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安即是福

 dtmz 2013-12-19

心安即是福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 472000

 

在当今这个世事纷扰、人心浮躁的地界里活着还真不容易。要想明智地、快乐地活着,还是保持低调心态,才不至于招致别人的嫉恨,才能充分的制造和享用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在下以为,低调生存最基本的要具备四点:一是宽容,要有一定的容忍、饶恕他人不合己意的肚量和胸怀;二是少欲多福;三是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能够防患于未然。有预见、能够防患于未然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宽容则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或免除人事的纷争和吵闹;最主要的是第四点:不必太看重自己和小瞧别人。

1、容生和。人这个生物是个高度社会化、组织化、网络化的群体,不管你是否愿意,我们始终处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包围之中,似乎有一张看不见的立体的经纬网牢牢地把我们包裹着,让我们的生活既丰富多彩又无可奈何。谁如果能够忍受寂寞和孤独,那么,离群索居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耐住寂寞呢?只有那些得道高人能够看穿世事红尘,能够享受孤独的甘美。我们大多数人只能生活在人群当中,生活在庸庸碌碌、浑浑噩噩的人群当中就要学会容忍,不但要容忍我们的亲人、我们周围的人,更要容忍那些与我们有怨、有恨、最卑劣、最糟糕、最可笑的人,这就是宽容。只要他是人,他就应该享受生存权利,包括他的生理特征、长相脾气、道德气质、生活习性、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等等。我们自己想要生活的舒服、惬意、随性,那就应该容许别人以既定的自身个性存在,不管这种个性是什么,只要他没有做出对他人的伤害行为或违犯法律,我们都必须忍受。这就是人类生存的权利和公正性。人们常常说“有容乃大”,我们应该补充说:容生和。就个人来讲,宽容平和的人幸福长寿;就社会来讲,宽容平和的社会才能稳定、团结、和谐、持久。

2、少欲多福。我们常常说某人很幸福,因为他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事实上,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是他有多少赏心乐事,而应该看他减少了多少烦心事。因为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这是因为,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之中。前面我提到,能够忍受寂寞和孤独的人,他的烦心事少,所以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感就比其他人多。同样,一个人的欲求越少,那么他的烦心事也少,幸福感就比其他人强。换句话说,我们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的要求,因为如果要求太多,我们幸福所依靠的基础就变得太广大了,依靠如此大的基础才可以建立起来的幸福是很容易倒塌的。这是因为,人生幸福的基础与建筑物的基础正好相反,生活的欲求越少幸福的基础越牢固。

一般来说,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我们的视线、活动和接触的范围圈子越狭窄,我们的烦心事就越少,幸福感就越强;生活范围圈子越大,我们感受的焦虑或者担忧就越多。有一句俗话说:“眼不见,心不乱,意不烦”。在我老家的村庄里,有位从小就失明的盲人邻居,他说话的语气、处事的方式总是那么柔和、平静、愉快,虽然他看不到自己的笑脸,但是他的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容,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想想我们人自己,在儿童时期,只要吃饱了、穿暖了、有朋友和他一起玩就总是快乐的,这是因为儿童的视野只局限于周围的环境和狭窄的关系;到了青春期,我们的视野扩大了,我们的麻烦也多了去;成人以后,我们操心和担忧的事情更多:非洲的干旱,欧洲的暴雨,中东的社会治安等很多毫无联系的事情扰乱着我们的视线;其实,许多事情与我们有何相干?即使我们操碎了心又能奈之何?所以,尽可能的外在限制和生活的局限(比如减少信息接收的渠道和方式,适时关闭手机、电脑、电视等)更能增进我们的幸福,这些限制是幸福所必不可少的。在传统文人中,历代人们都特别推崇和羡慕山水田园诗人陶潜(陶渊明)和唐代的王维,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农耕经济时代,幸福表现为自由自在的简朴的田园农耕生活。很难想象,在今天快节奏和丰富的生活娱乐环境中,陶渊明还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雅,王维还能写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意境。所以,简朴单调的生活能够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烦心,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一定程度上说,我们人类其实是非常唯心的,常常生活在自己的意识心境之中,当我们的心情好的时候,能够把地狱收拾的如同天堂;当我们的心情糟糕的时候,能够把天堂折腾的如同地狱。所以,克服各种心理负担,保持良好的、安静的心情,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方法。

