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实践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指间飞歌 2013-12-06
文化实践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 发布日期:2013-12-06  ]
孟航

重庆市酉阳县城新区 陈碧生/摄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52.6%,但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总体还不高,许多地方城镇化率还只有30%到40%。有必要指出,不能仅仅从这些数字的高低去简单地看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而要更多关注数字背后隐含的信息,其中就包括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特殊性。由此可见,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关系着整个中国城镇化的大局。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怎样认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该如何走?这些都是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问题。

要从文化实践看城镇化

  提到城镇化,通常人们更多想到的可能是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当看到本文提出从文化实践角度来看待城镇化,许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城镇化跟文化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文化实践提醒人们城镇化与文化密切相关。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在不断创造着适合人居住的空间。对于每个民族来说,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故而也创造了不同的居住空间,并且还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形态。这种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不同的文化实践过程,表现了各民族对自身发展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人类历史上,乡村和城镇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居住空间,而且两者也都有不同的形态。城镇化不仅仅意味着人们对不同居住空间的选择,更意味着对居住空间的创造。从人类文化系统来看,居住空间的创造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实践。不同民族可能居住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之下,比如平原、高原、草原、丘陵、山地、森林、湖滨、海滨、海岛等。在这些地方通过不同的文化实践,可以创造出不同的乡村形态,同样也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城镇形态。

  在许多方面,乡村和城镇之间的差异被人为放大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乡村和城镇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城镇化也是影响乡村和城镇关系的一种因素。对于各个民族来说,有些民族人口分布在乡村的比例较高,而有些民族人口分布在城镇的比例较高,城镇化对于不同民族来说是一种重新改变各民族人口地域分布的过程。由于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孕育在一定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之下的,这种人口分布的重新改变无疑会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很可能造成民族文化的流失。如何把城镇化和发展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也需要通过各族人民的文化实践来解决。

  文化实践提醒人们进行城镇化的时候不能盲动。文化实践是人类围绕文化从事的各种自觉的行动。这里要注意的是自觉的行动当然要有所根据,而与之相对的则是盲目的行动,简称盲动。很多地方进行城镇化的时候往往会提前做一些规划,须知道规划的本意是要对城镇化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减少盲目性,但是如果对城镇化的本质、特点、步骤等认识不清,做出来的规划本身就是一种盲动。比如,有些地方的城镇化规划设定了要达到较高的城镇化率,要增加城镇数量,要扩大城镇面积,而对如何提升城镇品质问题却很少涉及,还有些规划大谈如何进行土地开发,如何发展房地产业,对如何实现人的城镇化却缺乏思路和措施,这类的城镇化规划意义有多大呢?更何况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地方把做规划当作一种形式,规划文本做出来之后丢在一边,在拉高GDP或某些个人的利益驱动下,不顾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招商引资,甚至过度举债投资,其中不乏一些重复建设、缺少环评、用地效率低的项目。这样的城镇化不是盲动又是什么呢?

  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该过程影响,特别是对一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这种影响的表现往往更加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每个民族都应把城镇化和民族发展结合起来,去思考如何通过城镇化的机遇促进民族发展,减少因为盲目城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些能够通过自身的文化实践很好适应这个过程的民族,不仅能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而且还能使民族文化得到发展。那些不能通过文化实践去适应这个过程的民族,不仅谈不上发展民族文化,还会失去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甚至被边缘化。由此可见,城镇化当中进行文化实践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文化实践是减少城镇化盲目性的有效途径。事实上,许多地方在旧城改造中把表现城市历史文化的民居、街区拆掉或推平,使城市的文化生命产生断裂,这是城镇化当中缺乏文化实践留下的惨痛教训。另外,之所以会出现投入巨资建造的“新城”变成“鬼城”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没有做好文化实践。因为失去了文化的支撑,城镇就是一个钢筋水泥的空壳,不考虑文化的城镇化往往是变成盲目圈地盖房子的“造城运动”,导致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对于各个民族来说,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实践,要考虑哪些文化可能会被淘汰,需要保留哪些传统文化,创造哪些新的文化,这样的城镇化才有方向,这样建造出来的居住空间才有文化作为灵魂。

