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如何解决重金属污染治理难题?

 昵称15019829 2013-12-10

  湘江,重金属污染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早期的湖南产业布局中,湘江上游的郴州主要是矿产原料供应地,而冶炼工业基本集中在株洲、衡阳等地。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区域,是湘江流域的几大主要工业污染源。中科院地理研究所1979年的报告中,已将湘江列为国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为治理湘江,湖南做出了大量努力。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契机。

  壮士断腕治理湘江

  2006年,湖南省拉开了湘江治理的大幕。2007年,湖南省铁腕关停了洞庭湖畔的234家造纸企业,洞庭湖水质恢复到Ⅲ类标准。2008年,湘江流域660家造纸企业一下子关停超过2/3,郴州四大矿区198家企业全部关停到位。20086月,在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的周强提出了“打造东方莱茵河”的远景目标,湘江的发展目标变得更加清晰。

  此后,几乎所有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都要涉及关停企业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单纯的关停并转,对地方财政相对薄弱的湖南省来说,无异于“壮士断腕”。以郴州三十六湾所在的临武县为例,临武县以前约80%的财政收入源自矿山采选、冶炼和相关行业。停产整顿对这些县的县域经济无异于釜底抽薪。

  在“治标”渐见成效的同时,湖南省也开始探索一些长效的、基于利益引导机制上的治理措施,如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绿色信贷制度等。

  然而,湘江重金属污染历史长、地域广、欠账多、治理难度大,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近几年,流域内相继发生了株洲镉污染、岳阳新墙河砷污染等多起污染事故,引起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

  治理项目先行先试

  根据中央领导关于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的批示精神,20097月底,湖南省发改委召集湘江流域8市分管市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布置《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同年9月召开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会议,成立了以国家发改委为组长单位,环境保护部、湖南省政府为副组长单位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编制领导小组,正式将湘江治理提升到国家层面统筹谋划。

  湖南省迅速行动。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省发改、环保、财政等多个部门为成员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统筹全流域治理工作。流域内867个县(市、区)高度重视,均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牵头的工作班子,配合省里工作。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多部委共同发力。201010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国家10多个部委协调会,各部委均表示全力支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工作。

  经过调查、研究、专家讨论等一系列工作,《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治理基本思路,即:坚持“治理与发展并重”,以“保民生,控源头,还旧账”为主线,突出“保障民生安全、控制工业污染源、治理历史遗留污染”三大主要任务。

  根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湘江流域是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试点,治理项目要先行先试。近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又获国务院批准。湖南省发改委主任胡衡华说:“历经多年,湘江流域治理终于纳入国家治理战略,将为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积累经验,为流域内4000万居民带来福音。”

  逐步消除安全隐患

  “《方案》共筛选项目927个,总投资595亿元。”湖南省发改委资源环境和项目前期工作处处长罗宏介绍说。具体而言,《方案》按照环境敏感程度和治理技术水平,合理安排项目实施时序,坚持分步实施。

  整体上,坚持保民生、控源头、还旧账。重点解决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生存条件丧失地区群众的安全饮水和避险安置问题,对新上项目严把产业政策和环保关;对工业污染源通过工程治理、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减少重金属排放。对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因地制宜,分类治理,逐步消除安全隐患。

  空间上,突出重点区域。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为重点,着力抓好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长沙七宝山、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岳阳原桃林铅锌矿、娄底锡矿山等重点区域的污染整治,其中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为重中之重。

  时间上,规划期为2011~2020年,投入重点主要是前5年。力争经过5(2011~2015)的集中整治,使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大幅度削减,重大环境隐患得以基本扼制。

  机制上,突出政府的监管职能。取缔关闭非法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企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强化环境监管,坚决打击偷排、直排或超标排放,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体系。

  同时,《方案》提出推动上下游企业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加强技术改造升级和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实现资源型产业的战略转型。

  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尚未批复的情况下,首批项目就已启动。201010月,22个重点项目获准同意启动,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为湘江流域治理工作开了个好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