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表到底有多重要?關於愛情的11個真相

 香草的天地 2013-12-10

 

 

愛情這個由荷爾蒙異動引發的心理波動,如此捉摸不定,卻永遠會令人縱身撲入。正因為它無任何規律可循,因此成為世上頭號熱門難解課題。不管你生活在哪個年代,對於愛情而言,都免不了有一些迷思。而幸好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有很多科學家為了破解這道謎題而不懈研究,這才能用一種純粹的科學態度,揭開一個個愛的謎題。

  在一次酒會上,你遠遠地望見了一個英俊的陌生人,他對著你微笑,你也回報微笑。在你還未意識到時,你就掉入了愛的陷阱。在接下來的幾週裏,他開啟了你的世界,朋友和家庭被你忽略了,你的腦海裏總是會出現他的影子。你幾乎變得有些神經質了,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爆發了,只是因為他忘記給你打電話。

  為什麼愛情會對你有如此巨大的影響?為什麼有愛你的人(但是你不愛)和你愛的人(但是不愛你)?愛情永遠是個謎,但好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愛情中的某一類謎題已經被學者們解開了——

  兩性間的吸引,有什麼規律呢?

  通常,我們都趨向於被和自己相像的人吸引——相貌出眾的人喜歡外貌同樣出色的人,而那些成長于某种家庭背景下的人也會青睞和他/她出身相似的人。專家認為,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是由於人潛意識中的“平衡”觀念,進而形成一個穩定的結合體。舉個例子,一個知名的歌星會被一個有名的球星所吸引,因為他們都擁有名利。但如果我們忽略人的家庭背景、外貌以及銀行存款,只考慮人的個性和本心的話,那麼“異性”相吸則是兩性相互吸引的根本。“我們總是對那些看上去有些‘神秘’、對自己有‘挑戰性’的人感興趣,進而愛上這樣的人。”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人類學教授Helen Fisher説。

  外表到底有多重要?

  外貌對於男女雙方來説都很重要,但對於男人來説,女性的外表在他們心目中的位置更重要。“男人的大腦處理視覺資訊的能力更加活躍。”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臨床教授Louann Brizendine説,“而在女性的大腦中,通常會更快地整合各類資訊,其中也包括外貌,但外貌所佔的比重並不是很大。”

  愛會讓人上癮嗎?

  愛會令我們體內發生巨大的化學反應,其表現很類似于“癮君子”。研究表明,陷入熱戀的人體內的血清素水準會比戀愛前降低約40%,這樣的人會表現出類似強迫症患者的一些症狀—比如,熱戀的人眼前會隨時出現那個人的音容笑貌。另外,這些人體內的皮質醇釋放量升高,這種在應激狀態下才會釋放的荷爾蒙能讓人隨時保持警醒,提防情敵的“入侵”。

  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剛剛墜入情網的人的大腦中,製造並分泌多巴胺的區域會特別活躍,這種神經傳遞素會讓人出現上癮的表現,而賭博的人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也會增加。因此,無論是“愛情癮君子”還是賭徒的大腦活動都是相似的。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人類學教授Helen Fisher解釋説:“處於熱戀狀態的人總是缺乏滿足感,這促使他們積極地追求戀愛對象,直到獲得對方同等的愛情付出,他們體內的化學反應才逐漸恢復正常。”

  當一段戀情中止以後,“脫癮”的狀態會很明顯地表現出來,多巴胺水準下降,人的情緒低落。由於血清素的水準不像多巴胺那樣能夠很快恢復正常,還是處於較低的水準,因此失戀的人還是會出現一些類似強迫症的情況。專家認為,正是由於這些荷爾蒙的不平衡改變,導致失戀的人出現冒險的傾向。

  是什麼令人付出承諾?

  人類是需要承諾來把自己和另外一個人捆綁在一起的。親密的愛情能激發後葉催産素和後葉加壓素的分泌,這兩種荷爾蒙被科學家昵稱為“擁抱荷爾蒙”。親密的動作就能令它們的水準升高,而性愛的發生更會令這兩種荷爾蒙大量分泌。這兩種荷爾蒙在兩性關係的後期即熱戀期之後更能起到主導作用,在它們的刺激下,情侶們會渴望長相廝守,永遠相伴。

  為什麼總會有人不願意輕易給出承諾?