  文化实践提醒人们城镇化当中对待外来文化要实事求是。城镇化往往被认为是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在这种认识之下,许多地方把城镇化理解成让本地变得更加现代的过程。问题在于这个更加“现代”的表现到底是什么?在想不出更好办法的情况下,人们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些西方的大都市,结果看到什么呢?看到了高楼大厦,看到了高速公路,看到了路上跑的豪华轿车,看到了灯红酒绿,看到了“时尚”……觉得那才叫“现代”,羡慕不已。反过来看到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就认为是落后的,不现代的,这是缺乏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表现。实际上,西欧各国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国情不同,其城镇化的过程也有很大差异,这些细节是很多人没有看到的。

  文化实践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待西方文化也应实事求是。换句话说,现代化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中国应该走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具体到城镇化来说,中国的各个民族、各个地方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城镇化,对于外来文化不能不加选择照搬照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从文化实践看待中国的城镇化,是采取务实的态度,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什么是城镇化。对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该怎么走,本文将在文化实践的观点下重点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城镇?如何满足群众需求?实现怎样的发展目标?

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

  由于现阶段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正是大规模建设城镇的高峰期,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建设什么样的城镇?

  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要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城镇。前些年,由于对文化实践重视不足,许多地方的城镇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这个问题在民族地区也十分突出。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其中,首要的选择就是要建设民族特色城镇。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小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特别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以及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文化自然景观”,已经涵盖“民族特色城镇”建设要求。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指出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中“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村镇规划,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可见在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当中都明确提出建设“民族特色城镇”。

  既然政策讲得如此明确,为什么还会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呢?这与前述利益驱动、盲目崇洋等因素是分不开的,认为城镇化就意味着建设高楼大厦,建立现代立体交通等,这不能不说是误区。城镇化不等于盲目追求“现代感”。在西方特别是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里,虽然内部设施已相当现代,但外观上还尽量保持建筑本身传统风貌。即便在伦敦、巴黎等一些国际大都市,还能看到许多体现本国特色文化的街区。因此,中国的城镇化不能以牺牲自身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特色为代价,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新型城镇化当中要把建设民族特色城镇放在重要位置。

  民族特色城镇建设要和发展民族文化相结合。从当前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情况来看,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结合力度还较弱。在一些商业中心和街区,建筑特色不够鲜明。一些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多从增加城市所谓“现代感”出发,建筑设计风格和所用材料中民族文化元素还较少,难以表现出当地民族特色。这说明城镇建设在规划和招商引资方面针对性都不够。

  城镇建设关键在于特色。民族特色城镇建设就是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民族地区用于城镇扩张的土地面积有限,当前城镇建设情况将影响未来若干年的城镇面貌。如果此时城镇建设项目在规划和实施当中没有充分注意突出特色,那么将来再进行改建、拆建,则要花费更大成本。

  特色体现在差异化当中。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不同,应在城镇建设当中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即使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这种具有特色的城镇都将给民族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可见,在民族特色城镇建设中更进一步融入民族文化发展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据此可知,民族地区也应在规划和建设民族特色城镇当中体现上述要求。那么民族特色城镇建设又如何与发展民族文化相结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在“推进文化创新”部分提出“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形态,其中蕴藏着该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对环境适应的经验,从民族文化中发掘这些宝贵经验,可以为民族特色城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从中国各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来看,既和周边环境、建筑材料相关,也和生产生活方式相关。举例来说,蒙古族的蒙古包不仅建筑材料运输起来方便,建造和拆卸也不太难,而且可以抵御草原上的雨雪严寒,这就是适应了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藏族、羌族的碉房以石为主砌成,坚固结实,冬暖夏凉。苗族、侗族的吊脚楼依山傍水,以木为主建造,楼下用长木柱架起来,保持楼上居室的干燥。傣族的竹楼以竹为主建造,屋顶形状利于排水,底部高脚防止湿潮。这些民族特色鲜明的建筑除了注重实用性之外,还讲究审美性,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杰作。

  在民族地区,一些地方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如林区、山区、高原地区等,采用平原地区的建筑方式可能成本太高,为什么不能利用各个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对于环境适应的经验,再利用科技作为补充手段,如建筑材料、通风、采光等的改进,创造出现代的草原之城、戈壁之城、高山之城等民族特色城镇呢?这既减少耕地占用,又体现了民族生活习惯,是各民族创新建筑文化的实践。

