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中医名言名句选录

 我的密码本 2013-12-14


  这是我平时陆陆续续收集的一些中医语句,我认为比较有价值,有空的时候我也琢磨琢磨。有些摘自《丹医心悟》。药王孙思邈有句名言:“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意思是说,有这样一种愚蠢的人,学了几年医,便觉得自己学的很好了,以为普天下的医生数自己最高明,没有不能治的病;等到治了几年病,才明白医道之深奥艰难,才知道对许多病症还是没有好方子,一筹莫展。

  1、中药多擅长脏腑病,针灸更擅长经络肢节病。针刺以通经,开闭、泻热为特长,善于治疗实热证。

  刺血重在调血,扎针重在调气,灸法加速气血循环。若只刺血未扎针,效果似乎总要欠缺些;若只扎针不刺血,瘀血不除,某些病则很难立显效果;刺血后再扎针,气血俱调,再配合灸法,加速气血循环,还有什么病不好解决的呢?    

  2、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而成水肿。

  3、地有深谷,人有腋。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膜筋。地有聚邑,人有 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灵枢》)

  4、人有九窍,实十三窍。舌为心窍,廉泉为津窍,鬼门为汗窍,茎为精窍,并九窍为十三窍。(《医参》)

  5、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  

  6、《灵枢·邪客篇》有云:“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7、人体全身有大的关节12处,小的关节、骨缝354处。人体生病时,这些是邪气客居的地方,因此,治病时自己可以在这些地方采用针灸、刮痧、拔罐等方法,祛除邪气。

  8、做梦与健康:阴气盛则梦见大水;阳气盛则梦见大火;上身气盛则梦见飞腾;下身气盛则梦见下坠;肝气盛则梦中发怒;肺气盛则梦中啼哭。

  9、辛味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味;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

  10、久视劳于精气而伤血;久卧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不畅而伤肉,久立则劳于腰膝而伤骨;久行则劳予筋脉而伤筋。

  11、形体安逸但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经脉;形体安逸精神也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肌肉;形体劳苦但精神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筋;形体劳苦而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咽喉。 

  12、五脏精气安静则精神内守,躁动则易于耗散,这时外邪就容易侵入人体。  

  13、为什么未病、小病容易治呢?这是因为病邪新侵入人体,没有定着一处,推它就向前,引它就停止,迎其气而泻之,其病是立即可治愈。

  14、如果秋天咳嗽,是因为肺受了外邪。如果是其它季节咳嗽,是各脏传给肺的。春天肝先受邪,夏天心先受邪,秋天肺先受邪,冬天肾先受邪。

  15、人身的阳气主护卫于外,阴气主营养于内。凡不利天气伤人,外表阳气最先受邪;凡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损伤。 

  16、五实五虚。五实:脉盛是心受邪;皮热是肺受邪;腹胀是脾受邪;二便不通是肾受邪;胸闷是肝受邪。五虚:脉细是心气不足;皮寒是肺气不足;饮食不入是脾气不足;泄利是肾气不足;气少是肝气不足。

  17、春季治病多取各经的络穴;夏季治病多取各经的俞穴;秋季治病多取六腑的合穴;冬季治病应多用药品,少用针刺。    

  18、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太盛,则阳气受损而为病;如果阳气太盛,则阴气耗损而为病。阳气太盛表现为热性病症;阴气太盛表现为寒性病症。

  19、凡病先从经络入手,这也算是治本之法。少阳之经布胸胁,太阳之经布头项,阳明之经布颜面。

   

  20、胃土不固,流失到血里过多,就是糖尿病了。

  21、左手心、肝、肾,心属火,在寸部;肝属木,在关部;肾属水,在尺部。右手肺、脾、命,肺属金,在寸部;脾属土,在关部;命属包络,在尺部。

  22、上身出汗代表气虚,下身出汗代表肾寒。  

  23、气有余是火,不足是寒。火旺者阴必亏而气有余,寒胜者阳必衰而气不足。

  24、女子之"精华"上行为奶水,下行为月水,逆流入心、肺、髓则为红般性狼疮、肺癌、血癌,积于乳为乳癌。

  25、中医是科学,西医是科技。中医的重点是研究"神" ,即内涵,西医则是"形" ,且微观,越钻越细。

  26、邪之中人,如贼之惯犯,若守卫不当,则轻车熟路,每夜必至,嘱其凌晨三点服药,截阻治疗。究其守卫,乃卫阳也,每凌晨是阳气升发之时,今卫阳不足,不能秘于外,营阴不能内守,故自汗。

  


