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情是件矛盾事 爱我,请成为我的幻觉!?

 青衣问道 2013-12-12

共情是件矛盾事  



最近研究共情,我发现共情真是件矛盾事啊!

共情是心理咨询入门第一课,咨询师想要与来访者打破隔阂,拉近关系,取得来访者的信任,就必须学会共情,要大道共情,使用的手段有:积极关注,倾听,情感反应,情感表达,有时还需要使用自我暴露。

咨询师是工作需要要与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室谈话,心灵义工则为了助人而倾听来访者的心声。他们或因为钱,或一心想着必须成功完成个案,或只本着必须帮助对方的心态,即使自己身心劳累或者对于来访者的问题感到厌恶、恐惧不想面对,但仍然强迫自己与之共情,甚至暴露自己的弱点。

咨询成功了,来访者也许治愈了,但咨询师和心灵义工却被消耗了大半的精力,甚至陷入了对自己过去创伤的痛苦深渊中不能自拔。这时的咨询师和心灵义工只能去找别的的咨询师为自己做辅导与咨询才能缓解痛苦,重新走上咨询岗位。而有些咨询师和心灵义工则因不愿承认与面对自己的创伤与弱点,最后受不了精神的压力了断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甚者疯了,自杀了。这是共情对心理工作者的伤害。

在心理学上,我们强调共情,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强调共情。因为共情才能使对方感到你的真诚与关爱,进而信任你,为你表露自我。然而当你共情了对方,你就要像咨询师一样,放空自己的感情,感对方所感,想对方所想,即使厌恶,即使恐惧,但仍然要强迫自己与之共情。

这是就是共情的矛盾所在,我们凭什么要放空自己的感情呢?在工作上,有时为了拉拢客户取得订单,我们必须放空感情共情客户;有时为了得到上司赞赏,我们也必须放空感情共情上司;有时为了团结团队,我们也必须放空感情共情同事。这些都是有目的的共情,那在爱情里呢?

记得一段关于男女情爱的评论,“男人批评女人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当女人和男人谈浪漫讲梦想时,男人会批评女人,'你怎么这么不现实?’;第二句是,当女人跟男人讲房子说票子时,男人就会批评女人,'你怎么这么现实?’”我把这段话与心理群的朋友们交流,大家都激烈议论了一番。最后是一位导师评价,“这是不共情的缘故啊!”。

认真思考,确实如此,如果当女人和男人谈浪漫讲梦想时,男人可以与之共情,陪着她山顶看日出海边追日落,那他就不会批评女人“不现实”了。而当女人跟男人讲房子说票子时,男人也能与之共情,努力赚钱买车子买房子,那么“太现实”也就不会出现了。然而如果一直是男人共女人的情,那男人不就成了咨询师?那他的下场我们可以预见,怪不得有人会大声疾呼“男人最痛”啊!

如果女人共男人情,有应该怎样?不提要求不讲浪漫不谈物质,那么两个人相处谈什么呢?亲密关系要如何进展呢?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与对方越亲密越希望对方能为自己做得更多,就是提要求,要求对方为自己做这做那,认为对方为自己做得越多就是越爱自己的表现,因为这是他们感到不安全啊。

两个人的亲密程度,可以通过对隐私的自我暴露的多少来衡量。如果双方关系越亲密,就会不知不觉地显露各自的真性情,彼此就越了解对方的弱点。因为暴露太多了,所以不安全,不安全怎么办?那就唯有提要求,如果对方为自己做得越多,证明越爱自己,如果那个知根知底的人爱着自己,那么安全感就回来了。

那么双方都在提要求,而要求又有冲突了怎么办?有冲突就是不共情咯!那应该谁共谁的情呢?男人?女人?如果一方心甘情愿地一味共情另一方,就好比施虐者与受虐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就匹配了,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如果不是呢?男人共了女人的情,女人开心了,男人郁闷了。女人共了男人的情,男人舒心了,女人却委屈了。这共情可这真是件矛盾事啊!



http://blog.163.com/alicechen_cxl/blog/static/31012260201048115334429/





爱我,请成为我的幻觉!?  



