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治准绳?类方1

 学中医书馆 2013-12-19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准绳?类方
作者:王肯堂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目录>第一册
<篇名>卒中暴厥
属性:
苏合香丸
疗传尸骨蒸, 肺痿,疰忤鬼气,卒心痛,霍乱吐痢,时气鬼魅瘴疟,赤白暴痢,瘀血月闭,
癖疔肿,惊痫,鬼忤中人,小儿吐乳,大人狐狸等病。
白术 青木香 乌犀角(屑) 香附子(炒,去毛) 朱砂(研,水飞) 诃藜勒(煨,取皮) 白檀香
安息香(另末,无灰酒一升熬膏) 沉香 麝香(研) 丁香 荜茇(各二两) 龙脑(研) 苏合香油
(入安息香膏内,各一两) 熏陆香(别研,一两)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
服四丸,老人小儿化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用蜡纸裹一丸如弹子大,绯绢袋当心带之,一切邪
神不敢近。

《易简》三生饮
治卒中昏不知人事,口眼 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无问外感风寒,内伤喜怒,
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并宜服之。兼治痰厥、饮厥,及气虚眩晕,悉有神效。但口开手散,眼合遗尿,
声如鼾鼻者难治。
南星(一两) 川乌(去皮) 生附子(各半两) 木香(二钱半)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姜十片,煎至六分,去渣温服。或口噤不省人事者,用细辛、皂角各少许,
为细末,以芦管吹入鼻中,候喷嚏,其人少苏,然后进药。痰涎壅盛者,每服加全蝎四枚,仍用养正丹镇
坠之。一方,气盛人止用南星半两,木香一钱,加生姜七片,名星香散。一方,气虚人用生附子并木香如
前敷煎,名附香饮。亦有天雄代附子者,并治卒中始作,无不克效。因气中,以净汤化苏合香丸,乘热灌
服,仍用前药汁浓磨沉香一呷许,再煎一沸服之,候服前药已定,审的是风,方用醒风汤、小续命汤之
类。中寒则用附子理中汤、姜附汤之类。中湿则白术酒、术附汤之类皆可用。中暑不录于此。痰饮厥逆,气
虚眩晕,止守本方。

胜金丸(《本事》) 治中风忽然昏倒若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风涎潮于上膈,气闭不通。
生薄荷(半两) 猪牙皂角(二两,捶碎,水一升,二味一处浸取汁,慢火研成膏) 瓜蒂(末、一两)
藜芦(二两) 朱砂(半两,研)
上将朱砂末二分,与二味末研匀,用膏子搜和,丸如龙眼大,以朱砂为衣。温酒化下一丸,甚者二丸,
以吐为度。得吐即醒,不醒者不可治。《必用方》论中风无吐法,引金虎、碧霞为戒。且如卒暴涎生,声如引
锯,牙关紧急,气闭不行,汤药不能入,命在须臾者,执以无吐法可乎?但不当用银粉药,恐损脾,坏人四
肢尔。(罗谦甫方,有粉霜、铅粉,无藜芦,治法同。)
治急中风,口闭涎上,欲垂死者,一服即瘥。
江子(二粒,去皮膜) 白矾(如拇指大一块,为末)
上将二味在于新瓦上 令江子焦赤为度,炼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用绵裹,放患人口中近喉处,
良久吐痰,立愈。(更参中风门口噤条。)

附∶还魂汤
(《千金》) 治卒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死绞口,口噤不开,去齿下汤。汤入
口不下者,分病患发,左右捉踏肩引之,药下复增,取尽一升,须臾立苏。
麻黄(三两) 桂心(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
十粒)
上 咀,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肘后方》云∶张仲景方无桂心,只三味。)

<目录>第一册
<篇名>中风
属性:
小续命汤
(《千金》) 通治八风五痹痿厥等疾,以一岁为总,六经为别,春夏加石膏、知母、黄芩,秋冬加官
桂、附子、芍药,又于六经别药内,随证细分加减,自古名医,不能越此。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去腐) 芍药 甘草(炙) 川芎 杏仁(去皮尖炒) 防己 官
桂(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除附子、杏仁外。为粗末,后入二味和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
热服,食前。
附∶云岐子加减法∶如精神恍惚,加茯苓、远志。心烦多惊者,加犀角屑半两。骨节间烦痛有热者,去
附子,倍芍药,骨间冷痛,倍用桂枝,附子。躁闷大便涩者,去附子,倍芍药,入竹沥一合煎。脏寒下痢
者,去防己、黄芩,倍附子,加白术一两。热痢不可用附子。脚弱加牛膝、石斛各一两,身疼痛加秦艽
一两,腰痛加桃仁。杜仲各半两,失音加杏仁一两。如或歌笑,语无所不及者,用麻黄三两,人参、桂枝、
白术各二两,无附子、防风、生姜,有当归一两。自汗者,去麻黄、杏仁、加白术。春加麻黄一两,夏加
黄芩七钱,秋加当归四两,冬加附子半两。

疏风汤
(洁古) 治表中风邪,半身不遂,麻木,语言微涩,季春初夏宜服。
麻黄(三两,去节) 杏仁(炒,去皮) 益智仁(各一两) 炙甘草 升麻(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小碗,煎至六分。去渣温服。脚蹬热水葫芦,候大汗出,去葫芦。冬月忌服。

三化汤
(洁古)
浓朴(姜制) 大黄 枳实 羌活(各等分)
每服三两,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终日服,以微利则止。
麻仁丸(见大便不通)

大秦艽汤
(洁古)
秦艽 石膏(各二两) 甘草 川芎 当归 芍药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术 白芷 茯苓
生地黄 熟地黄(各一两) 细辛(半两)
上十六味,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如遇天阴,加生姜七片煎。如
心下痞,每服一两,加枳实一钱煎。此是秋冬药,如春夏加知母一两。

羌活愈风汤
(洁古) 疗肝肾虚,筋骨弱,语言难,精神昏愦,是中风湿热内弱者,是为风热体重也,或瘦,
一臂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或恐而健忘,喜以多思,思忘之道,皆精不足也。故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此
药能安心养神,调阴阳,无偏胜。
羌活 甘草(炙) 防风 防己 黄 蔓荆子 川芎 独活 细辛 枳壳 麻黄(去根)
地骨皮 人参 知母 甘菊花 薄荷叶 白芷 枸杞子 当归 杜仲(炒) 秦艽 柴胡 半夏 浓朴
(姜制) 前胡 熟地黄(各二两) 白茯苓 黄芩(各三两) 生地黄 苍术 石膏 芍药(各四两)
官桂(一两)
上三十三味,重七十五两, 咀,每服一两,水二盅,煎至一盅,温服。天阴加生姜三片煎,空心
一服,临卧再煎渣服。俱要食远空心咽下二丹丸,为之重剂;临卧咽下四白丹,为之轻剂。立其法是动以
安神,静以清肺。
假令一气之微汗,用愈风汤三两,加麻黄一两,匀作四服,每服加生姜五七片,空心服,以粥投之,
得微汗则佳。如一旬之通利,用愈风汤三两,加大黄一两,亦匀作四服,每服加生姜五七片,临卧煎服,
得利为度。
此药常服之,不可失于四时之辅。如望春大寒之后,本方中加半夏、人参、柴胡各二两,木通四两,
谓迎而夺少阳之气也,如
望夏谷雨之后,本方中加石膏、黄芩、知母各二两,谓迎而夺阳明之气也。如季夏之月,本方中加防己、白
术、茯苓各二两,谓胜脾土之湿也。如初秋大暑之后,本方中加浓朴二两,藿香、桂各一两,谓迎而夺太阴
之气也。如望冬霜降之后,本方中加附子、官桂各一两,当归二两,谓胜少阴之气也。如得春气候,减冬所加
药,四时加减类此。虽立此四时加减,更宜临病之际,审证之虚实,土地之所宜,邪气之多少。此药具七情
六欲四气,无使五脏偏胜,及不动于荣卫。如风秘服之,则永不燥结,久泻服之,能自调适。初觉风气,能
便服此药,及新方中天麻丸各一料,相为表里,乃治未病之圣药也。若已病者,更宜常服,无问男女,小儿风
痫,急慢惊风,皆可服之。如解利四时伤寒,随四时加减服。

四白丹
(洁古) 清肺气,养魄,谓中风者多昏冒,气不清利也。兼能下强骨髓。
白术 砂仁 白茯苓 香附 防风 川芎 甘草 人参(各半两) 白芷(一两) 羌活 独活
薄荷(各二钱半) 藿香 白檀香(各一钱半) 知母 细辛(各二钱) 甜竹叶(二两) 麝香(一
钱,另研) 龙脑(另研) 牛黄(另研。各半钱)
上为末,蜜丸,每两作十丸。临卧服一丸,分五七次细嚼之,煎愈风汤送下。
二丹丸(见健忘。前方清肺,此方安神。清中清者,归肺以助天真;清中浊者,坚强骨髓。浊中之清
者,荣养于神;浊中之浊者,荣华腠理。)

天麻丸
(洁古) 风能动而多变,因热胜则动,宜以静胜躁,是养血也。宜和,是行荣卫,壮筋骨也。非大药
不能治。
附子(一两,炮) 天麻(酒浸三宿,晒干) 牛膝(酒浸一宿,焙干) 萆 (另研) 玄参
(各六两) 杜仲(七两,炒去丝) 当归(十两,全用) 羌活(十两或十五两) 生地黄(十六两)
独活(五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病大者加至百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白汤下。平明服药,日
高饥则食,不饥且止。大忌壅塞,失于通利,故服药半月稍觉壅塞,微以七宣丸疏之,使药再为用也。牛膝、
萆强壮筋骨,杜仲使筋骨相着,羌活、防风治风要药,当归、地黄养血和荣卫,玄参主用,附子佐之行经也。
如风痫病不能愈者,吐论浓朴丸,出《洁古家珍》,其本方后另有此病加添药。如中风自汗,昏冒,发
热不恶风寒,不能安卧,此是风热烦躁,泻青丸主之。如小便少,不可以药利之,既自汗津液外泄,小便内
少,若利之使荣卫枯竭,无以制火,烦热愈甚,俟热退汗止,小便自行也。兼此证属阳明经,大忌利小便,须识之。
泻青丸 治中风自汗,昏冒,发热不恶寒,不能安卧,此是风热烦躁之故也。(见头痛。)

至宝丹
(《和剂》) 治卒中急风不语,中恶气绝,中诸物毒,暗风,中热疫毒,阴阳二毒,山岚瘴气毒,蛊毒,
水毒,产后血晕,口鼻血出,恶血攻心烦躁,气喘吐逆,难产闷乱,死胎不下,以上诸疾,并用童子小便一合,生姜自
然汁三五滴,人小便内温过,化下三丸至五丸,神效。又疗心肺积热,伏热呕吐,邪气攻心,大肠风秘,
神魂恍惚,头目昏眩,眠睡不安,唇口干燥,伤寒狂语。
人参 天竺黄 生乌犀屑(研) 朱砂(研,飞) 雄黄(研,飞) 生玳瑁屑(研) 琥珀
(研。各一两) 麝香(研) 龙脑(研。各二钱半) 金箔(半入药,半为衣) 银箔(研。各五十片)
牛黄(研) 天南星(水煮软切片。各半两) 安息香(一两半,为末,以无灰酒搅澄飞过,滤去沙土,
大约得净数一两,火熬成膏)
上将生犀、玳瑁为细末,入余药研匀,将安息香膏重汤煮烊,入诸药中和搜成剂,盛不津器中,并旋
丸如桐子大。用人参汤化下三丸至五丸。又疗小儿诸痫急惊心热,卒中客忤,不得眠睡烦躁,风涎搐搦,
每二岁儿服二丸,人参汤化下。

活命金丹
(《宝鉴》) 治中风不语,半身不遂,肢节顽麻,痰涎上潮,咽嗌不利,饮食不下,牙关紧急,口噤。
及解一切酒毒药毒,
发热腹胀,大小便不利,胸膈痞满,上实下虚,气闭面赤,汗后余热不退,劳病诸药不治,无问男女老幼皆可服。
贯众 甘草 板蓝根 干葛 甜硝(各一两) 川大黄(一两半) 牛黄(研) 珠子粉 生犀角 薄
荷(各五钱) 辰砂(四钱,研。一半为衣) 麝香(研) 桂 青黛(各三钱) 龙脑(研,二钱)
上为末,与研药和匀,蜜水浸蒸饼为剂,每两作十丸,朱砂为衣,就湿用真金箔四十片为衣,腊月修合,
瓷器收贮,多年不坏。如疗风毒,茶清化下;解毒药,新汲水化下;汗后余热、劳病及小儿惊热,并用薄荷
汤化下。以上并量大小,加减服之。

射干汤
治肝经受病,多汗恶风,善悲嗑干,善怒,时憎女子。目下青黄色可治,急灸肝 百壮,更宜行经
顺气。若目下大段青黑,一黄一白者,不可治。
射干 白芍药(各一两) 薏苡仁(二两) 桂心 牡蛎 石膏(各半两)
上为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温服。

犀角散
治肝中风,流注四肢,上攻头面疼痛,言语謇涩,上焦风热,口眼 斜,脚膝痛无力。
犀角屑 石膏(各一两) 羌活(去芦) 羚羊角屑(各七钱半) 人参(去芦) 甘菊花 独活
(去芦) 黄 (去芦) 芎 白术 黄芩 天麻 枳壳(去瓤,麸炒) 当归(去芦) 酸枣仁
防风(去芦) 白芷(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
治肝中风,心神烦热,言语謇涩,不得眠卧。
竹沥 荆沥 葛根汁(各三合) 生姜汁 白蜜(各一合)
上五味,相调和令匀。每温服一合,宜频频饮之。

远志汤
治心经受病,多汗恶风,善怒赤色,口不能言,但得偃卧,不可转侧,闷乱冒绝汗出,风中于心也。
唇色正赤,犹可治,急灸心 百壮。或青黄不定,面色 ,战栗动者,不可治。
远志(去心,二钱半) 人参(去芦) 石菖蒲 羌活(去芦) 细辛(洗,去苗) 麻黄(去根。
各半两) 赤芍药 白术(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小麦汤下,不拘时,日进二服。

牛黄散
治心脏中风,恍惚恐惧闷乱,不得睡卧,语言错乱。
牛黄(另研) 麝香(另研)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龙齿(另研) 防风 天麻 独活 人参(去
芦) 沙参 茯神(去木) 川升麻 甘草(炙) 白鲜皮 远志(去心) 天竺黄(另研。各二钱半)
龙脑(另研,一钱) 朱砂(水飞) 铁粉(另研) 麦门冬(去心。各半两)
上为细末,研令匀。每服二钱,煎麦门冬汤调下,不拘时。

麻黄散
治心脏中风,虚寒,颤,心惊掣悸,语声混浊,口 ,冒昧好笑。
麻黄(去节) 白术 防风 芎 (各一两) 甘草(炙) 汉防己(各半两) 当归(去芦) 人参
(去芦) 远志(去心) 川升麻 桂心 茯神(去木) 羌活(去芦。各七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中盏,姜五片,煎至五分,去滓,入荆沥半合,更煎一二沸,温服无时。

茯神散
治心脏中风,精神不安,语涩昏闷,四肢沉重。
茯神(去木) 羌活 麻黄(去节) 龙齿(另研。各一两) 赤芍药 甘草(炙。各半两) 蔓荆子
薏苡仁 麦门冬(去心) 人参(去芦) 防风 远志(去心) 犀角屑(各七钱半)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四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犀角丸
治心脏中风,言语颠倒,神思错乱,头面心胸烦热,或时舌强语涩,惊悸不安。
犀解屑 羚羊角屑 天麻 防风(去芦)
远志(去心) 羌活(去芦) 沙参(去芦) 茯神(去木) 川升麻 天门冬(去心) 葳蕤(去皮)
玄参(各七钱半) 牛黄(另研) 麝香(另研。各二钱半) 龙齿(另研) 铁粉(另研) 朱砂(各一
两,水飞) 金箔(研) 银箔(研,各五十片)
上为细末,入研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薄荷汤下,不拘时。