  28、气属阳,血属阴。血气嫩弱,若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弱,气阴虚亏。气虚不能敛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汗证有虚实之分,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亏损,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29、腰痛在左,痛引脾脏。脉见少阳弦脉者,多为三焦与胰脾之病,非寻常之腰痛。

  30、下齿痛多为大肠之证,上齿痛多为胃之证。

  31、胃为肾之关门:咽炎(1)-胃病(2)-肾病(3)水肿。第一阶段:小青龙加石膏,麻杏石甘汤;第二阶段:越脾加术汤;第三阶段:阴证,麻细附。首先治咽,再调胃、三焦,最后肾病。

  32、 斑者,血之淤也,承气汤,酒军除淤生新,因脾不好故新血不生,去淤血而后生新血。

  33、秋天不宜发散(从症除外),应滋阴降气,冬时人与动物都安静地补肾水。

  34、冬应滋阴,夏应养阳,以顺天之时也。逆四时者亡。

  35、 蝴蝶斑是胃不好,应开发心气并健脾(麻细附加芒硝)强心肾的力量,才能强胃气。“健脾要补肾”,“强心要健脾”。注:心气发散至多太过也致面黑,类于蝴蝶斑阴亏之人。要补阴收敛心气,六味地黄丸。

  36、经方之法要先断是哪一经的病,再开药,依经辨证。

  38、尿毒症,忌食酸,辛辣稍可。此中病人夏天出汗可好点,冬天较重。

  39、风池、百会、肩髃用于四肢血脉不同,外感头痛皆效。腋下背阔肌,捏点祛湿。

  40、夏日“伏阴在内”,腹内为阴所至。怀孕2-3月,脉有结脉,非为心脏之病。

  41、内障眼病在眼底-补气强心,滋阴(麻细附);外障(屈光复视)-血调;眼巩膜上有白点为肾水不足;眼珠胀大,收敛用草决明(缓下剂,降眼压)、珍珠母。

  42、收敛药:脾经-龙骨;肾-牡蛎;肝经-珍珠母、石决明。

  43、治疗三步功:(1)下手功-通便去毒-柴桂瓜可;(2)治病功-治病本;(3)善后功。

  44、肾炎-扁桃腺炎入手,尿频-龙牡。

  45、气亏-腰腿痛;颈椎病-脾湿胃热。补气、强心、清热除湿(越术可);胆石-清热除湿(补气、强心,下气利湿)

  46、 慢性浮肿-真武汤(芩、芍、姜、术、附),利小便。

  47、阴阳就是理论依据,治疗就是治阴阳,上工就是知阴阳而晓变通,以施人。

  48、 腰痛加尿黄-内热重(少阳、相火)。右陷脉,气亏。太阴脉在脐内,脾亏。口咸-肾内有火。脉太长-气太亏。

  49、胖子要问咳,足太阴、手太阴之不调。胖子多见心脾病(眼大,五官大)

  50、圆脸,细皮嫩肉,色白,是阴虚,甲状腺亢进。

  51、面乌黑,牙龈黑,唇黑(脾病)。越术加苡泽车、苍术、茅根。

  52、 食肉无味,脾胰不好,但知糖、醋味。

  53、大肠发病多,小肠少;心发病少,胃发病多。

  54、舌为心(根)之苗,舌尖红(心火)。耳为心(根)之窍,耳心疼(心火)。耳为肾(根)之窍,耳心疼(肾水亏)。根、苗、窍之关系(黄庭经言之)

  55、脉长在肝为气淤,在肺为气亏。

  56、麻黄可用芝麻杆代之,发表亦可。

  57、养身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养神。

  58、气亏提不住,月经期多于4-5天而长。

  59、 论人之根性:圣、贤、才、智、平、庸、愚、劣。

  61、发烧不宜食肉,内而化湿热病。

  62、湿热病为证最为复杂,证见多端。但又不外脾湿胃热,只是热与湿之比量不同而已。内热重者反畏冷,此为医者记!

