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我市(黄石)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欢政文辛 2013-12-07


关于我市(黄石)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黄石市人大教科文卫民宗侨委

 

为了保证《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我市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推进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近期,我们专门委员会对我市开展全民健身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体育局关于我市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情况的报告,视察了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户外营地等健身活动场所。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建立了全民健身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自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成立了以分管书记和市长牵头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领导委员会,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委员会。全市90%的街道和乡镇都建立了文体站和晨晚练点。全市已经初步建立了行政领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站点组成的条块结合覆盖全市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全市现有各类体育协会31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个,社区和乡镇文体站45个,晨晚练点600多个,群众体育活动辅导网点250余个,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260名,培养体育骨干近千名。

2、改善了一批体育设施,为百姓健身提供了物质保障。近年来,我市群众体育事业经费预算也有所增加。全民健身专项经费增加到8万元,按照市体育彩票公益金的60%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规定,每年从市级体彩公益金中安排45万元资金用于新农村农民健身工程和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

一是改善和提高了现有体育设施的条件与档次。为了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作用,我市将原来的市体育场和射击学校分别改建为国家级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青少年体育户外活动基地,配套完善了南湖游泳池、网球中心等体育场馆等相关设施。

二是建设了一批群众健身活动设施。近些年来,全市农村共兴建完成81个“两打两赛(晒)”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全市社区建立了79个全民健身路径和健身苑,健身场地总面积达50687平方米。下陆区率先在全市新建了群众文体中心。阳新县修建了全县第一座体育馆,填补了该县一直以来没有公共体育设施的空白。这些体育设施为市民健身提供了便利条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参加日常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3、群众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体育人口不断增加。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开展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的要求,我市相继举办了五个“百万人群健身活动启动式”,积极发展社会体育,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规划的落实。

一是启动和恢复了举办大型运动会制度。我市体育部门重新制定了市运动会、城市街道运动会、青少年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等大型运动会的举办时间、规模和形式等,用制度来规范、促使全民健身活动向经常化、制度化发展。自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已经组织举办了两届全市运动会、三届全市社区运动会和七届全市老年街道运动会,将越来越多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吸引到体育运动中来,极大地促进了全民健身工作的蓬勃开展。

二是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有特色。我市全民健身运动在规模上不断壮大,同时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多年来,坚持开展元旦万人长跑、中老年健步走、自行车比赛、“7·16”畅游江湖游泳活动等大型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我市开展群众健身活动的亮点。全市的民间体育健身活动也很丰富,陈贵的舞龙、还地桥的舞狮武术、富池的健身秧歌、灵乡的农民篮球、铁山的“打莲湘”、西塞的“神舟会”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陈贵、还地桥、富池还分别建立了运动基地,多次组织队伍参加大型比赛。在2004年全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上,我市代表队获得5金4银1铜的好成绩,成为全省农民全民健身的排头兵。

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社会的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提高,群众性的晨练和晚练及节假日和双休日锻炼活动的人数不断增长,科学健身锻炼逐渐形成风气。2005年,我市体育人口占全市人口数比例由2000年的30.4%提高到33.8%,全年参加全民健身人数累计达到40万人次。群众的身体体质也得到加强,国民体质合格率从过去的60.8%提高到90.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市现有的体育设施大都建设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大部分陈旧简陋,功能单一。现有的体育设施除了训练馆以外,档次都很低,体育设施建设在全省的排名逐年后移。全市没有一个场馆达到国家乙类水平,导致我市近些年来已无力举办、承办全国大型赛事活动。市新体育馆建设曾三次列入五年发展计划,今年又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现已完成了前期规划方案等部分前期工作,但迟迟未能开工。

2、对全民健身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市虽然逐步增加了群众体育事业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市体育设施投入相当有限。“九五”、“十五”期间用于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总费用为1600万,其中政府投入仅为295万元。我市全民健身经费主要还是依靠体育彩票公益金和自筹资金,虽然全民健身专项经费由过去的5万元增加到8万元,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工作的需要。各县(市)区几乎没有全民健身的专项经费。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已投入使用的体育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不少已无法使用。

3、全民健身空间场地狭小。近些年来,各级政府虽然为百姓建设了一批健身设施,但是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健身需求。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旧城居住区人口密度大,活动空间狭小,群众身边根本没有健身场所。另一方面,在住宅小区建设中,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住宅配套建设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要求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更加剧了体育设施的紧张程度。各县(市)区公益体育设施匮乏。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0.69平方米,低于全国人均1.03平方米的水平。

4、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我市职工和青少年体育仍比较薄弱。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成为难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在过去几年持续下降。在开展市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中,职工组队数量逐年下降,青少年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因报名组队少而无法开展竞赛活动。

三、几点建议

1、要加快建设市体育中心的步伐。市政府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力量对体育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要将市体育中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报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中体育中心建设用址要求,抓住国家举办2008年奥运会向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倾斜政策的契机,把握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科学决策、依法办事,把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好事办好。

2、要确保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同时要确保体育彩票公益金的60%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上,要统筹规划,集中财力,“遵循先急后缓,量入为出”的原则,分期分批逐年建设一些体育健身设施。住宅小区建设要按照规划要求留足场地,配套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对全民健身事业捐赠、赞助,拓宽投资渠道。

3、要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作用,指导群众科学文明健身。体育行政部门要在组织举办大型群体活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研究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日常健身项目,增强活动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要充分发挥体育行业各个协会组织作用,鼓励支持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逐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传播健身知识、普及健身手段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具有体育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员,义务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以满足人们科学健身的需求。

4、要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健身工作的开展。全民健身计划要以青少年为重点,发动全社会来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全民健身纲要实施意见,努力抓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为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增强国防后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