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

 联合参谋学院 2013-12-07


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的比较: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交叉重复的内容包括: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经济批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预算管理等。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都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但管理会计更侧重于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资金运动的分析和反映,一般不直接接触资金运动的实体管理;而财务管理则是对资金运动的实体管理,可见,两者在对资金的管理中考虑的因素、管理的手段、方法完全不同。基于此,我们对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应确定为:管理会计主要为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协助采购、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做好营运资金管理,做好成本、收入、利润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交叉重复的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差异的计算、经济批量等。
成本核算
是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同时成本会计对提供的信息资料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满足财务会计对外报告的需要,二是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这两者在成本的内涵、确认、计量、分配与核算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这与成本会计中成本核算的对内职能完全一致。但管理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完全不受会计制度的约束,只体现管理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职能,专门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又是其独有的特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管理会计区别于成本会计的特点,它通过成本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从量的方面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它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利用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方法围绕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供销开展工作,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评的职能。这是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内容。

摘 要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专业三门并列的核心课程,对于三者部分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首先对三者的层次关系作出分析,然后分别从历史渊源、学科发展和教育目标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承认现状、面向未来、树立现代性的大学科观念的建议。

  当前,理论界关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三者重叠内容的归属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因为一些内容确实具有学科之间的共同性外,还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大财务大会计的观念根深蒂固以及一些学者一味强调自身学科的重要性,而对其它学科抱有偏见。本文拟对如何解决三学科的重叠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我们认为,要想解决三学科之间的重叠问题,首先应弄清楚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概念的种属关系,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应分别属于不同学科层次。

  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二者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但在本质、对象上均不相同。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它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包括对资金的核定、筹集、运用、收回、分配,它的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而会计则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不会直接和具体地参与到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中去,它所从事的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它的目的是向各方提供用以决策的信息,这种信息要考虑到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因而,就区别不同学科的两个基本因素来看,财务管理与会计是存在明显区别的。正因为如此,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并列列示在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科下,这为两学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管理会计属于第二层次,它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自从195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一名词,标志着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和得到人们公认后,导致了现代会计被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信息经济学、代理人理论、行为科学等新兴管理学说被引入管理会计,使得会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内容更加丰富,技术方法更加先进。事实已经证明,管理会计的确是作为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异的学科发展起来的,而且世界上许多会计组织也都成立了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专门委员会,这说明大家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因此,目前少数学者认为管理会计不应单独存在的看法是不妥的。

  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其中,成本核算的结果要用于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并且成本的形成、积累和结转的整个程序要纳入以复式记账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框架中,由此,成本核算部分被公认为财务会计的七种专业方法之一。而根据成本数据所进行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内容,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内部决策提供依据以及对内部人员进行业绩评价,显然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因而,整个成本会计就分属于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两大系统。

  在分清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三者的层次关系前提下,可以根据重复内容的本质、对象、作用等将其对号入座。但在此我们并不认为这种严格划分学科界限,使之泾渭分明的做法就会促进各学科自我完善的纵向研究。相反,我们建议:承认现状,面向未来,三学科都可以坚持为我所用,有所创新的原则,努力向现代性的大学科发展。首先,从历史渊源角度看,现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迅速发展的时代,工业化浪潮纷至沓来,各种形式的企业不断出现,规模迅速膨胀,促使管理理论走向成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之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泰罗制度,为配合泰罗科学管理的需要,成本会计引进了先算后干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而这也被公认为管理会计雏形的形成。同时,为满足生产不断发展而对资金的需要,形成了以资金筹集和有关证券发行为核心的理财理论,标志着财务管理的初步形成。二战之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促使三学科不断改进提高,同时众多新学科、新理论的涌现也为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尤其是行为科学、数量管理学派等理论被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大量吸收采用。此时,财务管理的重点从资金筹集、运用转向设计多方面利益关系的分配,如广泛实行预测、加强预算控制、建立责任中心。管理会计增加了预测、决策方面的内容,完成了由执行型向决策型转变。成本会计积极开展成绩预测与决策,提出了目标成本质量成本、作业成本等概念。显而易见,早期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实际上是密不可分,它们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三学科发展的后期,其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仍有类似之处,其纵深研究的内容也出现了交叉重复的现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更为接近。可见,三学科在形成、发展历史上界限从来就没有清晰过。

  其次,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融与沟通日趋增多,新兴的边缘学科、复合学科不断涌现。正如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所指出:“本世纪末到下一个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的时代。置身于这样一种环境下,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单靠狭窄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足的。这就需要将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综合化的这种趋势实际上已对会计科学构成一定影响。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其内容将不断地扩大、延伸,其独立性相对地缩小,而更体现出它与其他经济管理学科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杨纪琬,1999)可是,当前学术界由于传统的隔行如隔山的小学科观影响,人们的视野却常常被专业分工局限和单学科思想束缚,囿于自己研究范围中,对相关学科知识知之甚少或是漠不关心,甚至有一些学者片面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排斥其它学科的存在。取消管理会计就是这种观点之一。这与我们迎接未来交叉科学的时代趋势是不相适应的,只能是使三学科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再者,从教育目标角度来看,也没有必要做到分类务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会计人才,尤其是具备各方面知识的通才。衡量会计教育的质量水准,并不在于看学生是否记起是从哪本教材所学内容,而是看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学以致用,特别是在各种情况下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余秉坚就曾指出:“会计教育的内容,应当跳出旧有课程结构的束缚,扩宽知识面,更多地培养复合型人才西方国家很多高校本科教学的专业设置,就是将财务管理、会计学与金融学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复合专业,从而体现出其教育体制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因而,学生学习会计课程,应以学以致用为根本,而不必拘泥于是从哪门课程中学来的;教师讲授会计课程,应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而不必局限于教材中是否涉及到。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今后不必再纠缠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之间重复内容的何去何从,相反,应更多的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以利于各学科的良性发展。对于教学环节所不可避免地遇到教材内容重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之后,显然已不再是个难题,各学校根据教师和课时等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即可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