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虞美人”,永远的“李煜”

 昵称14385615 2013-12-16

    虞美人,光听这个名字都会觉得美丽,而且是一种夜色深处的美丽。把这么美丽的词牌写得动人,李煜是第一个。

    请看他的两首《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一首是富贵的。第二首是悲慨的,也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情绪既不激昂,也不愤怒,宁静而辽远。

    《世说新语》文学篇里有这么一件事:

 

    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一篇好的作品自然是妙手天成,这种妙手天成得之于自然,而发挥于人心。以言结构,第一首可分为上下两阕,而后一首结构浑然,不可句摘。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先是一问,问得荡气回肠,不知所终。据史书记载,李煜生得“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重瞳”就是说眼睛里有两个瞳仁合在一起,而一般人只有一个瞳仁,所以这是一幅异相。而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最著名的人是“重瞳”的。一个是治水的大禹,一个是楚霸王项羽,另一个就是李煜。说起来也非常的巧,他们不仅都是重瞳,还有不少相似之处。大禹有两个妻子,一个是娥皇,一个是女英,她们是姐妹,后来双双投水,化成了多情的湘妃。而李煜也有两个妻子,就是大周后和小周后,她们也是姐妹,大周后也叫娥皇。楚汉相争,虞姬殉情而死。而李煜一死,终日陪伴他的小周后也在同一年郁郁而终,死后同葬一穴。

    大禹治水泽被后世,项羽睥睨气盖云天;李煜在政治上当然不能和他们相比,但是他也有心胸,也有自己不同凡响的高处,他的世界在词里。“春花秋月何时了”有足够的气势,和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读了让你心胸开张,有海阔天空的自由与历史的辽远。

    荡气回肠、不知所终的一问之后,后面连用了三组对比。春花秋月与往事,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与人面朱颜,这三组对比就像是一组一组的镜头不停地在你面前切换,让你的心理随着画面也在不同地变幻和比较。然后他突然停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的一开始他就发问,最后又是一问,然而他都没有给一个可靠的答案。他说,你还是到大自然去走走吧,看一看“急雪舞回风”,“林花谢了春红”。老杜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李商隐说:“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有思想的人们总是愿意去登一登高山,看一看大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是没有道理的。康德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有两种东西占据我的心灵,要是不断地加以思索,就会给我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在头顶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李煜的这首词答非所问,因为他本不需要直接回答,“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面本来就有一个答案,老子的答案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李煜这首词,要说境界,就四个字:天人合一。

    叔本华说“我是铁石时代的一幅温柔心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说,“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老子》第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意思是说,禀赋深厚精气丰沛的人就如同赤子那样,终日啼哭而声音永远似乎都不会嘶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尽管李煜恨别吞声,但你听他的哭声何曾嘶哑过?

    李后主的词内容博大,因为他不是从外延来理解认识世界的,他是从自己内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这是他作品成功的地方,也是他命运终止的地方。

 

    后记:暇时重读李后主词,兼阅钟鸣赏析文,摘其要而辑之,以飨博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