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念的修行

 天人合一归真 2013-12-17

人们常说幸福,幸福是什么?快乐是什么?满足是什么?痛苦是什么?烦恼是什么?等等,,其实这些无非都是一种感受而已,这些感受的来源是什么呢?来源于欲望,来源于欲望的满足程度,欲望是心的表现和作用。

    不同的感受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心态,是对境的心态,当人心分别时,就有分别取舍,就有喜欢和厌恶的心理,喜欢的接纳,就会产生贪图的心理;不喜欢的则排斥,就会产生对立抵触的心理,排遣不出,则生怨恨心理,导致自己烦恼和不安。

    了解这个事实后,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外在的一切,知道如何关照自己了。


接纳就是状大,排斥就是耗损:

     环境我们天天要面对,一切都可能发生,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接纳转化解决是一种心态,抵触排斥也是一种心态,这两种心态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前一种心态使我们始终能保持一个相对平衡平静的心境;后一种心态,让我们感到苦恼和不安,因为对立怨恨首先伤害的是自己,然后是别人。

     两种心态带给我们的心境是不同的,一个平和的、宁静的、自在的;一个是动荡的、不安的、失控的、不自由的。
     状大的是心量和能量,耗损的是能量和平常心。对立排斥失控怨恨后果是:火烧功德林!!

自身有了感受,不论舒服与不舒服,意味着有一种东西存在。
比如:当我们喝水时,感受到的是无味;
当我们加糖时,我们能感受到甜味;
当我们加盐时,我们能感受到咸味,
当我们感受到快乐或者是烦恼不安时,说明我们自身的物质磁场发生了变化,
物质磁场本身也是一种能量,
当我们排斥时,就是与自身的能量物质发生对立,
不自觉就要向外排遣,造成能量的浪费。
明白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转化一种方式::
就是接纳、不排斥、静观体会、直至转化,为我所用。
   看不见的有缘众生会随时在我们身边,会使我们在不特定的时候,产生不同的感受,如果我们不明真相,就会不情愿,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于产生怨恨,这样就无形中加深了双方的恩怨,不利于恩怨的化解。

如果能以一种慈悲心态,给它以理解和同情,同时静静地观照,就会使对方有一种被阳光照耀般的温暖和安慰,与此同时我们的生命磁场就会磁化它、感化它、最终转化它,可以使它放下恩怨,还可对能我们产生感恩的心态,甚至助道、入道、证果,功德无量!!
这就是我们对待感受的心态和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