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个有风度的老年人

 田叟 2013-12-15
做个有风度的老年人

作者:贾天    来源:养老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3/12/6 13:06:11    点击数:198    责任编辑:  专题部

     风度是人的仪表、言谈、动作、态度、作风所表现出来的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是一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通过内在底蕴与外在风范的集中体现。老年人该如何培养自身的风度修养呢?
    老年人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的文化、经历、经济方面的差异及平素生活细节的不同,风度也就不一样。有的老年人平时注意仪表,衣常洗、发常理、面常修,虽然满头银丝,衣料平平,但衣着得体,走路虽不灵活却很稳重,一举手、一投足都带有一种韵味,给人一种“雄风犹在”的印象。而有的老者,衣料昂贵却不得体,身体虽无病却如重负在身,佝身弓腰,胡子拉碴,鞋帽不洁,走路慢慢腾腾,谈话嘟嘟囔囔,不管他如何做作,总给人以窝囊之感。为什么同是老年人而外表上却给人造成不同的感觉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风度修养的差异问题。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培养自身的风度修养呢?
    一是举止要有长者风度。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尊老敬贤的国家,但也要求老人有长者风度。长者的风度应表现为:和蔼慈祥,宽厚待人。智慧优雅,端庄稳健。和蔼慈祥是老年人修身养性,心地善良的表现;宽厚待人是老年人胸怀广阔,品格高尚的表现;智慧优雅是老年人有着丰富人生体验的表现;端庄稳健是老年人经验丰富、处事稳妥的表现。他们或慈祥,或苍迈,或清奇,或威严等。皆能为青年人所敬慕,也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尊老敬老之风。
    二是言谈应有长者形象。
    每一位老年人由于长期从事的职业会使他具有相应的职业风度,如学者风度,军人风度。但到了老年后,有的人就不注意自己的风度了,衣着不整,边幅不修,说话随便,胡言乱语。在别人面前说话总是滔滔不绝,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而当别人讲话时,又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经常使人产生不愉快。老年人不要因为自己老了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说话谈吐一定要努力做到适度得体,不失长者之风。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晚辈的尊重。
    三是时时不忘个人的情操修养。周总理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说明个人修养是人一生的事情,并不是人生的某一阶段的事情。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要接受终身教育,思想道德品质的再社会化。孔子一直到老年都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和“慎独”精神,他提倡每个人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寻找自己的不足,一定要有自觉性,要“慎独”。尤其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更要谨慎。
    四是要努力培养个人的审美意识。风度美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培育积淀的结果。老年人也要注意学习美学知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有人误认为与众不同才是风度。因而穿怪装,留怪发,说话拖腔拉调,办事做作,俗不可耐,根本就谈不上风度。
    老来有风度,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活出一种味道、一种境界来,而且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编辑 杨文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