石斛酒
治心脏中风,下注腰脚,除头面游风,兼补虚损。
石斛(四两) 黄 (去芦) 人参(去芦) 防风(各一两半) 丹砂(水飞) 杜仲(去粗皮,锉)
牛膝(酒浸) 五味子 白茯苓(去皮) 山药 山茱萸 萆 (各二两) 细辛(去苗,一两) 天门
冬(去心) 生姜(各三两) 薏苡仁 枸杞子(各半升)
上 咀,酒五斗,同浸一宿。每服二三合,加至一升。酒力须要相续,不可断绝。

白术汤
治脾经受病,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动,不能饮食,口色黄者可治。其状但踞而腹满,通身黄
色,口吐咸水,风中于脾也,急灸脾 百壮。目下及手足青色者不可治。
白术(去芦) 浓朴(姜制) 防风(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 橘皮(去白) 白鲜皮 五加皮(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五片,煎一盏半,去滓温服,无时。

防风散
治脾脏中风,手足缓弱,舌强语涩,胸膈烦闷,志意恍惚,身体沉重。
防风(去芦)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芎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 黄 (去芦) 赤茯苓
(去皮) 酸枣仁 白术 独活(去芦) 桑白皮(锉) 羚羊角屑(各七钱半) 甘草(炙,半两)
上为 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七圣散
治脾脏中风,心腹烦躁,头面微肿,冷汗频出。
枳壳(去瓤,麸炒) 天麻(各一两) 川大黄 地骨皮 白蒺藜 芎 (各半两) 薏苡仁(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忌食生冷、油腻、猪、鸡。

五味子汤
治肺经受病,多汗恶风,时咳,短气,昼瘥夜甚,其状偃卧胸满,息促冒闷,风中于肺也。其鼻两
边下至于口,上至于眉色白,急灸肺 百壮。若色黄,其肺已伤,化而为血,不可治也。若妄掇空指地,
拈衣摸床,如此数日,必死矣。
五味子 杏仁(炒,去皮尖) 桂心(各半两) 防风 炙甘草 赤芍药 川芎(各一两) 川椒(二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滓温服,不拘时。

萆 散
治肾经受病,则多汗恶风,面庞浮肿,脊骨痛,不能行立,肌肤变色,但坐而腰痛,此风中肾经也。
视胁下左右上下有赤黄色如饼者可治,急灸肾 百余壮。齿黄,发须直,面如土色者,不可治。
萆 (酒浸) 狗脊 杜仲(去皮,锉,炒)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 何首乌 天雄(炮,去皮脐)
泽泻(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无时。

独活散
治肾脏中风,腰脊疼痛,不得俯仰,两脚冷痹,缓弱不随,头昏耳聋,语音混浊,四肢沉重。
独活(去芦) 附子(炮,去皮脐) 当归(去芦) 防风 天麻 桂心(各一两) 川芎 甘菊花
枳壳(去瓤,麸炒) 山茱萸(去核) 黄 丹参(去芦) 牛膝(酒浸) 萆 (酒浸) 甘草(炙) 细辛(去苗)
菖蒲 白术(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
风中腑兼中脏治验 张安抚,年六十一岁。已未冬月,患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心神昏愦,烦躁自汗,
表虚恶风,如洒冰雪,口不知味,鼻不闻香臭,耳闻木音则惊怖,小
便频多,大便结燥,欲用大黄之类下之,则平日饮食减少不敢用,不然则又满闷,昼夜不得瞑目而寐,最苦于
此,约有三月余,凡三易医,病全不减。至庚申三月七日,又因风邪加之,痰嗽,咽干燥疼痛不利,唾多,
中脘气痞似噎。予因思经云∶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病形乃应。又云∶人之气,以天
地之疾风名之。此风气下陷入阴中,不能生发上行,则为疾矣。又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神先病也。
邪风加之,邪入于经,动无常处,前证互相出现。治病必求其本,邪气乃复,论时月则宜升阳,补脾胃,泻
风木。论病则宜实表里,养卫气,泻肝木,润燥,益元气,慎喜怒,是治其本也。宜以
加减冲和汤
主之。
柴胡 黄 (各五分) 升麻 当归 甘草(炙。各三分) 半夏 黄柏(酒洗) 黄芩 陈皮 人参
芍药(各二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自汗加黄 五分,嗽者加五味子二十粒。昼夜不
得睡,乃因心事烦扰,心火内动,上乘阳分,卫气不得交,入阴分,故使然也。以朱砂安神丸服之,由是昼
亦得睡。十日后,安抚曰∶不得睡三月有余,今困睡不已,莫非它病生乎?予曰∶不然,卫气者,昼则行
阳二十五度,夜则行阴二十五度,此卫气交入阴分,循其天度,故安抚得睡也,何病之有焉。止有眼白睛红,
隐涩难开,宜以
当归连翘汤
洗之。
黄连 黄柏(各五分) 连翘(四分) 当归 甘草(各三分)
上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时时热洗。十三日后,至日晡,微有闷乱不安,于前冲和汤又加柴胡
三分,以升少阳之气,饮三服。至十五日全得安卧,减自汗恶寒,躁热胸膈痞;原小便多,服药后小便减
少,大便一二日一行,鼻闻香臭,口知味,饮食如常,脉微弦而柔和,按之微有力,止有咽喉中妨闷,会厌
后肿,舌赤,早晨语言快利,午后微涩,宜以
玄参升麻汤
治之。
升麻 黄连(各五分) 黄芩(炒,四分) 连翘 桔梗(各三分) 鼠粘子 玄参 甘草 僵蚕(各二
分) 防风(一分)
上 咀,总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稍热噙漱,时时咽之,前证良愈。止有牙齿无力,不能
嚼物,宜以
牢牙散
治之。
羊胫骨灰 升麻(各二钱) 生地黄 黄连 石膏(各一钱) 白茯苓 人参(各五分) 梧桐泪(三分)
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临卧擦牙后,以温水漱之。
安抚初病时,右肩臂膊痛无主,持不能举,动多汗出,肌肉瘦,不能正卧,卧则痛甚。经云∶汗出偏
沮,使人偏枯。余思《针经》云∶虚与实邻,决而通之。又云∶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使经络通和,血
气乃复。又云∶陷下者灸之。为阳气下陷入阴中,肩膊时痛,不能运动,以火导之,火引而上。补
之温之,以上证皆宜灸刺,为此先刺十二经之井穴,于四月十二日,右肩臂上肩井穴内,先针后灸二七
壮,及至灸疮发,于枯瘦处渐添肌肉,汗出少,肩臂微有力。至五月初八日,再灸左肩井,次于尺泽穴,
各灸二十八壮,引气下行,兴正气相接。次日臂膊又添气力,自能摇动矣。时值仲夏,暑热渐盛,以

清肺饮子
补肺气,养脾胃,定心气。
白芍药(五分) 人参 升麻 柴胡(各四分) 天门冬 麦门冬(各三分) 陈皮(二分半)
甘草(生二分,炙二分) 黄芩 黄柏(各二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汗多,加黄 五分。后以
润肠丸
,治其胸
膈痞满,大便涩滞。
麻子仁(另研泥) 大黄(酒煨。各一两半) 当
归尾 枳实(麸炒) 白芍药 桃仁泥 升麻(各半两) 人参 生甘草 陈皮(各三钱) 木香 槟榔(各二钱)
上除桃仁、麻仁外,为末,却入二仁泥,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温水食前服。初六日得
处暑节,暑犹未退,宜微收,实皮毛,益胃气,秋以胃气为本。以
益气调荣汤
主之,药中加时药,
使邪气不能伤也。
人参(三分,为臣,益气和中) 陈皮(二分,为佐,顺气和中) 熟地(二分,为佐,养血润燥,泻阴
火) 白芍(四分为佐,补脾,微收,治肝木之邪) 白术(三分,为佐,养胃和中,浓肠胃) 升麻(二分,为
使,使阳明气上升,滋荣百脉) 当归(二分,为佐,和血润燥) 黄 (五分,为君,实皮毛,止自汗,益元
气) 半夏(三分,佐,疗风痰,强胃进食) 甘草(二分,炎,为佐,引用调和胃气,温中益气) 柴胡(二分,
为使,引少阳之气,使出于胃中,乃行于天上。) 麦门冬(三分,为佐,犹有暑气未退,故加之安肺气,得
秋分节不用)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忌食辛热之物,反助暑邪,秋气不能收,正气得
复而安矣。
四物汤(见鼻衄。)

〔小便不利〕


《三因》白散子
治肝肾中风,涎潮壅塞不语,呕吐痰沫,头目眩晕。兼治阴证伤寒,六脉沉伏,
及霍乱吐泻,小便淋沥不通。
大附子(去皮脐,生) 滑石(桂府者,各半两) 制半夏(七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姜七片,蜜半匙,煎七分,空心冷服。霍乱,加藿香;小便不利,加木
通、灯芯、茆根煎。

〔痰涎壅盛〕

二陈汤(见痰饮。)

星香汤
(《易简》) 治中风痰盛,服热药不得者。
南星(八钱) 木香(一钱)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十片,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藿香正气散
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吐泻。常服除山岚瘴气,伏暑吐泻,脚转
筋。加香薷、扁豆、黄连,名藿薷汤。
大腹皮 白芷 茯苓 苏茎叶 藿香(各三两) 浓朴 白术 陈皮(去白) 苦梗 半夏(各二两)
炙甘草(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一枚煎,热服。四君子汤(见虚劳。)
养正丹(见气。)

青州白丸子
(《和剂》) 治男妇手足瘫痪,风痰壅盛,呕吐涎沫,及小儿惊风,妇人血风。
半夏(生,七两,水浸洗) 南星(生,三两) 白附子(生,二两) 川乌(生,半两,去皮脐)
上为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如未出者,更以手揉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
置瓷盆中,日晒夜露,至晓撇去旧水,别用井水搅,又晒,至来日早再换新水,搅如此法,春五日,夏三
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后如玉片,研细,以糯米粉煎粥清丸,绿豆大。姜汤下二十丸,无时。
如瘫痪风,温酒下;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三五丸。

碧霞丹
治卒中急风,眩晕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五种痫病,涎
潮搐溺。
石绿(研九度飞,十两) 附子尖 乌头尖 蝎梢(各七十个)
上三味,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急用薄荷汁化下一丸,更入酒半合,温暖
服之,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证治之,如牙关紧急,斡开灌之,立验。

〔口噤〕


稀涎散
治中风不语,牙关紧急,单蛾双蛾。
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两半) 牙皂(三钱,切片) 明矾(一两)
上先将矾化开,却入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每用三分吹入,诸病皆愈。痰涎壅盛者,以五分灯芯
汤下,喉中之痰逆上者即吐,膈间者即下。
凡中风口噤不能开,用白盐梅揩齿,即能开。

〔口眼 斜〕


清阳汤
(东垣) 治口 斜,颊腮紧急,胃中火盛,汗不出而小便数。
黄 当归身 升麻(各二钱) 葛根(一钱半) 炙甘草 红花 黄柏(酒) 桂枝(各一钱) 苏木
生甘草(各五分)
咀,作一服,酒三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稍热,食前服讫,以火熨摩紧急处即愈。夫口 筋急者,
是筋脉血络中大寒,此药少代燔针劫刺,破恶血以去凝结,内泄冲脉之火炽。

秦艽升麻汤
(《宝鉴》) 治中风手足阳明经,口眼 斜,四肢拘急,恶风寒。
升麻 葛根 甘草(炙) 芍药 人参(各半两) 秦艽 白芷 防风 桂枝(各三钱)
每服一两,水二盏,连须葱根白三茎,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后。服药毕,避风寒卧,得微汗出则止。

〔半身不遂〕


顺风匀气散
(《良方》) 治中风中气,半身不遂,口眼 斜,先宜服此。
白术(四钱) 人参 天麻(各一钱) 沉香 白芷 紫苏 木瓜 青皮 甘草(炙。各半钱) 乌药(三钱)
分作二帖,每帖水二盏,生姜三片,煎八分,温服,二滓并煎。风气腰痛,亦宜服之。

虎骨散
(《简易》) 治半身不遂,肌肉干瘦,为偏枯,忌用麻黄发汗,枯津液,惟此方润筋去风。
当归(二两) 赤芍药 续断 白术 本 虎骨(各一两) 乌蛇肉(半两)
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骨中烦疼加生地黄一两,脏寒自利加天雄半两。

虎胫骨酒
(《济生》) 治中风偏枯不随,一切诸风挛拳。
石斛(去根) 石楠叶 防风 虎胫骨(酥炙) 当归 茵芋叶 杜仲(炒) 川牛膝 芎
狗脊(燎去毛) 川续断 巴戟(去心。各一两)
上锉如豆,囊药,以酒一斗,渍十日,每热服一盏,无时。
黄 酒 治风湿痹,身体痹麻,皮肤瘙痒,筋脉拘挛,言语謇涩,手足不遂,时觉不仁。(见着痹。)
治半身不遂,口眼 斜,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疼。此乃原于血虚血热,挟痰挟火,经络肌表
之间,先已有其病根,后因感冒风寒,或过嗜醇酒膏粱而助痰火,或恼怒而逆肝气,遂有此半身不遂之证。
其在于经络肌表筋骨之间,尚未入脏腑,并以此方治之。盖此方有补血活血之功不致于滞,有健脾燥湿消痰
之能不致于燥,又清热运动疏风,开经络,通腠理,内固根本,外散病邪,王道剂也,多服见功。
白术 川芎(各一钱半) 南星 半夏 芍药 茯苓 天麻(各一钱) 川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牛膝 酸枣仁 黄芩 橘红(各八分) 羌活 防风 桂(各六分) 红花 甘草(炙,各四分) 黄柏(三分)
水煎,入竹沥、姜汁,侵晨服。

〔失音不语〕


地黄饮子
(《宣明》) 治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用,肾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下。
熟地黄 巴戟(去心) 山茱萸(去核) 肉苁蓉(酒浸焙) 石斛 附子(炮) 五味子 白茯苓 菖蒲 远志
(去心) 官桂 麦门冬(去心。各等分锉)
上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七叶,水一盏半,煎八分,服无时。

[ 本帖最后由 南方的风铃 于 2008-9-3 10:45 编辑 ]

南方的风铃 发表于 2008-9-3 10:14

地黄饮子
(《宣明》) 治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用,肾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下。
熟地黄 巴戟(去心) 山茱萸(去核) 肉苁蓉(酒浸焙) 石斛 附子(炮) 五味子 白茯苓 菖蒲 远志
(去心) 官桂 麦门冬(去心。各等分锉)
上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七叶,水一盏半,煎八分,服无时。

涤痰汤
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 枳实(麸炒) 茯苓(去皮。各二钱) 橘红(一钱半) 石
菖蒲 人参(各一钱) 竹茹(七分) 甘草(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一盅,食后服。
凉膈散(见发热。)

加味转舌膏

连翘 远志 薄荷 柿霜(各一两) 石菖蒲(六钱) 栀子(炒) 防风 桔梗 黄芩(酒炒) 玄明粉
甘草 酒大黄(各五钱) 犀角 川芎(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朱砂五钱为衣。食后临卧,薄荷汤嚼下一丸。

解语汤
(一方,有石菖蒲、远志。)
羌活 防风 天麻 肉桂 川芎 南星 陈皮 白芷 当归 人参 甘草 酸枣仁 羚羊角(各等分)
水煎,入竹沥半盏,再一二沸服。
诃子汤(见喑。)

正舌散
(《宝鉴》) 治中风,舌强语涩。
雄黄(研) 荆芥穗(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豆淋酒调下。

茯神散
(《宝鉴》) 治证同前。
茯神心(炒,一两) 薄荷(焙,二两) 蝎梢(去毒,五钱)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下。
治中风不语 取龟尿少许,点于舌,神效。
取龟尿法∶(置龟于新荷叶上,以猪发鼻内戳之,立出。)