  基因的差異可能是主要原因。亞特蘭大大學的科學家用草原田鼠和草地田鼠做過這樣的實驗:在動物界,有3%的哺乳動物是堅守“一夫一妻”制的,草原田鼠就屬於這3%之內,而草地田鼠則不是。當科學家將帶有一定量後葉加壓素受體的基因注入到雄性草地田鼠的體內之後,這種原本“花心”的田鼠立刻變得“忠貞”起來,可以和一個“愛人”白頭到老了。科學家認為,後葉加壓素受體的數量多少決定了一個人是否願意付出承諾。“一對能將婚姻持續50年的夫妻,他們的身體內肯定有某種物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人類行為學教授Melvin Konner説:“我們通常所認為的僅憑人格或是信念就能將忠誠的兩性關係堅持一生的想法,其實都是非常不全面的。最主要的還是大腦中的荷爾蒙在起作用。”

  What “五年之癢”

  沒錯,隨著社會的進步,“七年之癢”已經提前到了“五年之癢”。據統計,有20%的夫妻會在結婚5年前後離婚,專家認為,除了新鮮感不再之外,結婚五年通常是孩子尚小、矛盾眾多的時期,很多夫妻容易在這個階段分手。

  愛是盲目的嗎?

  不完全是,但如果你陷入了愛情,那麼你的眼前就如同蒙上了一層霧,對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了。“當你愛上某個人時,你也會意識到他的缺點,但你的大腦會告訴你這些缺點可以忽略不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神經醫學教授Lucy Brown説。最近,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兩個相愛的人在彼此面對時,大腦處理社會觀念與負面情緒的功能會減弱,批評性的判斷也會變得遲鈍。這樣的 “功能”能讓兩性更迅速地“黏合”在一起,有利於人類的正常繁衍。

  為什麼有人會欺騙?

  吸引、浪漫的愛情以及依戀感分屬於大腦中的不同區域來控制,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既有性伴侶、又有鍾情的愛人,但同時還有渴望相守一生的親人。對於這種人來説,每一種感情都可以滿足一種需要,它們可以共存。人們口中的感情騙子其實就是將這幾種感情資源分得很清楚的人。

  哪些人更喜歡欺騙別人呢?結論是因人而異的。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人類學教授Helen Fisher認為,喜歡追求新奇、刺激,多巴胺分泌敏感的人都有欺騙別人的傾向。具體到對待感情,那麼渴望被關注、希望逃離現實的人可能更容易出軌。

是什麼讓人們在一起?

  激素與悉心經營。多巴胺的作用通常可以維持兩年左右,也就是説,一段關係的最初兩年,是靠我們身體內的激素來維持的。兩年之後,我們體內的激素水準恢復正常了,激情也就消退了。幸運的是,我們還有很多其他方式來維繫情感。首先是性。做愛能激發我們身體的多巴胺分泌。其次就是製造新鮮感,比如外出旅行或是共同體驗不尋常的經歷。另外,經常性的身體接觸,比如拉手、擁抱等等,都能令後葉催産素水準提高,從而讓愛得以延續。

  愛會影響到健康嗎?

  研究顯示,相處和諧的夫妻關係中的雙方,通常身體的健康狀況都是令人滿意的,精神也是愉悅的。“幸福的伴侶通常精神壓力較小,因為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會互相支援,”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Janice Kiecolt-Glaser説。“壓力水準低帶來的結果就是健康的體魄和強健的免疫系統。”舉個例子,那些經常爭吵的夫妻會發現自己身體上的傷口可能癒合時間較長,比一般人要長40%的時間——這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成果。另一項研究表明,離婚可能帶來身體上的疼痛,從進化學的角度來講,分離的狀態是會造成身體上的傷痛感的,換句話説,我們的身體能感知這種分離的疼痛。

  What 是的,愛可以讓你“心碎”!

  “心碎綜合徵”已經在一些國家被列為了病症的行列。“心碎”發生時,大腦分泌出太多的壓力激素,刺激心肌出現“癱瘓”症狀,不能正常供血。患者會感覺胸疼、氣短,類似於心梗的症狀。好在患者一般不會出現生命危險,但需要臥床靜養。

 

 

 

http://big5.fashion./feeling/201312/t20131206_5324263.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