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郭氏源流考略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3-12-14

虢叔世系,源于阳曲

 

究竟郭氏起源何地?得姓何处?近年来,又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一说得姓今汾阳;二说得姓平陆;三说得姓阳曲(古汾阳);四说今汾阳、平陆、阳曲都得姓。而我仍然坚持郭氏之源在阳曲。其理由是:

、汾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唐碑证明郭氏之源在阳曲

现收藏在汾阳市博物馆一幅唐碑《唐故上大都督骑都尉郭府君之碑碣并序》,碑文在追述郭氏渊源时说道:“自姜嫄履迹,乃诞隆周,王季君临,爰生虢叔,褒称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

文中姜嫄,即周人始祖母,王季即季历,为周文王和虢仲、虢叔之父。虢叔后裔郭序,被周王封于阳曲,褒称郭氏,望著太原,而建宗庙社于阳曲。

幅唐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书》问世早397年,印证了《新唐书》关于郭氏起源于阳曲历史记载,尤其是它发现于郭氏后裔较多的汾阳,说明早在汾阳王郭子仪出生之前,郭氏之源在阳曲已有定论,毋庸置疑。

阳曲县(古汾阳)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郭氏之源在阳曲

臧励龢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11月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重印的957頁载『阳曲县』释义为:汉置,……应劭曰: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汉末移置在今山西太原县北四十五里。后魏又移于今县南四里。隋改为阳直,又移于今縣东北四十里。改名汾阳縣。煬帝复妀为阳曲。移置木井城。东魏孝静帝筑,城中有井。(木井城,以木为甃。因名。)唐改为阳曲县仍移治阳曲镇。宋太宗灭北汉,墮太原城,移阳曲治。『唐明镇』。为太原府治。即今所。元以后因之。明清並为山西省治。民国为府。省长及冀宁道皆驻之。正太铁路自直隶获鹿县达此。『阳曲镇』金置,今缺。当在山西旧太原府境,。在山西阳曲县北。濒洛阴水为市,阳曲县故治也。”

据《汉书·地理志》载:“太原郡,秦置。县二十一:……狼孟……汾阳……阳曲……。”(可见阳曲并非在汉朝才有,而在秦朝就存在)

又《隋书·地理志》卷三十载:“太原郡,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晋阳、太原、交城、汾阳、……”,在汾阳下加注释:“旧名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盂县。”

《新唐书·地理志》卷三十九载:“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改汾阳为阳曲……有赤唐关、天门关”。

明万历年版《太原府志·古迹篇》载:“汾阳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初改阳直,唐又改今名。”

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第一卷正文第二页载:“阳曲之得名始于汉……隋隶太原郡,开皇六年文帝自以姓杨恶其曲之名,改曰阳直。十六年改曰汾阳,因汉故名。又分置盂县,大业初省,入汾阳,末年复曰阳直,移至木井城。唐属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西四十五里又析置汾阳县,七年省复曰阳曲。”

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编辑出版原版的基础上,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编辑出版的《辞源》汾阳条目载:“县名:1、春秋晋地,西汉初,汉高祖封荆疆于此,号汾阳候。后置县。东汉废。隋开皇六年时移阳直县于此,十六年更名汾阳县。大业初废。故地在今山西阳曲县西北。”又阳曲条目载:“县名。属山西。秦狼孟县地,汉置阳曲县,属太原郡。,…………东汉末移治太原县北。隋文帝以杨姓恶阳曲之名,改曰阳直,后又改汾阳。唐复改为阳曲。参阅《太平寰宇记》四十并州阳曲、《读史方舆纪要》四十太原府。”

1997年版缩印本《辞海》阳曲条目载:“县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铁路纵贯。县革命委员会驻黄寨。西汉为盂、汾阳、狼孟三县地,东汉移置阳曲县……”又汾阳条目载:“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静乐西。晋惠公未立时,许封里克于汾阳,即此。古县名。西汉初封靳疆为侯国于此,后置县。治所在今山西静乐西。东汉废。隋文帝时移阳直县于此,改名汾阳县。不久废。唐初复置,后并入阳直县。”

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503页载:“阳曲:县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铁路纵贯。因当汾曲(今汾河)之阳,故名。县人民政府驻黄寨镇。西汉为盂、汾阳、狼孟三县地,东汉移置阳曲县……”

以上各个朝代各种史籍和地理志书记载都是一致的,并可看出在秦、汉、隋、唐四朝曾四次称汾阳,二次称阳直,但最后都归并于阳曲。现在阳曲县境内的大盂镇的古城村,东黄水镇的故县村,侯村乡的石城村,均为阳曲、阳直、汾阳县城的所在地。《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17-18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都郡图上所标的“汾阳”正好在今阳曲县的东黄水镇的故县村。

虽然阳曲在秦、汉、隋、唐四朝,有时一县改数名,有时一地分数县,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当时的阳曲、阳直、汾阳同在今阳曲县这一地盘上。还有前面《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中提到的赤唐关、天门关,无论是古时还是今时也均在阳曲县境内。,这充分说明,古时阳曲与今时阳曲大体上是一致的。

、从地理形态上看“阳曲乃汾曲之阳”

从地理形态上说:“水北山南曰阳,水南山北曰阴”汾河是山西省的主要河流,从山西北部管涔山发源,基本上是南北走向,没有“水北水南”之说,但汾河从源头到流入黄河却有两处大的弯曲处,一处从娄烦县的静游镇向东流去,经古交、上、下兰村到太原市城西后向南流去,在这一段就有“水北水南”之说,所以在汉、隋、唐三朝此处东西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帶就叫汾阳县;另一处从候马西折,经新绛、稷山、河津后流入黄河,这一段因河流东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说,历史上有汾阴县出现。阳曲之名来源于东汉应劭所说:“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阳曲县志》直书“阳曲乃汾曲之阳”,阳曲处于汾河的弯曲处,包括现在的古交、上、下兰村均在明、清两朝以前之阳曲县范围内,宋朝时阳曲已迁入太原城内,古时阳曲面积很大,分布在汾河弯曲处叫阳曲是有道理的,叫汾阳也是有根据的。(见下右图)

四、今汾阳市、平陆县的历史地理位置决定不是郭氏得姓地

而今日的汾阳县,据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编辑出版,在原版的基础上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编辑出版的《辞源》汾阳条目载:“县名。2属山西省。汉兹氏县,属太原郡。晋改隰城县,唐改名西河,明改今名。参阅《读史方舆纪要》四二汾州府。”又汾州条目载:“州府名。春秋晋地。秦为太原郡,汉为太原西河郡。北魏置汾州。治所在蒲子城。孝昌时移治于西河。北齐改为南朔州。唐初又改汾州。明清为府,附郭首县汾阳县。公元1912年裁府留县。参阅《文献通考》三一六舆地二汾州。”

1997年版缩印本《辞海》汾阳条目载:“县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缘、汾河支流文峪河流贯。秦置兹氏县,晋改隰城县,唐改西河县,明改汾阳县。”又汾州条目载:“州府名。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置州。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孝昌时移治西河(明改汾阳县)。北齐改为南朔州,后屡有改置,唐初又改浩州为汾州。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县地。明万历中升为府。辖境扩大至今临县、中阳、离石、石楼等县。1912年废。

《汾阳县志·建置沿革》记载更详细:“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县地。秦、汉、三国、魏因之。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属隰城县。唐肃宗上元元年,设西河郡,改为西河县地,属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县置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至今。”今汾阳县在文峪河的西边,所以唐时叫它西河县。

臧励龢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11月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重印本214頁载:『平陆县』汉置,后汉因之。今缺。当在山西省境。战国时齐邑。孟子之平陆即此。《史记·齐世家》:康公十五年,‘鲁败齐师于平陆’,汉置东平陆县,南朝宋去东字曰平陆。故城在今山东汶上县北。元嘉中移乐平县,寄治于此。隋复改乐平县于平陆。唐改名中都。即今汶上县治。◎周初虞国。春秋晋太阳邑。北周攺县曰河北。唐改名平陆故城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十五里。五代时移今治。清属山西解州。今属山西河东道。。

五、郭序封于阳曲各种史籍和文物也有大量记载

《古今姓氏书辨证·十九铎》(节录):“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责王灭虢,于是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

《氏族典·五二八至五三三》载:“《新 唐书·宰相世系表》‘郭,姬姓。……平王(平王误,应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氏。……”

许多史书都记虢叔裔序封于阳曲,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更为详细:“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应改为东虢),封虢仲于东虢(应改为西虢)。西虢(应改为东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了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以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应改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准、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候。裔孙徙颍川。”

阳曲县政协主席郭氏研究会会长姜国民在其专著《郭氏之源在阳曲》一书中指出:“《新唐书》这段关于郭氏起源与得姓于何处的记载,至少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的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转声为郭;二是阳曲是郭氏得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几代人;四是阳曲是郭氏的祖籍地,因‘裔孙徙颍川’,郭氏之裔孙离阳曲而迁往他地;五是虢叔为郭氏鼻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作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过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公,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二月,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建立家庙,刑部尚书上柱国开国公颜真卿亲笔撰书《郭公庙碑铭》,《郭公庙碑铭》载:“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徙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郭子仪为华阴(即华州)郭氏,《新唐书》载“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可见郭子仪的祖籍在太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太原的郡治位于阳曲县。虢序封于阳曲,论郡望,所以称为太原郭氏。古阳曲隶属于太原,而太原又位于阳曲,所以说太原就是说阳曲(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可见郭子仪的祖籍在阳曲。序封阳曲,此说一般来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其实宋代欧阳修不是第一个持此说的人。据专家研究,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来源于唐宪宗元和年间人林宝的《元和姓纂》,也就是说,序封阳曲在唐朝就有此说。
   
郭子仪祖籍不是今汾阳的最简单、直接的证据,就是郭子仪的同时代人颜真卿撰文的《郭氏家庙碑》,此碑文由郭子仪过目是肯定的,文中说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阳曲属于太原。说一千道一万,郭子仪本人认为自己的祖籍在太原。有些郭子仪后裔却违背祖先意志,移花接木,将郭子仪祖籍地移到今汾阳县,这是郭子仪裔孙应尽的孝道吗?

六、唐代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是以古汾阳名命名的

从各个朝代的各种史籍和地理志书记载,不仅历史上有“汾阳”存在,而且确实是因为唐代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是以古汾阳名命名的。这也就是郭氏“汾阳堂”的历史渊源。

郭子仪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是在公元762年,今日的汾阳县是明万历23年即公元1595年才改为汾阳县,也就是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后的833年才出现今日的汾阳县(市)。唐朝皇帝只知道唐朝的汾阳,怎么能够预料到明朝会有个汾阳呢!唐时爵位共分九等即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候、县伯、县子、县男。根据这个规定,只有皇子才能封为一等亲王,而郭子仪封为二等郡王是皇族以外文武大臣的最高荣誉。按照当时的习惯,封爵名号多以本人祖先得姓的祖籍地而命名,所以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就是以阳曲古汾阳的名称冠名的。从地理位置上看,唐时汾阳在太原北,汾河北边的弯曲处;明时汾阳在太原南,文峪河西边,两地相距三百多里。从时间上看,阳曲在唐武德三年析置汾阳是公元620年;今汾阳是明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汾阳的,是公元1595年,两县历史年代,相距975年,如果从汉、隋两朝阳曲叫汾阳算起,时间相距有一、二千年。

有人在山西《文史研究》总第25期发表题为“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的文章说,从来没有看见历史上有古“汾阳”,为了证明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他却自相矛盾引用《史记·晋世家》载:“晋惠公遗书里克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说史记上的汾阳就是今天的汾阳县。其实汾阳之邑下面有个注解:“汾水名汾阳,晋地也”。这分明是指汾河北岸弯曲处的汾阳,无论是今天还是古时汾水(汾河)都流经阳曲县,而不流经今天的汾阳县,这说明汾水(汾河)与阳曲县有缘,而与今汾阳县无缘。还有人借东汉应劭“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的解释,说阳曲是泛指,新唐书所说的阳曲并非今之阳曲,釆用移花接木之法,企图将郭氏之得姓地从阳曲移至今日的汾阳县或其他地方。欧阳修是宋初人,他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的用词和地名是给当代人和后代人看的,难道他不用古老的地名而用身后的地名吗?不难想象他能考虑到把不叫阳曲的平陆等地写成阳曲吗?试问,在今天,会有人将今日的汾阳市叫做山西省太原市汾阳县吗?也就是说新唐书所说的阳曲,只能是欧阳修当时写表时阳曲在那里,那里就是郭序的封地,重要的是,定王封序时,尽管距欧阳修写表时已几千年了,但它早已形成了太原、冯翊、华阴、颍川等都多郡望,而且还历代出了许多名人。 今天汾阳有人所包藏的祸心就在于:华阴(华州)出了一个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而明万历二十三年把当时的西河改称汾阳。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郭氏后裔,不管是不是郭子仪的后代,多数都自称为“汾阳郭氏”,今汾阳市出了个省级高官在十几年前牵头,要把汾阳说成是郭子仪的出生地,而有人则做了枪手,他想否定欧阳修表中写定王封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但又有点不敢,于是舞文弄墨,把阳曲说成在太原北,又说在太原南,是山西的平陆县。我没有读过《路史》所谓“夏阳序之封,晋灭之。”首先是见今汾阳有人这样说的。我想就这个问题试分析一下。

公元前767年,犬戎打破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郑桓公保卫镐京时战死。于是其子郑武公保护公子宜臼在东迁洛阳,是为平王,史称东周。武公在保平王东迁时,乘乱灭了紧挨着郑国的东虢划归自己的版图,平王默认,史家称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东虢亡。