清心散

青黛 硼砂 薄荷(各二钱) 牛黄 冰片(各三分)
上为末,先以蜜水洗舌,后以姜汁擦舌,将药末蜜水调稀,搽舌本上。

〔身痛〕


铁弹丸
(《和剂》) 治卒暴中风,神志昏愦,牙关紧急,目睛直视,手足螈 ,口面 斜,
涎潮语涩,筋挛骨痛,瘫痪偏枯,或麻木不仁,或瘙痒无常,应是风疾,及打扑伤损,肢节疼痛,皆治
之,通经络,活血脉。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各一两) 川乌头(炮,去皮脐,为末,一两半) 五灵脂(酒浸,淘去砂石,
晒干,四两,为末) 麝香(细研,一钱)
上先将乳香、没药于阴凉处细研,次入麝,次入药末,再研匀,滴水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
后临卧,薄荷酒磨化服。

十味锉散
(《易简》) 治中风血弱,臂痛连及筋骨,举动艰难。
附子(三两,炮) 当归(洗) 黄 (炙) 白芍药(各二两) 川芎 防风 白术(各一两半) 肉
桂(一两) 茯苓 熟地黄(各七钱半)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八片,枣三枚煎,食后临卧服。
蠲痹汤 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手足冷痹,匹肢沉重。(见痹。)

〔昏冒〕


至圣保命金丹
(《宝鉴》) 治中风口眼 斜,手足 曳,语言謇涩,四肢不举,精神昏愦,痰多。
贯众(一两) 生地黄(七钱) 大黄(半两) 青黛 板蓝根(各三钱) 朱砂(研) 牛黄(研) 蒲黄 薄荷
(各二钱半) 珠子(研) 龙脑(研,各一钱半) 麝香(研,一钱)
上十二味,为末,入研药和匀,蜜丸芡实大,金箔为衣。每用一丸,细嚼,茶清送下,新汲水亦得。
如病患嚼不得,用薄荷汤化下,无时。此药镇坠痰涎,大有神效。

牛黄清心丸
(《和剂》) 治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謇涩,心怔健忘,恍惚去来,头目眩冒,胸中烦
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愦。又治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怕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无时,或发
狂癫,神情昏乱。
白芍药 麦门冬(去心) 黄芩 当归(去苗) 防风(去苗) 白术(各一两半) 柴胡 桔梗 芎 白茯苓
(去皮)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别研。各一两二钱半) 神曲(研) 蒲黄(炒) 人参(去芦。各二两半)
羚羊角(屑) 麝香(研) 龙脑(研。各一两) 肉桂(去粗皮) 大豆黄卷(碎,炒) 阿胶(碎,
炒。各一两七钱半) 白蔹 干姜(炮。各七钱半) 牛黄(研,一两二钱) 犀角屑(二两) 雄黄(研,飞,八
钱) 干山药(七两) 甘草(锉,炒,五两) 金箔(一千二百片,内四百片为衣) 大枣(一百枚,蒸熟,
去皮核,研成膏)
上除枣、杏仁、金箔、二角屑及牛黄、雄黄、麝四味外,为细末,入余药和匀,用炼蜜与枣膏为丸,
每两作十丸,金箔为衣。每服一丸,温水化下,食后服。小儿惊痫,即酌度多少,以竹叶汤温化。
防风通圣散(见眩晕。)

三一承气汤
(《宣明》) 治伤寒大承气汤证腹满实痛,调胃承气汤证谵语下利,小承气汤证内热
不便,三一承气汤合而为一也。及治中风僵仆,风痫发作,并皆服之,此下剂也。
大黄(锦纹者) 芒硝 浓朴(去皮) 枳实(各半两) 甘草(一两)
水一盅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内硝煎二沸,去滓温服,不拘时,以利为度。

防风丸
(《和剂》) 治一切风及痰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目眩旋晕,心怔烦闷,
手足无力,骨节疼痹,言语謇涩,口眼 动,神思恍惚,痰涎壅滞,昏愦健忘,虚烦少睡。
防风(洗) 川芎 天麻(去苗,酒浸一宿) 甘草(炙。各二两) 朱砂(研,为衣,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荆芥汤化服,茶、酒嚼下亦得,无时。

犀角丸
(《和剂》) 除三焦邪热,疏一切风气,治风盛痰实,头目昏重,肢节拘急,痰涎壅滞,
肠胃燥涩,大小便难。
黄连(去须) 犀角(镑。各十两) 人参(去芦,二十两) 大黄(八十两) 黑牵牛(一百二十两,炒,别捣
取粉,六十两)
上与牵牛粉合和,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临卧温汤下。更量虚实加减。

排风汤
(《和剂》) 治男妇风虚冷湿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逆呕
沫,胁满,头眩重,耳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拳而卧。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 怒,目张呼唤。
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倒错,与亡人相随。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
气奄然而极。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随,腰痛难以俯仰,痹冷骨疼,若有此候,令人心惊,志意不定,恍
忽多忘。服此汤安心定志,聪耳明目,通治脏腑诸风疾。
白鲜皮 当归(酒浸一宿) 肉桂(去粗皮) 芍药(白者) 杏仁(去皮尖,麸炒) 甘草(炒) 防风 芎
白术(各二两) 独活 麻黄(去根节) 茯苓(去皮。各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四片,煎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八风散
(《和剂》) 治风气上攻,头目昏眩,肢体拘急烦疼,或皮肤风疮痒痛,及治寒壅不调,
鼻塞声重。
藿香(去土半斤) 白芷 前胡(去芦。各一斤) 黄 (去芦) 甘草(炙) 人参(去芦,各二斤) 羌活(去芦)
防风(去芦,各三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薄荷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腊茶清调一大钱亦得。小
儿虚风,乳香、腊茶清调下半钱,更量儿大小加减服。

骨碎补丸
(《和剂》) 治肝肾风虚,上攻下疰,筋脉拘挛,骨节疼痛,头面浮肿,手臂少力,
腰背强痛,脚膝缓弱,屈伸不利,行履艰难。
荆芥穗 白附子(炮) 牛膝(酒浸,焙干)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片,焙。各一两) 骨碎补(去毛,炒)
威灵仙(去苗) 缩砂仁(各半两) 地龙(去土,微炒) 没药(各二钱半) 自然铜(醋淬九遍) 草乌头(炮,去皮
脐) 半夏(汤洗七次,各半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
服五丸至七丸,温酒下,妇人醋汤或当归酒下。妊娠不宜服。
乌荆丸(见下血。)

大三五七散
(《和剂》) 治八风五痹,瘫痪 曳,口眼 斜,眉角牵引,项背拘强,牙
关紧急,心中愦闷,神色如醉,遍身发热,骨节烦疼,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肤 动,或如虫行。又治
阳虚头痛,风寒入脑,目旋运转,如舟船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之声,应风寒湿痹香港脚缓弱等疾。
山茱萸 干姜(炮) 茯苓(去皮。各三斤) 细辛(一斤八两) 防风(四斤) 附子(炮,去皮脐,三十五枚)
上为细末,温酒调下二钱,食前服。

四生散
(《和剂》) 治男妇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不时羞明多泪,下疰脚膝生疮,及遍身风
癣,服药不验,居常多觉两耳中痒。
黄 川羌活 蒺藜(沙苑者) 白附子(各等分,生用)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薄荷酒调下。如肾脏风下疰生疮,以猪腰批开,入药二钱合定,纸里煨熟,
空心细嚼,以盐酒送下。

省风汤
(《和剂》) 治卒急中风,口噤全不能言,口眼 斜,筋脉挛急,抽搐疼痛,风盛痰实,旋
晕僵仆,头目眩重,胸膈烦满,左瘫右痪,手足麻痹,骨节烦疼,步履艰辛,恍忽不定,神志昏愦,一切
风证,可预服之。
防风 南星(生用。各四两) 半夏(白好者,水浸洗,生用) 黄芩(去粗皮) 甘草(生用。各二两)
咀,每服四大钱,水二大盏,姜十片,煎一中盏,去滓温服,无时。

四生丸
(《和剂》) 治左瘫右痪,口眼 斜,中风涎急,半身不遂,不能举者,悉皆疗之。
五灵脂(去石) 骨碎补 川乌头(去皮尖) 当归(各等分)
上为细末,用无灰酒打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渐加至十五丸,温酒下。服此药莫服灵宝
丹,恐药无效。

轻脚丸
治左瘫右痪,脚弱不能行履。
木鳖子(别研) 白胶香(别研) 白芍药(各二两) 草乌(去皮尖,四两) 赤小豆(一两,别研为末,打糊)
上末之,赤豆糊为丸,如梧子大。每七丸,加至十丸,温酒或木瓜汤下,病在上食后临卧,病在下
空心服。忌热物少时。

伏虎丹
(《和剂》) 专治左瘫右痪。
生干地黄 蔓荆子 白僵蚕(炒去丝。各二钱半) 五灵脂(去皮,半两) 踯躅花(炒) 南星 白胶香
草乌(炮。各一两)
末之,酒煮半夏末为糊丸,如龙眼大。每一丸分四服,酒吞下,日进二服。(此建康乌衣巷有老人
姓钟,素好道,因酒患风,百治无效,一日忽有道人至,授此方药服之,道人忽不见,已而病除,乃知仙方。)

换腿丸
(《和剂》) 治肾经虚弱,下注腰膝,或当风取凉,冷气所乘,沉重少力,移步迟缓,筋脉
挛痛,不能屈伸,脚心隐痛,有防履地。大治干湿香港脚,赤肿痛楚,发作无时,呻吟难忍,气满喘促,举动
艰难,面色黧黑,传送秘涩,并皆疗之。
薏苡仁 石楠叶 南星(洗,姜制炒) 川牛膝(酒浸,焙) 肉桂(去粗皮) 当归(去芦) 天麻(去苗)
附子(炮,去皮脐) 羌活 防风(去杈) 石斛(去根) 萆 (微炙) 黄 (蜜炙) 续断(各一两) 苍术(米
泔浸,一两半) 槟榔(半两) 干木瓜(四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温酒或木瓜汤下,日二三服。常服舒筋
轻足,永无香港脚之患。(昔有人患此疾,服之一月,脚力顿健,委有换腿之功。)

左经丸
(《和剂》) 治左瘫右痪,手足颤掉,言语謇涩,浑身疼痛,筋脉拘挛,不得屈伸,项
背强直,下注脚膝,行履艰难,及跌扑闪肭,外伤内损。常服通经络,活血脉,疏风顺气,壮骨轻身。
生黑豆(一斤,以斑蝥二十一枚去头足同煮,候豆胀为度,去之取豆焙干) 川乌(炮,去皮脐,二两)
乳香(研,一两) 没药(一两半) 草乌(炮,四两)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不拘时。

木瓜丸
(《和剂》) 治肾经虚弱,下攻腰膝,沉重少力,腿脚肿痒,疰破生疮,脚心隐痛,筋脉拘
挛,或腰膝缓弱,步履艰难,举动喘促,面色黧黑,大小便秘涩,饮食减少,无问久新,并宜服之。
熟地黄(洗,焙) 陈皮(去白) 乌药(各四两) 黑牵牛(三两) 右楠藤 杏仁(去皮尖) 当归 苁蓉(酒浸,
焙) 干木瓜 续断 牛膝(酒浸。各二两) 赤芍药(一两)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木瓜汤吞三五十丸,温酒亦得。

犀角防风汤
(《统旨》) 治一切诸风,口眼 斜,手足 曳,语言謇涩,四肢麻木。
犀角(磨水,临服时入) 防风 甘草(炙) 天麻 羌活(各五分) 滑石(一钱五分) 石膏(七分)
麻黄 独活 山栀(各五分) 荆芥 连翘 当归 黄芩 全蝎(炒) 薄荷 桔梗 白术 细辛(各四分)
水二盅,姜五片,煎一盅,稍热服,取汗。大便秘结,加大黄一钱。

追风如圣散
(《统旨》) 治男妇诸般风证,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腰腿疼痛,
手足顽麻,语言謇涩,行步艰难,遍身疮癣,上攻头目,耳内蝉鸣,痰涎不利,皮肤搔痒,偏正头风,无问
新旧。及破伤风,角弓反张,蛇犬咬伤,金刃所伤,血出不止,敷之立止。
川乌 草乌 苍术(各四两) 金钗石斛(一两) 川芎 白芷 细辛 当归 防风 麻黄 荆芥 何首乌
全蝎 天麻 本(各五钱) 甘草(三两) 人参(三钱) 两头尖(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匕,临卧茶清下,温酒亦可,不许多饮酒。服后忌一切热物饮食一时,恐动药力。

蠲风饮子
(《正传》) 治中风瘫痪,口眼 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麻痹不仁。
防风(去芦) 杜仲(去粗皮,姜汁炒) 羌活 白芷 川当归(酒洗,去芦) 川芎 生地黄(酒浸)
白芍药 川牛膝(去芦,酒洗) 秦艽(去芦) 何首乌 萆 苍术(米泔浸一宿) 白术 木通 大枫子(肉)
威灵仙 血藤(即过山龙) 防己 丁公藤(各一两) 荆芥穗 海桐皮(去粗皮) 五加皮 南星(煨裂) 半夏
(汤泡七次) 橘红 赤茯苓(去皮) 桑寄生 天麻 僵蚕(炒去丝嘴) 钓藤(各半两) 薄桂(去粗皮) 草乌(去
皮尖) 甘草节 川乌(去皮脐,炮) 猪牙皂角(各二钱半) 两头尖 阴地蕨(一名地茶) 大蓟 小蓟 理省藤
桑络藤(各一两半) 生姜(一两,另捣细)
上各切细,用无灰好酒二斗五升,以瓷罐盛酒浸药,皮纸十数重封口,冬半月,夏七日,秋、春
十日。每清晨午前午后临卧各服一大白盏。忌鸡、猪、鱼、羊、驴、马、飞禽、虾、蟹等肉味,及煎爆
油腻,水果生冷,花麦热面,一切动气发风之物。


(《济生》) 治中风口眼 斜,时吐涎沫,语言謇涩,手足缓弱。
草(一名火 草,生于沃壤间,带猪苓气者是)
上五月五日,六月六日,采叶洗净,不拘多少。九蒸九曝,每蒸用酒蜜洒之,蒸一饭顷,日干为末,
炼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米饮任下。
一方∶每 一斤,加四物料各半两,川乌一钱半,羌活、防风各二钱。

拯济换骨丹
(《元戎》) 治半身不遂,口眼 斜,手足不仁,言语謇涩,或骨痛连髓,或
痹袭皮肤,或中急风,涎潮不言,精神昏涩,行步艰难,筋脉拘急,左瘫右痪,一切风疾。
槐荚子(生) 人参 桑白皮 苍术 白芷 何首乌 蔓荆子 威灵仙 防风(各二两)
五味子 苦参 香附 川芎(各一两) 麝香(二钱) 龙脑(二钱,另研,一本无)
上一十四味,为细末,入麝香令匀,又用麻黄十斤,去根节,天河水三石三斗,熬至六斗,滤去
滓,再煎至二升半,入银石器内熬成膏,入前药和匀,杵三五千下,每一两作十丸,朱砂为衣。每服一
丸,先捣碎,酒一盏,自晨浸至晚,食后临卧,搅匀服之。神
清无睡,是药之验,再服须更隔五日服之。如中风无汗宜服。若体虚自汗服之,是重亡津液也。若风盛之
人,当于密室温卧取汗。