  63、患者月经时间长,用提升法;月经过多,或每月二次,应泄阳明之热(肠);月经刚完用八珍。

  64、舌诊无苔是虚证,表现为内火重。败火同时把温化药加上(如桂枝)。人参、党参作用是养胃气。

  65、脚跟痛是心脑血管病之先兆。

  66、生石膏用不伤胃,其性微寒,不必煅用。不是大寒品。

  67、舌尖中部是“心”,根是脾胃三焦。

  68、 腹中有水微肿是厥阴证。

  69、尖下巴女人-胃不好,不可单一健脾。

  70、 尿崩,膀胱萎缩故。

  71、胰不好喜糖、糯米。肝不好喜食大枣。

  72、绞痛于心是肝气结。

  73、当归炭治月经不来。当归先煮一阵有活血之用,长时间煮当归,挥发油完了,形成于碱,有破血作用。

  74、鼻孔:左名兰台,右称庭尉。

  75、小腹痛。吴萸子、猪膀胱加滑石敷于脐,使尿下。

  76、川芎煮水可堕胎。

  77、 肝有病的面红,于肾火红不同。前者黑红,阴红。后者亮红,阳红。

  78、 秋天霜降后应下气,补药(芪)参之类少用,否则肛气不利。 秋宜下药多用,温燥药少用,但因人而异。

  79、血气枯故身痒,补气补血。

  80、夏天腿肌肉痛(多用燥湿品),黄芪、桂枝。秋冬用独活、桑寄生。亦因人异。

  81、脐上三寸为胰,先查部位,再查经络上之反应。

  82、肺气肿多由肾亏。涌泉通照海,拨照海之筋通至涌泉。舌绛为热,舌暗血行不好。三三饮可扶正。

  83、生姜配石膏调肠胃,生姜配桂枝发表。

  84、 厚朴:当烟吸可促进肠之蠕动。霍香: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85、舌上长物,多正气不足,宜补(三三饮之属)。舌疮、舌痈之类皆然,扶正祛邪。

  86、大五行-形、声、色、气(臊、焦、腥、香、腐)、味。内合万物,外应天地。

  87、脾胃关系:(1)脾有虚阳而胃气不足,(脾包括胰)即为饕餮症,妇女蛋形面(火型)多此病;(2)胃好,脾亏,能饮食,但不知饥,每日三餐并不因饥饿而食。(严重者老年痴呆症)。(3)脾胃均伤。方药:四君子(健脾)+芩连二陈(治胃)+石膏。兴脾阳:草、姜、桂、附(益火生土之法)。老年人长年拉稀-附子理中丸(草、术、黑姜、川附片)。

  88、血病由脾治。

  89、血脂高,胆固醇高者,首乌延寿丹主之。白芍、银花、何首乌。

   90、药其味偏盛,入脏腑攻病。粮谷平和,并入五脏以养人。

  91、少阳病,37.1-37.2°C低热,胆胰有病故低热。伤寒太阳病,>38°C。

  92、腹水(单腹胀),手足不胀,肚大,四肢瘦,面瘦,此肝郁(肝腹水),宜温化。心气足水自还。

  93、阴阳水(先冷后热)治行长腹痛。连饮2-3次。

  94、红果(酸)红枣(甘)红糖(甘),主女子闭经,阴血亏,内热重,烧心,欲冷饮。此酸甘化阴也。辛苦化阳,如“三角风”一味。

  95、《伤寒论》两部大法,养阴除表、扶阳除表,治阴阳俱虚,而里有热、里有寒。

  96、干姜兴脾阳,守中。

  96、夜晚睡前吃东西,饮水多,是心火,心气虚,早不欲食。天王补心丹,归脾汤主之。  

  97、脾胃寒用干姜,心里寒用桂枝,周身寒用附子通十二经。

  98、大便数日一次,或稀或干,忽转好,此回光返照,将亡。俗曰导肠子。

  99、下绦虫-先吃冬瓜子再吃槟榔片,最后用芒硝,见其头(三角形)则不繁殖。

  100、夏枯草-协调人身之钠、钾平衡。钾多人瘦,钠多人肿。

  101、 壮水之主(阴),以制阳光;益火之源(命),以消阴翳。

  102、夏季须用人参补气。

  l03、麦冬清肺胃之火,天冬补肺之阴。

  104、中医四大难证:风、痨、蛊、膈最难医。风有内中风等证。膈为咽堵,噎食,肿瘤。

  105、 高血压治法(病人平时亢奋,病时衰弱者)。立法:开窍、熄风、下气、平热、祛痰。

  106、医有四门:生理、病理、医理、药理。

  107、中医生理:分为经络论、气化论、标本论、逆从论、脏象论等。

  108、正经者,人身左右对称之脉也,内连脏腑,共十二个;奇经者,谓无表里相配,或谓单行者。内经云:奇经无经可求。潜川云:正经如有线电,奇经如无线电。如武功打倒人,当干扰其奇经,扰其大脑方可。如在人面前,阳掌变阴掌,可令人一晕,即此义也。

  109、如夜梦蛇缠、夜梦失火、夜梦红衣小儿(常梦此乃心神外逸)、梦或幻见小黑人(肾病)等。经云:心为婴儿,肾为姹女。

  110、如神经衰弱,即胃气不降而致。

  111、如膝盖痛者,实为胃病。偏头痛者,三焦经病,小柴胡汤加减可也。

  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