 地在宝鸡市东的西虢,见平王东迁了,他也跟随东迁到了山西的平陆,河南的陕州即今天的三门陕市,因中间隔着一条黄河,所以史家把平陆称为北虢,三门峡称为南虢。这样经营一百多年后,已进入了战国时代。诸侯强盛,王室衰弱。到了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假道虞灭了北虢,过三年,又假道虞灭了南虢,回军途中灭虞,至此虞虢皆亡。到了公元前606年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以伐周, ‘责王灭虢’于是周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后为郭氏。我们不妨想一下,在这种背景下,定王会有可能把夏阳作为序之封地吗?他随后也说晋灭之。晋既灭之,,有可能让序之后裔,形成太原、冯翊、华阴、颍川诸多郡望吗?真是纯属欺人之谈。我们没有读过《路史》,所谓“夏阳序之封,晋灭之”是否今汾阳有人自己创造的?很怀疑。他这样做的目的,寄《太平寰宇记》有载晋灭虞虢之后,迁其族人于大小虢城,好为他把郭氏得姓之地篡改成今天的汾阳县的目的。这样好让全球的爱祖郭氏,到汾阳来投资,兴旺汾阳。所以今天的汾阳不惜斥巨资建了一个郭子仪衣冠冢、今年又再建一个郭子仪汾阳王府。其实历史上的郭子仪衣冠冢(见《两种说法一个墓是朱是郭待研究》)、汾阳王府都不在今天的汾阳而在郭子仪出生地陕西华縣,所以今天汾阳县的郭子仪的衣冠冢、汾阳王府,纯属欺人之举!尽管多年来,今汾阳有人打着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的旗号,大出枪手,尤其是今年四月中旬编印出版的《汾阳王与汾阳县》一书,提出打造“文化汾阳”的战略目标,穷其伎俩,歪曲史实,制造假象,欺骗宗亲,比如说什么郭子仪是今天汾阳市郭家村人,出生汾阳,封地汾阳,食邑汾阳,书中还有许多所谓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等等,这纯属欺人之谈!谁不知道,郭子仪是华阴(华州)郭氏,出生在唐朝京域今陕西华县西马村没有封地,食邑地也不在汾阳!他们欲以此取代阳曲的目的是永远达不到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虢叔世系,源于阳曲,这是历史,早有定论。谁也否定不了。

七、郭子仪的儿子的祖籍地也是阳曲

郭子仪祖籍地是阳曲(太原),无疑郭子仪的儿子的祖籍地也是阳曲(太原),

所以郭子仪长子郭曜封太原郡开国公;四子郭昢封为清源县开国公;五子郭晤封为乐平开国男;七子郭曙追封为祁国公;八子郭映封为寿阳县开国男。以上被封的五个地方都在唐时太原郡范围内,而唐时的西河郡的隰城(又为西河县)、介休、、平遥、灵石、孝义,一个也没有被郭子仪后代所封上。唐朝皇帝是清楚的,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汾阳即阳曲,在阳曲东南,即五子、八子的封地;南边是太原、清源、祁,为长子、四子、七子的封地。为什么封爵不到西河郡呢?因为西河郡不是郭子仪的祖籍地和得姓地。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后,本族便以“汾阳”为堂号。郭子仪的子孙便以“汾阳”为荣,以“汾阳”为标志,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阳郭氏”,谁都知道这是郭子仪的子孙,自然而然地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国当代文史学家郭沫若虽然祖居四川乐山,可是故居门庭上醒目书悬“汾阳世第”。这无疑是在向子孙和外姓表明郭氏之血脉源流。

、今汾阳郭氏、平陆郭氏都是虢仲的后裔;而郭序、郭子仪却是虢叔后裔

各种辞书和史籍记载:虢有五:即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虢仲始封于雍(今陕西宝鸡市东),史称西虢。周平王东迁时,这个国家随王室迁都上阳(今河南陕县李家窑),攺称南虢。东迁后,留在陕西小部分子孙未迁的称小虢。另一别支封在今山西平陆的下阳称北虢。虢仲这些后裔的封国被灭后,这些亡国遗民都被遣送到了平陆和今之汾阳县,所以《太平御览·郡国志》载:“迁其族人于此,筑城以居之”。“虞城”、“虢城”就在今的汾阳县的南端。大约在这批亡国遗民被遣送到这里六十年后(594),晋国在这里创建了瓜衍县。郭子仪是东虢叔后裔郭序的裔孙。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833年后,即明万历23年攺西河为汾阳。所以说,平陆也好,今汾阳也好,其他地方也好,都与“汾阳堂”无缘,与郭子仪也无关。唯有阳曲是郭子仪的祖籍地,陕西华县是郭子仪的出生地。才有缘,也有关

综上所述,由于古代阳曲是隶属于太原郡,而太原又位于阳曲,这个汉隋唐三称汾阳的阳曲县,是山西第一大县,史称“三晋首邑”,面积很大,太原就在阳曲这块土地上。所以,说太原就是说阳曲。于是乎,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故阳曲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阳曲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得姓地发源地。或者说,太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候封国,太原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得姓地,发源地。(郭世和写于201110月)

 

郭氏源流考之一

 

我编纂《中华郭氏大典》,研究郭氏源流,历经十几个严寒酷暑,看过许多资料,对于郭氐起源何地?郭氏得姓何处?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认识。我认为真正郭氏起源地,郭氏得姓地,应该是山西太原阳曲县,而不是今天的汾阳县,更不是平陆县太阳渡附近。只要我们翻一翻史籍,看一看中国的历史地图,查一查郭氏宗谱,这个问题就清楚明白了。

为了便于考证郭氏的起源何地?郭氏得姓在何处?我们先了解一下阳曲和古汾阳以及今汾阳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据《汉书·地理志》载:“太原郡,秦置。……县二十一……狼孟……汾阳……阳曲……。”

又《隋书·地理志》卷三十载:“太原郡,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晋阳、太原、交城、汾阳、……”,在汾阳下加注释:“旧名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盂县。”

《新唐书·地理志》卷三十九载:“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改汾阳为阳曲……有赤唐关、天门关”。

明万历年版《太原府志·古迹篇》载:“汾阳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初改阳直,唐又改今名。”

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第一卷正文第二页载:“阳曲之得名始于汉……隋隶太原郡,开皇六年文帝自以姓杨恶其曲之名,改曰阳直。十六年改曰汾阳,因汉故名。又分置盂县,大业初省,入汾阳,末年复曰阳直,移至木井城。唐属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西四十五里又析置汾阳县,七年省复曰阳曲。”

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编辑出版,在原版的基础上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编辑出版的《辞源》汾阳条目载“县名:1、春秋晋地,西汉初,汉高祖封荆疆于此,号汾阳候。后置县。东汉废。隋开皇六年时移阳直县于此,十六年更名汾阳县。大业初废。故地在今山西阳曲县西北。”又阳曲条目载:“县名。属山西。秦狼孟县地,汉置阳曲县,属太原郡。故城在定襄县境。黄河千里一曲,县当其阳,故名阳曲。东汉末移治太原县北。隋文帝以杨姓恶阳曲之名,改曰阳直,后又改汾阳。唐复改为阳曲。参阅《太平寰宇记》四十并州阳曲、《读史方舆纪要》四十太原府。”

1997年版缩印本《辞海》阳曲条目载:“县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铁路纵贯。县革命委员会驻黄寨。西汉为盂、汾阳、狼孟三县地,东汉移置阳曲县(故址在今定襄县,西汉置)。”又汾阳条目载:“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静乐西。晋惠公未立时,许封里克于汾阳,即此。古县名。西汉初封靳疆为侯国于此,后置县。治所在今山西静乐西。东汉废。隋文帝时移阳直县于此,改名汾阳县。不久废。唐初复置,后并入阳直县。”

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503页载:“阳曲:县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铁路纵贯。因当汾曲(今汾河)之阳,故名。县人民政府驻黄寨镇。西汉为盂、汾阳、狼孟三县地,东汉移置阳曲县(故址在定襄县,西汉置)古迹有大王庙、不二寺。”

以上各个朝代各种史籍和地理志书记载都是一致的,并可看出在汉、隋、唐三朝曾三次称汾阳,二次称阳直,但最后都归并于阳曲。现在阳曲县境内的大盂镇的古城村,东黄水镇的故县村,侯村乡的石城村,均为阳曲、阳直、汾阳县城的所在地。《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17-18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诸郡图上所标的“汾阳”正好在今阳曲县的东黄水镇的故县村。

虽然阳曲在汉、隋、唐三朝,有时一县改数名,有时一地分数县,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当时的阳曲、阳直、汾阳同在今阳曲县这一地盘上。还有前面《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中提到的赤唐关、天门关,无论是古时还是今时也均在阳曲县境内,这充分说明,古时阳曲与今时阳曲大体上是一致的。

从地理形态上说:“水北山南曰阳,水南山北曰阴”汾河是山西省的主要河流,从山西北部管涔山发源,基本上是南北走向,没有“水北水南”之说,但汾河从源头到流入黄河却有两处大的弯曲处,一处从娄烦县的静游镇向东流去,经古交、上下兰村到太原市城西后向南流去,在这一段就有“水北水南”之说,所以在汉、隋、唐三朝此处东西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帶就叫汾阳县;另一处从侯马西折,经新绛、稷山、河津后流入黄河,这一段因河流东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说,历史上有汾阴县出现。阳曲之名来源东汉应劭说:“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阳曲县志》直书“阳曲乃汾曲之阳”,阳曲处于汾河的弯曲处,包括现在的古交、上下兰村均在明、清两朝以前之阳曲县范围内,宋朝时阳曲已迁入太原城内,古时阳曲面积很大,分布在汾河弯曲处叫阳曲是有道理的,叫汾阳也是有根据的。(见上图)

而今日的汾阳县,据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编辑出版,在原版的基础上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编辑出版的《辞源》汾阳条目载:“县名。2、属山西省。汉兹氏县,属太原郡。晋改隰城县,唐改名西河,明改今名。参阅《读史方舆纪要》四二汾州府。”又汾州条目载:“州府名。春秋晋地。秦为太原郡,汉为西河郡。北魏置汾州。治所在蒲子城。孝昌时移治于西河。北齐改为南朔州。唐初又改汾州。明清为府,附郭首县汾阳县。公元1912年裁府留县。参阅《文献通考》三一六舆地二汾州。”

1997年版缩印本《辞海》汾阳条目载:“县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缘、汾河支流文峪河流贯。秦置兹氏县,晋改隰城县,唐改西河县,明改汾阳县。”又汾州条目载:“州府名。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置州。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孝昌时移治西河(明改汾阳,今县)。北齐改为南朔州,后屡有改置,唐初又改浩州为汾州。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县地。明万历中升为府。辖境扩大至今临县、中阳、离石、石楼等县。1912年废。

《汾阳县志·建置沿革》记载更详细:“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县地。秦、汉、三国、魏因之。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属隰城县。唐肃宗上元元年,设西河郡,改为西河县地,属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县置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至今。”今汾阳县在文峪河的西边,所以唐时叫它西河县。

明确了阳曲县和古汾阳以及今汾阳县的来由、历史和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我们再来考证一下郭氏起源何地?郭氏得姓来自何处?

《古今姓氏书辨证·十九铎》(节录):“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责王灭虢,于是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

《氏族典·五二八至五三三》载:“《新 唐书·宰相世系表》‘郭,姬姓。……平王(平王误,应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氏。……”

许多史书都记虢叔裔序封于阳曲,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更为详细:“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应改为东虢),封虢仲于东虢(应改为西虢)。西虢(应改为东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应改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准、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候。裔孙徙颍川。”

阳曲县郭氏研究会会长姜国民在其专著《郭氏之源在阳曲》一书中指出:“《新唐书》这段关于郭氏起源与得姓于何处的记载,至少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的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转声为郭;二、阳曲是郭氏得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几代人;四、阳曲是郭氏的祖籍地,因‘裔孙徙颍川’,郭氏之裔孙离阳曲而迁往他地;五、虢叔为郭氏鼻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作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过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公,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二月,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建立家庙,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亲笔撰书《郭公庙碑铭》,《郭公庙碑铭》载:“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郭子仪为华阴郭氏,《新唐书》载“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可见郭子仪的祖籍在太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太原的郡治位于阳曲县。虢序封于阳曲,论郡望,所以称为太原郭氏。古阳曲隶属于太原,而太原又位于阳曲,所以说太原就是说阳曲(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可见郭子仪的祖籍在阳曲。

阳曲在唐代叫汾阳。郭子仪是唐代名将,唐朝皇帝就因郭子仪功勋卓著,功盖天下,以古汾阳这个名字而命名封他为汾阳郡王的。

有人在山西《文史研究》总第25期发表题为“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的文章说,从来没有看见历史上有古“汾阳”,为了证明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他却自相矛盾引用《史记·晋世家》卷三十九载:“晋惠公遗书里克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说史记上的汾阳就是今天的汾阳县。其实汾阳之邑下面有个注解:“汾水名汾阳,晋地也”。这分明是指汾河北岸弯曲处的汾阳,无论是今天还是古时汾水(汾河)都流经阳曲县,而不流经今天的汾阳县,这说明汾水(汾河)与阳曲县有缘,而与今汾阳县无缘。还有人借东汉应劭“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的解释,说阳曲是泛指,因而说阳曲是山西平陆县太阳渡附近,釆用移花接木之法,企图将郭氏之得姓地从阳曲移至今日的汾阳县来。欧阳修是宋初人,他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的用词和地名是给当代人和后代人看的,难道他不用古老的地名而用身后的地名吗?不难想象他能考虑到把不叫阳曲的平陆太阳渡附近写成阳曲吗?试问,在今天,会有人将今日的汾阳市叫做山西省太原市汾阳县吗?

