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江山携手 2018-06-23


璧南客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那么,在新课程改革和新教育理念背景下,如何构建教师专业成长通道如何提升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下面,就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结合实际,开展校本

校本研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校本研不仅可以促使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还可以培植学校文化,强调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沟通专业、展示自我提供平台。每所学校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是一种有效选择。

1、课题研究。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方案——实施方案——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题多人多次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其优势在于:

1)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教育教学中,以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为目标,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教育技巧的把握,强化教育教学能力。

2)克服课题研究的盲目性、随意性。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3——5人自由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组,将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把培训、教研、课程改革相结合,培养教师团队协作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学研究实体。

3课题组师共同探讨,享交流,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组内成员互助互学互进的过程。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给出问题解决示例的一种研究。案例研究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教师实践智慧,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方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动式观课、诊断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如,在进行《荷塘月色》教学研究时,三教师同一内容课,第一位上完课后集体评议,肯定优点,分析问题。第二位通过比较反思,根据问题对原先设计的教案进行调整,课再进行评议。第三位根据前两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对设计内容重新审视、调整,上课评课。这样,同一内容三位教师上出不同风格,教学结构及方法一定会有很大改进。

3、沙龙研究教育沙龙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自由交流的专题形式,它营造的自由松的研究氛围,让广大教师和谐愉悦中探讨新课程改革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它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和视野,引导大家积极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最佳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通过互动交流,加深教师们认识,形成新的教学策略,用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特别适用于教师不易理解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的清,促进教学最优化。

校本教研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使学校真正成为研究的实体、文化的实体。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性、内容的丰富性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读书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优秀的名师或骨干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读书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富有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我们的教师平时读书学习不足、缺少知识的积累,势必会影响专业的成长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文化人读书学习应该成为不可缺少的良好习惯。

1、阅读经典。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阅读经典教育理论书籍,特别是教育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学习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中,陶冶情操,扩大视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应来自社会和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读书学习,特别是通过与大师对话,教师会变得坦然,生活会更加丰满,思想会更加成熟,专业会更加精进。 

2、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教学之才能有效地调动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培训要注意两个问题:

1协调工学矛盾。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职业,职业生涯自始至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经常性地脱产学习与培训不现实,所以,应根据他们需要灵活选择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地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

2)满足个性需求。打破传统教师培训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的局限,为培训者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培训者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可通过网络、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查看或下载自己需要的内容,使单向常规教学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性需求的自主化学习。  

三、勤于上课强化实践能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听公开课上公开课公开课的类型一般分两种:

1校内公开课。其作用是为教师提供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愉悦

2观摩课、赛课课。观摩课、赛课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因为每一次开课学校都会成立备课小组,总是力求尽善尽美,有时为创设一个情境争得脸红耳赤,有时为预设段流程苦苦思索这样,不断学习着身边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这种精心雕琢的过程,也是教师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教学实践的好机会,使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得到较大提升。

各种公开课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实践操作是常态课无法比拟的。当教师反复公开课的时候,其实也在打造教师。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教师对教材把握、课堂设计就会变得十分清晰,课后也从评课师那里得到优点与不足的及时反馈,多了一份专业引领。可以说,经过公开课的磨砺,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大大缩短。

四、多写博客促进交流互动 

博客以其技术的低门槛、情感的人本化、使用的开放性经济上的零成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也越来越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记录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乐于反思、学习与自我完善,乐于欣赏自己的才华、成就与发展,就一定能使新课程改革所引发的学习、交流的需要与教师主体意识融为一体,使教育博客成为教师的网上家园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最佳平台。

1、知识共享。教师以文字、多媒体等形式,将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制作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社会共享知识和思想。也可以通过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看到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他们的思考,进而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教学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可以有效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借鉴和效仿新鲜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重复性工作。

2、同行互动。在博客里,我们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界限,把远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通过参与回复、讨论,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观点为主,其他人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某种思想,使得在这里的交流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

3、专业引领。博客通常由领域的专家或造诣较深的学者充当他们会把领域的精华搜集整理,向读者展示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

教师博客是一种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开放、温馨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五、反思教学总结教育得失

任何一教师,那怕是或骨干教师,其执教过程中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有效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反思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后记。教师后,及时分析总结教学成败,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内容涉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补充课时计划的调整安排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程序的编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现象的分析典型问题的探讨学生学习的设计学生反映的思考教学效果的评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教后记不拘一格,常见形式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常见类型小结得失、反馈信息、探讨问题、分析原因、拾遗补漏、纠正过失、取长补短、研究学生、拓展扩充。教后记的写作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2、群团反思。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局限,如果同事相互参与、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和“多种声音促使教师借助集体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和谐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