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

 newstartfree 2013-12-19

浅谈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五小学  郭红

 

有人说,语文无所不包,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宽。这样说,语文就成了无所不能的学科,语文与其他学科就没法区分,语文的任务也就不明朗了。语文的任务是什么?语文是母语,意义就在“听说读写”四字上:弦外之音你能听懂;心里话能够清楚、简介地说明白;读书看报阅网能够概括段意,把握中心,体会感情,理解议论;情动于衷能写下来,写得婉转流畅,得体自然,发人警醒。

学会表达、学会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呢?个人以为,不能直奔作文而去,而是曲径通幽。

一、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是学生学会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文章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为什么学生却害怕写作?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表达欲望;再就是有了想法却无法表达出来。不想表达而去表达,那是无病呻吟,即“无米之炊”说,这是一种痛苦。生活无时无刻不存在,为什么会无米呢?没有生活热情,表达欲望被扼杀了。想要表达可又无法表达出来,即“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那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痛苦。因此,要想学生学会表达,先要让学生“想表达”,然后才是“如何表达”。

如何让学生“想表达”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人是情感动物,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对生活有所触动,才会对生活、对生命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情感,才会有“想表达”的冲动。善发现、懂欣赏、会感恩的人,生活的质量指数高,表达欲望就会强。看云,云会为你起舞;看水,水会为你歌唱;看花,花儿就会为你绽放……生活有了色彩,于是就有了想法。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呢?这要从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说起。

二、“教八股”和“背多分”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阅读与作文是一呼一吸的关系

叶圣陶说:课文即作文。阅读课和作文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学课文,学的就是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如何立意,如何表达充分,这是一个吸收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阅读丰厚个人文化积淀,为写进行储备的过程。许多教育大家在谈“写”的著作里,常常用很大的篇幅来谈“读”,这是有其深邃意味的。

“写作”可谓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抓得好,固执如牛也会乖乖就范;不重视,煮熟的鸭子也会飞掉。为什么?道理非常简单:事非经过才知难,你不去写诗,就难以体会“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你不喜欢律诗,就不大愿欣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妙。对写作爱好者来说,每个字词都想积累,每一处佳句都是素材,每一段名言都想背诵,每一篇经典都值得临摹借鉴。作文与学习课文既相辅相成,又能形成“恶性循环”——不喜欢作文,也就看不到学习课文的价值。如果一个人不爱阅读,真的很难想象他会爱写作。

写作文就是练笔,是一个释放过程,就像呼吸一样,有吸有呼,生命才得以正常运行。因为有了写的动机,阅读就变得更加有意义。学生阅读时所学的知识,只有与自己的生活相融合,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我们说,写作文,其首要准备是“爱读”、“会读”。

当前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什么情况呢?

2.现行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言到意,再由意到言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化,不可直奔言语运用而去,否则会产生很多弊端。

弊端一:语文“教八股”。

直奔言语运用的教法,会使语文教法走程序化。人是高级动物,不是机器,不能程序化操纵。程序化教法即是“教八股”,教八股的套路就是:一、认生字,读课文;二、读课文,分段落;三、读段落,写段意;四、读段意,写中心。用这种程序化的方式,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列程序,面目可憎不说,一篇一篇、一遍一遍、一课一课、一节一节地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把不同的文章教成了一个模式,把学生的兴趣教没了,把学生的思维教傻了。

弊端二:语文“背多分”。顾名思义,“背多分”就是以考试为目的,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挣语文高分。不可否认,语文需要背功,而且背诵很重要,是夯实语文基础的一个重要手段。问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常常为了考试,把死记硬背当作学语文的一个主要方式,将知识归纳后,采用填鸭式硬灌给学生。“填鸭式”教语文,只有理性,没有感性,学生对课文没有深刻的理解,没有情感,即使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内容背下来了,但考完试后,又把所背的知识还给老师了。只有融入理解的背诵,才能长久地存在脑海里。好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遍遍地死背,直至深夜,后进生干脆不背。这样一来,学语文成为一种痛苦,一种累赘,一种负担。一句话,苦不堪言。

“教八股”也好,“背多分”也好,究其根源,一是以应试为目的考试倾向未改变,再就是部分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简单化了。为什么要这样教呢?简单、省事。简单在哪里?简单在它只有一维目标,即只教要考的知识,看上去目标少了,简单了。省事在哪里?它省去的是“人”这个重要因素,留下的只有知识。明明是作者用自己鲜活的情感写就的文章,被大卸八块,分析成一具面目可憎的僵尸。这样的简单省事就真的省心吗?其实不然。“吃”精神食粮和吃饭的道理是一样的,请你吃一碗白干饭,只一碗,还不需要炒菜,多省事,可是吃起来一口都难以下咽。来三盘你爱吃的美味菜肴,别说一碗白米饭,三大碗也吃个精光。