3、预见。人们最常做的一件大蠢事就是过分地为生活未雨绸缪——无论这种预防是以何样的方式进行。为将来做详尽的计划首先必须要以得享天年作保证,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可以活至高龄。就算一个人能够享有较长的寿命,但相比订下的计划而言,时间还是太过短暂了,因为实施这些计划总要花费比预计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另外,这些计划,一如其他事情,都有太多遭遇阻滞和失败的机会,甚少真能达至成功。最后,就算我们所有的目标都一一实现,我们却忽略了时间在我们身上所带来的变化。当初并不曾想过,我们不可能在一生中始终保持着创造的能力和享受能力。因此,这样的情形经常都会发生:我们埋头做事,到了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已经不再适合我们的需要了;或者,我们成年累月为某一工作做准备,但这些准备工夫不为人知地消耗了我们的精力、体力,到头来,我们再也无法进行计划中的工作了;或者,经历长年的拼搏,历尽诸多风险,我们终于获得了财富,但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已不再有能力享受这些财富了;或者,经过积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如愿爬上了某一职位,但我们却已经无力胜任这一职位的工作了;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这是因为我们所追求的结果来得太晚了。或者与此相反,我们太迟着手做某些事情了。也就是说,就我们做出的成就或者贡献而言,时代的趣味已经改变了。新一代的人成长了起来,他们对我们成就的事情不感兴趣;其他的人走了捷径,赶在了我们的前面,种种情形,不一而足。

常常的,当我们看到某样东西时,很轻易就会产生这一念头:呀,如果我能拥有它就好了!我们由此感觉到了有所欠缺。其实,我们更应该经常这样想:呀,我失去了某样东西!有时候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失去我们所拥有的某样东西时,我们将会怎样看待那失去之物。确实,对我们拥有的东西,都应作如是观:无论是财产、健康、朋友、妻子、孩子、我们所爱的人,抑或爱车、爱犬等等。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失去了某物以后,我们才会知道它的价值。如果读者能够以我在这里推荐的方式看待事物,那么,首先,我们就马上为我们的拥有感到直接的、比以往都更大的喜悦;其次,我们就会采用各种方式防范失去我们的拥有物。这样,我们就不会拿我们的财产开玩笑,不会激怒我们的朋友,不会让忠诚的妻子受到诱惑,不会疏于注意孩子的学习和健康等等。当然,我从不倡导做吝啬的守财奴,当舍则舍,该捐则捐。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生色明快,我们常常盘算着种种美妙的可能,凭空想象出形形色色诱人的希望,而所有这些都孕育着失望。一旦它们被残酷的事实击碎,失望肯定就会接踵而至。如果我们更多地考虑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利,那对我们反而有好处。因为这样做会促使我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意料之中的不好事情并没有发生,那我们就会得到意外的惊喜。在经历一番忧虑以后,我们难道不是明显地变得更加心情舒畅吗?事实上,经常不时地想象一下那些有可能降临在我们身上的巨大不幸和灾难,我们更加容易承受那随后实际发生的许多轻微的不幸,因为可以用这一点来安慰自己:那些巨大的不幸毕竟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

4、不必太看重自己和小瞧别人。如果我们不过分地看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并因此怀有某种不相称的高傲;而与此同时又清楚知道每一个人心中对他人的惯常想法和评判,那么,我们就不会对他人的侮辱感到怒不可遏。大多数人对于只有些微责备意味的话语都非常敏感,敏感他们的朋友在背后对他们的议论。我们应该时刻记住,一般常规的礼貌只是一副张开了笑脸的面具,别人怎么评论我们是他的权利,而活着却是为自己,所以,不必为此大惊小怪。

同样,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或公开的辩论,不应该驳斥别人的看法。试图使一个人放弃他的荒谬看法,即使累死也不会完成这样的任务。另外,在与别人谈话时,也不要试图矫正别人的观点,即使出于善意也没有必要,因为这样常常冒犯和得罪对方。冒犯和得罪别人是很容易的,但要对我们的冒失作出弥补,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别人怎么说、说得对与否(你又是怎样知道什么是对与错?)是他的权利。谁又赋予了我们评判别人的权力、贬低别人的权力呢?当然,如果有人明确地赋予我们评判的权力,比如有人请你去做评委、指导工作等,那又当别论。即使如此,我们也必须以奖掖提携为主而不是批评责难。

所以,宽容、少欲、预见、不太看重自己和不小瞧别人,减少不必要的烦心和烦恼,心安即是福。

20131217星期二,上阳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