搜风顺气丸
(《圣惠》) 治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去上热下冷,腰脚疼痛,四肢无力,多睡
少食,渐渐羸瘦,颜色不完黄赤,恶疮下疰,口苦无味,憎寒毛耸,节年 癖气块,丈夫阳事断绝,女子
久无子嗣,久患寒疟,吐逆泻痢,变成劳疾,百节酸疼,小儿老人皆可服,补精驻颜,疏风顺气。
车前子(二两半) 白槟榔 火麻子(微炒,去壳,另研) 郁李仁(汤泡,去皮,研) 菟丝子(酒浸,焙
炮,晒干) 牛膝(酒浸二宿) 干山药(各三两)枳壳(去瓤,麸炒) 防风(去杈) 独活(各一两) 锦纹大黄
(五钱,半生半熟)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茶、米饮任下,百无所忌,早晨、临卧各一服。服经一
月消食,二月去肠内宿滞,三月无倦少睡,四月精神强胜,五月耳目聪明,六月腰脚轻健,一年百病皆除,
老者返少。如服药觉脏腑微动,以羊肚肺羹补之。久患肠风便血,服之除根。如颤语謇涩,及瘫痪服之,随
即平复。酒后一服,宿酲消尽,百病不生。孕妇勿服。

愈风丹
治足三阴亏损,风邪所伤,致肢体麻木,手足不随等证。
天麻 牛膝(酒浸,焙) 萆 玄参(各六两) 杜仲(七两) 羌活(十四两) 当归 熟地黄 生地黄
(各一斤) 独活(五两) 肉桂(三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用白汤下五七十丸。

史国公浸酒方
专治左瘫右痪,四肢顽麻,骨节酸疼,诸般寒湿风气。
当归 虎胫骨(酒浸一日,焙干酥炙) 羌活 鳖甲(炙) 萆 防风(去芦杈) 秦艽 川牛膝 松节
晚蚕砂(各二两) 枸杞子(五两) 干茄根(八两,饭上蒸熟)
用无灰酒一斗,绢袋盛药,入酒内,封十日。取饮时不可面向坛口,恐药气冲人头面,饮酒不可间
断。饮尽,药滓晒干为末,米糊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五十丸。忌食发风动气之物。

<目录>第一册
<篇名>中寒
属性:苏合香丸(见卒中。)

五积散
(《和剂》) 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背拘急,恶寒呕吐,或有腹痛。又治伤寒发热,
头疼恶风,无问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及妇人经血不调,或难产并治。
白芷 茯苓 半夏(汤洗七次) 当归 川芎 甘草(炙) 肉桂 芍药(各三两) 枳壳(去瓤,麸炒) 麻
黄(去节根) 陈皮(去白,各六两) 桔梗(去芦,十二两) 浓朴(去粗皮,姜制) 干姜(各四两, ) 苍术
(泔浸,去皮,二十四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根,煎七分,热服。冒寒用煨姜,挟气则加茱萸,妇
人调经催产则加艾醋。

姜附汤
(《发明》) 治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忽然晕倒,口吐涎沫,状如暗风,
手足厥冷,或复烦躁。兼治阴证伤寒,大便自利而发热者。
干姜 熟附子(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或虑此药性太燥,即以附子理中汤,相继
服饵。姜附本治伤寒经下后,又复发汗,内外俱虚,身无大热,昼则烦躁,夜则安静,不呕不渴,六脉
沉伏,并宜服此,不知脉者,更宜审之。兼治中脘虚寒,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四肢厥逆。一
方,附子汤以生用者,名曰白通汤。内加白术倍之,甘草减半,名生附子白术汤。治中风湿,昏闷恍惚,
腹胀满,身重,手足螈 , 自汗,失音不语,便利不禁。
一方,用姜附汤加麻黄、白术、人参、甘草等分,名附子麻黄汤。治中寒湿,昏晕缓弱,腰脊强
急,口眼 ,语声混浊,胸腹 胀,气上喘急,不能转动,更宜审而用之。

附子理中汤

干姜(炮) 白术 人参 甘草(炙。各二钱半) 附子(炮,二钱)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温服。

不换金正气散
(《和剂》) 治四时伤寒,温疫时气,头疼壮热,腰背拘急,山岚瘴气,寒热往
来,霍乱吐泻,脏腑虚寒,下痢赤白。
苍术(制) 橘皮(去白) 半夏曲(炒) 浓朴(姜制) 藿香(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盅,去滓,食前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毒物。若出远方,
不服水土,尤宜服之。

<目录>第一册
<篇名>中暑
属性:
来复丹
(《和剂》) 治上盛下虚,里寒外热,伏暑泄泻如水。
硝石(一两,同硫黄为末,入瓷盘内,以微火炒,用柳蓖搅,不可火太过,恐伤药力,再研极细,名二
气末) 太阴玄精石(研,飞) 舶上硫黄(透明者。各一两) 五灵脂(水澄去砂,晒干) 青皮(去白) 陈皮
(去白。各二两)
上用五灵脂、二橘皮为末,次入玄精石末,及前二气末,拌匀,好醋打糊为丸,豌豆大。每服三十
丸,空心米饮下。
苏合香丸(见卒中。)

却暑散
(《得效》)
赤茯苓(去皮) 甘草(生,各四两) 寒食面 生姜(各一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新汲水或白汤调服。

香薷饮
(《和剂》) 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并皆治之。一方,又加黄连四两,用姜
汁同炒令黄色,名黄连香薷散。如有搐搦,加羌活煎服。
香薷(去土,一斤) 白扁豆(微炒,半斤) 浓朴(去皮,姜汁炙熟,半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入酒少许,煎七分,沉冷,不拘时服。

香薷汤
(《和剂》)
白扁豆(炒) 茯神 浓朴(去粗皮,锉,姜汁炒,各一两) 香薷(二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沸汤点服,盐汤点亦得。

大顺散
(《和剂》)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甘草(锉寸长,三十斤) 干姜 杏仁(去皮尖,炒) 肉桂(去粗皮,各四斤)
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同炒,令杏仁不作声为度,
用筛筛净;后入桂,一处捣罗。每服二钱,水一盅,煎七分,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服;不拘时,以沸
汤点服亦得。

枇杷叶散
(《和剂》) 治中暑伏热,烦渴引饮,呕哕恶心,头目昏眩。
枇杷叶(去毛,炙) 陈皮(汤浸,去瓤,焙) 丁香 浓朴(去皮,涂姜汁炙,各半两) 白茅根 麦门冬
(去心) 干木瓜 甘草(炙,各一两) 香薷(七钱半)
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温汤调服亦得,如烦躁用井花水调下。
小儿三岁以下,可服半钱,更量大小加减。

二气丹
(《济生》) 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结,或泻或呕。
硝石 硫黄(各等分)
上为末,于银石器内火炒令黄色,再研,用糯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时,新井水送下。
星香散(见中风。)

缩脾饮
(《和剂》) 消暑气,除烦渴。
缩砂仁 乌梅肉(净) 草果(煨,去皮) 甘草(各四两,炙) 干葛(锉) 白扁豆(去皮,炒,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碗,煎八分,去滓,水沉冷服以解烦,或欲热欲温任意服,代熟水饮之极妙。
苍术白虎汤(见伤暑。)
补中益气汤(见劳倦。)

生脉散
(《医录》) 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
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大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最宜服之。
人参(五钱) 五味子 麦门冬(各三钱)
上水煎服。

大黄龙丸
(《百一》) 治中暑身热头疼,状如脾寒,或烦渴呕吐,昏闷不食。
舶上硫黄 硝石(各一两) 白矾 雄黄 滑石(各半两) 白面(四两)
上五味,研末,入面和匀,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见》云∶有中 昏死,
灌之立苏。

地榆散
(《良方》)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并治血痢。
地榆 赤芍药 黄连(去须) 青皮(去白,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浆水调服,如无,只以新汲水亦得,若血痢,水煎服。

<目录>第一册
<篇名>中湿
属性:
除湿汤
(《百一》)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
半夏曲(炒) 浓朴(姜制) 苍术(米泔制,各二两) 藿香叶 陈皮(去白)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
甘草(炙,七钱) 白术(生用,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温服。

白术酒
(《三因》) 治中湿骨节疼痛。
上用白术一两,酒三盏,煎一盏,不拘时频服。不能饮酒,以水代之。

<目录>第一册
<篇名>中气
属性:苏合香丸(见卒中。)

八味顺气散
(《济生》) 凡中风人,先服此药顺气,次进治风药。
白术 白茯苓 青皮(去白) 香白芷 陈皮(去白) 天台乌药 人参(各一两) 炙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木香调气散
(《和剂》) 治气滞胸膈,虚痞恶心,宿冷不消,心腹刺痛。
白豆蔻仁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两) 藿香叶 炙甘草(各八两) 缩砂仁(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不拘时点服。
四七汤(见气。) 星香散(见中风。)

三和丹
即养正丹、黑锡丹、来复丹。

<目录>第一册
<篇名>中食
属性:藿香正气散(见中风。) 八味顺气散(见中气。)

加减平胃散
(东垣)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
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痿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
痞,膈气反胃等证。
浓朴(去粗皮,姜制炒,三斤二两)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五斤) 陈皮(三斤二两,去白) 甘草
(锉,炒,三十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或去姜、枣,带热服,
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常之气。如小
便赤涩,加白茯苓、泽泻。米谷不化,饮食伤,多加枳实。胸中气不快,心下痞气,加枳壳、木香。脾胃
困弱,不思饮食,加人参、黄 。心下痞闷腹胀者,加浓朴,甘草减半。遇夏加炒黄芩。遇雨水湿润时加
茯苓、泽泻。如有痰涎,加半夏、陈皮。凡加时,除苍术浓朴根据例加之,如一服五钱,有痰用半夏一两。
咳嗽饮食减少,脉弦细,加归身、黄 。脉洪大缓,加黄芩、黄连。大便硬,加大黄三钱,芒硝二钱,先
嚼麸炒桃仁烂,以药送下。
海藏加减少平胃散例∶若泄泻脾湿,加茯苓、丁香、白术,为调胃散。一法加藿香、
半夏。加干姜为浓朴汤。若温疫时气,二毒伤寒,头痛壮热,加连须葱白五寸,豆豉三十粒,煎二三沸,取
微汗出愈。若五劳七伤,脚手心热,烦躁不安,百节酸疼,加柴胡。若痰嗽疟痢加姜制半夏,若小肠气痛加
茴香。若水气肿满加桑白皮,若妇人赤白带下加黄 ,若酒伤加丁香,若饮冷伤加高良姜,若滑脱泄泻加
肉豆蔻,若风痰四肢沉困加荆芥,若腿膝冷痛加牛膝,若浑身虚肿拘急加地骨皮,若腿膝湿痹加菟丝子,
若白痢加吴茱萸,赤痢加黄连,若头风加 本,若转筋霍乱加樟木皮。若七邪六极,耳鸣梦泄,盗汗,四肢
沉重,腿膝痿弱,妇人宫脏久冷,月事不调者,加桂枝。若胃寒呕吐,多加生姜。一法加茯苓、丁香各三
两。若气不舒快,中脘痞塞,加砂仁、香附各三两,生姜煎服。若与五苓散相半,为对金饮子。若与六一散
相合,为黄白散。若与钱氏异功散相合,为调胃散。若饮食进退,加神曲、麦芽。冬月加吴茱萸、川椒、干
姜、桂,为吴茱萸汤。若加 本、桔梗,为和解散,治伤寒吐痢。若加藿香、半夏为不换金正气散。若疟寒
热者加柴胡,若小肠气痛者加苦楝、茴香。

南方的风铃 发表于 2008-9-3 10:16

<目录>第一册
<篇名>中恶
属性:苏合香丸(见卒中。)

调气平胃散

木香 乌药 白豆蔻仁 檀香 砂仁(各一钱) 藿香(一钱二分) 苍术(一钱半)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盅,生姜三片,食前服。

<目录>第一册
<篇名>伤暑
属性: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六钱二字半)
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白虎加苍术汤

前方内去人参,加苍术二两,增水作四服。
香藿饮 香薷汤(俱见中暑。)

六和汤
(《澹寮》) 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吐泻,寒热交作,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
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
香薷(二钱) 缩砂仁 半夏(汤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五分) 赤茯苓(去皮)
藿香(去土) 白扁豆(姜汁略炒) 浓朴(姜制) 木瓜(各一钱)
水二盅,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盅,不拘时服。
五苓散(见消渴。)

消暑丸
(《和剂》) 治伏暑引饮,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用醋五升煮干) 甘草(生用) 茯苓(去皮,各半斤)
上为末,姜汁煮糊丸,无见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热汤送下。(中暑为患,药下即
苏。伤暑发热头痛,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虽饮水多,亦不为害,应是暑药,皆不及此。
若痰饮停积,并用生姜汤下。入夏之后,不可缺此。)
枇杷叶散 来复丹 却暑散(俱见中暑。) 小半夏茯苓汤(见痰饮。) 平胃散(见中食。) 理中汤
(见霍乱) 春泽汤(即五苓散加人参一钱。) 缩脾饮(见中暑。) 藿香正气散(见中风。) 苏合香丸(见
卒中。) 胃苓饮(即平胃散、五苓散并用。) 辰砂五苓散(即五苓散加辰砂等分,桂减三之一。)

酒煮黄连丸
(《和剂》) 治伏暑发热,呕吐恶心,并治膈热,解酒毒,浓肠胃。
黄连(去须,十二两) 好酒(五斤)
上将黄连以酒煮干,研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熟水送下。

益元散
(即天水散) 治伤寒表里俱热,烦渴口干,小便不通,及霍乱吐泻,下利肠 ,偏
主石淋,及妇人产难,催生下乳,神效。
桂府滑石(腻白者,六两) 粉草(一两,研烂)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新水亦得。加薄荷末少许,名鸡苏散;加青黛
末少许,名碧玉散,治疗并同,但以回避世俗之轻侮耳。

十味香薷饮
(《百一》) 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一两) 人参(去芦) 陈皮(汤泡,去白) 白术 白茯苓 白扁豆(炒,去壳) 黄 (去芦)
干木瓜 浓朴(姜汁制,炒黑色) 炙甘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热汤或冷水调下。
三黄丸(见发热。) 养胃汤(见疟。) 四君子汤(见虚劳。) 星香散(见中风。) 消风散(见眩晕。)
二陈汤(见痰饮。) 白虎汤 调胃承气汤(并见发热。)

三黄石膏汤

黄连(二钱) 黄柏 山栀 玄参(各一钱) 黄芩 知母(各一钱五分) 石膏(三钱) 甘草(七分)
上水煎服。

清暑益气汤

黄 (一钱半,汗少减五分) 苍术(一钱半) 升麻(一钱) 人参(去芦) 白术 陈皮 神曲 泽泻
(各五分) 甘草(炙) 黄柏(酒浸) 葛根 青皮(去瓤) 当归身 麦门冬(去心,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剂之多少,临时斟酌。

黄 人参汤

黄 (一钱,如自汗过多者加一钱) 人参(去芦) 白术(各五分) 苍术(半钱,无汗一钱) 橘皮(不
去白) 甘草(炙) 当归身(酒洗) 麦门冬(去心,各二分) 黄柏(酒洗) 神曲(炒,各三分) 升麻(六分)
五味子(九粒)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远或空心服之。忌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如心下
痞闷,加黄连二三分。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胁下痛或缩急,加柴胡二三分。头痛,
目中溜火,加黄连二三分,川芎三分。头目不清利,上壅上热,加蔓荆子三分, 本二分,细辛一
分,川芎三分 生地黄二分,如气短精神少,梦寐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九粒。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
见者,致食少食不下,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各五分,桃仁三粒,去皮尖,另研,麻子
仁研泥,五分。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别药,少加大黄煨,半钱。如又
不利,非血结血秘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患必显风证,单血药不可复加,止常服黄 人参汤,只用羌
活半两,防风半两。二味以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服之,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胸中气滞,
加青皮,并去白陈皮倍之,去其邪气。此病本元气不足,惟当补元气,不当泻之。气滞太甚,或补药太过,
或人心下有忧滞郁结之事,更加木香二分或三分,砂仁二分或三分,白豆蔻仁二分,与正药同煎服。腹
痛不恶寒者,加芍药半钱,黄芩二分,却减五味子。
人参益气汤(见着痹。)

