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香鼓舞”寻找第四代传人

 苏迷 2013-12-09
“花香鼓舞”寻找第四代传人
  通讯员 张晓婷 记者 杭雷
  手拿小鼓槌,正面一敲、反面一拨,随着鼓槌的敲打,扭腰、摆胯、脚步轻盈,动作秀美刚健,身段灵活地旋转、停驻……她叫李玉兰,78岁,跳的这种舞是江苏一带的民间舞“花香鼓舞”。老人60年埋首舞蹈编排创作,不断丰富民间舞蹈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老人已年近八旬,谁来传承这民间舞让她深感担忧。为了抢救这笔文化财富,目前她作为“花香鼓舞”的传承人,正和沧浪街道文化工作者一起为这种舞蹈申报姑苏区“非遗”,并四处寻觅新一代传人。

  从小就痴迷舞蹈

  李玉兰从小就对舞蹈痴迷,14岁在中学读书的时候经常参加各种文艺表演,打腰鼓、扭秧歌、唱歌跳舞样样在行,尤其擅长舞蹈表演。从1953年起,李玉兰就开始接触民间舞,当时的民间舞可谓百花齐放,各地民俗文化活动十分繁荣,李玉兰就和其他舞蹈演员一起跑遍大江南北,采集民风民俗,山东的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安徽的花鼓灯、江西的采茶舞、傩舞等,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提起花香鼓舞,李玉兰介绍,这是非常有江南水乡柔美细腻的韵味、难度技巧比较大的一个舞蹈。花香鼓舞流行于扬州邗江县、江都县一带。李玉兰曾经到扬州江都县乡间寻访跳此舞的老艺人,跟着这位姓杨的老艺人学了3、4天。李玉兰介绍,这个舞蹈的关键在于打鼓的技巧,跳舞的时候要正反面交替敲打鼓面,外行人翻转鼓的时候小鼓槌可能敲打在鼓边缘,打不到正中心去。

  花香鼓舞濒危困境

  李玉兰的第一个作品、女子群舞《丰收歌》创作于1963年底,此舞采用了花鼓的韵律和动作,欢快、有力地展现丰收的喜悦。该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极大反响,接连外出表演了多场,获得了第三届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并迅速风靡全国。上世纪70年代初,李玉兰被调入苏州市歌舞团从事舞蹈表演、编排以及培育新人。在苏州歌舞团,她仍保持着采风民俗的习惯,并开始注重挖掘苏州地区、江南一带的民俗特色。苏绣是苏州的特色手工艺,李玉兰将绣娘柔美的身段和细腻的动作融入舞蹈中,创作了舞蹈《苏州刺绣》。
  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优秀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上世纪50年代风光一时的民间舞已身陷“濒危”困境。李玉兰介绍,当时采风的时候没有照相机、摄像机,所以没有留下什么影像、文字资料,全凭自己记忆,现在只能靠“人传人”的办法。慢慢地,随着一批批民间老艺人离世,这些民间舞也可能逐渐消失殆尽。

  寻觅第四代传人

  李玉兰推测,民间舞老艺人作为文化财富的“第一代”继承人,目前可谓是凤毛麟角,难觅踪影,自己这个“第二代”传承人的担子越来越重。为了申请姑苏区“非遗”,李玉兰目前正在将“花香鼓舞”的核心舞蹈动作进行归纳提炼,形成文字。好在李玉兰的学生、姑苏区文化馆的退休舞蹈老师梁苏华已经接过了“第三代”的接力棒,在文化馆工作期间,她和老师李玉兰一起,创作了大量的民间舞题材作品如《水乡花姑》,但是梁苏华今年已经57岁,需要寻找更年轻的“第四代”传承人。“希望有更多的舞蹈演员、喜欢舞蹈的青年人能来学学这民间舞,也希望国家重视加以保护,别让这笔财富在我们这代消失。”李玉兰感慨地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