经常出现的,而且一篇文言文中同一个虚词多次出现,其用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注意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方可在学习中减少困难。如虚词“而”字在《捕蛇者说》这篇文言文中多次出现。“黑质而白章”中的“而”字作连词用,表并列;“号乎而转徙”中的“而”字作连词用,表修饰;“呼虚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藕也”中的“而”字,作连词用,表因果;“而吾以捕蛇独存”中的“而”字作连词用,表转折;“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中的“而”字作连词用,表顺接。又如“之”字,它的用法大致有三种:作代词、助词和动词。如《为学》中的“为之,则难亦易矣”中的“之”字,作代词用,代事情;《黔之驴》中的“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中的“之”字,作代词用,代“驴”。《扁鹊见蔡桓公》中“君之病在肌肤”的“之”字,作助词用,相当于“的”。又如《为学》中“吾欲之南海”中的“之”字,作动词用,相当于“往”、“到”、“去”。

4、弄清古今语句的异同

   句子结构形式,一般来说,古今差别不大,但由于语言的发展,有些句子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学习的一种障碍。

(1)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一判断词“是”,而在文言文中不用“是”,而用“…者,…也”等形式来表示,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其它还有用“乃”、“则”、“非”等词来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

(2)文言文中被动句常用“于”、“为”、“见”、“为…所…”等虚词来表示,这和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介词“被”不同,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现代汉语的一般形式是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但文言文在一定条件下,宾语是置于动词之前的,如“吾谁与归?”、“沛公安在?”、“古之人不余欺也”,类似这样句子,我们在学习时,要善于比较、掌握其规律,经历多了,就容易辨析。

三、要求学生常做翻译练习

     翻译是极其重要的综合训练,它既能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又能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对于翻译,要做到忠于原文,不能望文生义,要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的时候,要注意紧扣课文,弄清字词本义,做到字字落实、词词落实、句句落实。按照以上步骤,多下功夫,文言文是可以学好的。

古今字义变——从抢菜刀的抢字说起

前些天,科学网出现了几篇关于“磨剪子抢菜刀”中是否应该用“抢”字的文章,引得不少朋友的注意。有些朋友怀疑是否应当用这个抢字,有些人虽然承认《新华字典》的权威性,但是对于这样的用法总觉得有些别扭。其实,这里涉及的问题之中,有一个古今字义的变化问题。本文想简单地说几句。

“磨剪子抢菜刀”中是否应该用这个抢字?我认为《新华字典》上说的基本上是对的。看到这个抢字,我们都很容易联想到“强盗”、“抢夺”、“抢劫”等词。但是,在古代(六朝以前),抢字并没有现代“用暴力强夺”的意思。先看几个唐朝以前的例句,《战国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庾阐·扬都赋》:“艇子抢风,榜人逸浪”。这些句子中的抢字基本上都是迅速地对面碰撞的意思,这是抢字的原意。“磨剪子抢菜刀”中的抢,也与这个原意相近。直到元杂剧和明代小说中,抢字才出现“抢夺、强抢”这样的意思。到了现在,人们只熟悉“用暴力强夺”意义上的抢,而对于“迅速地对面碰撞”这个抢的原意,已经极其生疏了。如果仅仅看到“抢菜刀”这三个带有歧义的字,想起来的可能只是“用暴力抢夺一把菜刀”,而不是“抢出菜刀的刃口”。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三个字有歧义而不这样写。

中国的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变迁,许多字的主要意思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只熟悉字的现在的意思,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在很多词语中,这些字仍然还是过去的意思甚至原意,这样,了解一下这些字的原意还是必要的。我们还是看几个常用字作为例子吧。

“去”字恐怕是小学一年级就要会写的字,古今的意思相差就很大。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上关于“去”字的第一个例句是“我要去工厂”,意思是我要到工厂去,工厂是目的地。有意思的是,在商务印书馆的另一本权威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上,关于“去”字的第一个例句是《楚辞·哀郢》中“去故乡而就远兮”,这里的“故乡”就绝不是到故乡去,而恰恰是离开故乡,故乡是出发地。我们在读古文时就必须注意这一点,不然就会把意思弄反。比如,《孟子·公孙丑下》有“孟子去齐”一句,如果您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理解为孟子到齐国去,那就完全错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离开了齐国。