清燥汤
(东垣)
黄 (一钱半) 黄连(去须) 苍术 白术(各一钱) 陈皮(五分) 五味子(九粒) 人参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当归(一钱二分) 泽泻(五分) 柴胡 麦门冬 生地黄 神曲(炒) 猪苓 黄柏(酒制)
甘草(炙,各二分)
每服半两,水二盏,煎一盏,去滓稍热,空心服。

泼火散
治伤暑烦躁,口苦舌干,头痛恶心,不思饮食,昏迷欲死者,即中暑门地榆散。
水葫芦丸 治胃暑毒,解烦渴。
川百药煎(三两) 人参(二钱) 麦门冬 乌梅肉 白梅肉 干葛 甘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含化一丸,夏月出行,可度一日。

香薷丸
(《和剂》) 治大人小儿伤暑伏热,燥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
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痢转筋。
香薷(去根,一两) 紫苏(去粗梗) 干木瓜
藿香(洗去沙土) 茯神(去木,各五钱) 甘草(炙赤色) 檀香(锉) 丁香(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细嚼,温汤下。

<目录>第一册
<篇名>伤湿
属性:除湿汤(见中湿。)

肾着汤
(《三因》) 治肾虚伤湿,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
干姜(炮) 茯苓(各四两) 甘草(炙) 白术(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温服。

渗湿汤
(《和剂》)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如坐水中,小便赤涩,大便溏泄。
苍术 白术 甘草(炙。各一两) 茯苓(去皮) 干姜(炮。各二两) 橘红 丁香(各二钱半)
每服四钱,水一盏,枣一枚,姜三片,煎七分,食前,去滓温服。
五苓散(见消瘅。) 戊己丸(见泄泻。)

败毒散
(《活人》)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芎 枳壳 白茯苓 桔梗 人参(以上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煎至七分,温服,或沸汤点亦得。治伤寒温疫,风湿风
眩,拘蜷风痰,头疼目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及老人小儿皆可服。或瘅烟之地,或瘟疫时行,
或人多风痰,或处卑湿脚弱,此药不可缺也。日二三服,以知为度。烦热口干,加黄芩。

桂枝汤
(仲景)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
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不必尽剂。
五积散(见中寒。) 防己黄 汤(见身重。) 五痹汤(见痹。) 青木香丸(见气。)

清热渗湿汤

黄柏(盐水炒,二钱) 黄连 茯苓 泽泻(各一钱) 苍术 白术(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服。如单用渗湿,去黄连、黄柏,加橘皮、干姜。
拈痛汤(见身体痛。)
术附汤 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重甚者,
不知食味。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见心痛。)

<目录>第一册
<篇名>伤燥
属性:
滋燥养荣汤
治皮肤皱揭,筋燥爪干。
当归(酒洗,二钱)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芍药 秦艽 黄芩(各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 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

大补地黄丸
治精血枯涸燥热。
黄柏(盐酒炒) 熟地黄(酒蒸。各四两) 当归(酒洗) 山药 枸杞子(甘州佳,各三两) 知母(盐酒炒)
山茱萸肉 白芍药(各二两) 生地黄(二两五钱) 肉苁蓉(酒浸) 玄参(各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清凉饮子
治上焦积热,口舌咽鼻干燥。
黄芩 黄连(各二钱) 薄荷 玄参 当归 芍药(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用水二盅,煎至八分,不拘时服。大便秘结,加大黄二钱。
导滞通幽汤 治大便燥涩。润肠丸(俱见大便不通。)
八正散(见淋。)

<目录>第一册
<篇名>伤饮食
属性:
葛花解酲汤
(东垣)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颤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青皮(去瓤,三钱) 木香(五分) 橘红 人参 猪苓(去皮) 白茯苓(各一钱半) 神曲(炒) 泽泻
干姜 白术(各二钱) 白豆蔻 葛花 砂仁(各五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但得微汗,则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用之,岂可恃此酗饮成病,
自损元气,惟病酒者宜之。
五苓散(见消瘅。)

瓜蒂散
治大满大实,气上冲逆,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填塞闷乱者用之。如尺寸俱盛者,宜
用备急丸。
瓜蒂(炒) 赤小豆(煮,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浆水调下,取吐为度。仲景以香豉七合煮汁,和散一匕服之。若不至两尺脉
绝者,不宜便吐,此药恐损元气,令人胃气不复。若止胸中窒塞,闷乱不通,以物探之,得吐则已。如探不
去,方以此剂吐之。

治中汤
即理中汤加陈皮、青皮等分。

红丸子
(《和剂》) 壮脾胃,消宿食,去膨胀。
京三棱(浸软,切片) 蓬莪术(煨)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五斤) 干姜(炮) 胡椒(各三斤)
上为末,用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矾红为衣。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送下,小儿临时加减与服。

《易简》红丸子
(修合治疗之法,并见《局方》)
蓬术 三棱 桔皮 青皮 胡椒 干姜 阿魏 矾红
上每服六十丸,姜汤下。大治大人小儿脾胃之证,极有神效。但三棱、蓬术本能破 消癖,其性猛
烈,人不以此为常服之剂,然今所用者,以生产之处隔绝,二药不得其真,乃以红蒲根之类代之,性虽相
近,而功力不同。应老弱虚人小儿妊妇,以其治病不能伤耗真气,但服之弗疑。此药须是合令精致,用
好米醋煮陈米粉为丸。若修合之时,去阿魏、矾红,名小橘皮煎,治寻常饮食所伤,中脘痞满,服之应手
而愈。大病之后,谷食难化,及治中脘停醋,并生姜汤下。脾寒疟疾,生姜、橘皮汤下。心腹胀痛,紫
苏、橘皮汤下。脾疼作楚、菖蒲汤下。酒疸谷疸,遍身昏黄,大麦汤下。两胁引乳痛,沉香汤下。酒积食
积,面黄腹胀,时或干呕,煨姜汤下。妇人脾血作楚。及血 气块,经血不调,或过时不来,并用醋汤咽
下;寒热往来者,尤宜服之。产后状如癫痫者,此乃败血上攻,迷乱心神所致,当以此药,热醋汤下,其
效尤速。男子妇人癫疾,未必皆由心经蓄热,亦有因胆气不舒,遂致痰饮上迷心窍,故成斯疾。若服凉剂
过多,则愈见昏乱,常以此药,衣以辰砂,用橘叶煎汤咽下,名小镇心丸。妊妇恶阻呕吐,全不纳食,百
药不治,惟此最妙,乃佐二陈汤服之。但人疑其坠胎,必不信服,每易名用之,时有神效,但恐妊妇偶尔
损动,必归咎此药耳。

大七香丸
(《和剂》) 治脾胃虚冷,心膈噎塞,渐成膈气,脾泄泻痢,反胃呕吐。
香附子(二两) 麦 (一两) 丁香皮(三两半) 缩砂仁 藿香 官桂 甘草 陈皮(各二两半) 甘松
乌药(各六钱半)
上十味,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盐酒、盐汤任嚼下。忌生冷肥腻物。

小七香丸
(《和剂》) 温中快膈,化积和气。治中酒呕逆,气膈食噎,茶酒食积,小儿疳气。
甘松(八两) 益智仁(六两) 香附子(炒) 丁香皮 甘草(炙。各十二两) 蓬术(煨) 缩砂(各二两)
上为末,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酒、姜汤、熟水任下。

上二黄丸
(东垣) 治伤热食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
黄芩(二两) 黄连(酒洗,一两) 升麻 柴胡(各三钱) 甘草(二钱) 枳实(炒,半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枳术导滞丸
(东垣) 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旋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
黄芩 茯苓 白术 黄连(各三钱) 泽泻
(二钱) 枳实(麸炒,去瓤) 神曲(炒,各五钱) 大黄(煨,一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食远,白汤下五十丸。

保和丸
(丹溪) 治食积酒积。
山楂肉(二两) 半夏(姜制) 橘红 神曲 麦芽(炒) 白茯苓(各一两) 连翘 莱菔子(炒)
黄连(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加白术二两,名大安丸。
枳木丸(洁古) 治痞积,治食强胃。(海藏云∶本仲景枳术汤也,今易老改为丸,治老幼虚弱,饮食
不化,或脏腑软弱者。)
枳实(去瓤,麸炒,一两) 白术(二两)
上为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术汤下。服白术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
久服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

曲 枳术丸
治强食所致心胸满闷不快。
神曲(炒) 麦 (炒) 枳实(去瓤,麸炒,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制服如枳术丸法。

木香枳术丸
破滞气,消饮食,开胃进食。
木香 枳实(各一两) 白术(二两)
亦照前法丸服

槟榔丸
消宿食,破滞气。
槟榔(三钱) 木香 人参(各二钱) 陈皮(五钱) 甘草(一钱)
上为末,蒸饼丸。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白汤下。
木香槟榔丸(见气。)

三黄枳术丸
(丹溪) 治伤肉食湿面辛辣浓味之物,填塞闷乱,胸膈不快。
黄芩(二两) 黄连(酒炒) 大黄(煨) 神曲(炒) 白术 陈皮(各一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除湿益气丸
(东垣) 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
枳实(炒) 白术 黄芩(生用) 神曲(炒,各一两) 红花(三钱) 萝卜子(炒,半两)
上为末,荷叶烧饭丸。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白术丸
治伤豆粉湿面油腻之物。
白术 半夏(制) 神曲(炒) 枳实(炒,各一两) 橘红(七钱) 黄芩(半两) 枯白矾(三分)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如素食多用干姜,故以黄芩泻之。
附∶治食索粉片积方 用紫苏浓煎汁,加杏仁泥,服之即散。

半夏枳术丸
治因冷食内伤。一方,有泽泻一两,为小便淋故也。
半夏(姜制) 枳实(炒,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为末,荷叶烧饭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木香干姜枳术丸
破滞气,消寒饮食。
木香(三钱) 干姜(炮,五钱) 枳实(炒,一两) 白术(一两半)
上为末,荷叶烧饭为丸。食前白汤下五十丸。

丁香烂饭丸
治食伤太阴,又治卒心胃痛。
丁香 木香 广术(炮) 京三棱(炮) 甘草(各一钱,炙) 丁香皮 甘松净 缩砂仁 益智仁(各三
钱) 香附子(半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或细嚼亦可。

感应丸
(《和剂》) 治中虚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脘,不能传化。或因气伤冷,或因饥
饱食,饮酒过多,心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痛,霍乱吐泻,大便频数,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
相杂,米谷不化,愈而复发。又治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睡头旋,胸膈痞满,四肢倦怠,不思饮食,
不拘新旧冷积,并皆治之。
南木香 肉豆寇 丁香(各一两半) 干姜(炮,一两) 巴豆(七十粒,去皮心膜,研出油) 杏仁
(一百四十粒,汤泡,去皮尖,研) 百草霜(二两)
上前四味为末外,入百草霜研,与巴豆、杏仁七味同和匀,用好黄蜡六两,溶化成汁,以重绢滤去滓,
更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于上,取蜡秤用。丸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
铫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蜡四两,同化成汁,就铫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合,用清油一两半,同煎煮
熟成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锭,油纸裹放,旋丸服之。每三十丸,空心姜汤下。

雄黄圣饼子
(《脾胃》) 治一切酒食所伤,心腹满不快。
巴豆(一百枚,去油膜) 雄黄(半两) 白面(十两,炒,又罗过)
上二味,为细末,同面和匀,用新汲水搅和作饼,如手大,以水再煮,候浮于汤上,看硬软,捏作饼
子。每服五七饼,加至十饼、十五饼,嚼食,一饼利一行,二饼利二行,食前茶、酒任下。

木香槟榔丸
(《宝鉴》) 治一切气滞,心腹痞满,胁肋胀闷,大小便涩滞不快利者。
木香 槟榔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枳壳(麸炒) 广术(煨,切) 黄连(各一两) 黄柏(去粗皮)
香附(拣,炒) 大黄(炒。各三两) 黑牵牛(生,取头末四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姜汤送下,加至微利为度。

消积集香丸
(《宝鉴》) 治寒饮食所伤,心腹满闷疼痛,及消散积聚 癖气块久不愈者。
木香 陈皮 青皮 京三棱(炮) 广术(炮) 黑牵牛(炒) 白牵牛(炒) 茴香(炒,各半两) 巴豆(半两,
不去皮,用白米一勺同炒,米黑去米。)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温姜汤下,无时,以利为度。忌生冷硬物。

备急丹
治心腹百病,卒痛如锥刺,及胀满下气皆治之。(易老名独行丸,《脾胃论》名备急大黄丸。)
川大黄末 干姜末 巴豆(去皮心,研,去油用霜)
上各等分,和合一处,研匀,炼蜜丸,臼内杵千百下如泥,丸如小豆大。夜卧温水下一丸,如下气实
者加一丸,如卒病不计时候。妇人有胎不可服。

神保丸
(《和剂》) 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肾气胁下痛,大便不通,气噎,宿食不消。
木香 胡椒(各二钱半) 巴豆(十粒,去皮心膜,研) 干蝎(七枚)
上四味,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麻子大,朱砂三钱为衣。每服五丸,心膈痛,柿蒂、灯芯汤下;腹
痛,柿蒂、煨姜煎汤下;血痛,炒姜醋汤下;肾气胁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汤调槟榔
末一钱下;气噎,木香汤下;宿食不消,茶酒浆饮任下。

三棱消积丸
(《脾胃》) 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神曲(炒) 京三棱(炮) 广术(炮,各七钱) 怀香(炒) 青皮 陈皮(各五钱) 丁皮 益智(各三钱)
巴豆(和米皮炒焦,去米,五钱)
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姜汤下,食前服。量虚实
加减。得更衣,止后服。

神应丸
(《元戎》) 治伤一切冷物潼乳,腹痛肠鸣飨泄。(许学士云∶此方得之王景长之家,近
世名医多用,即知此方乃古方也,惟此为真,《局方》高殿前家亦非也。本方虽云秘者能下,泄者能止,
用之少效,予反复本草味药性,但言巴豆得火者良,予改法为神应丸。)
木香(一钱) 丁香(别研) 干姜(炮) 百草霜(研细,各半两,以上四味,为末和匀) 杏仁(半两)
巴豆(半两,炒去油尽,微存性) 蜡(二两,醋煮去垢,先备下)
上同研为泥,上四味和匀,重罗细,入泥中,熔化蜡,入小油半两,同药研及数百回后,至凝可
搓作挺,蜡纸封裹。每挺可重一钱,米饮下。

獭肝丸
治食鱼 不消生瘕,常欲食 者。
獭骨肝肺 大黄(各八分) 芦根 鹤骨(各七分) 桔梗(五分) 干姜 桂心(各四分) 斑蝥(二十一枚,炙)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酒服十丸至十五丸,日再,瘥。
治食 在心胸间不化,吐不出,速下除之,久成 病方。(仲景)
陈皮(一两) 大黄 朴硝(各二两)
上三味,用水一大升,煮取半升,顿服消。
又用马鞭草捣汁饮。
又饮姜叶汁一升亦消。
又可服吐药吐之。
治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大渴,心急发热,狂言妄语,或洞下方。
上用杏仁一升,去皮研,以沸汤三升和绞汁,三服,狗肉原片皆出净。
又方 以芦根,水煮汁饮之消。
当归四逆汤(见厥。) 通脉四逆汤(见泄泻。) 理中丸(见痞。) 五积散(见中寒。) 养胃汤(见伤暑。)
芎芷香苏饮(见香港脚。)

和解散
(《和剂》) 治四时伤寒头痛,烦躁自汗,咳嗽吐利。
浓朴(去粗皮,姜汁制) 陈皮(洗,各四两) 本 桔梗 甘草(各半斤) 苍术(去皮,一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热服。
冲和汤,即参苏饮加木香。
半夏茯苓汤(见痰饮。) 理中汤(见霍乱。) 缩脾饮(见中暑。) 酒煮黄连丸(见伤暑。)

枳实半夏汤
(《和剂》)
枳实 半夏(各等分) 加麦
每服七钱,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温服无时。

