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走”的信仰

 阡陌躬耕 2013-12-06

“出走”的信仰
作者:冯雨菁   稿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013-11-29 02:10

-------------------------------------------------------------------------------- 

  1910年10月28日,这位82岁的老人终于又选择了出走。这次真的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永远离开”,再也没有回来……23天后,老人死在了小小的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他名叫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对于托尔斯泰高龄出走的原因,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是,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与小自己16岁的妻子婚姻生活不幸福,时常发生争吵,终于积重难返,不堪重负毅然出走。事实便这样被断章取义了。托尔斯泰曾于1891年发表声明,宣布放弃自1881年以来出版的全部作品的版权。这些版权之于托尔斯泰是个什么概念?托尔斯泰与妻子索菲亚共有13个孩子(其中有4个夭折),拥有占地三百多公顷的庄园,雇用了近百名农奴,而这些维持家庭的开销全部来源于托尔斯泰的稿费收入。因此,放弃版权的决定遭到了索菲亚的强烈反对,但托氏依旧坚持。

  我们不禁会问,为何托尔斯泰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源源不断的优厚收入?托尔斯泰是个虔诚的东正教信徒,他一辈子追随上帝,强调人格的自我完善,从而让自己在内心和道德层面接近上帝,这是他信仰上帝的方式。在《圣经》中,上帝告诉人们,要进入天堂,就要放弃财产。托尔斯泰对此深信不疑,并且也鼓励人们要放弃财产,追求道德的完善。一次偶然,一位“托尔斯泰主义”的“粉丝”从国外慕名而来,欲向他倾诉心中的苦闷,但当他来到托尔斯泰家,看到豪华的庄园、众多农奴的时候,他愕然了。这件事情令托尔斯泰感到十分羞愧,自己作为宣扬放弃财产并总是与农民站在一起的作家,却生活在这样奢华的庄园,享受着农奴的服务,过着地主般的生活。思想上的痛苦使托尔斯泰萌生了放弃财产,逃离庸俗家庭的念头,并在一次与妻子的激烈冲突后付诸行动。离家的托尔斯泰首先去的便是修道院,但由于托尔斯泰的名气实在太大,修道院院长为了防止蜂拥而至的记者破坏静修的环境,便将他拒之门外,托尔斯泰最终只好静静地死在破败的火车站里。

  托尔斯泰是个疯子,别人这么说,他自己也这样承认,但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他似乎给我们上演了一段“飞越疯人院”的戏码。“钱乃身外之物”这话谁都会说,我们总是用它去开导身边不幸的“别人”,而到了自己这里依旧是汲汲营营,更甚者疯狂追求,不择手段。托尔斯泰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财产,因为他有信仰,而我们现在似乎正缺少这些。

  有些人总狭隘地以为,所谓信仰不外乎些怪力乱神的东西,玄而又玄,不科学。但若把字拆开来理解则别有洞天。所谓信,是执著与坚守;所谓仰,是敬畏与崇高。信仰需要人有所持守,有所敬畏,从而约束言行,三省吾身,砥砺品格。从这个角度讲,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也是寻找一个信仰,警告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上天降罪。同理,当索多玛城人的欲望和贪婪无法遏制,所犯下的罪行无法弥补而不知忏悔时,上帝无情地令它毁灭。整个20世纪是一个信仰丢失的世纪,无论中外,人的能力与欲望无限膨胀。物质世界失了神,仍有科学;而人心失了神,还剩下什么?如此说来,是托尔斯泰疯了,还是我们疯了?托尔斯泰有着驱使他“出走”的信仰,而我们虽不会出走,但我们有些人的信仰却悄悄“出走”了……

  (摘自《今晚报》2013年9月4日)

【每日甘肃网--主流媒体 甘肃门户】 原文链接:http://gsrb./system/2013/11/29/014785714.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