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自少家贫,不获亲师,闻圣人之中有孔子者,定六经示后之人,求其一经,启而读之,茫茫然无觉。寻思之久,计於心曰: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求所谓字,考诸篆书,得许氏《说文解字》,三年知其节目,渐睹古圣人制作本始。又疑许氏於故训未能尽,从友人假《十三经注疏》读之,则知一字之义,当贯群经,本六书,然后为定。 至若经之难明,尚有若干事:诵《尧典》数行,至“乃命羲和”,不知恒星七政所以运行,则掩卷不能卒业。诵《周南》《召南》,自《关雎》而往,不知古音,徒强行以协韵,则龃龉失读。诵古《礼经》,先《士冠礼》,不知古者宫室、衣服等制,则迷於其方,莫辨其用。不知古今地名沿革,则《禹贡》职方失其处所。不知少广旁要,则 《考工》之器不能因文而推其制。不知鸟兽虫鱼草木之状类名号,则比兴之意乖。而字学、故训、音声未始相离,声与音又经纬衡从宜辨。汉末孙叔然创立反语,厥后考经论韵悉用之。释氏之徒,从而习其法,因窃为己有,谓来自西域,儒者数典不能记忆也。 中土测天用勾股,今西人易名三角八线,其三角即勾股,八线即缀术,然而三角之法穷,必以勾股御之,用知勾股者,法之尽备,名之至当夜。管吕言五声十二律,宫位乎中,黄钟之宫,四寸五分,为起律之本,学者蔽於钟律失传之后,不追溯未失传之先,宜乎说之多凿也。凡经之难明,右若干事,儒者不宜忽置不讲。仆欲究其本始,为之又十年,渐於有所会通,然后知圣人之道,如悬绳树艺,毫厘不可有差。 仆闻事於经学,盖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三者,仆诚不足以与於其间,其私自持,暨为书之大概,端在乎是。前人之博闻强识,如郑渔仲、杨用修诸君子,著书满家,淹博有之,精审未也。别有略是而谓大道可以径至者,如宋之陆,明之陈、王,废讲习讨论之学,假所谓“尊德性”以美其名,然舍夫“道问学”,则恶可命之“ 尊德性”乎?未得为中正可知。 群经六艺之未达,儒者所耻。仆用是戒其颓惰,据所察知,特惧忘失,笔之於书,识见稍定,敬进於前不晚。名贤幸谅。震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