曲 丸
治酒积癖不消,心腹胀满,噫酸,哕逆不食,胁肋疼痛。
神曲(炒) 麦 (炒,各一两) 黄连(半两,锉,同巴豆三粒炒黄,去巴豆)
上为细末,沸汤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姜汤下。

酒 丸
治饮酒过度,头旋,恶心呕吐,酒停遇酒即吐,久而成癖者。
雄黄(如皂角子大) 巴豆(不去油皮) 蝎梢(各十五枚)
上研细,入白面五两半,水和丸,如豌豆大。候稍干,入麸炒香,将一丸放水中,浮即去麸。每服
二丸,温酒下,茶亦可。
饮酒令无酒气方(《千金》,下同。)
干蔓青根二七枚,三遍蒸,为末,取两钱许,酒后水服。
治恶酒健嗔方 取其人床上尘,和酒饮之。空井中倒生草烧灰饮之,勿令知。
断酒方 酒七升,着瓶中,熟朱砂半两着酒中,急塞瓶口,安着猪圈中,任猪摇动,经七日,
取酒尽饮。
又方 故毡中 耳子七枚,烧作灰,黄昏时暖一杯酒,咒言与病狂人饮也,勿令知
之,后不喜饮酒也。
又方 白猪乳汁一升饮之,永不饮酒。
又方 鸬 屎烧灰,水服方寸匕,永断。
又方 自死蛴螬干,捣末和酒与饮,永世闻酒名即呕,神验。
又方 酒客吐中肉七枚,阴干,烧末服之。

法制陈皮
消食化气,宽利胸膈,美进饮食。
茴香(炒) 甘草(炙。各二两) 青盐(炒,一两) 干生姜 乌梅肉(各半两) 白檀香(二钱半)
上六味,为末,外以陈皮半斤,汤浸去白净四两,切作细条子。用水一大碗,煎药末三两,同
陈皮条子一处慢火煮,候陈皮极软控干,少时用干药末拌匀焙干。每服不拘多少,细嚼,温姜汤下,无时。

法制槟榔
治酒食过度,胸膈膨满,口吐清水,一切积聚。
鸡心槟榔(一两,切作小块) 缩砂(取仁) 白豆蔻(取仁) 丁香(切作细条) 粉草(切作细块,各一
两) 橘皮(去白,切作细条) 生姜(各半斤,切作细条) 盐(二两)
上件用河水两碗浸一宿,次日用慢火,砂锅内煮干焙干,入新瓶收。每服一撮,细嚼酒下;
或为细末,汤调服亦可。

<目录>第一册
<篇名>伤劳倦
属性:
补中益气汤
(东垣)
黄 (病甚热甚者一钱) 人参(三分,有嗽去之) 甘草(炙,五分) 当归身(酒制) 橘皮 升麻
柴胡(各二分) 白术(三分。薛新甫常用方∶ 、参、术各一钱半,归一钱,橘七分,柴、升各五分。)
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渣,食远稍热服。如伤
重者,不过二服而愈,若病久者,以权立加减法治之。(详见论中。)
朱砂安神丸(见虚烦。)

南方的风铃 发表于 2008-9-3 10:16

小建中汤
(即桂枝芍药汤。)
桂枝(去粗皮)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擘)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
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理中汤(见霍乱。) 平胃散(见中食。) 抵当汤丸(俱见蓄血。) 神圣复气汤(见腹痛。)

白术附子汤

白术 附子(炮) 陈皮 苍术(制) 浓朴(制) 半夏(汤泡)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一两) 猪苓(去
皮,半两) 肉桂(四钱)
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半盏,食前温服。量虚实加减。
草豆蔻丸(见心痛。) 清暑益气汤(见伤暑。)

当归补血汤
(《宝鉴》)
黄 (一两) 当归(二钱,酒洗)
上 咀,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治虚寒,育气汤以下诸方,散见各门及《卫生宝鉴》中,不复繁引。

菟丝子丸
(《和剂》) 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脚膝酸疼,面色黧黑,目眩耳鸣,心忡
气短,时有盗汗,小便滑数。
菟丝子(酒洗制) 鹿茸(酥炙,去毛) 泽泻 石龙芮(去土) 肉桂 附子(炮,去皮。各一两) 石
斛(去根) 熟地黄 白茯苓 牛膝(酒浸,焙) 山茱萸肉 续断 防风 杜仲(制) 肉苁蓉(酒浸,
焙) 补骨脂(去毛,酒炒) 荜澄茄 巴戟肉 沉香 香(炒,各七钱半) 五味子 川芎 桑螵蛸
(酒浸,炒) 覆盆子(各半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盐汤任下。

十补丸
治肾脏虚冷,面黑足寒,耳聋膝软,小便不利。
附子(炮) 五味子(各二两) 山茱萸肉 山药 牡丹皮 鹿茸(制) 桂心 茯苓 泽泻(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盐汤下。
治虚热,人参黄 散诸方,亦散见虚劳各门及《宝鉴》中,不复繁引。

调中益气汤
(东垣)
黄 (一钱) 人参 甘草(炙) 当归 白术(各半钱) 白芍药 柴胡 升麻(各三分) 橘皮(二
分) 五味子(十五粒)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升阳顺气汤
(东垣)
黄 (一两) 半夏(三钱,汤洗七次) 草豆蔻(二钱) 神曲(一钱五分,炒) 升麻 柴胡 当归
身陈皮(以上各一钱) 甘草(炙) 黄柏(以上各五分) 人参(去芦,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二盅,生姜三分,煎至一盅,去滓温服,食前。

升阳补气汤
(东垣)
浓朴(姜制,五分) 升麻 羌活 白芍药 独活 防风 甘草(炙) 泽泻(以上各一钱)
生地黄(一钱半) 柴胡(二钱半)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二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大温服。

门冬清肺饮
(东垣)
紫菀茸(一钱五分) 黄 白芍药 甘
草(各一钱)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各五分) 当归身(三分) 五味子(三粒)
上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大阿胶丸(见吐血。) 人参清镇丸(见咳嗽。) 皂角化痰丸(见痰饮。) 白术和胃丸,即和中
丸。(见不能食。)

<目录>第一册
<篇名>虚劳
属性:
仲景大黄 虫丸
结在内者,手足脉必相失,宜此方,然必兼大补剂琼玉膏之类服之。
大黄(十分,古以二钱半为一分,当是二两半,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地黄(十两) 芍药(四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为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陈大夫传仲景百劳丸(见蓄血。)

四君子汤
治真气虚弱,及短气脉弱。
白术 人参 黄 茯苓(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远温服。(一方,无黄 ,有甘草减半。加陈
皮,名异功散。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

四物汤
益荣卫,滋气血。
熟地黄(补血。如脐下痛,非此不能除,乃通肾经之药也。) 川芎(治风,泄肝木也。如血虚头痛,非
此不能除,乃通肝经之药。) 芍药(和血理脾。如腹中虚痛,非此不能除,乃通脾经之药也。) 当归(如
血刺痛,非此不能除,乃通肾经之药。)
上为粗末,水煎。又春则防风四物,加防风,倍川芎。夏则黄芩四物,加黄芩,倍
芍药。秋则门冬四物,加天门冬,倍地黄。冬则桂枝四物,加桂枝,倍当归。若血虚而腹
痛,微汗而恶风,四物术桂,谓之腹痛六合。若风眩,加秦艽、羌活,调之风六合。若发
热而烦,不能睡卧,加黄连、栀子,谓之热六合。若中湿身沉重无力,身凉微汗,加白
术、茯苓,谓之湿六合。若气虚弱,起则无力, 然而倒,加浓朴陈皮,谓之气六合。若
虚寒脉微自汗,气虽布息,便清白,加干姜、附子,谓之寒六合。若身热脉躁,头昏项强
者,加柴胡、黄芩。若因热生风者,加川芎、柴胡、防风。若目赤暴发,作云翳,疼痛不
可忍,宜四物龙胆汤。(方见眼目门。) 若疮疾,加荆芥,酒煎常服。若虚烦不得睡,加竹叶、
人参。若虚热,四物与参苏饮相合,名补心汤主之。若烦躁大渴,加知母、石膏。若阴
虚致热与血相搏,口舌干渴饮水,加栝蒌、麦门冬。若诸痛有湿者,宜四物与白术相半,加
天麻、茯苓、穿山甲,酒煎。若四肢肿痛,不能行动,四物苍术各半汤主之。若呕者,加
白术、人参、生姜。若水停心下,微吐逆者,加猪苓、茯苓、防己。若治燥结,四物与调
胃承气汤各半,为玉烛散。若脏闭涩者,加大黄、桃仁。若老人风秘,加青皮等分煎。若
流湿润燥,宜四物理中各半汤。若滑泻者,加官桂、附子。若血痢,加胶、艾煎。若腹胀,
加浓朴、枳实。若虚劳气弱,咳嗽喘满,宜浓朴六合。四物汤四两,浓朴姜制一两,枳
实麸炒半两。若血气上冲,心腹胁下满闷,宜治气六合。四物汤四两,加木香、槟榔各一
两。若发寒热者,加干姜炒黑、牡丹皮、白芍药、柴胡。若虚壮热似伤寒者,加人参、柴
胡。四物与桂枝、麻黄、白虎、柴胡、理中、四逆、茱萸、承气、凉膈等皆可作各半汤,此
易老用药大略也。四物汤加减治妇人杂病方二十六道,见妇人部。四物汤加减治妊娠伤
寒方名六合汤一十五道,见伤寒部。四物汤加减调经方七道见调经。

八物汤
(偶方,四物、四君子二方和合也。)
白术 茯苓 人参 黄 当归 芍药 川芎 熟地黄
上为散,每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十全大补散
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
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痿黄,脚膝无力,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
皆治之。
肉桂 甘草 芍药 黄 当归 川芎 人参 白术 茯苓 熟地黄(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肉桂、
芍药、甘草,小建中汤也;黄 与此三物,即黄 建中汤也;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子汤也;川
芎、芍药、当归、地黄,四物汤也。以其气血俱衰,阴阳并弱,法天地之成数,故名十全散。)

圣愈汤
治一切失血,或血虚烦渴躁热,睡卧不宁,或疮证脓水出多,五心烦热作渴等证。
熟地黄(生者,自制) 生地黄 当归(酒拌,各一钱) 人参 黄 (炒) 川芎(各二钱)
上水煎服。
金刚丸 牛膝丸 煨肾丸(并见痿。)

六味丸
(一名地黄丸,一名肾气丸) 治肾经不足,发热作渴,小便淋闭,气壅痰嗽,头
目眩晕,眼花耳聋,咽燥舌痛,齿牙不固,腰腿痿软,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音,水泛
为痰,血虚发热等证,其功不能尽述。
熟地黄(八两,杵膏) 山茱萸肉 干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上各另为末,和地黄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滚汤下。

八味丸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弱,饮食少思,大便不实,脐腹疼痛,
夜多漩溺等证。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各一两)。

加减八味丸
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咽喉作痛,
或形体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即六味丸加肉桂(一两) 五味子(二两)。

黑地黄丸
(《保命》加五味子为肾气丸) 治阳盛阴衰,脾胃不足,房室虚损,形瘦无力,
面多青黄,而无常色,此补气益胃之剂也。
苍术(一斤,油浸) 熟地黄(一斤) 五味子(半斤) 干姜(秋冬一两,夏半两,春七钱)
上为细末,枣肉丸,如梧子大。食前米饮或酒服百丸。治血虚久痔甚妙。
经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药开腠理,生津液,通气,又五味子酸以收之,此
虽阳盛而不燥热,乃是五脏虚损于内,故可益血收气,此药类象神品方也。

还少丹
(《杨氏》) 大补心肾脾胃,治一切虚损,神志俱耗,筋力顿衰,腰脚沉重,肢
体倦怠,血气羸乏,小便混浊。
干山药 牛膝(酒浸) 远志(去心) 山茱萸(去核) 白茯苓(去皮) 五味子 巴戟(酒浸,去心)
肉苁蓉(酒浸一宿) 石菖蒲 楮实 杜仲(去粗皮,姜汁、酒拌,同炒断丝) 舶茴香(各一两) 枸杞
子熟地黄(各二两 此据《宝鉴》所定。考杨氏原方,山药、牛膝各一两半,茯苓、茱萸、楮实、杜仲、
五味、巴戟、苁蓉、远志、茴香各一两,菖蒲、地黄、枸杞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同枣肉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或盐汤下,日三服,食前。
五日觉有力,十日精神爽,半月气壮,二十日目明,一月夜思饮食,冬月手足常暖。久
服令人身体轻健,筋骨壮盛,悦泽难老。更看体候加减,如热加山栀子一两,心气不宁
加麦门冬一两,少精神加五味子一两,阳弱加续断一两。常服固齿,无瘴疟。妇人服之,
容颜悦泽,暖子宫,去一切病。
和中丸(见不能食。)

续断汤
(《济生》,下同) 治肝劳虚寒,胁痛胀满,挛缩,烦闷,眼昏,不食。
川续断(酒浸) 川芎 当归(酒浸,去芦) 陈皮(去白) 半夏(制) 干姜(炮。各一两) 肉桂(不见
火) 炙甘草(各半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无时。

羚羊角散
治肝劳实热,两目赤涩,烦闷热壅。
羚羊角(镑) 柴胡(去芦) 黄芩 当归 决明子 羌活 赤芍药 炙甘草(各等分)
煎服法同前续断汤。

远志饮子
治心劳虚寒,梦寐惊悸。
远志(去心) 茯神(去木) 肉桂 人参 酸枣仁(炒) 黄 当归(酒浸。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煎服法同前。

酸枣仁汤
治心肾水火不交,精血虚耗,痰饮内蓄,怔忡恍惚,夜卧不安。
酸枣仁(泡,去皮,炒,一两半) 远志肉 黄 莲肉(去心) 罗参 当归(酒浸,焙) 白茯苓
茯神(各一两) 陈皮(净) 粉草(炙,各半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瓦器煎七分,日三服,临卧一服。

黄芩汤
治心劳实热,口疮烦渴,小便不利。
泽泻 栀子仁 黄芩 麦门冬(去心) 木通 生地黄 黄连 甘草(炙,各等分)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无时。

白术散
治脾寒虚劳,呕吐不食,腹痛泄泻,胸满喜噫。
白术 人参 草果仁 浓朴(制) 肉豆蔻(面裹煨熟,取出去面,用豆蔻) 陈皮(净) 木香
麦 (炒,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一枚,煎服无时。

小甘露饮
治脾劳实热,身体眼目悉黄,舌干,咽喉肿痛。
黄芩 升麻 茵陈 栀子仁 桔梗(炒) 生地黄 石斛 甘草(炙。各等分)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同煎,温服无时。

温肺汤
治肺劳虚寒,心腹冷痛,胸胁逆满,气穿背痛,饮食即吐,虚乏不足。
人参 钟乳粉 制半夏 肉桂(不见火) 橘红 干姜(炮。各一两) 木香(不见火) 甘草(炙。
各半两)
煎服法同前。

二母汤
治肺劳实热,面目浮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骨节多痛,乍寒乍热。
知母 贝母(去心膜) 杏仁(去皮尖,炒) 甜葶苈(炒,各半两) 制半夏 秦艽 橘红(各一两)
炙甘草(半两)
煎服法同前。

羊肾丸
治肾劳虚寒,面肿垢黑,腰脊引痛,屈伸不利,梦寐惊悸,小便白浊。
熟地黄(酒蒸,焙) 杜仲(炒) 菟丝子(酒蒸,别研) 石斛(去根) 黄 续断(酒浸) 肉桂 磁
石( 醋淬) 牛膝(酒浸,去芦) 沉香(别研) 五加皮(洗) 山药(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雄羊肾两对,以葱、椒、酒煮烂,入少酒糊杵丸,如梧子大。每七十丸,
空心盐汤送下。