从前面各个朝代的各种史籍和地理志书记载,不仅历史上有汾阳存在,而且确实是因为唐代古汾阳名命名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的。从地理位置上看,唐时汾阳在太原北,汾河北边的弯曲处;明时汾阳在太原南,文峪河西边,两地相距三百多里。从时间上看,阳曲在唐武德三年析置汾阳是公元620年;今汾阳是明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汾阳的,是公元1595年,两县历史年代,相距975年,如果从汉、隋两朝阳曲叫汾阳算起,时间相距有一、二千年。郭子仪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是在公元762年,今日的汾阳县是明万历23年即公元1595年才改为汾阳县,也就是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后的833年才出现今日的汾阳县。唐朝皇帝只知道唐朝的汾阳,怎么能够预料到明朝会有个汾阳呢!唐时爵位共分九等即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候、县伯、县子、县男。根据这个规定,只有皇子才能封为一等亲王,而郭子仪封为二等郡王是皇族以外文武大臣的最高荣誉。按照当时的习惯,封爵名号多以本人祖先得姓的祖籍地而命名,所以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就是以阳曲古汾阳的名称冠名的。

郭子仪祖籍地是阳曲(太原),无疑郭子仪的儿子的祖籍地也是阳曲(太原),所以郭子仪长子郭曜封太原郡开国公;四子郭昢封为清源县开国公;五子郭晤刲为乐平开国男;七子郭曙追封为祁国公;八子郭映封为寿阳县开国男。以上被封的五个地方都在唐时太原郡范围内,而唐时的西河郡的隰城、介休、永安、平遥、灵石、绵上,一个也没有被郭子仪后代所封上。唐朝皇帝是清楚的,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汾阳即阳曲,在阳曲东南,即五子、八子的封地;南边是太原、清源、祁,为长子、四子、七子的封地。为什么封爵不到西河郡呢?因为西河郡不是郭子仪的祖籍地和得姓地。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后,本族便以“汾阳”为堂号。郭子仪的子孙便以“汾阳”为荣,以“汾阳”为标志,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阳郭氏”,谁都知道这是郭子仪的子孙,自然而然地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国当代文史学家郭沫若虽然祖居四川乐山,可是故居门庭上醒目书悬“汾阳世第”。这无疑是在向子孙和外姓表明郭氏之血脉源流。

综上所述,由于古代阳曲是隶属于太原郡,而太原又位于阳曲,这个汉隋唐三称汾阳的阳曲县,是山西第一大县,史称“三晋首邑”,面积很大,太原就在阳曲这块土地上。所以,说太原就是说阳曲。(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故阳曲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阳曲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得姓地发源地。或者说,太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太原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得姓地发源地。

其实现收藏在汾阳市博物馆的一幅《唐故上大都督骑都尉郭府君碑碣並序》,是郭氏起源阳曲最有力的佐证。碑文在追叙郭氏源流时说“自姜嫄履迹,乃诞隆周,王季君临,爰生虢叔,褒称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此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书》问世早397年,它的内容印证了《新唐书》关于郭氏起源于阳曲的历史记载。说明早在汾阳王郭子仪出生之前,郭氏起源于阳曲,已有定论。所以太原阳曲是郭氏起源地得姓地,是毋庸置疑,不可辯驳。

(本文作者系华夏姓氏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主任、《中华郭氏大典》主编、中国管理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郭世和)。

 

郭氏源流考之二

 

 1994年编印小园《汾阳郭氏族谱》时,在其前头写了一篇“郭氏溯源”,当时仅从本支上溯4594年,由传字辈到轩辕黄帝。在查阅资料时,就见到郭氏起源有二种说法:一说齐地有郭氏之墟,盖古国,齐灭之,因以为氏,齐有郭荣;一说文王季弟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此后时常想起,如果紧扣“郭氏溯源”这个题目而论,应该包括本支以外的所有郭氏在内。

从编印族谱开始,先后和全国十几个省市(县),以及海外的台湾、新加坡、泰国等地区和国家的郭氏组织取得联系交流资料,互通信息,有幸看过许多郭氏家谱和郭氏源流的专著,因之对郭氏起源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认识。许多谱牒,由于作者所读资料的多寡,加上自身水平的限制,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寻思以后,有人读谱,不一定都能统览诸多谱志,所以很想把我所看过的,经过研究之后的见解,写成一篇综合性的郭氏溯源,供后人参考。

郭氏起源,综合起来有三种说法:一、以所居之地为姓,如居于城郭者,是为郭氏,古代有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等姓氏,皆以所居地域之方位为姓,后省文减笔,统称为郭氏。

    据黑水郭氏世德录记载:黑水郭氏,旧作“郭博勒氏”,本达乎尔(达斡尔族)之支族,系出大贺氏,契丹国族也。远祖徙黑龙江之郭博勒屯,因以为姓。共和(辛亥革命)后,弛冠姓之禁,族人仿古人复姓从简之例,以郭为姓,系黑水郡望,所以别太原郭也。

上述举例,不唯是以所居之地为姓的实例,还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改为汉姓的理论依据。

二、少数民族改为汉姓,即所谓“胡姓汉化”,改为郭氏。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曾多次入主中原,历时既久,和汉族同化,改为汉姓,即所谓“胡姓汉化”,其中有的改为郭氏。“胡姓汉化”,除前面例举的黑水郭氏外,《古今书辩证 郭氏》载:“后魏郭崇播、本党氏,改焉”。后晋天福年间之郭金海,其先世为突厥族;宋太师太保郭从义,其先世为沙陀部族,因破契丹有功,屡受封赏,也改为郭姓。

1982年,浙江平阳郭寿郁,拜访过泉州海外交流历史研究所,他们称:明代很多外国侨民居住泉州,后按明朝皇帝的要求,都改汉姓,中有改为郭氏者。

三、黄帝苗裔,虢转为郭,是为郭氏。

古代虢与郭同音,且可以互相借用,如左传写晋献公“假虞灭虢”这件事,左传写“假虞灭虢”,而公羊传则写作“假虞灭郭”,足以证明。虢转为郭,又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为东西两支,地处山东及河北北部,辽东半岛的郭氏称为东支;处于黄河中上游陕甘一带的郭氏称为西支。

东支郭氏,由黄帝少子禺阳(又称禺虢),在山东聊城建立古郭国,夏代即有侯伯郭哀、郭支,为夏禹之御。商有郭崇,春秋时,古郭国为齐所灭,其国人以郭为姓,齐有郭荣、郭最、郭周父即其族人。

《路史·国名记·巳卷》,在夏世侯伯中,有一段关于郭哀的记载:“郭哀,夏后御,时之聊城有郭水出东南郭,,商有郭崇子”,并引用“三一经”注释云:“郭崇子,商代人,彭真人弟子”。

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虢字条载:“汉史游《急就篇》颜师古注曰”,“齐有郭氏之墟,盖古国,齐灭之,后亦为郭氏,齐有郭荣,即其族也”。

《路史·国名记·杂国》,明确列有“虢国”之名,并引《左传》昭公七年传注曰:“虢,燕地,与齐境”。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出唐代郭氏的四个郡望:华阴、颍川、昌乐都指明是出自太原为虢叔之后,唯中山郭氏没有。他说:“中山郭氏,世居鼓城(今河北晋县),唐有正一,相高宗,生忠,通事舍人”。没有点明他是属于何派,这也可以间接证明他是属于东支之古郭国之后。《郭氏史略》说中山,馆陶郭氏即古郭国衍派,我觉得是可信的。

西友郭氏,是指黄帝裔孙周文王的两个胞弟虢仲、虢叔之后,虢仲、虢叔为文王卿士,功在王室,藏于盟府,封于虢,时称虢公,因虢郭同音,由虢转郭遂为郭氏。其实这支出自周王室宗支的郭氏,是当今华夏郭氏的主要姓源,尤其是虢叔七十一代裔孙郭子仪,因佐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其后代子孙,以汾阳为灯号,即称“汾阳郭氏”。

《环球郭氏宗谱》开列出的77支郭氏衍派中,不但多自称为虢叔之后,且还多认为是汾阳王后裔,由此可见一斑。从黄帝到商纣王止,在我国《历代纪元表》中,记载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6001100年之间,历经尧、舜、夏、商四朝,计52个皇帝,而这同期从黄帝到周文王究竟传了几代?由于史无明载,难以确考。

郭汤盛先生撰写的广东大埔大麻《郭氏源流简述》中,对这段历史有个轮廓的概述,他说:“郭氏最早之远祖,本姓姬名弃,为帝喾后妃姜嫄所出,尧时为农师,舜时为后稷,至夏太康朝,因后羿夺取相位,其后裔始弃官奔狄,六传后,有名公刘者,善货殖,积资甚富,为邻封猃狁凯觎,为安全计,遂南迁陕西之豳邑(今陕西彬县),汤时受封为邠侯,再传至古公亶父,因避戎患,复率族东迁,止于岐山之阳,定国号为周,有子三人,长大伯;次仲雍 (又名虞仲),三季历(又名王季).季历亦生三子,长.西伯(即周文王姬昌),次虢仲,三虢叔”。

周武王即位后,封二叔虢仲于雍,地在今宝鸡市东的虢镇,史称西虢.封三叔虢叔于制,地在今河南荥阳虢亭,史称东虢。  当时以国定姓,因虢郭音近,故虢公称郭公,遂以郭为姓,此郭氏得姓之始也。

这篇郭氏源流简述,虽然仅举五代名字,但粗略地勾勒出了这段历史的轮廓,作者后来在和郭经南先生一起主编《环球郭氏宗谱》时,把这段历史补充成27世传周文王,井称之为《郭氏远祖世系通考》。这段历史,帝室世系为52代,每代平均289年,由此可见,郭氏远祖,最少要52代以上才可信,否则的话,这些老祖宗都必须代代到50岁以后才结婚而后生子,你说可能吗?

    文王两弟封于虢,许多古籍虽说从此就由虢转郭,但从现有谱牒中看,鲜有见到虢仲后裔的郭氏宗支。而绝大多数的郭氏都自称虢叔之后。环球郭氏宗谱则把虢叔称为“郭氏得姓始祖”。但这支虢叔后裔,井非从虢叔本身就转为郭氏,而还须历尽坎坷,而后才演变成郭氏的。

公元前767年,因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幽王被杀,西周京城再也不能坚守,平王这才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郑国桓公因在保卫镐京的战斗中殉国,其子武公又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所以平王默许武公把紧挨着东京洛阳的东虢吞灭,划归郑国版图,因平王是天子,所以史家把这一事件写作“平王东迁夺东虢之地与郑武公”,把罪责归在周天子头上。

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元年,楚庄王起兵伐陆浑之戎,得胜提兵越雒水扬兵周境,问九鼎之大小轻重,阴有灭周之意,借口责平王灭虢之罪,于是定王只好又去寻求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氏,这才是最初的郭氏起源。也在这时同期,地处镐京西南的西虢的虢仲后裔,跟随平王东迁上阳,即今河南之三门峡市(旧称河南陕县东南之李家窑),史称南虢;还有一个别支封于下阳,地在山西平陆县境,因与南虢隔河相对,史家称为北虢,西虢东迁后仍有部份虢仲后裔留在原地不迁的,史称小虢,公元前687年,为秦武公所灭。

这些事件,在《左传》、《通典》、《读史方舆纪要》、《路史》、《辞源》等典籍都有明确记载,但由于北宋欧阳修在领衔主撰新唐书时,在《宰相世系表》中,把虢仲虢叔的封地,以及平王和定王的名字混淆了一下,后代谱牒家在修撰族谱时,鉴于欧是皇帝老师的威望,新唐书又放在24史之列,不加思索,以讹传讹,弄得不能自圆其说。

宰相世系表写:“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於西虢,封虢仲於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於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

这篇宰相世系表,只要结合历史和地理两门常识,即可以看出是一篇存在矛盾的文章.周时西虢在陕西宝鸡市东的虢镇,东虢在河南荥阳虢亭;虞在山西平陆县,郑在河南新郑;虞郑之间怎么会是西虢?可知它是写反了。

平王在位是公元前770720年,楚庄王伐周是在公元前606年,这时去寻求虢叔裔孙序的,怎么会是平王?也可以知道这是把两位周王的名字写反了。

这在当时,吴慎针对该书所出现的谬误,曾写出新唐书纠谬20卷,专驳新唐书,曾公亮奏称:“吴慎所驳虽有是处,但过常之处亦不少。”

由于《新唐书》写成之后并没有进行修正再版,后世阅读《新唐书》之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纠谬20卷,以致把虢仲虢叔的封地说得时东时西,这就影响了我们虢叔后裔对发源地点的认定。如《左传》在叙述群臣向郑武公推荐将制邑封绐其爱子共叔段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这段意思是说;制邑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虢叔的末代君主恃险无备,所以死在这里,把共叔段封在这里,恐蹈复辙,所以说别的地方可以。左传还说虢亭有虢叔台冢至今尚在,但虢叔的后裔寻根时,并没有人到这里寻找过,足以证明。有人说:仲叔之封,谁东虢,谁西虢无关宏旨,导致这段历史愈传愈乱。

比如有的作者误信虢叔首封西虢,而西虢地在宝鸡市东的虢镇,接着下面说“西虢地处虞郑之间”,怎么解释都不能自圆其说。周时虞在山西平陆,郑在河南新郑,任凭怎样附会,西虢都无法放在虞和郑国之间,于是只好把平王东迁时刚刚建立的北虢,南虢说成是虞郑之间,殊不知平王这时已经夺虞郑之间这块虢叔之地了,在这同时刚刚建立的南北虢国怎么能够同时又建又夺,《新唐书》说的“之间”,作者把他拉成三角形了,令人啼笑皆非!