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如何满足群众需求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等机遇带动下,民族地区城镇化步伐加快,撤乡设镇,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地方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城乡改造、扩大城镇面积等方面,而在实现人的城镇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人的城镇化是不是就是简单地把农村人口变成城镇居民呢?户籍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关键还要从满足群众需求入手。

  城镇化当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城镇化是要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但是以往的城镇化比较多的是从基础设施入手,尝试从住房、水电、交通、通信等物质条件方面满足群众需求,对群众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远远不够。从文化实践来看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除了要在城镇化过程中把政府扶持和群众自发改善居住环境、住房条件的努力结合起来之外,还要注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如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城镇化过程中得到实惠。

  城镇规划中注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城镇规划是对要建设城镇的设计,也是一项文化实践,要以方便群众为目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选择,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这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通过群众参与,使得城镇规划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举例来说,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在城镇规划中对城镇化率、城镇建设面积提出的近、中、远期目标,不仅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还应与当地群众的收入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相配合;在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中注意到民族特色城镇建设问题,如对城市总体定位方面加入民族文化主题,保持一定传统风貌,并兼顾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等,以满足当地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就业结构。

  城乡建设促进群众生活改善。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最终生活在其中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新型城镇化要使城乡建设成为真正改善群众生活的工程。随着收入增加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群众对于居住空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是生产生活的方便性(如交通、通讯),环境的舒适性,还要有文化品位。因此,在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当中,城乡建设除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外,还应注意体现民族文化,如对建筑景观改造包装使其具有民族特色,加入民族文化元素的街灯、雕塑、景观带;村容村貌整治中试点新建民族特色民居;加大城镇绿化水平,使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能够得以新的方式延续等。

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要实现的发展目标

  相对于以往城镇化来说,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太过于笼统。从文化实践的观点来看,城镇化是人类关于居住空间的文化实践,由此还可能引发社会文化的变迁,因此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应该充分考虑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比如建设民族特色城镇就是在城镇化背景下带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首先,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生态环境文化发展。城镇化引起城乡面貌改变,比如城镇规模增大,把原来周边农村纳入到城镇范围内,城镇扩张过程中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民族地区,这种变化的影响是原有生态环境的改变。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该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原有环境的无序改变导致民族文化不能再按照原有的方式发展,特别是原有的生态环境文化受到工业文明所代表的现代文化冲击,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生态环境文化发展,强调城镇扩张应有一个适度规模,通过文化实践创造新的民族发展环境,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其次,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生产生活文化发展。城镇化带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产方面,一些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工具逐渐被现代的机器所取代。在生活方面,一些民族的传统服饰发生了变化,一些民族传统的实用手工制品逐渐被新材料制作的用品取代……新型城镇化要既对民族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精华加以吸收,又对民族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以引导。

  再者,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风俗习惯文化发展。城镇化过程引起了一种人口流动和文化传播的双向过程,主要表现为非城镇人口向城镇流动,城市文化向非城镇扩散。一些民族分布在农村、牧区、山区等地的非城镇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务工经商、升学就业等方式到城市中接受了城市文化,这些人又通过与原来生活农村的联系把城市文化传播回去,引发当地传统习俗文化(如婚丧嫁娶等)发生变化。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风俗习惯文化发展,一方面保留具有传承意义的风俗,如某些特色民族节庆等;另一方面,对已不再适宜的部分进行移风易俗。

  最后,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价值观念文化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现代交通、通信、媒体等进入到边远民族地区,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把城市生活方式近距离展现,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比如,一些人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开始用现代手段对民族传统文化包装,创造出民族文化的新形式。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价值观念文化发展,在保留民族原有价值观念中积极部分外,还可引入一些适应时代的新价值观念。

  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可能会牵涉到一系列新的问题,诸如民族人口的流动、民族社区的管理以及更宏观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为此,不仅要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吸取经验,还要通过发展民族文化解决新问题,促进民族特色城镇建设。

  从文化实践来看城镇化,能够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人的需求以及文化的发展,改变以往单纯从经济方面进行城镇化的诸多弊端,从而发展出新的城镇化模式。可以预见,通过各族人民的文化实践,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将呈现新的面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