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文化核心

 天人合一归真 2013-12-17

一、天人文化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棵古老的大树,它既包含着人生观念,也关系着人与自然,包括人与神的关系。总之,许多问题都是在它的荫庇下而存在和消长。前人尊《周易》为经,就是说它涉及的是宇宙万物的大道理,既有天地之理,也有人生之理,更有天理与人道关系之理。《易.系辞上》说: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易.系辞下》又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宇宙包罗万象,变化莫测,奥妙无穷;人生机缘遭遇,穷通达变,不可逆料。天人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与讨论。

西周之时,人们认为天人相通,天降圣贤以治人,《诗经.大雅.烝民》就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意为人的善良和好品德是上天赋予的。孔子讲天命,《论语.季氏》中说他“知天命”、“畏天命”。孟子讲天志,《孟子.尽心上》中说他乐天知命,以善而“知天”、“事天”。荀子认为天和人没有必然的关系。他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所谓“天职”、“天功”全在于人,人要懂得“制天命而用之”。老子强调天,但更强调“道”,《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司马迁写《史记》也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不相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说法。他在《伯夷列传》中说,一些品行不端之人,却“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而一些忠信善身的人,则常常“遇灾祸者,不可胜数”。

从以上简单的梳理可知,天人关系对人生影响至深,历史上哲学家、思想家无不谈及于此,有关天人文化的宏论巨著更是充帙盈箧,然究其渊薮,盖源于《周易》。

二、德业文化

在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德业”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国家,要讲德治,作为个人,要讲德行。在才与德中,德居首位。这些思想或认识的源头是《周易》。

1、圣人要崇德广业

《周易.系辞上》: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孔子认为,《周易》所讲的道理,已经达到了极致。为什么这样说呢?《易经》本来就是圣人教人提高自己的德行,从而发展事业的。提高德行的途径是增进智慧,扩大事业的方法是从谦卑的礼仪入手。增进智慧应当效法上天,具有谦恭的礼仪就要有像地那样低平而广阔的胸怀。天是德,地是礼,天地的位置就是这么早就设定了,《易经》所含的道理,自然就充盈在天地之间人的德行得自天赋,高尚的德行既要保持,又要发扬,这是完善道德的必由之路,进入堂奥的必经之门。做一个高尚的人,怎么加强德的修养呢?《周易.乾.象传》谈到了一个方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坤.象传》又谈到了一个方面: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的这两句卦辞,有机地阐明了君子既应有超凡的才能,又应有超凡的德行及二者之关系。君子要具有经世之才,就必须首先具有“天德”和“地德”——要像上天永无休止地运转一样,自强不息,蓬勃向上,刚毅奋发,追求不止;要像大地有广博的胸怀一样,承负万物,滋育万物,奉献万物。《周易.乾.彖传》说: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仍是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什么是德:广阔、深厚的大地,它包容万物,利泽万物的仁慈德行宽广无边。

2、国家要“为政以德”

受《周易》“德论”的影响,后世谈及社会无不谈德人们认为,德是时间万物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美德使事物于世有益,无德则无益于社会,恶德则残害万物。有此认识,人们可将“德”推而广之。推及士林,于是有了师德、艺德;推及政事,则有了政德、官德;推及百姓,于是有了父德、妇德。这就是说,德既包括政治道德,也包括政治人格,同时还包括所有人的品行,但重点在于政治方面。试简述之。

《尚书.盘庚上》说:统治者必须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要“实施德于民”。《大禹谟》中说,德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德维善政,政在养民”,“惟修正德,利用厚生”,“好生之德,治于民心”。

管子是个政治家,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礼、法并用。他强调“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四维不张,国乃死亡”;管子更认为德在民心,他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他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名言震古烁今。因而他在强调“强兵富国”的同时,也十分强调“通德者王”。他在《管子.兵法》中,开篇第一句便把“皇、帝、王、霸”并列而陈,“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即使在具体的战术、战法训练方面,他也是主张“道、德”结合。他认为兵士必须懂得“三官、五教、九章”的基础常识,其中包括如何使用兵器,如何夜行军,如何渡江河,如何穿密林等。只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就能百战百胜,动静有功。为什么呢?“三官、五教、九章,始乎无端,卒乎无穷。始乎无端者,道也,卒乎无穷者,德也。道不可量,德不可数也。故,不可量,则众强不能图;不可数,则伪诈不敢向。两者备施,动静有功。”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论语.为政》有如下记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是政的核心,其作用就像北斗星一样。他认为周朝的德最高尚、最完备。《论语.泰伯》:“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孔子反对暴政,但并不完全反对暴力惩罚,只是更强调“德治”。《论语.颜渊》中有段很有趣的记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就有道,如何?’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的比喻很形象,也很有说服力;树立好的道德风尚关键在领导,如果从政的人大力提倡好的道德,自己也有好的道德,带头师范,那就会像大风一样,老百姓不过是一棵小草,跟着风摇摆罢了。

孟子是主张仁政的,但如何以仁王天下呢?他和孔子一样,主张以德惠民。《孟子.公孙丑上》记录了他的谈话,他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又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庄子实际上也很关系政治和民生,《庄子.天下》中说他谈及政事时,强调“以德为本”。他愤世嫉俗,对社会道德窳败很痛恨,无奈之余,主张返璞归真,回归原始的“至德之世”。何谓“至德之世”?《庄子.山木》中说:“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他很有兴致地在《马蹄》中对这种人相与无欺的社会进行描述:“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朴素而民性得矣。”意谓如果是“至德之世”,人完全达到了道德的自觉,不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了。

一些法家虽然不赞成儒家的德,但“德”这面旗帜却不敢丢,而是采取了旧瓶装新酒的方法,重新赋予“德”以新的意义,从而来宣扬自己的主张。如《商君书·说民》就主张治国以刑,认为“德由刑生:“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韩非子也主张刑先于德,为什么呢?他说,原因很简单:古代人纯朴,可以德治;今人尚力,必须以刑相治。他在《韩非子·一柄》中说,治理国家说来复杂,实际也很简单,关键是要抓要害。“明主之所以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为邢德?曰:杀戮之为刑,庆赏之为德。”

 读易诗二首

(一)

星光灿烂丹田收,

日精月华周天流。

慧悟始知天地小,

冥思方知宇宙幽。

谈易定知太极转,

论嘘何须人白头。

灵感莫待仙人赐,

奇思佳构自己修。

(二)

几世有愿志未酬,

一帜独树探宇宙。

玄机深处破密码,

心智高时任遨游。

险峻奇崛谁敢闯?

辽阔旷远我能走。

灯下默写时空曲,

泪洒世俗争鳌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