把学生当成容器,没有抓住情感,缺少人文关怀,就是上述课堂症结之一。这是功利语文在作怪,这种教学直奔结果而去,因为它更多关注的是结果,是分数,于是乎教师在课堂上口耳相传,“满堂灌”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灌、灌、灌,学生慢慢地也就被灌成了“刻录机”、“复印机”,何谈自悟自得,哪来心驰神往?这样教,看上去似乎简单,其实因为效果差反受其累。

三、“我手写我心,情动而辞发”是作文的真谛

解决上述课堂症结的方法就是提倡写真实的文章,我手写我心。因为真实的文章一定情真意切,情动而辞发。文章是人写的,人是有情感的,文章是表情达意的,能置“情”不理吗?课堂上,教师、学生、文本,构成了课堂主要因素,而情是维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引起共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将课堂立体起来,生动起来的决定性因素。学生把读到的学到的,融合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最后做到意足语妙。可见,情感是读写结合的“融合剂”,是“读”通往“写”的桥梁。

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有机结合,将语文课堂烹制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语文的逻辑美、感性美就会使得课堂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语文不是无情物,情,就是语文味;情,将“言到意,意到言”调和得水乳交融。只有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意,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才能培养出来。

四、指导学生进行表达的措施和办法

情感调动起来了,学生有了生活积淀,有了表达的欲望,那么作为教师又如何来指导学生进行表达呢?

1.正确把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做到意足语妙。

把握好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表达的关键。好的文章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课堂上,我们常常看见许多教师割裂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要么只分析课文内容,要么直接告诉学生表达形式。一篇文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愿意读,学生基本能读懂,关键是写法掌握得如何。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作者能否把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做到文质兼美,意足语妙。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白写法运乎之妙就一定要与内容相联系。我们在教学生如何表达时,一定要与内容相联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其表达形式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对于作者来说,写文章总是要向世人表达些什么,是有其目的的。为了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总是用最适合内容的形式来表达,即内容决定形式。因此只有研究清楚为什么这样的内容需要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最后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写作。当我们看见鱼儿欢快地游着的时候,千万别忘记水的存在。如果直奔写法而去,为讲写作而讲,将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那么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又如何做到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呢?

2.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需要曲径通幽。

文章是感性的,需要作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搭起“情”的桥梁,才能使作者与学生之间产生交流。作者是先有情,才有文;读者是披文入情。内容是泥,形式也是泥,加进感情水,重塑一个你,重塑一个我,内容与形式就得以完美地结合。曲径通幽,曲径才美,美可唤人,才可动人,情动辞发方可通幽。

柳斌说,语文要真,更要有情,有美也很佳。由此可以看出,情是有语文味的重要元素。有语文味的语文,要求读者要入情,入情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即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才能真正学会“表达”。既然此情此景触动了作者,使作者产生情感、想法,形成了思想,那么也只有入情入境,才能寻找到思想的“源头”。俗话说:听过了容易忘记,看过了容易记住,参与了容易理解。入情的过程是一个自悟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再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参与了,便会有所感、所思、所悟。此所谓文贵自悟忌耳传。

那么如何入情呢?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景、意境和心境。如何来造境呢?举象。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把它们呈现在读者眼前。举象、造境、入情的依据是作者的语言文字。因此,语文最终还是“读”占鳌头。读文章,以举象;在意象中读文章以造境;在意境中、情景中读文章以入情;在情感、情味、情怀中读文章以会意;最后在会意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由此看来,语文应该是生活的,立体的。教学方法上直来直去,由言直奔到意,由意直奔到言,看似捷径,其实是弯路,是语文课堂效率低下根本原因。

3.好的表达形式对内容的作用。

我们最终要教会学生的是表达形式。好的表达摄人心魄,从而使内容更加吸引人。纯骨不媚,纯肉无力,我们在进行表达时,应该明白好的表达既有血有肉又结构清晰,既感性,思维还要缜密。因此在布局谋篇的过程中不能向外取,只能向内心求,这个过程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曲径通幽的过程,这过程让语文散发迷人的魅力。“幽”就在这“曲径”中,“美”则藏于这回转之间,有语文味的课堂,峰回路转,从言到象,象到意;从意到象,象再到言。在象中入境,在境中生情,在情中悟言。这一路,风景如画,诗意盎然,是惬意、更是享受!这“曲”,是过程,是体验,关注的是事物本身,在“曲”中,与作者“出生入死”,“心心相印”;在“曲”中,自悟自得;在“曲”中,“于我心有戚戚焉”;在“曲”中,“情动而辞发”,与作者心灵相契合。有味道的语文,正是在这“曲”通向“幽”的过程中,让语文散发出迷人的文化品格,让学生享受“好吃又有营养”的语文。这个过程不是告诉,更多的是感受,是体会,是自悟。有血有肉思路清晰的文章,才能做到清楚生动,而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就能融会贯通,也才最终真正明白什么样的表达形式才是好的,也才领会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最后达到自己会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