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阳溪穴的具体内容:
一、取穴方法 阳溪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二、穴名详解 阳溪穴别名中魁穴。阳溪。阳,热也、气也,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路径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后蒸升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此后吸热蒸升并上行于天部,故名中魁。中,与旁相对,正也,指本穴气血运行的路线是大肠之正经。魁,首也,与尾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首为阳,尾为阴也。中魁名意指本穴向大肠本经输送阳热之气。
三、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
四、功能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吸收天部之热并向天部提供水湿。
五、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治头痛。
六、辨证治疗 寒则点刺出血而后温灸,热则泻针出气。
七、特定作用 大肠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大肠经经气由本穴经过,故为大肠经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