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春淘金梦
俄罗斯人在广州 在粤俄罗斯人约有5000人 穗继京沪后成重要对俄窗口 小蛮腰、骑楼、粤式美食……广州的一张张名片在俄罗斯人看来,有趣而新奇。他们喜欢广州空旷的公园、绿地,也担心广州的楼房墙薄而“弱不经风”……从俄罗斯人眼中重新审视羊城广州,会有许多新奇不同的视角。 目前,在广东省生活居住的俄罗斯人约有5000人。他们大多所从事批发采购、物流等工作。中俄贸易的扩大与联系紧密,珠三角生产的商品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成为对俄贸易另一窗口。越来越多俄罗斯人看到广东商机,前来淘金。身处其中,他们有了广州习性,开始“中国化”。 文、图/ 本报记者李华 高高的个子,高耸的鼻梁,一件蓝色的卫衣,一条深色牛仔裤,这是亚历山大的俄罗斯式典型的外型与“中国化”的装束。进门后,他很“中国式”地与人握手,用蹩脚的中文“你好”打招呼。 4个月前,亚历山大和他的女朋友,带着他的淘金梦“来广州做生意”。 亚历山大有着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商业嗅觉,几年前,俄罗斯在广州设立了领事馆,他预料到,继北京、上海之后,广州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对俄窗口。 以前中俄贸易,东北是是重头戏,后来他发现,东北外输的很多商品生产基地在珠三角,他觉得做生意得从产品的源头开始。 同样来自俄罗斯的妮雅有着更加明确的定位:中俄物流。她怀揣的梦想更大:中国与俄罗斯全境的物流。她的自信来自中俄日益增加的贸易量。 爱广州四季如春 亚历山大来自俄罗斯一个海滨小城市,他初到广州时,中国这个第三大城市震撼了到了他。高耸的大楼,大型商场,还有往来如织的人群,莫斯科的楼比起广州的大楼,只算“小个子”。且俄罗斯商场间距大,来回穿梭不便。 “广州的房子外表很漂亮。”亚历山大对广州的住宅大为喜欢,不过他也担忧“墙这么薄,冬天扛得住吗?”他熟悉俄罗斯住宅的厚墙。如今,亚历山大身临其境感受广州冬天的来临,他慢慢释怀,原来广州的房子是能够抵抗冬天的寒意。 尼雅则觉得广州总是暖暖春意,一年四季绽放的花朵,四季常青。 骑楼,岭南特色建筑之一,妮雅对此充满好奇。妮雅还对遍布广州的大型购物商场、批发市场称赞有佳,多次实地购物后,妮雅的T恤、运动鞋、手机等已近乎清一色中国货。“便宜、好看。”她对中国国产商品赞不绝口。 妮雅和亚历山大不约而同地对广州公园、公共休闲空间颇有好感。漫步广州,看到公园设计的用心,有些还配有设计精美的中国式回廊,花丛树木修葺成不同图案,“俄罗斯公园的树木比较原生态。” 慢慢成为“老广” 妮雅喜欢旅游,问及妮雅曾经去过的广州旅游景点,她已经非常“广州”地脱口而出“小蛮腰”, “比莫斯科电视塔要高。”她登上小蛮腰在屋顶散步,享受广州塔“速降体验”的娱乐项目,她说“很刺激”。 有时间妮雅还和朋友自助游去阳江闸坡,她能直接说出海陵岛,在海岛上,她和朋友游泳、冲浪,还大吃了一顿便宜的海鲜大餐。 亚历山大也体会到“食在广州”的广府文化,各式菜品让他垂涎三尺,更让他叫绝的是,菜品做法也是各有千秋:炸、烤、抄、蒸……相比起来,俄罗斯的菜式要少很多。在众多粤式美食中,妮雅喜欢广州的煲汤,还有清蒸鱼,还喜欢北方的饺子和拌黄瓜。 粤语几乎听不懂 在广州生活了很长一段,亚历山大和妮雅面临的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障碍,他们都困惑,广州除了汉语,还有粤语。妮雅起初分不清普通话语与粤语的差别,“粤语几乎听不懂”。 入乡随俗后,妮雅也有了几分广州习性。她观察到,中国人吃完午饭会准时休息,现在她开始学习这个好习惯。 她也慢慢融入到广州,坐地铁、公车出行,地铁标有英文标识,她畅通无阻。她也习惯了高峰时期的人潮汹涌。她说莫斯科地铁也挤,“莫斯科人口约有1500万人,与广州差不多”。 身在异乡为异客,广州对他们而言,终归不是故乡。亚历山大说,一个人身处异乡会很孤独,好在他和女朋友一起,有人陪,还有同乡在广州可以相互照应,消解了几分孤寂。 