地黄汤
治肾劳实热,腹胀耳聋,常梦大水。
生地黄 赤茯苓 玄参 石菖蒲 人参 黄 远志肉(甘草煮) 炙甘草(各一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无时。

木瓜散
治筋虚极,脚手拘挛,十指甲痛,数转筋,甚则舌卷卵缩,唇青面黑。
木瓜(去子) 虎胫骨(酥炙) 五加皮(洗) 当归(酒浸) 桑寄生 酸枣仁(制) 人参 柏子仁
黄(各一两) 炙甘草(半两)
煎服法同前。

五加皮汤
治筋实极,咳则两胁下痛,不可转动,并脚心痛不可忍,手足爪甲青黑,四肢筋急。
羌活 羚羊角(镑) 赤芍药 防风 五加皮(洗) 秦艽 枳实(麸炒,去穣) 甘草(炙,各半两)
煎服法同前。

茯神汤
治脉虚极,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
茯神(去木) 人参 远志(甘草煮,去心) 通草 麦门冬(去心) 黄 桔梗(炒) 甘草(炙,各等分)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无时。

麦门冬汤
治脉实极,气衰血焦,发落好怒,唇口赤甚。
麦门冬(去心) 远志(甘草煮,去心) 人参 黄芩 生地黄(洗) 茯神 石膏( ,各一两) 甘
草(炙,半两)
煎服法同前。

半夏汤
治肉虚极,体重,连肩胁不能转,动则咳嗽,胀满痰饮,大便不利。
制半夏 白术 人参 茯苓 陈皮(净) 附子(炮) 木香 肉桂 大腹皮 炙甘草(各等分)
煎服法同前。

薏苡仁散
治肉实极,肌肤淫淫如鼠走,津液开泄,或时麻痹不仁。
薏苡仁 石膏( ) 川芎 肉桂 防风 防己 羚羊角(镑) 赤芍药 杏仁(去皮,麸炒)
甘草(炙,各等分)
煎服法同前。

紫菀汤
治气虚极,皮毛焦枯,四肢无力,喘急短气。
紫菀茸(洗) 干姜(炮) 黄 人参 五味子 钟乳粉 杏仁(麸炒,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一枚,煎服无时。

前胡汤
治气实极,胸膈不利,咳逆短气,呕吐不食。
前胡 制半夏 杏仁(制炒) 紫苏子(炒) 枳实(麸炒) 净陈皮 桑白皮(炙) 甘草(炙,各等分)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无时。

鹿角丸
治骨虚极,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血气衰惫,发落齿枯,甚则喜睡。
鹿角(二两) 牛膝(酒浸,焙,去芦,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玄参汤
治骨实极,面色焦枯,隐曲膀胱不通,牙齿脑髓苦痛,手足酸疼,大小便秘。
玄参 生地黄(洗) 制枳壳 车前子 黄 当归(酒浸) 麦门冬(去心) 白芍药(各一两)
炙甘草(半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无时。

磁石丸
治精虚极 体气瘦悴,梦中走泄,后遗沥不已,小便白浊,甚则阴痿。
磁石(二两, ,醋淬) 肉苁蓉(酒浸,焙) 鹿茸(酒蒸) 续断(酒浸) 杜仲(姜炒) 赤石脂( ) 柏
子仁(炒,另研) 熟地黄(酒蒸,焙) 山茱萸肉 菟丝子(酒蒸,另研) 巴戟(去心) 韭子(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石斛汤
治精实极,眼视不明,齿焦发落,通身虚热,甚而胸中烦闷,夜梦遗精。
小草 石斛 黄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洗) 白茯苓 玄参(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无时。

人参养荣汤
(《和剂》) 治脾肺俱虚,发热恶寒,肢体瘦倦,食少作泻等证。若气血虚
而变见诸证,勿论其病,勿论其脉,但用此汤,其病悉退。
白芍药(一钱五分) 人参 陈皮 黄 (蜜炙) 桂心 当归 白术 甘草(炙。各一钱) 熟
地黄 五味子(炒,杵) 茯苓(各七分半) 远志(五分,去心)
上姜、枣,水煎服。

双和汤
(《和剂》) 治虚劳,养气血。
白芍药(七两半) 熟地黄(酒洗) 黄 (去芦,蜜炙) 当归(去芦,洗,酒浸,焙) 川芎(各三两)
炙甘草 肉桂(不见火,各二两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空心温服。
七珍散(见不能食。)

乐令建中汤
(《和剂》) 治脏腑虚损,身体消瘦,潮热自汗,将成劳瘵。此药大能退虚
热,生血气。
前胡 细辛(净) 黄 (蜜涂炙) 人参 桂心 橘皮(去白) 当归(洗去土) 白芍药 茯苓(去皮)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一两) 半夏(汤
洗七次,切,七钱半)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四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热服。

究原双补丸
(《简易》) 治一切虚损,五劳七伤,面目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夜
梦惊恐,四肢酸疼。
鹿角霜(三两) 黄 (炙) 沉香 熟地黄(洗,再蒸) 菟丝子(酒浸,蒸,焙) 覆盆子(去枝蒂) 人
参(去芦) 宣木瓜 白茯苓(去皮) 五味子(炒) 薏苡仁(炒) 肉苁蓉(洗,酒浸) 石斛(去根,炒)
当归(去芦,酒浸) 泽泻(去土,蒸。各一两) 麝香(一钱,另研) 朱砂(半两,为衣,别研)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十四味建中汤
(《和剂》) 治荣卫失调,气血不足,积劳虚损,形体羸瘠,短气嗜卧,欲成劳瘵。
当归(酒浸,焙) 白芍药 白术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 肉苁蓉(酒浸) 人参 川芎 肉
桂附子(炮) 黄 (炙) 制半夏 熟地黄(酒蒸,焙) 茯苓(各等分)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空心温服。

参术膏
治中风虚弱,诸药不应,或因用药失宜,耗伤元气,虚证蜂起,但用此药,
补其中气,诸证自愈。
人参 白术(各等分。)
上水煎稠,汤化服之。
黄 鳖甲散(见咳嗽血。)

人参散
(《本事》) 治邪热客经络,痰嗽烦热,头目昏痛,盗汗倦怠,一切血热虚劳。
黄芩(半两) 人参 白术 茯苓 赤芍药 半夏曲 柴胡 甘草 当归 干葛(各一两)
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四片,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易简》逍遥散
(《元戎》)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怔颊赤,口
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
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肤羸瘦,渐成骨蒸。(加山栀、牡丹皮,为加味逍遥散。)
白茯苓 白术 当归 白芍药 柴胡(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盅,煨生姜一块,切片,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无时。

清骨散
专退骨蒸劳热。
银柴胡(一钱五分) 胡黄连 秦艽 鳖甲(醋炙) 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血虚甚加当归、芍药、生地。嗽多加阿胶、麦门冬、五味子。

秦艽扶羸汤
治肺痿骨蒸,已成劳嗽,或寒或热,声嘎不出,体虚自汗,四肢怠惰。
软柴胡(二钱) 人参 鳖甲(醋炙) 秦艽 当归(酒洗) 紫菀 半夏(各一钱) 地骨皮(一钱半)
甘草(五分)
热甚者加青蒿,汗多加黄 ,去半夏、生姜。
水二盅,姜三片,乌梅、大枣各一枚,煎七分,食后服。

保真汤
治劳证体虚骨蒸,服之决补。
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 (蜜水炙) 人参 白术 甘草 白茯苓(各五分) 天
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白芍药 黄柏(盐水炒) 知母 五味子 软柴胡 地骨皮 陈皮(各
一钱) 莲心(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茯苓补心汤(见鼻衄。) 鹿茸橘皮煎丸(见不能食。)

三才封髓丹
(《宝鉴》) 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补不燥。
天门冬(去心) 熟地黄 人参(各半两) 黄柏(三两) 砂仁(一两半) 甘草(七钱半,炙)
上六味,为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苁蓉半两,切作片,酒一盏,浸
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空心食前送下。

天真丹
(《宝鉴》) 治下焦阳虚。
沉香 穿心巴戟(酒浸) 香(炒) 萆 (酒浸,炒) 葫芦巴(炒香) 破故纸(炒香) 杜仲(麸炒
去丝) 琥珀 黑牵牛(盐炒去盐。各一两) 官桂(半两)
上十味,为末,用浸酒打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天真丸
(《御药》) 治一切亡血过多,形槁肢羸,食饮不进,肠胃滑泄,津液枯竭。久
服生血养气,暖胃驻颜。
精羊肉(七斤,去筋膜脂皮,批开,入下药末) 肉苁蓉(十两) 当归(十二两,洗,去芦)
山药(湿者去皮,十两) 天门冬(去心,焙干,一斤)
上四味,为末,安羊肉内裹缚,用无灰酒四瓶,煮令酒尽,再入水二升,煮候肉糜烂,再入∶
黄 末(五两) 人参末(三两) 白术末(二两)
熟糯米饭焙干作饼,将前后药末和丸,梧子大。一日二次,服三百丸,温酒下。如难
丸,用蒸饼五七枚焙干,入臼中杵千下丸之。
生脉散(见中暑。)

三才丸

天门冬 地黄 人参(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空心服。
霞天膏(见积聚。) 滚痰丸(见痰饮。) 倒仓法(见积聚。) 当归龙荟丸(见胁痛。)

柴胡饮子
(《宝鉴》) 解一切肌骨蒸热,寒热往来,及伤寒发汗不解,或汗后余热劳复,
或妇人经病不快,产后但有此证,并宜服之。
黄芩 甘草(炙) 大黄 芍药 柴胡 人参 当归(各半两)
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防风当归饮子
(《保命》) 治烦热,皮肤索泽,食后煎服,宜以此饮下地黄丸。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防风 大黄 当归 芍药(各半两) 滑石(二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七分,温服。如痰嗽,加半夏。如大便黄,
米谷完出,惊悸,溺血淋闭,咳血衄血,自汗头痛,积热肺痿,后与大金花丸。

大金花丸

黄柏 黄芩 黄连 山栀(各一两)
上为细末,水丸小豆大。每服一百丸,温水下,日二三服。或大便实加大黄,自利不
用大黄。如中外热者,此药作散煎服,名解毒汤。腹痛呕吐欲作利者,每服解毒汤半两,
加半夏、茯苓、浓朴各三钱,姜三片。如白脓后重,下利后重者,加大黄三钱。

麦煎散
治少男室女,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妇人风血攻疰四肢。
赤茯苓 当归 干膝 鳖甲(醋炙) 常山 大黄(煨) 柴胡 白术 生地黄 石膏(各一
两) 甘草(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小麦五十粒,水煎,食后临卧服。若有虚汗,加麻黄根一两。

秦艽鳖甲散
(《宝鉴》,下同) 治骨蒸壮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气粗,困倦盗汗。
鳖甲(一两,去裙,醋炙) 柴胡 地骨皮(各一两) 秦艽 知母 当归(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一盏,入乌梅一枚,青蒿五叶,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临
卧,空心各一服。(《元戎》地骨皮枳壳散,有枳壳各等分,无青蒿,有桃柳枝头各七个,姜三片。又去
秦艽、当归,加贝母,为柴胡鳖甲散,大便硬者服之。大便溏者,半气半血,服逍遥散。)

人参地骨皮散
治脏中积冷,营中热,按之不足,举之有余,阴不足而阳有余也。
茯苓(半两) 知母 石膏(各一两) 地骨皮 人参 柴胡 生地黄(各一两五钱)
上 咀,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细细温服。间服生精补虚地黄丸。
人参柴胡散 即前人参散,无黄芩。
火郁汤 柴胡升麻汤(俱见发热。)

猪肚丸

牡蛎( ) 白术(各四两) 苦参(三两)
上为细末,以猪肚一具,煮极烂,锉研如膏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送
下,日三四服。此药神应,瘦者服之即肥,莫测其理。

南方的风铃 发表于 2008-9-3 10:17

<目录>第一册
<篇名>传尸劳
属性:
芎归血余散
(《直指》)
室女顶门生发(一小团,井水洗去油腻,法醋浸一宿,日中晒干,纸裹火烧存性) 真川芎(半两)
当归(三两) 木香 桃仁(水浸,去皮,焙,各二钱) 安息香 雄黄(各一钱) 全蝎(二枚) 江上
大鲤鱼头(生截断,一枚,醋炙酥)
上为末,分作四服,每服井水一大碗,净室中煎七分,入红硬降真香末半钱,烧北斗
符入药,月初五更,空心向北目天,咒曰∶瘵神瘵神,害我生人,吾奉帝敕,服药保身,急
急如律令!咒五遍,面北服药毕,南面吸生气入口腹中,烧降香置床底下,午时又如前服药。
\r图\ps96a1.bmp\r

鳖甲生犀散
(《直指》) 治瘵疾,杀瘵虫,取出恶物。
天灵盖(一具,男者色不赤可用,女者色赤勿用,以檀香煎汤候冷洗。咒曰∶电公灵,雷公圣,逢
传尸,即须应,急急如律令!咒七遍讫,次用酥炙黄) 生鳖甲(一枚,去裙,醋炙黄) 虎长牙(二枚,醋
炙酥,如无,则用牙关骨半两) 安息香 桃仁(水浸,去皮,焙) 槟榔(鸡心者。各半两) 生犀角 木香
甘遂 降真香 干漆(杵碎,炒烟略尽存性) 阿魏(酒浸,研,各三钱) 雷丸(二钱) 穿山甲
(取四趾,醋炙焦) 全蝎(三个) 蚯蚓(十条,生研和药)
上件为末,每服半两,先用豉心四十九粒,东向桃、李、桑、梅小梢各二茎,长七
寸,生蓝青七叶,青蒿一小握,葱白连根洗五茎,石臼内同杵,用井水一碗半,煎取一
盏,入童子尿一盏,内药末,煎取七分,入麝一字,月初旬五更空心温服,即以被覆汗。
恐汗中有细虫,软帛拭之,即焚其帛。少时必泻虫,以净桶盛,急钳取虫,付烈火焚之,
并收入瓷器中,瓦片敷,雄黄盖之,泥和灰扎,埋深山绝人行处。

天灵盖散
(即前方之变。)
天灵盖(两指大,洗咒炙如前法) 槟榔(如鸡心者五枚,为末) 阿魏(五钱,细研) 辰砂
(另研) 麝香(另研。各二钱半) 安息香(铜刀子切,入乳钵内研,同诸药拌和,七钱半)
连珠甘遂(五钱,为末,一方不用此味)
上六味,研极细,和令匀,每服三大钱,用后汤使下。
薤白(二七茎) 青蒿(二握) 甘草(二茎,五寸许) 葱白(二七茎) 桃枝(以下并用向东南嫩者)
柳枝 桑白皮(一云桑枝) 酸石榴根(一云枝。各二握,七寸许)
上八味,须选净洁处采,用童子小便四升,于银石器内以文武火煎至一升,滤去滓,
分作三盏,将前药末调下,五更初服,男患女煎,女患男煎。服药后如觉欲吐,即用白
梅肉止之。五更尽,觉脏腑鸣,须转下虫及恶物黄水,异粪异物。若一服未下,如人行
五七里,又进一服,至天明更进一服,并温吃。如泻不止,用龙骨、黄连等分为末,熟
水调下五钱,次吃白梅粥补之。

五痨麝香散
治男子妇人传尸骨蒸实热。
天灵盖(二钱半) 柴胡(一两) 犀角屑(半两) 甘草(三寸,患人中指长,男左女右) 东引桃枝
青蒿 东引柳枝 石榴皮(四味各一握) 阿胶 薤白 葱白(各七寸) 麝香(二钱半)
上为末,用童便二升半浸药一宿,明日早晚煎至升半,去滓服之。若男病女煎,女
病男煎。忌猫、鸡、犬、驴、马、僧、尼、孕妇、生人、孝子见之。煎成分为三服,入槟
榔末三分,温服。初服约人行三五里远,便
再进一服,倘恶心,以白梅含止之。服三五服病止,即泻出异物若虫,如头发马尾,身
赤口黑,身上如蚁行,不可名状。泻后葱粥饮补之,同时药煎补五脏茯神散。忌风一月,
忌食油腻、湿面、咸味,并牛、猪、鸡、鸭、犬等物。服此药无不当日瘥。凡天下治劳,服
之亦须累日及年,犹未全去病源者,不似此方。至年远重病,不过两剂,如病未多,即
一剂饮子,盒饭服此。

