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校本研训

 昵称3029571 2013-12-05

  校本培训,校本研训、研修等多种称谓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事物 。校本的大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所谓校本研训,简单地说就是以校为基地的师资培训,即学校以教师互教互学为基本形式,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活动。

  国家教育部在上海召开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

  王湛副部长在总结 2年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经验时指出:坚持加强教师培训,努力创造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把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他说:“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利于创造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教育部基教司课程处沈白榆处长对校本教研工作作了以下阐述: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应以达到新世纪基教育培养目标为宗旨,重点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的实践形式,是教师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进修密切结合的,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3、研究的起点是唤醒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满;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不断改善教师教学的行为,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研究的结果则是切实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它学校的经验所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学校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个别化理论才更具适切性。

  二、校本研训特点

  目标的直接指向性。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通过研训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

  组织的自我主体性。校本研训多由学校自身组织、规划,培训力量也多半来自学校内部,当然也离不开校外专家的指导。强调教师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使教师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变要我研训我要研训

  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校本研训的内容不再是为解决普通性问题而选择的,而是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有什么问题就培训什么,其研训内容充分体现了差异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方式的灵活多样性。校本研训的方式极为灵活,主要有请教育专家作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专题报告;教研组教师共同研讨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以及集体备课;优秀教师与新教师师徒结对,互相听课、评课;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沙龙等形式。

  三、校本研训的内容

  五大模块

  (1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理论、思想,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与职业道德。

  (2)现代教学与学习方法、教学与学习模式、名家教学艺术与风格。

  (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能力 和策略 。

  (4)现代教育技术 和网络学习技术。

  (5)学科最新的学习理论及教改信息,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 、课题研究。

  四、教师在校本研训中的职责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大纲),全面理解、领会其内容,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从课程标准层面到课堂教学应用层面的跨越。

  2、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要用好教学资料,整合教材、教学用书和课内外、校内外以及学生等课程资源。开展课题研究,使校本教研提升为校本科研,努力从教书匠教育家转变。

  3、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和学习程度,摸清学生现有的基础、学习情绪以及他们的个性、习惯等,努力寻求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三个维度的学习质量,关注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4、抓好课堂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学设计要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体现个性化学习,科学、严谨地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环节策略,致力于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的体验中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人生的价值。

  5、重视自我教学反思

  四、校本研训的策略

  校本研训以研究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个人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1、自我反思策略

  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是研究的自我和教学的自我,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对话。自我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思考和研究,是校本研训活动的起点,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通过反省、思考,找出问题,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解决。

  2、同伴互助策略

  同伴互助是校本研训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获得双赢,其特点是互动,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3、专业引领策略

  校本研训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训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但研究水平的提升,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五、我校校本研训的基本形式

  校本研训以接受性学习培训,指导参与性学习培训和探究性学习培训方式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研训模式。

  1、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模式

  讲座——起始阶段进行的通识培训,通过头脑风暴方式将相关知识,理论观念,信息传递给教师。

  观摩教学——包括校内观摩教学和校外观摩教学,目的是通过观摩别人的教学,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中华读书杯"活动——初始阶段规定所读书目,定期举办交流会,逐步养成读书习惯和读书的风气。

  2、指导参与为主的模式

  微格演课——对某一问题式某一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

  问题研讨——过程主要包括展示材料,本组讨论,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在活动中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元化解答问题,个性化解决问题。

  课例研究——展示一节或几节典型课堂实录,通过自己或备课组成员,对课堂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

  3、合作探究为主的模式

  师徒结对:在优势教师群体中选择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并提出帮扶的措施和检验考核的要求。每学期组织两次以上的集体活动,重点研究新课程下如何科学处理教材。第一次为推出5对优秀师徒登台展示, 第二次为经验交流会。

  教学叙事系列研究:每学期组织两次系列活动,先由教师记录自己的教育叙事,然后在教育故事中寻找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最后以多种形式组织研讨,达到改进自己的课堂的目的。

  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新课标的新要求,确立重点、难点,依据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和策略。

  如同学生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情一样,教师的成长也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的过程,也需要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意识到教师主体的积极参与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增强,而仅仅采用讲师团式的简单做法,单纯的我讲你听,缺乏双向互动和自我实践反思,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

  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从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与造就才有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