有的作者误信虢仲首封东虢,平王东迁时,默许郑武公把这块“虢叔”封地吞拼了,如果虢仲封地真在东虢,这时宰相表怎么又把它写作“虢叔”之地了?所有典籍都载明这时西虢随王室迁都上阳和封别支于下阳,上阳即今之三门峡市,  1990年在修建黄河水库时,掘出了140000平方米的虢国墓地,并认定其中一个九鼎大墓为虢仲公墓。有的作者就是看不到这些现实,肆意把这里写成“东虢大本营河南三门峡市”。  

有的作者误信寻求虢叔裔孙序的是平王,而否定了定王。至于楚庄王这位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有的采取不承认封虢叔裔孙序,是楚庄王伐周之因;有的则主张另有一位同名的楚庄王和平王同时存在,殊不知表中提到的楚庄王如果不是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的话,有什么能量能迫使平王改正错误,延续虢叔后裔?真是异想天开!

    综合上列种种说法,如果郑武公吞灭的东虢若真为虢仲封地的话,那末平王求的为什么不是虢仲的裔孙序,而是虢叔的裔孙序?这些作者就不管了。

    再如,真如前列作者认为西虢是虢叔封地的话,那末史载西虢随平王东迁今天的三门峡市,1990年在这里掘出的虢国墓地为什么是虢仲而不是虢叔墓?这些作者就都闭口不谈了。

    本来各写各的,今天用不着去揭示别人的老底,但由于这些版本流行起来比任何族谱都广,误人误已,所以不得不作此数语,以正视听。

    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百家姓》,有关郭氏起源也主张出自周之虢叔。我认为如果郭氏起源仅从虢叔开始,它首先出现的“唇亡齿寒”这个典故用的就不够贴切。

    公元前658(左传写的是鲁僖公三年,史记晋世家写的则是晋献公十九年),晋献公以“屈产之乘,垂棘之壁”送给虞君要“假道伐虢”,宫之奇谏曰:“虞虢乃唇齿之邦,唇亡则齿寒”,君不听,是年夏,地处夏阳的北虢为晋所灭。北虢亡后三年,晋献公复假道虞以伐虢,克上阳,还袭灭虞,至此虞虢皆亡。南北虢国是虢仲后裔的封地,似与起源虢叔之说无关,仅供参考。现在郭氏溯源巳溯明上列三个出处,而主要的郭氏姓源则出自周之虢叔。

  虢叔首封东虢,地在河南荥阳虢亭,即古称制邑的地方;左传说它的台冢尚在,由于其位置紧挨着东京洛阳和郑都新郑,公元前767年平王东迁时被郑武公所灭,后来因楚庄王的问罪,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姓.由于古代的阳曲隶属于以后建立的太原郡,太原建郡后郡治又设在阳曲境内,所以唐朝宰相颜真卿撰写的郭氏家庙碑即曰,“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大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这就是郭子仪先祖的来龙去脉。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除了叙述这支华阴郭氏之外,还说:“后汉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准、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徙颖川。”高宗宰相待举即其后。

又说:“昌乐郭氏,亦出自太原,后汉郭泰,字林宗,世居介休,司徒黄琼辟大常,赵典举有道,皆不应,世称为郭有道,裔孙居魏州昌乐。唐有济州刺史善爱,生元振,相睿宗”。

由此可见,唐代郭氏,即有太原,华阴、颍川、昌乐、中山等五个郡望,郭子仪晋封为汾阳郡王后,后代子孙以汾阳为灯号,以示别于华阴郭氏,即后来的汾阳郭氏。

写到这里,我觉得这篇郭氏溯源可以结束了,这篇溯源不唯溯明了郭氏起源的三个出处,且又着重叙述了华夏郭氏重要姓源乃周王室宗支,从黄帝到郭子仪出生时,历时3300年,再下去,就应归于各个郡望的子孙历史了(作者:郭义福)

 

郭氏源流考之三

——汾阳郭氏朔源

 

1964年出版的台湾《郭氏族谱》考证:郭氏源出黄帝是所有郭姓的共同远祖。黄帝二十七世传周文王,编有《郭氏世系通考》。

周文王的三弟虢叔也叫郭氏得姓始祖。虢叔六十世传郭子仪,编有《郭氏得姓世系通考》。但在这个通考,没有颜真卿写的“郭公庙铭”中提及的汉光禄大夫广意父子名字,觉得从时间上推断,漏洞更多,故不作为首序排在谱前,仅作为附录刋于谱后,供后人参考。

一说其先虢国,周文王三弟封东虢,地在河南省荥阳县的虢亭,后人称为虢叔。公元前767年,平王东迁时夺了这块虢叔的封地与郑武公,东虢亡。由于平王这次是无故灭虢,,犯了众怒,于是楚庄王起了陸浑之师以伐周,责周王灭虢,周定王只好又去找到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号为“郭公”。

由于古代的阳曲是隶属于太原郡,故太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太原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发源地。

由于这个历史年代太远,距今巳有二千七百六十一年,历代史籍,多有讹记,比如既记“虢叔封于西虢”,又括号注“一说东虢”。既说虢叔封于西虢,地在“宝鸡市东方”,又说西虢地处虞郑之间(其实处在虞郑之间是荥阳虢亭)。既说西虢是虢敊的封国,当介绍西虢随平王东迁河南上阳时,又说留下的子孙是虢仲的子孙。前后自相矛盾,莫衷一是。

更有甚者,最近山西文史研究馆出版的一份“郭子仪与汾阳”研究专号,全部文章都把今天的汾阳县说成是“郭氏之根”,“郭氏之源”,“郭氏正宗”之所在。把郭子仪出生地华阴郭氏,也说成是源出今日的汾阳县,把今日名为汾阳县的“汾阳”,与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的“汾阳”相提并论,鱼目混珠,指鹿为马,以假充真,竟然把建立在新加坡的“世界汾阳郭氏宗亲团体联谊会”的寻根日程引到偏离郭子仪的祖籍地。名为寻根日程共八天,到第六天车才过华县而又没有安排瞻仰这位始祖的诞生地——华县西马村。只有第七天到建陵拜祖才是子仪公的陵墓所在。所以现在应该深入探讨一下郭氏的源与流了。

山西文史研究馆八月份出版的一本《郭子仪与汾阳》研究专号,其中上从省委书记胡富国,下到汾阳县政府办公室干事张源,共十二人,发表了十四篇文题、诗题探讨文章,引证了大量古籍,证明周文王两个同母兄弟虢仲、虢叔的始封地,发展和灭亡,以及后裔的去向。強调所有郭氏都出于今天山西省的汾阳县。其实今天的汾阳县唐叫西河县,是在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833年后,明万历23年才改为汾阳至今,与郭子仪无关。

我不能苟同他们的意见,姑就他们引证的资料,注明页数予以摘编探讨。

P10:《新唐书》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一说东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敊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以伐周,责周王灭虢,于是周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专号作者之一王希良先生说:“后太原(隶于古阳曲)成为郭氏又一得姓之地”。 我认为:这件发生在公元前767年平王东迁后封于阳曲的“阳曲”,由于后太原位于古阳曲,后阳曲又隶于今太原,故太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侯封国。同时也成了中国历史第一块郭氏的发源地。而不是“又一得姓之地”。 此文说虢叔封于西虢,又括号注:“一说东虢”,究竟是东虢还是西虢?持不肯定态度。同时也没有指明具体位置。

《唐山过台湾》载:西虢是虢叔的封地,故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方,后来平王东迁,这个国家随王室迁都上阳,也就是河南省的陕县东南,史称南虢,春秋时为晋所灭。当西虢东迁时,有一部份虢仲子孙留在陕西未迁,称为小虢,后来被秦所灭。东虢是虢仲的封地,其故地就是现在河南省荥阳县的虢亭,后来被灭于郑。北虢是西虢的别支,故地在今山西省的平陆县境,“春秋”上记载的“晋假道虞以灭虢”, 指的就是这个北虢。这本书倒是指明了各个虢国的具体位置,以及后来的演变和消亡,但也没有说出具体消亡时间。其中间虽说到西虢是虢叔的封地,当西虢东迁时,却又说留下的部份子孙是“虢仲”的子孙,称小虢。这和《新唐书》说的虢叔既封西虢,又一说东虢,又说西虢地在虞郑之间一样自相矛盾。

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郭舜平,1990年写的一篇“郭氏共同远祖”载:“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灭,前689年西虢为秦所灭。前655年北虢为晋所灭。

郭舜平先生与《唐山过台湾》这本书有矛盾:一是,没有说随平王东迁这回事,他把南虢的上阳说成是北虢的首都,地占三门峡东南李家窑和山西平陆的一带地区。二是把前687年说成是西虢为秦所灭,而不是说小虢为秦所灭。

P19: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说“虢有三:荥阳的虢亭为东虢;山西平陆的下阳,因滨河之北,是为北虢;河南陕州的上阳为南虢。”这可以说明,西虢东迁是确有其事的。所以王夫之不说西虢而却说有南虢。至于没有说小虢,而是因为小虢太小的缘故。

从上列四种摘录看,虽然说清了虢仲、虢叔的封号与封地的具体位置,但记载本身与自已阐述的内容有矛盾,书与书之间在叙述同一事件时,用词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加以磨合。《新唐书》对自己说的“虢叔封西虢”持不肯定态度。说虢叔封于西虢,又括号注(一说东虢)。既说虢仲封于东虢,又说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具体地点不明确,也有淆混。         

翻开中国地图,西虢的封地“宝鸡市”在陕西的西南部。东虢的封地“荥阳虢亭”才真正是“虞郑之间”。西周都城在陕西西安。平王东迁是由西安东迁到河南洛阳,这时去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夺的只能是荥阳虢亭这块地方,因为周时郑国在洛阳东南方向。

《新唐书》说到平王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后,受到楚庄王起陆浑之师的讨伐,于是只好又去找到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为“郭公”。这次“封于阳曲”是做为对夺了“荥阳虢亭”这块土地的补赏,说明“荥阳虢亭”这块土地的国名就是“东虢”,主人就是“虢叔”,所以周平王才去“求虢叔裔孙序”,而不是“求虢仲裔孙序”。这和《唐山过台湾》中间说的西虢就是虢叔封地,西虢东迁时,留下的却又是“虢仲子孙”,而不是“虢叔子孙”相一致,都是自相矛盾。历史的真实面貌应该是“虢仲封西虢,地在宝鸡东”,“虢叔封东虢,地在荥阳北”。只有这样结论,郭舜平先生说的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所灭,与《新唐书》载的“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才能叠合。其实说东虢为郑所灭,毋宁说为平王夺更确切,因为周平王是天子,东迁而夺了虢叔之地的。

综合以上分析,《新唐书》载的“封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应该反过来写成“封虢仲于西虢,封虢叔于东虢”才符合他本身载的事实。那么以后我们该怎么确认呢?以后就要改变一些史籍对虢叔的称为“西虢叔”的称谓,而改称为“东虢叔”,你们说呢?

我这样做,仅只是把上列古籍自相矛盾的说法理顺而已,否则之话即使让那些作者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我作出这样的结论在山西文史研究专号还可以找到根据:

P7作者王希良、韩守林、张源等《郭氏溯源》载:“虢国为周初封侯国,虢仲始封于雍(今陕西宝鸡市东),称西虢。虢叔始封于制(今河南省荥阳县北虎牢关附近),称东虢”。这不说得一清二楚吗?如果还有什么不放心之话,充其量再去问问王希良先生,这则来源是摘自什么典籍的就夠了。

    其实唐杜佑著《通典》,清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左传》与《新辞源》都载虢叔封东虢,(地在河南荥阳虢亭)。现在,虢仲封西虢,虢叔封东虢,既已探讨清楚了,且依其顺序先叙述虢仲: 

虢仲始封于雍(今陕西宝鸡市东),史称西虢。平王东迁时,这个国家隨王室迁都上阳,地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改称南虢。东迁后留在陕西部分子孙未迁,称小虢。另一个别支封在平陆县的下阳,称北虢。

P19《左传载:“僖公二年夏(前658),晋献公假道虞以伐虢克下阳。北虢亡后三年,(前655年)晋献公又假道虞以伐虢,克上阳,南虢亡。回军途中又灭虞,至此虞虢皆亡”。郭舜平先生说的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所灭,确切地说是为周王所夺。公元前687年西虢为秦所灭,确切地说,应该是小虢为秦所灭。公元前655年北虢为晋所灭,应改为前658年北虢为晋所灭。前655年则是南虢最后为晋所灭,这样对虢仲西虢的始封地,发展以及消亡都作了交待。且虢仲这些后裔的封国被灭后,其遗民又在何处呢?      