看完帕萃丝?埃文斯的《不要用爱控制我》,突然又想起共情。埃文斯提出的论点是人际交往中,往往都有一方希望可以控制另一方。如果是善意的控制,对方只希望你成为他幻觉中所定义的那个人,我们说是用爱控制对方,比如父母期望孩子成龙成凤,男人希望妻子是自己的梦中情人,女人希望丈夫是自己的白马王子。如果是恶意的控制,就会造成诸如辱骂、殴打、甚至是凶杀事件,我们说是用暴力控制对方。帮派、邪教、恐怖组织和奴隶制度都是把控制推向的制度化的极端表现。

根据埃文斯的观点,可以看出任何关系其实都处于控制与被控制之中。控制一方处于自己的心理空间,当遇到另一方,他先是把对方幻化成自己的想象,即下定义,如果对方的言行符合了他的幻觉,他就接纳对方;如果对方表现了自己的独立人格,破坏了他的幻觉并使其感到不安时,控制方就开始对被控制方实施控制。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更多地是出现在个体的亲密关系里。

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如果你希望与对方发生联系,进入对方的心理空间,你必须先成为对方的幻觉,而共情也是如此。心理咨询师要得到来访者的认同,他必须先成为来访者的幻觉,作出符合来访者想象的言行,让来访者确信他就是自己想要找的那个人,咨询师才能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在这阶段,咨询师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探得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所在,但有两种手段是要慎用的,即面质与自我暴露。面质过于锋利,会破坏自己在来访者的幻觉中扮演的角色;自我暴露过多,咨询师则可能陷入了自我的创伤中而显露了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些都会使来访者感到不安、焦虑与无助,所以咨询失败。

成功的咨询就是咨询师能顺利在不知不觉中破坏来访者的幻觉,而让来访者按照与咨询师共同定下的设想,重新建立并完善自己的心理空间,一个可以接纳别人真实的心理空间并能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心理空间。

如果来访者一直不肯走出自己的幻觉或者来访者的幻觉被破灭了,却没有重新建立并完善自己的心理空间而是走进了咨询师的幻觉中会怎么样?这个咨询就演变成了来访者爱上咨询师或者咨询师爱上来访者的意外事件了。

那么对于亲密关系呢?埃文斯提出一个“泰迪幻觉”的论点。每个人在成长的初期都会有和自己虚构的人说话或玩游戏的经历,比如一只泰迪熊。泰迪没有生命,它既安静又完全顺从,小孩会尽力把它的泰迪想象成拥有各种各样目的和思想的人,当然,最重要的是泰迪还能够完全地知其所思,行其所行。泰迪是不会离你而去的,他永远使你顺心满意。他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可以是小孩,也可以是成年人,总之,他是比你真实的父母还要全能的可以依靠的一个虚构的人!

到后来,这个泰迪就成为了她/他定义的梦中情人。当小孩长大了,她/他就会按照自己的幻觉去寻找现实中的“梦中情人”。当有人表现得与她/他的泰迪相似或相符的言行时,你就爱上他/她了。

然而真实的爱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你遇上他/她之前,你并不了解他/她的成长经历,他/她与你幻觉中的泰迪有着很大的区别。当你们初相爱时,他/她也许为了讨好你、爱你而愿意顺从你,这就符合了你的幻觉,而当生活在继续,他/她作为独立人格也存在自己的幻觉,他/她终有一天厌恶了你的幻觉游戏,而希望你成为她/他的幻觉中那个泰迪。所以她/他说,“请不要控制我!”当你确信自己是爱着对方的,从震惊失望到理解接受自己的幻觉破灭的事实,并打算更好地爱对方,接受真实的对方时,她/他正准备邀请你进入她/他的幻觉中。

这是一场在爱的名义下,控制与被控制的较量,你的幻觉破灭了,他/她的幻觉才刚开始降临……

你真的愿意接纳别人真实的心理空间并能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心理空间?在发现双方存在的不同时可以开心地接受这个不同?你认为两个亲密的人要如何面对彼此的不同?如果你告诉她周末希望一起在家看碟时,她则告诉你希望一起去郊外旅游,你的反应是?










