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頭暈 5病根作怪

 云天953 2013-12-12
                                                                                                  老人頭暈 5病根作怪
 
 
老人常有頭暈的毛病,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取材自羊城晚報)

老人常有頭暈的毛病,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取材自羊城晚報)
slideshow
●頭暈是老年人較容易出現的不適,據不完全統計,在老年群體中,至少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頭暈,而因為頭暈就診的老年人在神經內科門診中也很常見。很多老人都知道頭暈、頭痛是高血壓的典型症狀,一出現頭暈會馬上吃點降壓藥。但神經內科專家提醒,引起老人頭暈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有六種,高血壓只是其中之一。出現頭暈要及時就醫,找到「病根」對症治療,頭暈才能得到改善,潛在的心腦血管意外風險才會降低。

★病根1 睡眠不好

很多人一旦上了年紀,就會感覺到睡眠質量大不如前,不僅入睡難,還容易早醒,白天昏昏沉沉。長期睡不好,肯定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珠江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譚盛教授表示,在門診中,有不少老人的頭暈就是由於睡眠不好導致的,這是引起老人頭暈最常見的原因。有的老人改善生活方式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則需要借助安眠藥。睡眠改善了,頭暈症狀自然就得到緩解。他提醒,服用安眠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正常的服藥反而可能加重頭暈。

★病根2 腦血管硬化

腦血管硬化是動脈硬化的一種,因其易引起中風而具有很大的危險性,頭暈、頭痛是腦血管硬化的早期症狀。譚盛解釋,腦血管硬化之所以會引起頭暈是因為動脈血中所攜帶的氧及營養物質無法「透過」硬化了的血管交換到大腦細胞中去,導致大腦長期慢性缺氧而出現頭暈。而腦血管硬化引起頭痛多在前額部和後腦勺,性質多為鈍痛,在體位變化時最易出現或原有症狀加重。

譚盛表示,透過腦血管超聲、頸動脈超音波等檢查,可診斷是否有腦血管硬化問題,透過服用改善循環、穩定動脈斑塊的藥物以及高壓氧治療,都可以明顯改善頭暈症狀,家庭使用吸氧機也有一定幫助。

★病根3 頸椎病

在老年人中,頸椎病也是常見病。頸椎病也會導致頭暈,叫做「頸性眩暈」。頸性眩暈占50歲以上人群頭暈的50%。譚盛解釋,頸椎病導致頭暈有兩個作用機制。頸部椎動脈是大腦血液供應的「生命線」,頸椎病可能導致頸部椎動脈受到壓迫變窄,造成大腦供血不足而缺氧。另外,頸椎病還可能導致椎動脈神經叢受刺激而引起動脈管壁的痙攣,從而導致出現一系列供血不足症狀。除頸椎病外,頸部外傷、頸椎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炎症以及頸部軟組織病變,比如頸肌損傷、風濕性頸肌炎、頸部關節囊腫脹、頸椎間盤突出症、韌帶損害、神經根炎等也會造成頸性眩暈。

譚盛說,是否有頸椎病透過頸部CT即可診斷,針對頸椎問題進行有效治療後,頸性眩暈也會得到改善。

★病根4 心臟問題

一般情況下,得了冠心病,出現的典型症狀主要是胸悶、憋氣、心絞痛等,但也有一部分人會頭暈,主要是因為冠心病是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出現動脈硬化,變狹窄,造成心臟供血減少。心臟長期供血不足,心功能減退,其向全身輸送血液的動力就不足。大腦又是在我們身體最高的部位,而大腦隨時隨刻需要大量新鮮的血液,所以對缺血缺氧的反應最為敏感。當心臟缺血時,引起大腦供血減少就會頭暈。

譚盛指出,透過心臟專科的檢查可以發現相關問題,並對症治療。

★病根5 高血壓&低血壓

高血壓和低血壓都可能導致頭暈。頭暈為高血壓最多見的症狀。高血壓患者出現頭暈有多種原因:如高血壓會增強腦動脈的搏動感,進而對腦組織形成衝擊和振盪,引起頭暈;有些長期血壓增高的患者對較高血壓已適應,當服降壓藥將血壓降至正常時,也會因腦血管調節的不適應而產生頭暈。低血壓患者也會由於血壓過低,全身輸送血液的動力不足,導致大腦缺血、缺氧而出現頭暈。

譚盛提醒,高血壓患者正常地進行血壓監測及降壓治療,可大大減少頭暈的發生;對於低血壓患者,除藥物治療外,平時經常多飲用淡鹽水,特別是早上飲用對改善低血壓也有幫助。另外,服用一些有補氣功效的中藥,如紅參、黃芪等也有改善低血壓的作用。(羊城晚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