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拿治痛经

 歪歪小舍 2013-12-17

妇女在经期和经期前后,小腹和腰骶部疼痛难忍,甚至出现虚脱状态,随月经周期而发作,造成精神紧张,影响工作和学习者,称为痛经。

祖国医学认为,痛经的主要原因有:妇女在身体虚弱时受到风、寒、湿斜的侵袭,造成气滞血瘀,气血动行不畅,经络受阻,致使月经排出困难,不通则痛,故发生行经疼痛。

我在长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拿手法。这套手法的特点是:根据痛经的发病原因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使用这套手法见效快、疗效好,而且操作简便,容易学习,便与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操作。

痛经可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阻塞型和气虚肾亏型。针对这些分型的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法和选取的穴位也要有所侧重。

1.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的主要症状是:腹部有下坠痛,疼痛难忍,甚者不能直腰,并伴有两胁肋胀满、乳房胀痛、恶心、呕吐、性情急躁。治疗此症的手法应以行气活血为主。

操作步骤如下:

(1)患者侧卧位,医生站其背侧,双手成八字,自腋窝向髋部做轻而缓的推抹。然后做分推胁肋部,反复5~7次。然后做另外一侧。此手法的目的是调肝理气,缓解胁肋部的胀满,从而减轻腹部的疼痛。

(2)患者仰卧位,医生站其一侧,双手掌面着于患者腹部,自剑突至耻骨做轻而缓的推按。然后双手叠掌,做顺时针的摩腹。要领:动作由轻到重,幅度从脐中开始由小到大,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时间3~5分钟,此手法的目的是:行气导滞,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从而减轻腹部的疼痛。

(3)患者仰卧位,医生双手拇指点按天枢、五枢、血海、三阴交等穴各三分钟。

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手法主要以通为主,打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已达到止痛的目的。

2.寒湿阻塞型

寒湿阻塞型痛经的主要症状是:手脚发凉,恶寒怕冷,小腹冷痛,遇热则痛减,面白无华,嘴唇青紫,舌质淡或紫苔白腻,月经颜色较深并时常有血块。治疗此症的手法应以湿经散寒为主。

(1)患者俯卧位,医生站其一侧,双手叠掌在患者背部和腰骶部做揉法3~5分钟,然后点按背腧穴,重点是肾俞、大肠俞及八谬穴。然后医生单掌搓患者腰骶部及八嘹穴,以发热为好。

(2)患者仰卧位,医生双手着于患者腹部做揉法,动作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然后医生以拇指点按患者的关元、气海等穴各3分钟。然后医生双手搓热立即着于患者腹部并做颤法,反复数次。

(3)患者仰卧位,医生双手揉搓患者大腿和小腿数遍,以发热为宜。然后医生双手拇指点按患者的气冲、血海、凉丘、足三里等穴。

治疗寒湿阻塞型痛经的手法主要以湿热法为主,寒湿气遇热则散,遇寒则凝,在月经期间凝结在少腹中的寒湿气阻塞了经血的排出造成行经困难,故发生疼痛。治疗此型痛经手法的要领是选取有湿热作用的手法,如揉法、搓法、擦法等。手法的节奏稍快,用力要持久深透,要使手法的热度渗透到肌体的深面。

3.气虚肾亏型

气虚肾亏型痛经的症状是:心悸健忘,神疲乏力,不思饮食,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月经量少色淡,经前和经期间少腹有隐痛,遇热疼痛消失月经很快结束。造成此症的主要原因是:肾精不足,气血亏虚,故造成月经量少,排出困难,出现痛经症状。所以治疗此症的手法应以补法为主。

(1)患者俯卧位,医生站其一侧,双手叠掌揉按患者腰骶部,用力要持久深透,时间5~7分钟。然后医生双手拇指同时点按患者两侧的肾俞穴3分钟,再用掌擦患者的命门穴、肾俞穴,以腹部发热为宜,再用拇指分别按揉患者的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及八骼穴。

(2)患者俯卧位,医生双手按揉大腿和小腿的后侧,用拇指点按膀胱经上的承扶穴至昆仑穴,反复3遍。然后双手分别揉拿患者双腿的足三阴经,反复三遍。再点按三阴交、太溪、涌泉等穴,随后掌擦涌泉至足底发热。

(3)患者仰卧位,医生用掌磨患者腹部,重点是气海、关元、中寂等穴,直至腹部发热。再用两手拇指反复揉按脐下的充任脉路线。最后按揉中脘、血海、足三里等穴。

(4)患者仰卧位,医生双手揉拿患者大腿前侧肌肉,反复数次,然后用拇指或大鱼际揉小腿的胃经和脾经线路,再用拇指点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痛经,应在月经来潮前的一周做3次,隔天做一次,连续3个月为一疗程,共9次。

(2)在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注意经期卫生。

(3)适当休息,情绪安宁,避免喜怒及忧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