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史复习的构建与思考

 龙溪舟子 2013-12-10
【历史】通史复习的构建与思考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有三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采用的是“中外全编”的形式,其用意是加强学生横向联系、比较的能力,扩展学生全球性的历史视野,但这种编写方式割裂了历史的时序性,违背了认知历史阶段的常规,使历史阶段发展线索无法清晰呈现。以通史体例来整合知识,可以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整体的和全面的了解,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

一、从通史的视角来夯实基础必不可少

       历史高考本质上就两大系统,其一是知识的储备系统,其二是学科思维的训练和养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

《试题调研》13辑分别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思想文化和科技活动的角度来为大家梳理了主干知识。而在接下来的这一个学习过程中,知识系统的储备必须借助通史构架来完成。所谓通史构架就是以纵向时间轴为经,体现历史发展动态过程;以历史内容间相互联系的专题史为纬,体现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构成网状知识系统。

1.理论层面分析

目前已有许多专家针对通史复习的必要性,提出有见地的见解。第一,通史复习由《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编排特点决定。《考试说明》按通史顺序编排,分成古代中国、近现代中国、古代世界、近现代世界几个部分。文综试卷历史科目试题的呈现方式也是按照通史编制的。第二,全国各地高考文综历史试卷中直接考查时间或者利用时间信息解题的试题增多。第三,由高中新课程教材的体例所决定。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按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等专题编写,采取了中外混编专题史的形式,展示了浓郁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然而,学生对这种形式感到“茫”和“乱”,总觉得所建立的体系没有根基,缺乏清晰的线索与方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暴露出明显不足:对时间信息不敏感,对历史事物的先后顺序不清楚,对历史阶段性特征不理解。

2.实战层面分析

从试题本身进行分析,通史构架对解题很有帮助。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概念明确。高考的重点也是考查我们头脑中有没有时间观念。而通史复习的优点就在于帮助我们很好地把握历史时间。在做题时只要认真考虑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就会减少判断上的失误。

1)选择题。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构成,题干部分是题目的要求和问题,通常由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选项部分就是题目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选项和干扰项。选择题的规定性很强,要求题干与选项的关系一致,选项的陈述不能是题干范围以外的问题。在否定型选择题中,选项之间的关系也应一致,它们都必须被包容在同一问题之内。由此可见,选择题对干扰项的设计要求很高,它不是摆在题目中作陪衬的,而是要承担迷惑、干扰的职责。

【例1】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科举制的内容,A属于隋朝时期的内容,C属于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举措,D属于北宋完善科举考试的方法。运用排除法可知,B符合题意。

【例2】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分析】此题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A1946年旧政协召开的背景;CD两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因为通过共同纲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但题目问的是背景,故B符合题意。

选择题常从历史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方面来设置干扰项。纵向设置的干扰项告诉我们平时要注意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如小专题的归纳和分类,例1考查的就是选官制度中科举制的内容。横向设置的干扰项告诉我们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如例2就是以人民政协的背景和内容来设置干扰项的。

2)非选择题。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区非选择题的考查方式,都是采用同一主题下多时段的材料来设置的。事实上,非选择题无疑都承载着选择题无法考查到的考核能力,这种多时段的组合设计能够较好地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过程和方法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