徐君:女人为什么普遍缺乏安全感   







跟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行为、性格的养成都要受童年生活的影响。所以,大多数女人安全感的缺 失,或多或少和童年缺少家庭温暖有关。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没得到足够的爱,便无从学习如何去爱,爱的能力就会欠缺,在与别人相处时,稍有不顺心,便习惯性地 埋怨别人,更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

女人缺乏安全感的种种作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她们 从小未曾在父母和亲人那里得到过充分的关怀,因而天性敏感,内心孤独。一旦遇到一个她自以为的真爱,就盲目付出,过度投入。表面上看她们是在疯狂地爱着别 人,其实骨子里是在苛求对方的爱,付出的背后是期待同样的回报,浓度越高的爱往往源于她们缺少爱以及不自信。

中 国大部分女性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型的。女性对丈夫的猜疑,源于其无法自主的家庭与经济地位。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的工作是女人的生活保障,男人的 喜爱与厌弃对女人来说是比天都还大的事情,女性对丈夫的经济依附使得女性对婚姻的安全可靠性更加看重。不可否认,现代家庭也还是女主内多,而当你对一样事 物越是看重,你的不安全感就会越强。

心理学家则认为,情感中女性缺乏安全感,主观原因是自卑。如果女性非常自信,相信自己能够让自己过得充实开心,就不会缺乏安全感了。没有安全感的女人总喜欢依附别人或感受到别人的支配,因此活得诚惶诚恐、失去自我。

心理学家还认为:自我价值感缺失的女人在婚姻中无法找到幸福感,因为她过分依赖丈夫,依赖外界对她的评价。只有在心理上放下一切依赖、依靠,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成长,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强大,才会有安全感,因为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满足另一个人的安全感。

我 不知道现代社会有多少女人缺乏安全感?我只知道我身边的女同学硕士毕业了还要考博士,有的博士毕业了还要读博士后,难道她们喜欢整天埋头于书堆,弄得蓬头 垢面、华发早生?我身边一些未婚的女同事都恨不得找个多金男嫁了,由此掀起一股攀比之风,评判嫁得好的唯一标准是看男方有没有钱。她们的理论是:有钱不一 定幸福,但没有钱一定不幸福。没嫁的天天盼着嫁一成功人士,嫁了的担心老公有外遇,自己随时被小三篡位。那个累啊,真是心力交瘁。

早 在我刚入行当主持人时,母亲就要求我考博,因为她认为那会多一条路。她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她一直认为做主持人是吃青春饭,一直埋怨我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 留校?我对考博也心动过,但有位挚友苦口婆心地劝我,你想长皱纹加上掉头发吗?作为女人,经过一番如此折腾,你的美貌会大打折扣,因为大家都知道写博士论 文的艰辛。出于对这种描述的恐惧,我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我的一位好朋友,在怀有身孕、又有工作的情况下坚持把博士考下来并读完了。这真让我佩服不已。 她现在毕业分到了国内一所著名高校工作,相当大程度上满足了她的安全感。

有人会不屑一顾地说,现在好多女人比男人还能干,比男人还坚强,她们才不缺乏安全感呢!可想想,这恰恰就是她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啊!为什么她们要如此打拼?相对男性而言,自从母系氏族结束后,女性就是弱势的。

女 人在这个社会中拼杀,美其名曰实现自我价值,其实不是觉得男人指望不上,就是有好多担心和后怕,这不正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吗?我们不能不承认,虽然女同胞 们比旧社会的女性们有了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自主权,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有些女人在社会上仍属弱势群体,她们还远远没有达到经济独立以及心灵自由的 地步。

 

 

徐君,又名徐郡。2004年11月进入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工作,现任“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节目主持人。曾经发表多篇散文、小说。如中篇小说《眩晕》、剧本《真空》等;散文《最后一课》《拍摄〈北大百年〉的日子》《离别》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