“走”也是一个最常用的字。它的原意是,也就是快走,而不是现在这样慢吞吞地“走”。成语守株待兔的出处《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说的是兔子在跑。又有一个成语,走马观花,这里的所谓走马,就是骑着马儿奔驰。骑马跑着看花,可见其不能细看。有的领导不理解这个词,以为走马看花是骑着马慢慢走而看花,所以为自己的不能够深入了解自嘲说:我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是跑马观花。殊不知走马观花就是跑马观花。“走”字在古代经常用于逃跑。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这里的意思不是拖着兵器走了,而是拖着兵器逃跑。逃跑当然必须要快速。实际上,许多以走为偏旁的字也隐含着快的意思,如:趋、超、越、赴、赳、赶等。

恨字是另一个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常用字。现在我们看到“恨”字,总是与仇恨甚至深仇大恨相联系。但是,在古代,单用一个恨字,不过是表示遗憾而已,并没有现在的仇恨、怀恨在心的意思。常用语“相见恨晚”就是一个例子。《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信言恨不用蒯通计”,是韩信说很遗憾没有听从蒯通的对策。诸葛亮《出师表》有“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句子。刘备自称继承汉业,他决不会在现代的意义上“痛恨”汉朝的前代皇帝桓帝和灵帝的,“痛恨”在这里只是痛心和遗憾的意思。白居易的《长恨歌》也不是说仇恨谁,就是表示遗憾而已。在古代,表示仇恨的词是“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说的是武安侯田蚡从此与灌夫和武安侯窦婴深深地结下了仇恨。成语“以怨报德”中,怨也是仇恨的意思。虽然恨和怨都表示不满,怨恨表示更大的不满,但是在古代,恨字表示不满的程度(遗憾)远远低于怨字(怨仇)。有意思的是,到了现在,这两个字表示不满的程度却颠倒过来了。如今,怨只是埋怨罢了,而恨却成了仇恨。

再看一个“怕”字。怕现在就是害怕。可是《说文解字》上对怕字的解释是“无为”,司马相如的名著《子虚赋》里有“怕乎无为,憺乎自持”的句子。在秦汉时期的著作中,怕字并没有害怕的意思,到了唐代以后,怕才成了害怕,而后人为了更清楚的表达,就把上面《子虚赋》里的“憺、怕”写成了“澹、泊”,以至出现“淡泊”这个词。在古代,表示害怕的字是恐和惧。其中恐的程度较浅,惧则程度较深。《论语》中“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恐只是“恐怕”,有推测的意思。《老子》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的惧才是“畏”、“害怕”。到现在,这两个字的表示害怕的程度也翻过来了,“恐”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恐怖”,而“惧”倒不过是“胆小畏惧”罢了。“怕”则成了最一般意义上的“害怕”。

再看一个“扛”字。现在的扛字是用肩支撑住重物的意思,音kang2。但是,古代的“扛”则是用双手举起重物,如现在的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一般,音gang1。成语“力能扛鼎”说的是力量大得能够用双手举起大鼎。若干年以前,我去武汉的黄鹤楼。那时候黄鹤楼刚刚盖起来不久,楼里最显要的位置是一幅大型瓷壁画,画的是与楚地有关的古代英雄人物,其中有一位古代勇士的肩上扛着一只大鼎。作者大概是想画“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项羽,但是,画家的古文理解能力较差,把鼎放到楚霸王的肩上,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扛(kang2),这样就出了一个笑话。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说,这也降低了楚霸王的英雄形象。

类似于上面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许许多多。汉字作为一种使用中的文字是活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而且许多字还是一字多义。我们在理解汉字现在的含义的同时,应当尽可能多地了解一点它们过去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阅读,更确切地理解,更准确地表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