P12《太平御览·郡部·城》《郡国志》载:、“虞城、虢城,相传既灭虞、虢,迁其族人于此,筑城以居之”。“虞城”、“虢城”位于今山西省汾阳县的南端,大约在这批亡国遗民被遣送到这里后六十年(前594年),晋国在这里创建了瓜衍县。

P12《左传·宣十五年》载:“晋候赏恒子狄臣千室,赏仕伯以瓜衍县”。“狄臣”,大约指就是这批亡国遗民,虢仲的后裔。 

P9《汾阳县志·建置沿革》载:“今汾阳县,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县地。秦、汉、三国、魏因之。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属隰城县地。唐肃宗上元元年改为西河县地,属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县地置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至今。”

从上述摘录看,西虢虢仲的后裔除在陕西的小虢外,其余在豫晋边境的南虢、北虢遗民都被遣送到今天的汾阳县应该是可信的。至于虢仲这些后裔是否也“虢转为郭”,没有见到记载。山西文史研究馆编印的“郭子仪与汾阳”研究专号,19944期总第25期,全部文章強调说,由于是南北两虢的群体所在,所以把郭氏之根,郭氏之源,连郭子仪之根祖都说成是植根在这里。把今天“汾阳县”的“汾阳”与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的“汾阳” 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其实今天这个山西省的汾阳县,是在郭子仪被封为 “汾阳王”后833年时才被明朝万历皇帝改称“汾阳”的,说只有今天的“汾阳县”才是郭姓正宗之所在,实是指鹿为马。我不能苟同这种观点,如果必须坚持这种观点的话,那也只能说是虢仲的后裔,如果也“虢转为郭”,那他们的根、源、正宗才是今天的汾阳县。

东虢虢叔的源流我们还没有进行叙述呢,下面叙述一下东虢虢叔的源流,看看能否符合“研究专号”的观点。

虢叔始封于制(今河南省荥阳县北的虢亭)史称东虢。要改变许多古籍中西虢叔的称呼,改为“东虢叔”。这样才能和古籍自己的记载相吻合。  

公元前767年(周平王四年),平王东迁夺虢叔的地与郑武公,东虢亡。平王这次是由于无故灭虢,犯了众怒,楚庄王起陆浑的师以伐周,责周王灭虢,于是周定王只好又去寻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

    这个“阳曲”,由于后来的太原位于古阳曲,再后来则阳曲又隶于今太原,所以太原(成了阳曲的代名词)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郭公”为封号的诸侯国。太原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郭氏发源地。     

王希良先生把这次分封说成是“虢叔裔孙序单枪匹马分封这里”(甚至可以解释为连老婆孩子都不带)。而今日的汾阳县,则是南虢北虢全族流放地点。所以今天的汾阳县是源,阳曲只能是流。先生在他自己引证的这些材料里,忘记了弄清这件事所发生的年代。分封阳曲是公元前767年,是在周平王东迁之始。而作为虢仲后裔的西虢此时正在隨平王东迁上阳,改称南虢,正高枕无忧呢。就是早期分封到山西平陆的北虢,此时也相安无事。他们一直需要再过一百十二年后才被晋献公“假道虞灭虢”所灭,他的遗民也才被遣送到今日的汾阳县。先生说这些人是太原郭氏之根、之祖、之正宗,世界上有这种“孙子生阿公”的事么?

那么这个以东虢虢叔裔孙序分封于“阳曲”的诸侯国,到什么时候结束了呢?古籍中没有找到答案,倒是颜真卿在公元764年写的一篇“郭公庙碑铭”中对此作了注释。

“郭公庙碑铭”载:“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冯翊是今天的陕西省大茘县。郑县是今天的陕西省华县。郭子仪就是出生在华县西马村。如果用图解来表示:“荥阳虢叔—太原(阳曲)郭公—冯翊孟儒—华县郭子仪,郭子仪封为“汾阳王”。

P20明代罗伦写的“郭氏族谱序”云“郭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汉,子仪鸣唐,太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几千年,由二人郭氏大焉。”这本来已经说的夠明白的了,可就是这样一段文字,王先生把林宗、子仪都解释成根植于今天的汾阳县。其主要论据是说今天的汾阳县古为瓜衍县地,这里是晋献公灭虢后,把南北两虢的遗民都赶到这里,这一群人就是郭氏之祖先,所以这是有力的证据,殊不知王先生自己引证的这段文字,开宗明义就说“郭得姓自周虢叔”。他既没有说“说郭得姓自周虢仲”,也没有说“郭得姓自周虢国”。即使林宗的籍贯是介休,介休与兹氏县(今天的汾阳县在郭林宗的东汉时称兹氏县),也没有隶属关系,罗伦为什么不说“太原、介休”或“太原、兹氏”呢?而偏说“汾阳”,这明明是指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的汾阳,而不是指郭子仪身后833年才命名汾阳县的汾阳,如果把它说成是今天的汾阳县,我不知别的作者有何感想。

(作者:郭义福)

 

郭氏源流考之四

   

山西阳曲是郭氏家族的发祥地,是海内外郭氏家族公认的根之所在,是郭氏家族由虢姓改为郭姓繁衍、生息、辗转迁徙的具有根祖意义的源头。

    郭氏始祖是谁?郭氏在何处得姓?全世界1500余万郭姓后裔都十分关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郭氏始祖是“郭公”,天下郭氏源阳曲。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应改为东虢),封虢仲于东虢(应改为西虢)。西虢(应改为东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应改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徙颍川。”

    这段关于郭氏起源的经典论述,说明“虢序”受封于阳曲,由“虢”转声为“郭”。这是关于郭氏始祖和郭姓起源的经典论述,不容置疑。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这段记载,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声转为郭;二是阳曲是郭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数代人;四是阳曲是郭氏祖籍地,因为“裔孙徙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他地;五是虢叔为郭氏鼻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公,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在台湾编印的《山西文献》,其社长兼总编郭荣生在《文献》第43期上发表了“太原郭氏源流”的文章,也同样认定:“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东周定王求虢叔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枝繁叶茂、族远宗大。”

    1995102023日,泰国郭氏宗亲总会举行该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印制了“泰国郭氏宗亲总会成立30周年纪念特刊”,纪念特刊封二处还绘了“郭氏后裔南迁徙图”。从图上可看出,从阳曲迁出的郭氏分四支迁往我国的南方,第一支为冯翊和华阴郭氏,从阳曲迁到华州,从华州又分为两路,一路到河南、福建后又分三股到了广东、海南和台湾,从华州迁出的另一路到了湖南;从阳曲迁出的第二支先到介休,后又到江苏,从江苏分路,一路到江西,另一路到了湖南;从阳曲迁出的第三支,先到洪洞、沁县,后到安徽;从阳曲迁出的第四支到了沁水,从图中可看出郭氏发源地为太原阳曲。(见郭氏后裔南迁图)

    

 

郭氏根祖在阳曲,得到了郭姓后人和海内外华人中郭氏后裔的广泛认可。史籍浩瀚,仅选有典型意义的若干史实为证:

    早在唐朝,郭氏根祖在阳曲,就得到了汾阳王郭子仪的肯定。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修建家庙,刑部尚书、书法家颜真卿(公元709年-785年)亲笔撰写了《郭公庙碑铭》。《郭公庙碑铭》讲:“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碑记落款为: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男从武及第授左卫长上封汾阳王太尉中书令子仪立。

    刑部尚书颜真卿为当朝中书令(宰相)郭子仪之父撰写《郭公庙碑铭》时,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再三推敲的。其中关于追溯郭氏起源的记述,无疑是按郭子仪及其家族的意见书写、审阅并同意的。《郭公庙碑铭》是当朝人记述当朝事,属于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最权威的。

    郭子仪被旧史臣誉为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完人”。用史臣的话说,就是所谓“人臣之道无缺”。一出《打金枝》戏,使得汾阳王郭子仪的大名如雷贯耳、传遍海内外。郭子仪请颜真卿撰写的《郭公庙碑铭》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述,也就成了郭氏后人奉行的经典之作。

    北宋时,欧阳修和宋祁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实际上印证了唐代颜真卿撰写的《郭公庙碑铭》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只不过更加具体化而已。正因为如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才能够在郭氏族人中世代相传,并得到郭氏后人特别是郭子仪后裔的普遍认可,以至成为历代编修郭氏族谱的基本依据。

1911年随父从福州郭宅乡徙居马来西亚当代富豪郭鹤年家谱记载:徙居马来西亚的郭氏家族,其得姓始祖就是受封于阳曲的郭序,他们都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1994513,郭鹤年回山西寻根谒祖,亲自出席了香港嘉里集团与山西矿务局合资经营的太原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的签字仪式。从此,山西太原也有了他的公司。当记者问他为何要在山西投资时,他倾吐了肺腑之言:“我的祖先在山西,我的心在山西。”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的家谱记载:山西晋城南岭乡郭台铭家族的得姓始祖,是受封于阳曲的郭序,他们也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

    当郭台铭成为台湾大富豪排名第一后,200310月,回到故乡山西,在太原投资创办了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暨鸿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20055月又决定在故乡晋城投资,创建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据晋城南岭乡郭台铭的家谱记载,郭台铭先辈中的“德”字辈,就能与阳曲县保存的《郭氏族谱》中的“德”字辈相互对应上。这种状况,极大地拉近了郭台铭与阳曲县的距离,增进了郭台铭与阳曲县的感情。20061019,郭台铭回阳曲考察后提出,在阳曲创建镁合金基地。

据史籍载:郭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郡望,主要有太原郭氏,冯翊郭氏,华阴郭氏,颍川郭氏,昌乐郭氏等等,这些郭氏在各地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郭氏是当今中国常见的第十九大姓氏之一,按全国人口总数计算,排名十六位。它的分布也很广,

    从虢叔之后裔分布看,最初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山西和陕西一带,并以山西为主要聚集地。虢国于春秋战国时期灭亡后,除在上述三地留居者外,另有一部分东移、南迁、西徙或北上,陆续分布于整个中国大陆,接着又东渡台湾,延伸至南洋群岛以至世界各地。

    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并有一部分移居内蒙古、甘肃、四川、安徽。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山西太原仍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

    到了三国时期,吴国有富春人 (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和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次是唐高宗总章年间至武则天垂拱年间,河南省固始县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另一次是唐懿宗咸通年间,郭子仪之孙郭嵩与其叔带着先祖郭子仪的香火,自光州固始随节度使王审知的弟弟王想避战乱入闽,定居长乐新宁(今称芝山),地名郭坑(此即郭氏入闽始居之地),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

    五代十国时期,郭子仪后裔大批南迁,福建、台湾、广东、香港的郭姓,多为郭子仪的后代。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的郭姓,很多都是郭子仪的后裔。

    到南宋时期,有一部分郭姓开始进入广东。其中,入琼始祖为郭氏始祖第七十六世孙郭元音、郭元吉两兄弟(原籍福建莆田。南宋末年,元吉任广东琼州评事,与兄元音渡琼,落籍文昌县)。

    元末明初,一场大规模的、历时50余年的官方移民高潮开始,又有大批郭姓人从山西移向各地。

    明末清初,福建郭嵩一支又从长乐分迁至闽东、闽中、闽南及闽西等地,后东渡台湾,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本文作者系太原市委党校学者范富山西省阳曲县郭氏宗亲会会长郭红拴)

 

郭氏源流考之五

——郭氏之源在阳曲

 

郭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的古老姓氏,也是当今人口众多的第十八大姓,人口总数达一千五百余万。山西作为郭氏的发祥地,郭氏人口达九十一万,位居全省第七,在宝岛台湾的二千三百万同胞中,郭氏达二十六万,排名十四,是入台最早的大姓之一。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根朔源,中华郭氏祖根就在山西太原阳曲县。

一、郭氏始祖初封阳曲,“以国为氏” 转虢为本郭。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姫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西虢误,应为东虢),封虢仲于东虢(东虢误,应为西虢)。西虢(西虢误,应为东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以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平王误,应为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准、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候。裔孙徙颍川”

这是正史中有关郭氏起源的权威记载,后世众多的姓氏学专著,以及存世的近百部郭氏族谱,均认同和沿用了这一说法,郭氏之源在阳曲巳成定论。近年来,我们在考察郭氏渊源的过程中,于2000年在大向善村,发现了一幢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的石碑—《唐故上大都督骑都尉郭府君碑谒并序》,碑文在追述郭氏渊源时说道:“自姜嫄履迹,乃诞隆周,王季君临,爰生虢叔,褒称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此碑现存汾阳市博物馆)

文中姜嫄,即周人始祖母,王季即季历,为周文王、虢仲、虢叔之父。虢叔后裔郭序,被周平王(平王误,应为定王)封于阳曲,褒称郭氏,望著太原,而建宗庙社稷于阳曲。

这幢石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书》问世早397年,印证了《新唐书》关于郭氏起源于阳曲历史的记载,尤其是它发现于郭氏后裔较多的汾阳,说明早在汾阳王郭子仪出生之前,郭氏之源在阳曲巳有定论,太原阳曲是毋庸置疑的郭氏祖庭。虽然由于年代久远,最早的郭氏宗祠建于阳曲何时何地,尚须进一步考察确认,但据郭氏族人,故老相传,在今阳曲郭家堡村,曾建有郭氏宗祠,至今尚存唐代遗迹和明、清祭祖的戏台,可为郭氏之源在阳曲之佐证。

二、先有郭氏,后有阳曲,阳曲建县缘于郭氏。

先秦时期,郡县制度尚未普遍推行,春秋时郭序所封阳曲,只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历史地域名称,阳曲正式建县,当在汉代,是依据郭序后裔聚集之地的阳曲,而建县命名的。据《山西通志·沿革谱》阳曲条目下载:东汉末年,“魏武(即曹操)始迁阳曲之民于太原郡北四十里狼孟南境,筑城居之,阳曲之名始此。”曹操此次徙阳曲之民,即郭氏后裔的群体,狼孟南境所筑之城,即今阳曲县南十五里石城村都旧址。由此可见,阳曲县之建置缘于郭氏,先有郭氏后有阳曲,没有郭氏的群体聚族而居,繁衍创业就没有阳曲县的行政建置。                    隋唐以后,阳曲县的行政建置和区域范围,虽屡有变更,但大多在今阳曲境内。据史书所载隋开皇三年(583),阳曲改名阳直,十六年(596)改汾阳,隋炀帝时移治木井镇,即阳曲县黄寨,唐武德七年(624)又改汾阳为阳曲。也就是说,阳曲在隋唐时又名汾阳,这也就是唐代郭子仪“郭氏汾阳堂”的历史渊源。

