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临“米”字

 悟道修行慧能 2013-12-18

     怎样临“米”

 

 

 纵览我国书法艺术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谓书史源远流长,书家代有传人。特别是宋代书法,一反唐代书风,有放纵不羁之概,与唐人格调迥异,雄视古今,开盖一代,米芾就是其代表名家之一。

  米芾(1051--1107),初名黻,30岁后改名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等。官至吏部员外郎,后人称“米南宫”。其人举止癫狂,为文奇险,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所为多不同流俗,故人又称“米颠”、“米痴”。  

    明董其昌称其书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东坡之上”。在书史上,宋四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是米芾。而从全国的一些大型书展中和一些书法集中可以看出,走米氏之路子的书家不乏其人。那么对初学书法的爱好者又如何临习米芾书法呢? 

    一、选帖:临习米书时选帖很重要。书坛对选什么帖入门众说纷纭。我认为选帖最好选《宋米芾蜀素帖》,该帖楷和行之笔法兼而有之,适宜初学者临习,因为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唐张怀瓘云:“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所以书者选帖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真行与行草可任选一种临习。                     

    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至宋代已是炉火纯青。而这一时期,米芾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大令笔法而自出新意。如选米芾较著名的墨迹《蜀素帖》、《多景楼诗册》、《苕溪帖》、《珊瑚帖》、《虹县旧题诗轴》等,这些帖将王字体系的崎侧之风推向了极至。如方法得当,可使书艺大进,就可得其形神兼备之笔法,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所以说对书者来讲选帖非常重要。   怎样临鈥溍租

    二、临习:临习书法自古就很普遍。临者临书,指边观碑帖墨迹,边仿其笔画形态,图其神韵气息的学习方法。临帖以形式分有对临、背临:以内容分,有工临、意临。对临指对着字帖边观边临;背临则指在对临的基础上默背而临出全帖。工临要求细部神形俱得,毫发逼真,是初学者须花功夫的学习之路;意临则是指造诣较深的高级阶段的临习。笔者更是崇尚临习,因为临书是学书的阶梯,也是理解书艺的钥匙。书者首先要把选好的字帖,放于案前,取全帖之一部分,对照字帖从其章法、布局、结体、欹正、笔势,取其形质、神形、韵气、笔意、意态融为己用。笔者经过长期的书法基本功的锤炼,尤得益于宋四家中苏、米,从苏字的丰腴、大气磅礴的楷、行书到开启一代书风的“米”书,笔者获益匪浅。以《蜀素帖》为例,该帖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古朴、苍劲、深厚、飘逸之韵味,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疏密有度。字形大多瘦长型为主,如“青”、“牵”等;每行多一二字稍扁,如“松”,“起绛烟”等,篇中不时有较大且粗壮之字,如“本”、“劲”“华”、“拍”等。粗处厚实、沉稳,细处如牵丝一般。其用笔灵动多变,笔笔送到,爽利中见力量,飞白劲健而又沉着,湿笔丰润而不乏骨力,起收笔随意而适,姿态飞动,尤以中侧锋的配合转化极其精妙。                                                          其次,初学者要在对临、工临上下一番功夫,至少要坚持临习字帖二三年,然后放下范本,默背而临出全帖,做到学一本帖是一本帖,不可贪多求快,只有这样才能打好行书基础,再图以后深入。书圣王羲之诲其子曰:“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学习“米”书要下苦功,自古如此,这也许是成功的秘诀。        

     再次,临习“米”帖,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要了解米芾的生平和习性,还应知道米芾的成就。如他首创了“落茄点”,成为山水画中著名的“米点山水”是其重大贡献。还要熟记领会“米”帖所书的内容。第二步是入帖。入帖后,第三步就要出帖,即突破樊篱,不囿陈规,在原来极似地基础上创造新的“不似”。也就是说要在临习“米”书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学识修养、理解能力、基本功的锤炼等等,融入个人的情性,写出自己的“面目”来。

     三、 笔法与章法。书法作为线条运动的空间艺术,有两个要素:笔法和章法。用笔又称运笔,也叫笔法。晋代发明的传喻至今的“一波三折”(即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成为书法运笔的一大法则。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一句用笔格言可以概括,叫做“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章法是指一幅作品中形成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关系的方法,也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习称章法。历来书家对章法都十分重视,明董其昌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从“米”帖中不难看出,其书体字字映带而生,势多欹侧,但俯仰之间,照应有致;章法则疏密相间,注意打破行款的单调直线,每一行字左偏右侧,行气波动而流畅。书者在掌握一定的笔法和章法的基础上,以“米”帖为范本,反复揣摩,包括间架结构和分行布白两方面,注意黑色的线条和白色空间的变化,去除书法“八病”将绘画的缤纷色彩,雕塑的立体空间,音乐的节奏韵律,舞蹈的婀娜姿态,诗词的深远意境,文章的铺陈展开运用到书法线条中去,就能以无穷尽的排列组合给创作者和观赏者以无的意趣。

                               文/李艺宁

                         

 

             该文原载2000年2月18日菲律宾《商报》艺廊第32版

 

 

 

 

 

 

 

 

 

                                                                                                怎样临鈥溍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