同样,妮雅也忍受不了思家之苦,有时会很想念爸爸妈妈,为此,来广州近8个月,她还回了俄罗斯一趟。 不过,他们怀揣着梦想而来,希望在广州有所收获,再归故里。“先在广州工作,以后再回去。”他们都这样想。 对话俄罗斯驻广州总领事米哈伊尔·梅德韦杰夫 希望广州有俄语学校 记者:目前,在广州的俄罗斯人数量有多少?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米哈伊尔:根据我们的估计,在广东的俄罗斯人约有5000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批发采购、物流、制造业、咨询、以及创意和艺术业等, 例如,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司的广州马戏团,其中的成员俄罗斯人占到近一半。还有不少俄罗斯人在这里读大学。 多数在粤俄罗斯人学汉语 记者:俄罗斯人在广州生活感觉如何? 米哈伊尔:这取决于每个人。当然,中国南方不像俄罗斯,许多人需要习惯新事物:不同的食物、文化、快节奏生活和难以理解的语言。但后来,俄罗斯人习惯并喜欢上美味和丰盛的中国美食、优质宽敞的住宿,温暖的气候,方便的公共交通,营业到很晚的商店。当然,他们有机会找到新的商业合作伙伴以及朋友们!大多数来到广东的俄罗斯人开始了解学习中国语言。 记者:俄罗斯人在广州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米哈伊尔:我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俄罗斯人不会在广州发生重大事故。不幸的是,俄罗斯人有时会丢东西,例如护照,然后俄罗斯公民必须到总领事馆办理签发身份证的请求。有时也有商业上的冲突,领事馆为他们争取权益。 语言自然是一种障碍。另外,俄罗斯人在商店买不到俄罗斯传统商品和药品。看病也有一些不便利,幸运的是,在广州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俄国医生,可以寻求专业意见。 此外,迫切需要教育生活在广东的俄罗斯孩子学习俄语,这需要一个俄罗斯语言学校,但目前中国南方没有这样的学校。 未见俄罗斯富人从广州外流 记者:目前,在广州事业做得成功的俄罗斯人情况如何?有没有不适应广州而回俄罗斯的? 米哈伊尔:广州是中国南方商业中心,取得了一些成功的俄罗斯商人数量也不少。其中包括咨询和运输公司,负责人拥有自己的工厂(往往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 我们没有看到俄罗斯富人从广州外流。虽然有个别,一些离开的企业基本上是从事轻工业(服装,纺织,鞋类,塑料制品)等领域的工作。由于中国南部的劳动力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因此,有些企业生产转移到中国其他地区或其他国家。 另一个原因是家庭因素。有些人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年迈的父母身边。这是个人因素。 记者:领事馆的俄罗斯友人觉得广州如何? 米哈伊尔:我们说中国话,熟悉中国的心态和文化的特点,这大大有助于沟通,让生活更轻松。正如我所提到的,我们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当地人绝大多数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广州是现代化发展的城市,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中国对世界开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广州,不仅仅是俄罗斯人!我相信,广州的居民会成为亲切的主人,欢迎外国客人。 |
|
来自: 東泰山人 > 《国情学\广州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