总而言之,没有阳曲就没有郭氏;没有郭氏就没有阳曲。阳曲是郭氏发祥、发展的祖根所在,郭氏是阳曲文明进化的主脉。

三、天下郭氏出阳曲,郭氏祖根在阳曲

自东周初年,郭序受封阳曲之后,阳曲就是郭氏族人的世袭封邑,郭氏之根深深扎在阳曲。秦汉以来,郭氏族人因做官出仕,避乱播迁,或经营谋生,开枝散叶,迁居异地,宗枝衍派遍布全国各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十分盛行,依“九品正中制”荐拔人才,选用官吏,将全国分为上、中、下三等九级,朝迋设有“姓氏谱局”, 州郡派有“中正”之官,专门评定转录各州郡姓氏的门第等级。据晋代贾执编撰、官方审定的“姓氏谱”所载,太原阳曲郭氏被定为太原郡五大姓氏之一,被列为全国郭氏之首。隋唐时,虽然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但门第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据敦煌石窟发现的唐代《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所载,太原阳曲郭氏仍列为“山东(此处山东指函谷关以东广大区域)八大姓之一”,为太原郡之名门望族。

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所载,自魏晋以来,中华郭氏依据其地域分布,传承关系,共形成十二个郡望(即郭氏十二大支派),太原阳曲郭氏位列榜首,诸郡郭氏中的冯翊郭氏、京兆郭氏、华阴郭氏(属陕西)、馆陶郭氏(属山东)、颍川郭氏(属河南)、晋昌郭氏(属甘肃)、河东闻喜郭氏、曲沃郭氏(属山西)等八大主流支派,均出自太原阳曲郭氏,也就是说,。全国五分之四的郭氏均出自太原阳曲。如冯翊郭氏始祖为阳曲侯郭淮之孙,河东郭氏始祖为郭淮三弟郭镇.,颍川郭氏始祖为郭淮四弟郭亮。以汾阳王郭子仪著称的华阴郭氏,则为太原郭氏衍派,冯翊郭氏之分支。

由此可以看出,太原阳曲郭氏是众多郭氏支派衍生发展的祖根所在,在某种程度上,可说天下郭氏出自阳曲。

四、天下郭氏同根共祖,携手共建阳曲祖庭

“百川汇海,万岳朝宗,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传统美德,也是郭氏后裔对阳曲祖庭的赤子情怀。从郭序于公元前767年受封阳曲,距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历代郭氏族人,无论是功业显赫的王侯将相,还是默默无闻的庶民百姓,都在以不同方式抒写着郭氏的史诗华章。有的是以文治武功的业绩荣耀乡里,有的是则以辛勤耕耘故土建设添砖加瓦。

在中华郭氏的发展史上,有两段最为鼎盛的时期,并由此而孕育了两个著名的郭氏家族:一是魏晋时期世袭阳曲侯郭淮世家;一是“再造唐室”汾阳郡王郭子仪家族。追根朔源,“阳曲侯”与“汾阳王”乃是同根共祖,一脉相承,都是阳曲郭氏后裔,其祖籍故里都是阳曲。

郭淮,字伯済,其祖籍郭全为东汉大司农,世居太原阳曲。郭淮本人历任三国曹魏大将雍州刺史,因长期在雍州、汉中等地主持对蜀的攻防守御,与诸葛亮相持多年,为巩固曹魏政权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嘉平二年(252)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阳曲县侯。其子郭统、孙郭正相继袭封,因阳曲在汉代为汾阳,咸熙二年(266)改封郭正为汾阳县子。

唐汾阳郡王郭子仪为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是太原阳曲郭氏分支,华阴郭氏后裔,因平定“安史之乱”封为“汾阳郡王”、太尉、中书令(相当为宰相)。按唐代官制,郡王是仅次于宗室亲王的二等封爵,是一个宠荣的荣誉爵位,並无实际的封国领地,郭子仪称为“汾阳郡王”,是因为华阴郭氏出自太原阳曲,郭子仪的祖籍在阳曲。在汉隋唐时,阳曲一度时期改称汾阳。按唐代修史、立传、赏爵、封候的惯例,多以祖籍地冠名,故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表明了华阴郭氏出自太原阳曲的历史渊源,是郭氏族人献给阳曲祖地最丰厚的荣誉。郭子仪不仅功高盖世,名垂青史,,是“多福、多寿、多子”,“八子七婿皆朝廷重臣,诸孙数十人,每群孙问安,不尽辨识,颔之而已”,族人总计达三千余口,是唐代中叶第一大家族。宋元以后,其子孙后裔遍布全国各地,明清之际,又渡海迁台,创业海外,以至当今海外郭氏侨胞90%以上都自认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郭子仪成为中华郭氏中最具号召力,凝聚力的历史人物。

近代以来,郭氏子孙遍全球,成为海外华裔侨胞中精英荟萃的旺族大姓。据初步统计全球现有各类郭氏宗亲组织34个(含港澳台地区),形成一个以血缘姓氏为纽带的“华人社会”。在全球十二大亿万富翁排行榜中,郭氏佔有三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创业海外,心系故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旅居海外郭氏子孙纷纷归国寻根。汾阳王郭子仪后裔,马来西亚糖王华人首富郭鹤年先生,曾亲临太原谒祖朝宗。原祖籍山西晋城台湾首富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先生,也是汾阳王郭子仪后裔,他对家乡的建设不遗余力,先后捐赠善款达14亿,近年来又投巨资于山西富士康集团,落籍太原省城。2006109日又亲临阳曲祭祖朝宗,並准备在郭氏发祥地阳曲投资,创建金属镁冶炼企业,可吸纳员工二十万人,等于再造一个阳曲。他们为家乡故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更是郭氏族人的骄傲和自豪。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华郭氏原于阳曲,天下郭氏出自阳曲。如此丰厚的人文积淀,如此广博的人气网脉,确是难能可贵的人文资源,亟待整理发掘,开发利用,。抓住发展际迂,打好郭氏品牌,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对阳曲、太原乃至整个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录自山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吉教授2008年网易博客)

 

郭氏源流考之六

——“汾阳堂”考

 

中华民族有四千多个姓氏,每个姓氏大都有自己的堂号。有的一姓一个堂号,有的多姓一个堂号,有的一姓多个堂号。郭氏是中国百家大姓中的一个古老姓氏,根深叶茂,分枝很多,堂号也很多。

上古郭氏族徽(图腾略),象征郭氏分居四方,勇武刚强,无往而不贞(贞,正也),用以区别其他不同姓氏。郭氏族人,繁衍昌盛,发展到唐代已有二、三十个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族望(即郡望,一族祖先受封之地,或者显赫祖先世代居住过的地方,为郡国所仰望),有太原郭氏(知运),冯翊郭氏(崇礼),华州郭氏(子仪),颍川郭氏(待举),中山郭氏(正一),昌乐郭氏(元振)等。此外尚有京兆、万年、扶风、洛阳、河内、河东、闻喜、邯郸、魏州、河南、固始、阳翟、浚仪、太和、栎阳、武昌、广汉、张掖、敦煌、西河、云中等诸郡(县)郭氏。(见《大唐氏族志》和《元和姓纂》)每郡郭氏,多有自己的堂号,用来区别于其他不同的宗支。

汾阳堂是郭氏众多堂号中的一个著名堂号。

什么是汾阳堂?汾阳堂起源于唐代中兴名将郭令公子仪,于肃宗宝应元年(762)建辰月(3月)由代国公进爵为汾阳郡王。唐时汾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不是现今吕梁地区的汾阳县。太原汾阳是郭氏的郡望所在地。唐时功臣受封大都被封于其祖先的旧望地所在(也有例外)。汾阳是所受封爵的地名,不是籍贯所在地。郭令公祖籍阳曲(古汾阳),是新望。所称汾阳堂是在长安亲仁里汾阳王府院内。汾阳堂,本是厅堂的名称,是汾阳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后来用作汾阳王的族属和后裔的代称,即堂号。《唐书》本传称汾阳王宅居亲仁里(坊)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谭宾录》说:亲仁里,大启其门,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唐两京城坊考》:朱雀门东第三街亲仁坊有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宅。姚合、刘禹锡等皆有诗歌咏,足以证明:汾阳堂在长安亲仁里汾阳王府院内,不在当今的山西汾阳县某地。

有人说:当今汾阳也成为郭氏华裔寻根问祖之地,我国最早的一座汾阳王庙就建在汾阳(县)等等,言多失真。按:当今汾阳县,汉代为兹氏县,晋改隰城县,唐初改名汾州西河县,明代改名汾阳。它与太原之汾阳重名,而且晚出,似有冒称之嫌。唐代汾阳王庙,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7)九月,不可能建庙于明代新设的汾阳县,或者说唐代的汾州西河县。因为最早的一座汾阳王庙,创建者是韩游瓌,不是韩游环。他是灵武人,郭令公的裨将,以破安禄山有功,拜邠宁节度使。不是汾宁节度使。(唐代没有汾宁节度使,明代也没有。)邠宁节度使治所在邠州,领有邠、宁、庆三州,辖境相当于现今陕西的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和甘肃的宁县、正宁、庆阳、环阳、合水、华池等,不包括山西的汾州西河县。北宋欧阳斐《集古录目》记述得明白:唐汾阳王庙碑,……邠宁节度使韩游瓌请为郭子仪立庙于邠州。(见《四库全书·宝刻从编》)邠州去汾州千八百里,不应张冠李戴,混为一谈。唐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唐汾阳王庙碑,传到明代也不可能搬运到汾阳县重立!谱牒研究者,应当尊重历史。

国内外郭氏以汾阳堂为堂号者颇多,说明他们是唐代汾阳王后裔,不是明代汾阳县人;表明他们对祖先的崇敬,不是对世人的炫耀,而是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鞭策。如河南大梁(开封)郭氏,江苏徐州(彭城)郭氏、如皋郭氏、常熟郭氏,江西吉州、宜春、万载郭氏,浙江桐庐、东阳郭氏,湖北浠水郭氏,湖南武陵、湘潭、湘乡郭氏,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南安郭氏,广东潮安郭氏,台湾、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郭氏,大都称汾阳堂。汾阳堂又称满笏堂,是由于汾阳王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每逢退朝时,笏(圭)版满堂,琳琅满目,说明他们效忠国家者多,故称满笏堂。汾阳堂亦称点颔堂,由于郭令公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点头)而已。(见《唐书》本传)如湖南中湘沙头郭氏便称点颔堂。汾阳堂又称忠武堂,由于汾阳王谥曰忠武,如浙江诸暨、暨阳、浣东郭氏皆称忠武堂。所有汾阳堂、忠武堂、满笏堂、点颔堂,大都表明他们是汾阳王后裔,冒称者例外。至于江苏毗陵(武进)郭氏则称源汾堂,不知源汾之汾,是汾阳王爵位之汾,还是汾阳县之汾,湖南湘阴郭氏则称太原堂。山西崞县郭氏称崞阳堂,河南新乡郭氏称孝思堂,京江郭氏称续古堂,润东郭氏称诒政堂,金坛郭氏称笃叙堂,江阴郭氏称仁德堂,泰县郭氏称七凤堂,亳县郭氏称由义堂,宿松郭氏称忠孝堂,汤溪郭氏称余庆堂,兰溪郭氏称翠兰堂,灵湖郭氏称繁祉堂,云山郭氏称滋德堂,安化郭氏称全福堂,醴陵郭氏称雍豫堂,莆田郭氏称世庆堂,惠安郭氏称贻榖堂,中山郭氏称治本堂,良都郭氏称保顺堂。其宗支何属?当细读其谱牒始知。他如崇明郭氏称敦睦堂,中湘(高桥)郭氏称敦本堂,剡西郭氏称崇本堂,萧山郭氏称敬爱堂,是和其他诸姓共用一个堂号,难于考证其宗支、派系。古人说,千百年前同姓是一家;今人说,环球同志是一家,或者也有道理。(本文来源淮海郭氏网安徽徐州作者:郭广伟)

 

 

郭氏源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邠州”变“汾州”,第一座汾阳王庙就“落户”汾阳县

山西省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又称《郭子仪与汾阳专号》)上,张海瀛的《郭子仪与山西汾阳》一文(下简称张文)说:“德宗建中二年(781)夏,汾阳王郭子仪谢世后第五年,即德宗贞元二年(786)七月,汾阳王庙首先在山西汾州府落成。”他的根据是《山西通志》中的一段:“汾阳王庙碑,贞元二年七月,旧在汾州府。……《集古录目》:‘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汾宁节度使韩游环为请子仪立庙于汾州。碑以贞元二年七月立。’”

文中提到的《集古录目》,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之子欧阳棐所著,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研究金石文字的书籍。笔者千方百计找来此书一阅,发现不对。《集古录目》的相关文字是:“唐汾阳王庙碑:唐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邠宁节度使韩游瓌请为子仪立庙于邠州。碑以贞元二年七月立。”张文中的“韩游环”应是“韩游瓌”之误。“瓌”音guī,作者可能认作“環”字,进而录成简化字“环”,这个暂且不表。最大的问题是,张文将《集古录目》中的“邠宁”、“ 邠州”都变成了“汾宁”、“ 汾州”。

查《旧唐书》、《新唐书》中的韩游瓌传,他是郭子仪的部将,后任邠宁节度使。查《新唐书·方镇表》,邠宁节度使领邠州、宁州、庆州、泾州、原州等,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彬县、长武、旬邑,甘肃的宁县、庆阳、镇原、泾川、平凉、固原一带,驻节在邠州,即今天的陕西彬县。翻遍《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纪》,唐朝也没有“汾宁节度使”,历历在目的都是“邠宁节度使”。 邠宁节度使的“邠宁”二字,指这一地区的两个主要州——邠州和宁州。邠州的治所在今陕西彬县,宁州的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两州在地理上紧紧相连,设节度使,再囊括周围地区,符合军事要求。而“汾州”和“宁州”,一个在今山西汾阳,一个在今甘肃宁县,相隔千里,一个将军率军驻扎,有何可能性?

韩游瓌是郭子仪的部下,郭子仪晚年曾率军驻扎在邠州达十年之久。韩游瓌作为邠宁节度使,在邠州建汾阳王庙是合情合理的,决不会跑到千里之外的汾州建庙,这不符合逻辑。

“邠”与“汾”二字相仿,许多人不识“邠”(音bīn)字,将其念成“汾”的音,因此把“邠州”念成,甚至写成“汾州”是常见的事。民国初,“邠州”改成“邠县”,念错、写错的事仍然存在。有鉴于此,解放后,国务院将“邠县” 改成“彬县”,用同音字代替了生僻字。上述张文中把“邠州”变成“汾州”,把“邠宁”变成“汾宁”,也可能是误认、误读、误录造成的。但处理史料不甄别,不考究,不慎重,将邠州汾阳王庙“落户”到汾州,进而说成是“汾阳王庙首先在山西汾州府落成”,就是学术研究是否严谨的问题了。

(作者 阎广勤)

二、汾阳王郭子仪没有封地,食邑地也不在汾阳

郭子仪因功勋卓著,被唐王朝封为汾阳王,许多人就认为他的封地、食邑地在山西汾阳。这其实是错误的。

人们通称郭子仪为“汾阳王”,而正式名称应是“汾阳郡王”。 郡王是一种爵位,爵位是享有某种特权的称号。唐时,爵位共分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九等。郡王是二等爵位,因一等爵位亲王只有皇子才能授予,因而郡王是皇族之外文武大臣的最高荣誉。为加区分,每个被授予爵位的人,其爵位之前要冠以名号,如汾阳郡王、代国公、太原郡公、寿阳县男等,这里的汾阳、代、太原、寿阳都是地名。至于取什么地名作名号,情况比较复杂,但不管什么情况,这个作为爵位名号的地名,并不是其本人的封地。历史学家王仲荦曾指出:“唐制,王、公等没有实际的封地”(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6月版148页)。唐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并不实行商周时期的分土封侯制度。当时,连皇室封王者都不准出京城一步,何况郭子仪这样的异姓王,更不可能有封地。所以,汾阳王郭子仪有封地一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那么,郭子仪的食邑地是否在汾阳县呢?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学家王仲荦说:“受封的功臣和贵族,虽然都没有实际的封土,但加食实封的,可以根据所食实封的户数,征收租庸。”(《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6月版480页)。就是说,唐代对封爵者虽不给封地,却有食邑若干户的名义,但实际上也是徒有其名,称为虚封,。只有加上“食实封”若干户之类的名号,才能拨出若干民户的赋税归食邑者享用(参见杨志玖、张国刚《中国历代官制讲座》,载《文史知识》198512期)。郭子仪去世前,食实封二千户,就是实际享用二千民户的赋税。食邑地点,并不以封爵名号的地点确定。撰于唐朝的《唐六典》一书说,封爵“皆以乡亭,多假空名,不食本邑”,《新唐书·百官志一》记:“食实封者,得真户,分食诸州。”这就是说,给食实封者缴纳赋税的民户,分散在各州,并不专在一地。而且,食实封的地区,也往往由受封者自由选择,他们大都“专择雄奥”,“莫居墝瘠”(《唐会要》卷九十引宋务光语)。

由以上史料可以看出:⑴汾阳郡王的“汾阳”与郭子仪的食邑地没有必然联系,作为食邑地来说,它只是“空名”;⑵ 郭子仪的食邑地不专在一处,而是分散在相关各州;⑶ 他的食邑地不会在贫瘠凋敝之处,必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所以,今汾阳县是郭子仪食邑地的可能性很小。

郭子仪的食邑地到底在哪里呢?新旧唐书的郭子仪传和《资治通鉴》等都未明书。但有一条记载,值得注意。《新唐书·郭子仪传》:“李灵曜据汴州,公私财物一皆遏绝。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其中的“封币”一词,指封户向郭子仪缴纳的财物(参见《中国古代军事家传记选注》,岳麓书社19851月版)。这里说的是,驻在汴州(今河南开封)的军阀李灵曜拥兵割据(约为大历十一年),从这里路过的朝廷和食邑者的赋税财物一概被李灵曜劫取,只有郭子仪食邑地向郭子仪缴纳的赋税,李灵曜却不敢扣留,还派兵护送。当时郭子仪家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他本人驻防在邠州(今陕西彬县),都在今陕西中部。从郭子仪的食邑地向陕西中部运送财赋,要路过今开封,一查地图就会明白,其食邑地只有在开封以南或以东才合理。从当时的军事、经济形势分析,北方受到战争严重摧残,经济凋敝,财源枯竭。而南方江淮一带战争较少,经济相对繁荣,是当时唐朝的主要财赋之区。从江淮向长安一带输送财赋,汴州(今河南开封)是必经之地。因此,郭子仪食邑之地可能就在江淮,但肯定不在今山西汾阳,因为从山西汾阳到陕西中部,不用绕道开封。(阎广勤)

三、出土文物与古籍记载

有关“西虢”与“东虢”的史料

“郭坊信息”96年第2期转载郭汤盛先生有关“东虢”、“西虢”的史料,文中提到“词源”注解虢叔为武王弟是错的,但在1979年修订再版时已改正。至说西虢为虢仲封地我认为并没有错。发生在公元前1100年,武王封其叔父之事,即使在左丘明写“左传”时。武王封西虢也已事过五百年,以后历代著述,如果没有这些前人著述为根据,只能是胡说八道。现就我已经掌握的资料,试作简略探讨,欢迎各地宗亲指教。

《左传》载虢仲封西虢,虢叔封东虢。 西虢地在今陕西宝鸡虢镇,东虢地在河南荥阳虢亭。北虢在山西平陆下阳,南虢在河南陕州上阳(史载南虢系由西虢随平王东迁后改称,留岐不迁者称小虢)。《通典》是唐朝杜佑所著,其论点与“左传”同。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北宋欧阳修所著,其论点与《左传》、《通典》相反,谓“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但又说西虢地处虞郑之间。 周时虞国在山西平陆县北部,郑国在河南新郑县境内,虞郑之间只能是东虢虢亭,绝不会是西虢虢镇。

《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顾亭林(炎武)先生所著,其论点又与《左传》、《通典》同.

《佩文韵府》是张玉书在康熙五十年写成的,其见解又与《左传》、《通典》/《读史方舆纪要》相反。

张献琼写的《中国姓氏集》,郭经南等编写的《环球郭氏宗谱》又持《佩文韵府》的观点,因为他是根据该书写出来的。

《郭子仪与陕西华县》、《郭子仪与汾阳》其论点又与《左传》、《通典》、《读史方舆纪要》同。

1908年出版的《词源》、《词海》其论点正是从《左传》、《通典》、《读史方舆纪要》等书引伸出来的,我认为这不是颠倒引述,而是言之有据。

从以上排列的资料看,说虢叔封于西虢,首见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由于“宰相表”列在二十四史之内,具有很高权威,所以写族谱的作者没有人对其自相矛盾的叙述提出怀疑,也没有人与地图对照,以讹传讹,愈传愈广,贻害不浅。

即使以“宰相表”论,不仅只有“虞郑之间”不是宝鸡虢镇这一点,还有“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这一点,平王东迁是由于镐京守不住了才东迁的,处在镐京西边的西虢,还用夺吗?公元前767年还没有飞机,处在陕西西部的虢镇,即使送给郑武公我谅他也不会要的。由于荥阳虢亭与郑国比邻,所以夺的只能是东虢,开头写封虢叔于西虢是欧阳修错了。

史载平王东迁时西虢随王室迁都上阳,改称南虢,1991年以来在河南三门峡市发掘出的虢国墓群中,九号墓一座证明果然是虢仲公墓。由宝鸡博物馆王喜平先生提供的“虢之小考”中,虢镇城南由秦宣王太后建筑的常宁宫碑载:“公爵乃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也是以证明虢仲封西虢是对的。还提到1982宝鸡地区京当公社出土的虢仲甬,铭文载”虢仲作姒尊鬲“乃虢仲为其妻姒氏作的器物,从这些地下埋存的器物,到各种史书记载看,《词源》、《词海》的引述并无颠倒。(作者:郭义福)录自《郭坊信息》

四、浅谈《郡望》与《堂号》

“郡望”,是指郡中显贵的姓氏。

“堂号”,是指祖先的名号或爵号。

郡是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秦以前郡小於县。秦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36郡,这时郡大于县,相当于现时市管县的市级行政区。

郭氏得姓阳曲。秦昭襄王三年设置太原郡时,郡治位于阳曲。建郡后阳曲又隶于太原郡,称为晋阳首邑。周定王元年(606年,乙卯岁),定王封虢叔裔孙序于阳曲(新唐书作平王,误)。古时讲郡望,人们在提起阳曲郭氏时,即以太原代之,称为“太原郡郭氏”。

这个“太原郡郭氏”,由于用地域名称,当然是指所有住在太原郡的郭氏宗亲。这就是“郡望太原郭氏”的内容。宋嘉佑五年(1060,庚子岁),欧阳修写出的“宰相世系表”,记载中国郭氏有五个郡望,即太原以外,有冯翊、华阴、颍川、昌乐、鼓城。

唐开元间,郭知运因军功封“太原郡公”;其子孙以“太原”为标志,也称“太原郭氏”。但这个称谓已经是“堂号”,不是,“郡望”。与“郡望”的“太原郡郭氏”有着内容上的巨大区别。郭知运是颍川人,讲郡望属“颍川郭氏”,但他不唯不包括住在颖川的郭氏宗亲,也不包括住在太原的郭氏宗亲,严格地说,即使是兄弟叔伯的后代都不包括,这个“太原郭氏”只代表“太原郡公郭知运”的后代。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壬寅岁),郭子仪因军功封“汾阳郡王”,其子孙以汾阳为标志,即称“汾阳郭氏”,这个称谓也是堂号,不是郡望。讲郡望郭子仪属“华阴郭氏”。郭子仪世居华州,封王时已经离开阳曲七百余年,祖上历迁至冯翊,最后到达华州(华阴),汾阳的封号虽因郭氏得姓之地阳曲古称汾阳而来,但这个“堂号”不但不包括住在汾阳县的郭氏宗亲,也不包括住在冯翊、华阴的郭氏宗亲,严格地说,即使是子仪公十个兄弟的后代,都不包括在内。

    汾阳历史上没有设郡,现在有些人在称“汾阳郭氏”时,加了一个“郡”字,变成“汾阳郡郭氏”无形中增加了地域的内容,是否妥当,有待商榷。

    山西省阳曲县,汉、隋、唐三代均叫过汾阳县,唐武德七年(624),并入阳曲至今。阳曲在太原市北。太原南面的西河县,明万历23(1595)改名汾阳,这时距子仪公封汾阳王已经833年。“汾阳郭氏”的后裔,由于不了解历史的原因,为了寻根,往往闯进今天的汾阳县,闹了不少误会。有人看到这种偶合的误会,不但不去提醒,反而想将错就错,把郭氏的后人都引入这个迷魂阵中。诸如提出今天山西汾阳县是“郭氏之根”、“郭氏之源”、“郭氏之祖地”等等。山西文史研究馆编印的研究专号,名为《郭子仪与汾阳》,就是这样做的,其作者虽然大部分是别姓,但也有个别本姓名人却充当了这个角色。

    199411月,在这些文章误导下,世界各地郭氏宗亲一行80多人,走进了今天的汾阳县,并在子夏山下名为八里坟的乱坟堆前,重新建立了一座汾阳王的衣冠冢,供人凭吊,做为郭氏起源汾阳的凭证。

    199010月,阳曲县政协主席、郭氏研究会会长姜国民先生,写了一本《郭氏之源在阳曲》的专著,第五十页中题为“两种说法一个墓,是朱是郭待研究”的专题,对这事做了精辟的分析。姜国民先生在文中指出,八里坟中的衣冠冢,是明代永和王朱济烺之子朱美坞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以朱代郭,愚弄了各地宗亲,成为我们郭氏的耻辱。   更可悲的是今年汾阳王1300周年诞辰,世界各地的汾阳王裔孙去年在泰国决定,今年庆典在汾阳县举行,这将是天大的误会,为了使宗亲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特撰写此文,供参考。(作者:郭义福)录自《郭坊信息》

五、两种说法一个墓——是朱是郭待研究

    郭氏发展数千年,好多情况还需继续研究。对今汾阳县的郭子仪衣冠冢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郭子仪的衣冠冢。山西《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三十六页,《爱子村郭氏遗迹调查》一文中说, “村外有郭氏族坟,从一里坟到八里坟共八组,子仪公的衣冠冢就在八里坟内。……其间随处可见残遗的翁仲、石兽,以及牌楼残片,我们漫步其中,意外发现了一楹书有‘口本水源仪型宛在’的石联,这儿就是子仪公的衣冠冢。而且在这期的封三处还印发了照片。证明这里确有郭子仪的衣冠冢。另一种说法,就是明朝晋王朱、六子朱济烺子孙墓地,其中有朱济烺之子朱美坞的衣冠冢。其理由有三:其一,按照中国葬俗,死地非祖籍才有衣冠冢。郭子仪并没有死在汾阳,怎能设衣冠冢?如孙中山病死北京,归葬南京中山陵,北京才有其衣冠冢,况且,从唐到明,郭子仪传宗何止八代?朱济烺先封永和为永和王,后迁孝义,又迁汾阳,朱济烺之子为美坞到朱敏洼,共九代,其中,朱美坞因非分讲排场,闹三宫六院,“以罪取京,卒”,后蒙恩赦归太原守祖坟(朱),故今太原有坞城,其葬于东太堡边山,这样,汾阳县爱子村族坟只有八组,而朱美坞只有衣冠冢。其二,山西《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封三处的“爱子村令公衣冠冢四明碑楼遗存之楹石联”上有字为“口本水源仪型宛在”这里的 “仪”并非郭子仪的“仪”,因为祀祖联是不许将祖先名讳直接嵌入联中的。这里的“仪”是准则、表率,型是法式、楷模。联中尚缺一字,按文理应为木,“木本水源,仪型宛在”,木指朱的木旁,水指朱济烺名中济之水旁。意思是他们的木和源(祖先)是朱和朱济烺。其三,山西《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封三处印的“衣冠冢遗存之蟠龙碑额”,按照中国封建社会之规定,非帝裔,异姓王(公)侯均不能用,否则为僭越,是要杀头抄家的,郭子仪与唐朝皇帝李是异姓,他封的是郡王,不能用蟠龙碑额,而朱济烺与明朝皇是同姓,他封的是亲王,故能用之。笔者没有到过爱子村看过,故不能断言,但认为朱美坞的衣冠冢理由服人。对郭氏的研究要尊重历史,要对后人负责尤其要对郭氏后人负责,把祖宗都搞错了,那就是笑话,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方针,谈了上述几个问题,供他人指正。(本文录自姜国民先生《郭氏之源在阳曲》一书)

六、阳曲历代是封王封侯的地方——再议郭氏研究中的造假风

    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因为郭子仪祖籍在阳曲,阳曲古代曾叫汾阳,这是一般历史常识,这个汾阳就指的是阳曲。

有两篇文章却任意造假,一篇是郭世科写的《古老汾州是郭氏文化的发祥地》,在其文中第十自然段中说:“何况还有‘畿内之地,皆不以封’的唐代戒律和地域条件不宜封的缘故。因此,阳曲县为汾阳王封地应属无稽之谈。”另一篇文章是山西师范大学城环学院研究生吕世宏写的:“郭子仪封爵汾阳王的‘汾阳’含义及封地考”在该文第四部份又说:“阳曲为畿县,正由此因,这些地方是绝对不会封给功臣的。”畿,畿辅,指的是京都一千里范围内为畿辅之地。唐朝建立,以长安为京都,长安现称西安,在陕西省南部,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册集》第五册第4041页京畿道,关内道一图可看出:京畿道范围还在陕西省南部,东面没有超过黄河,而同册第4647页河东道即今山西省却无畿道一说。两人文章却说阳曲是畿辅之地,只要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何况大学文凭的人却要胡说。唐皇帝封王时也是清楚的,陕西省华县是郭子仪的出生地,该县郭子仪研究会著书《郭子仪与陕西华县》,该书第7页写到:“序的后裔,遂以郭为姓,因阳曲在古代属太原郡,郭氏遂为太原著姓。又因阳曲一带曾称汾阳,故郭子仪在封为郡王时,以其得姓之地冠以名号,而称汾阳郡王”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振芳著的《汾阳王郭子仪》一书,其书封面写着:“身为太原望族郭氏后裔郭子仪,凭着高超的武艺,智慧的头脑和对唐王室的耿耿忠心,几度扶危济困,勋高一代,被封汾阳王。不过,唐朝的汾阳指的却是今太原阳曲这个地方。”

从上述可看出:唐朝皇帝封汾阳郡王指的是阳曲的古称汾阳,郭子仪的出生地的宗亲也是指为汾阳即阳曲这个地方,专家论著讲的更清楚不过,造假是不行的。阳曲在汉、隋、唐三个朝代时曾有一段时间叫汾阳,历代封王封侯有好多位,汉朝的靳疆封为汾阳侯,三国时的郭淮封为阳曲侯,其孙子郭正封为汾阳子,唐朝的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元朝的斛斯椿封为阳曲县公,明朝的朱美先封为阳曲王。这些是对绝对不封之说的彻底否定。许多历史证明阳曲是历代封王封侯的地方。(作者:姜国民2008918日)

七、正说“汾阳”——三议郭氏研究中的造假风

唐代名将郭子仪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人们习惯把郭子仪称为“郭汾阳”,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人们对“汾阳”二字日益感兴趣,为了把“汾阳”加到自己的方面来,就胡说起来,有的干脆邪说起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还历史公道,要正说,不邪说,历史是真实的,历史是公道的,最终证明正说是对的。

(一)古地理学中的汾阳。水北山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在地名与山峰的命名中常见。汾河是山西省的主要河流,从管涔山发源,到入黄河,基本走向是南北流向,分不出水北水南,就无阴阳之区别,但汾河两端都是东西流向,就有阴阳之区别。一处从娄烦县静游镇向东流去,经古交,上下兰村到太原城西向南流去,在这段有水北水南之说,所以汉、隋、唐时此处西东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带就有汾阳,同时这段弯曲的北部就叫阳曲,二者同处汾河上游的北部,阳曲汾阳同为一地。另一曲折之处是从侯马西折,经新绛,稷山,河津流入黄河,这段因河流东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说,历史上有汾阴县的出现。汾阳、汾阴两县可见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地图》第五册第17-18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诸郡图。今汾阳位于文峪河的西边,所以历史上曾叫西河郡、西河县,其同汾河无缘。阳曲县有两个村,叫洛阳和洛阴,因有一河叫洛水,把两村分开,河南的叫洛阳,河北的叫洛阴,老古相传,黄帝在阳曲县的阪泉山将蚩尤打败,用了阴阳二宝,实际上是从洛阴,洛阳两地发兵,夹攻于阪泉山,将蚩尤打败的。从上述例子说明以水南水北命名的地方是多的。

(二)《史记》一书中汾阳之邑,说的是汾河北面的土地。郭世科写的《古老汾州是郭氏文化的发祥地》,该文第10自然段写到:“有一误传,说汾阳始名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其实,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汾阳就叫汾阳。《史记·晋世家》载:夷吾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郭世科想用史记中的话,说明今汾阳在春秋时期就叫汾阳,而在引用时,郭世科有意删掉史记中该段话下还有个注解:“汾水曰汾阳,晋地也”“命里克汾阳之田百万,命邳郑以负蔡之田七十万”通观之意是要汾河北部土地封给他。邑,除县古称之外,还有国都,人民聚居的地方,封地,愁闷不安等多种解释,郭世科引用史记中的话,有意删掉注解,怕暴露出今汾阳与史记中的汾阳无缘。史记中汾阳之邑的真实意义是指汾河北面的土地,汾河北部指的是阳曲的土地。郭世科说的误传,实际上是正传,因《汾阳县志》就载,今汾阳“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县地。秦、汉、三国、魏因之。晋、南北朝、隋属隰城县,唐肃宗上元元年,改为西河县,属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县置汾州。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至今。”汾阳县志讲的清楚,既然春秋属瓜衍县地,就不能同时成汾阳县。而且是万历二十三年依廓设汾阳县至今。这怎能成为误传。本人现藏有一本由汾阳市人民政府,19948月编印的《汾阳》之书,书中写道:“汾阳县历史悠久,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为兹氏县,明置汾阳县至今。”这是汾阳市人民政府编印的,明置汾阳县至今,这是正传,郭世科却说误传,应该改正。

(三)阳曲在汉、隋、唐时的汾阳。阳曲位于汾河上游弯曲的北面,所以叫阳曲。《阳曲县志》(清朝道光年版)在叙说阳曲地名变化时写道:“隋隶太原郡,开皇六年文帝自姓杨恶其曲之名,改曰阳直。十六年改曰汾阳,因汉故名。又分置盂县,大业初省,入汾阳,末年复曰阳直,移至木井城,唐属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四十五里又置汾阳县。”从“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查知,隋开皇十六年是公元596年,武德三年是公元620年,因汉故名,就讲阳曲在汉朝时叫汾阳,故隋朝时也叫汾阳。历史清楚表明阳曲在汉隋唐三个朝代曾有一时间叫汾阳。  

(四)今汾阳与阳曲的古汾阳之区别。今汾阳位于太原市南,是吕梁市的一个县级市,是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即1595年才叫汾阳县,是郭子仪于762年封为汾阳郡王后833年才出现的汾阳县。阳曲县在汉隋唐三朝时叫汾阳,以唐朝计算是武德三年即620年称汾阳的,距郭子仪封王还有142年。唐朝皇帝只能知道在唐朝武德三年有县叫汾阳,知道以前的事是对。而唐朝皇帝绝对不会预计到833年后又出现汾阳。所以唐朝皇帝只能把郭子仪封在唐朝的汾阳即今阳曲,唐朝皇帝不会预算到明朝又有个汾阳出现,把郭子仪封在唐朝西河县即今汾阳是绝不可能的。(作者:系山西省阳曲县郭氏研究会会长姜国民于2008105日)

八、致世和宗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世和宗长:

有幸拜读您编著的《中华郭氏源流考略》一书,令人钦仰的是您继主编《中华郭氏大典》之后仍然为郭氏源流追根究底而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此书大有力挽狂澜之气慨,对目前学术界关于郭氏源流的争论不休,提出了非常正确的结论,真正做到正本清源。贡献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在郭氏源流问题的学术研讨上具有空前的、划时代的意义!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郭义福宗长《浅谈郡望与堂号》一文的精辟见解,文中指出:“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壬寅岁)郭子仪因军功封‘汾阳郡王’。其子孙以汾阳为标志,即称‘汾阳郭氏’。这个称谓也是堂号,不是郡望。讲郡望郭子仪属‘华阴郭氏’,郭子仪世居华州,封王时已离开阳曲七百余年,祖上历迁至冯翊,最后到达华州(华阴)。汾阳封号虽因郭氏得姓之地阳曲(古称汾阳)而来,但这个堂号不但不包括住在汾阳县的郭氏宗亲,也不包括住在冯翊、华阴的郭氏宗亲,严格地说即使子仪公十个兄弟的后代都不包括在内。”

文章最后指出:“更可悲的是今年汾阳王1300周年诞辰,世界各地的汾阳王裔孙去年在泰国决定:今年庆典在汾阳县举行,这将是天大的误会。”(子仪出生是697年,原文应该是写于1996年)

本人之所以引出上述伟论,目的是要指出这不仅仅是汾阳王族裔的悲哀,而且是全世界郭氏的另一种悲哀。众所周知,郭氏有‘太原郭氏’、‘ 颍川郭氏’、‘ 冯翊郭氏’、‘西平郭氏’、‘河东郭氏’、‘敦煌郭氏’、‘中山郭氏’、‘昌乐郭氏’等等。郭氏族人遍布海内外,有1500万人众。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英贤荟萃的著名姓氏。自上古夏、商、周以来,郭氏族人的发祥、发展、繁衍、播迁,可以说是非常兴旺,也非常复杂。郭氏这棵巨树之兴旺,是有着上述千枝万柯,千流万派。奇怪的是现在根巳正,却枝巳枯。这棵巨树只剩下‘汾阳郭氏’一枝独秀。目前全世界可能有百分之八、九十郭氏后人都承认是郭子仪的后裔,除了历来被研究郭氏源流的学术界忽视遗忘的包括福建中南部与台湾中南部几十万榴阳王十二使公族裔(此支自称太原郭氏)。难道上述其他郭氏支派都绝后了?难道郭子仪十兄弟没有后代流传吗?这是不可思议的,绝对不可能的事。这就是中华郭氏的另一种悲哀。纵览当代名家对郭氏源流的诸多论述,无一对此有所质疑,这证明无数郭氏族群弄不清自己的祖宗源流,纷纷攀龙附凤。此行徑巳令‘崇韬拜墓’的笑话响彻中华大地。这种诬祖混宗的怪现象,祸延各地宗祠、族谱。

自宋迄清以至当今,数不清的族谱世源存有疑问,甚至错误,有抄袭的,有移花接木的,有刻意抬高门第而投靠皇室、王公、将相、卿候的。不可否认,郭子仪的不朽功勋是中华郭氏的骄傲。其影响之大远远超出“林宗振汉,子仪鸣唐”。尤其当代这股人为的飓风,己将中华郭氏后人引入盲目崇拜的迷途,这是最严重的造假,不能不引起所有研究郭氏问题的专家、学者的注意。否则研究族源就失去了意义,认祖归宗就成了一句空话。以上管见臆说之处,望批评指正。(福建旅港钞岱同乡会秘书长、旅港钞岱宗亲会秘书长、香港金井镇同乡联谊会宣传部副主任郭青萍上20105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