茯神散
不问远年近日取效,下虫红色便可治,肚下黑次之,肚下白色是食髓也,
万不一瘥,补方服此。
白茯神 茯苓 人参 远志(去心) 龙骨 肉桂 甘草 陈皮(各一两) 当归 五味子
(各一两半) 黄 (二两) 大枣(五十六枚)
上为散,分作八服,每服入枣七枚,生姜二钱,用水一升半,煎至一升,趁前药后吃,亦空心服,神效。
补肝脏劳极。
金明散

人参 知母 茯苓 秦艽(去芦) 丁香 甘草(炙) 石膏( 。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三寸,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补心脏劳极。
守灵散

白茯苓 丁香 诃子(各一两,去核) 桔梗 芍药 羌活 甘草(炙。各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银耳环一只,葱白二寸,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补脾脏劳极。
魂停散

白药子 桔梗 人参 诃子皮 茯苓 甘草(炙) 丁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一匙,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补肺脏劳极。
虚成散

枳实(去瓤,麸炒) 秦艽(去芦) 白茯苓 芍药 麻黄(去节) 玄胡索 当归(洗净) 茴香(炒。
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炙)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银环一对,蜜五点,煎至八分,通口服。
补肾脏虚劳。
育婴散

香附子(二钱半,炒) 黑附子(一枚,炮) 白蒺藜(二钱半,去角) 木香(一钱) 白茯苓(半两) 甘
草(钱,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七片,葱白同煎至七分,空心服。

紫河车丹
治飞虫鬼疰,虚劳羸瘦,喘嗽气。其法∶取首胎男子者,以皂角水洗净,
次以铫子内用米醋渫洗控干,将一小小焙笼,以纸周遭密糊,不令失火气,或无小焙笼,只
用小篮子去系,蜜糊,安紫河车于上,用烈火焙,更将盖子盖之,焙令极干,约只有十
二三文重,候极干,更入后药。
人参(一两半) 白术(炒) 白茯苓 茯神 当归 熟地黄(各一两) 木香(半两) 乳香(另研)
没药(各四钱) 朱砂(二钱,另研) 麝香(二分)
上为细末,诸药和匀,以红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下,空心服
之,日午四服。或炼蜜为丸亦可。

犀角紫河车丸
(《宝鉴》) 治传尸劳,三月必平复。其余劳证,只消数服,神效。
紫河车(一具,用米泔浸一宿,洗净焙干) 鳖甲(酥炙) 桔梗(去芦) 胡黄连 芍药 大黄
败鼓 皮心(醋炙) 贝母(去心) 龙胆草 黄药子 知母(各二钱半) 芒硝 犀角(镑) 蓬术(各一
钱半) 朱砂(研,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空心食前,温酒服二十丸,如膈热食后
服。重病不过一料。

秘方鬼哭饮子
专取传尸劳虫。
天灵盖(酥炙) 鳖甲(醋炙) 软柴胡(各二钱半) 木香(一钱二分) 鼓心(醋炙黄) 阿魏 安息香
甘草(各一钱) 桃仁(去皮尖,另研,十一枚) 贯众(二钱半) 青蒿(半握)
上十一味,细切,杵为粗末,先以童便二升隔夜浸,露星月下,至四更时,煎至八
分,去滓,分作三服,每服调蜈蚣散一钱,五更初温服,稳卧至三点,又进一服。至日出
时,觉腹中欲利,如未利再进一服,已利勿
服。

蜈蚣散

赤脚蜈蚣(以竹筒盛,姜汁浸,焙干,一条) 乌鸡粪(二钱半,先将鸡于五日前以火麻子喂之,然
后取其粪用) 槟榔(二钱半) 辰砂(一钱二分半) 麝香(一钱,另研)
上以五味为细末,和匀,入前煎药内服。凡合药宜六甲建除日,忌妇人、孝服、鸡、犬
见之,亦不可令患者知。如利下恶物并虫,急用火烧,其病者所穿衣服被褥尽烧之。食葱
粥将息,以复元气,务要清心静养。

<目录>第一册
<篇名>发热
属性:
三黄丸
(东垣) 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
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饮食不美;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
生痈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肛门肿痛,或下鲜血。
黄连(净) 黄芩(净) 大黄(各十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熟水吞下。视脏腑虚实加减。小
儿积热亦宜服。(一方,用脑、麝为衣,丸如豆大,夜间噙化一二丸,亦好。)

泻白散
(钱氏)
桑白皮(炒黄) 地骨皮(各一两) 甘草(炒,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粳米百粒煎,食后服。易老加黄连。(海藏云∶治肺
热传骨蒸热,自宜用此以直泻之。用山栀、黄芩方能泻肺,但当以气血分之。)

凉膈散
治大人小儿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
结硬,口舌生疮,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闭结,睡卧不安,一切风壅。
栀子仁 连翘 薄荷 黄芩 甘草(各一两半) 大黄 芒硝(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一两,水二盏,竹叶七片,煎至一盏,去滓,入蜜少许,食后服,加姜
煎亦得。去六经热,减大黄、芒硝,加桔梗、甘草、人参、防风。治肺经邪热,咳嗽有痰,
加半夏。凉膈与四物各半服,能益血泄热,名双和散。钱氏去连翘,加藿香、石膏,为泻
黄散。(《宝鉴》连翘四两,硝、黄各二两,余各一两。)
《本事方》治大人小儿五脏积热,烦躁多渴,唇裂喉闭,目赤,鼻颔结硬,口舌生
疮。阳明证伤寒,发狂见鬼谵语,大小便闭。一切风壅,并皆治之。
山栀仁 甘草 赤芍药(各一两) 大黄 朴硝 连翘 薄荷叶 干葛(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三匙,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服。唯
阳明证伤寒忌下。(此药《局方》亦载。缘味数与用药大段不同,予侄妇忽患热病欲死,付之一服立
效,后来累服验,幸毋忽。)

白虎汤
(仲景)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地骨皮散
(钱氏) 治壮热作渴。
地骨皮 茯苓 甘草 柴胡 半夏 人参 知母(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

泻心汤
(钱氏)
黄连一两,去须,为极细末,每服一字至半钱、一钱,临卧温水调下。(海藏云∶易老
单方泻心汤出于此,乃实邪也,实则泻其子。)

导赤散
(钱氏 丹溪云∶导赤散正小肠药也。)
生地黄 木通 甘草(各等分)
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一本用黄芩,不用甘草。)
朱砂安神丸(见虚烦。)

钱氏安神丸

麦门冬(去心,焙) 马牙硝 白茯苓 干
山药 寒水石(研) 甘草(各半两) 朱砂(一两,研) 龙脑(一字,研)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半丸,砂糖水化下,无时。

千金地黄丸
(《本事》) 治心热。
黄连(四两,为末) 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滓拌黄连末,和匀,晒干用)
上再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门冬汤下三十丸。

门冬丸
治心经有热。
麦门冬(一两,去心) 黄连(半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桐子大。食后熟水下三十丸。

清心丸
(海藏) 治热。
黄柏(二两,生用) 麦门冬(去心) 黄连(各一两) 龙脑(一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临卧门冬酒下,或薄荷汤亦得。

黄连清膈丸
(东垣) 治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
麦门冬(去心,一两) 黄连(去芦,五钱) 鼠尾 黄芩(净锉,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水送下,无时。

朱砂凉膈丸
(东垣) 治上焦虚热,肺脘咽膈有气如烟抢上。
黄连 山栀子(各一两) 人参 茯苓(各五钱) 朱砂(三钱,另研) 脑子(五分,另研)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熟水送下五七丸,日进三服,食后。
火府丹(见淋。)

泻黄散
(钱氏)
藿香(七钱) 山栀仁(一两) 石膏(半两) 甘草(二两) 防风(四两)
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清汁饮。(海藏云∶此剂泻肺热。)

谓胃承气汤
(仲景)
大黄(去皮,酒浸,四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升)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人参黄 散(见嗽血。) 补中益气汤(见劳倦。) 泻青丸(见中风。) 柴胡饮子(见虚劳。) 当
归龙荟丸(见胁痛。)

回金丸
(丹溪) 伐肝经火,亦审虚实用之。
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
上为末,粥丸。

佐金丸
佐肺金以伐肝木之邪。
片芩(六两) 吴茱萸(汤洗三次,一两)
上为末,粥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术、陈皮煎汤下。
六味地黄丸(见虚劳。)

四顺饮子
(一名清凉散)
大黄(蒸) 甘草(炙) 当归(酒洗) 芍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薄荷十叶,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桃仁承气汤(见蓄血。)

桔梗汤
(海藏)
桔梗 连翘 山栀子 薄荷 黄芩 甘草(各等分)
上为粗末,竹叶白水煎,温服。汗之热服,春倍加防风羌活,夏倍加黄芩、知母,季
夏淫雨倍加羌活,秋加桂五钱,冬加桂一两,亦可以意消息,随证加减而用之。

清神散
(《和剂》) 消风壅,化痰涎,治头目眩,面热。
檀香(锉) 人参(去芦) 羌活(去苗) 防风(去芦,各一两) 薄荷(去土) 甘草 荆芥穗(各二两)
石膏(研,四两) 细辛(去苗,焙,五钱)
上为末,沸汤点服二钱,或入茶末点服。此方虚热可用。

龙脑饮子
(《和剂》) 治蕴积邪热,咽喉肿痛,眼赤口疮,心烦鼻衄。(上中二焦药也。)
砂仁 栝蒌根(各三两) 藿香叶(二两四钱) 石膏(四两) 甘草(蜜炙十六两) 栀子(微炒,十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至三钱,新汲水入蜜调下。

龙脑鸡苏丸
治上焦热,除烦解劳,去
肺热咳衄,血热惊悸,脾胃热口甘吐血,肝胆热泣退场门苦,肾热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
热消渴,下而血滞五淋血崩等疾。
薄荷(一斤) 麦门冬(去心,二两) 甘草(一两半) 生地黄(六两,另末) 黄连(一两) 黄 新
蒲黄(炒) 阿胶(炒) 人参(各二两,以上俱末) 木通(二两) 银柴胡(二两,锉,同木通沸汤浸一日夜,绞取汁)
上为细末,好蜜二斤,先煎一两沸,然后下生地黄末,不住手搅,时加木通、柴胡
汁,慢火熬膏,勿令火紧,膏成然后加前药末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虚
劳虚烦栀子汤下,肺热黄芩汤下,心热悸动恍惚人参汤下,吐、咳、唾、衄四血去心麦
门冬汤下。肝热防风汤下,肾热黄柏汤下。以上并食后临卧服。治五淋及妇人漏下车前子
汤下,痰嗽者生姜汤下,茎中痛者蒲黄、滑石,水一盅调下,气逆橘皮汤下,室女虚劳,
寒热潮作,柴胡、人参汤下。

洗心散
治心肺积热,风壅上攻,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节烦疼,口苦唇焦,咽
喉肿痛,痰涎壅滞,涕唾稠粘,小便赤涩,大便秘滞。
白术(一两半) 麻黄 当归 荆芥 芍药 甘草 大黄(各六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温服。
泻脾散 即泻黄散。

贯众散
(《宝鉴》) 解一切诸热毒,或中食毒、酒毒、药毒,并皆治之。
黄连 贯众 甘草 骆驼蓬(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
大承气汤(见大便不通。) 立效散 八正散 石韦散(俱见淋。) 三才封髓丹(见虚劳。) 滋
肾丸(见小便不通。)

黄连解毒汤
(仲景)
黄连(七钱半) 黄柏 栀子(各半两) 黄芩(一两)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热服,未知再服。
雄黄解毒丸(见咽喉。) 妙香丸(疏决肠胃,制伏木火。见痫。) 木香金铃散(见喘。)

大黄散
(《保命》) 治上焦热而烦,不能卧睡。
山栀仁 大黄 郁金(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煎温服,微利则已。
钱氏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

柴胡升阳汤
(东垣)
柴胡 升麻 葛根 独活 羌活(各半两) 防风(二钱半) 甘草(生二钱,炙二钱) 人参
白芍药(各半两)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忌冷物冰水月余。

火郁汤
(东垣)
升麻 葛根 白芍药 柴胡根(各一两) 炙甘草 防风(各五钱)
上 咀,每服三四钱,水二大盏,入连须葱白三寸,去滓,稍热服。
三物黄芩汤(见虚烦。) 十全大补汤(见虚劳。)

泻血汤
(东垣)
生地黄(酒洗,炒) 熟地黄 蒲黄 丹参(酒炒) 当归(酒洗) 汉防己(酒洗,炒) 柴胡(去芦)
甘草梢(炙) 羌活(以上各一两) 桃仁(汤浸,去皮,三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渣,空心温服。

退热汤
(东垣) 治表中虚热,或遇夜则甚。
黄 (一钱) 柴胡(七分) 生甘草 黄连(酒制) 黄芩 芍药 地骨皮 生地黄(去血热)
苍术(各五分) 当归身 升麻(各三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温服。

参苏饮
(《易简》) 治感冒发热头疼,或因痰饮凝积发以为热,并宜服之。若感冒发热,
亦如服养胃汤法,以被盖卧,连进数服,微
汗即愈。尚有余热,更徐徐服之,自然平治。因痰饮发热,但连日频进此药,以热退为期,
不可预止。虽有前胡、干葛,但能解肌耳。既有枳壳、橘红辈,自能宽中快膈,不致伤脾。
兼大治中脘痞满,呕逆恶心,开胃进食,无以逾此,毋以性凉为疑。一切发热,皆能取
效,不必拘其所因也。小儿室女,亦宜服之。
干葛(洗) 前胡(去苗)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炒) 人参 茯苓(去皮。各七分半) 木香 紫
苏叶 枳壳(去瓤,麸炒) 桔梗(去芦) 甘草(炙) 陈皮(去白。各五分)
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枚,煎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易简方》不用木香,只十味。)
附∶
紫雪
(《和剂》) 疗香港脚毒遍内外,烦热不解,口中生疮,狂易叫走,瘴疫毒疠,卒
死温疟,五尸五疰,心腹诸疾,疗刺切痛,及解诸热药毒发,邪热卒黄等,并解蛊毒
鬼魅野道热毒,又治小儿惊痫百病。
黄金(一百两) 石膏 寒水石 磁石 滑石
以上四味各三斤,捣碎,水一斛,煮至四斗,去滓,入下项∶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青木香(捣碎) 沉香(捣碎,各五两) 玄参(洗,焙,捣碎) 升麻(各一斤)
甘草(锉,炒,八两) 丁香(一两,捣碎)
以上八味,入前药汁中,再煮取一斗五升,去滓,入下项∶
朴硝(精者十斤) 硝石(四升,如阙,芒硝亦得,每升重七两七钱半)
以上二味,入前药汁中,微火上煎,柳木篦搅不住手,候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入下项∶
麝香当门子(一两二钱半,研) 朱砂(飞研,三两)
以上二味,入前药中搅调令匀,寒之二日。
上件药成霜雪紫色,每服一钱或二钱,用冷水调下,大人小儿临时以意加减,食后服。

<目录>第一册
<篇名>潮热
属性:参苏散(见发热。) 小柴胡汤(见往来寒热。) 茯苓补心汤(见鼻衄。) 十全大补汤 养荣汤
八珍散 即七珍散加白扁豆。(俱见虚劳。)

四物二连汤
治血虚五心烦热,昼则明了,夜则发热。
当归 生地黄 白芍药(炒。各一钱) 川芎(七分) 黄连(炒,五分) 胡黄连(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

<目录>第一册
<篇名>恶寒
属性:三黄丸(见发热。) 小柴胡汤(见往来寒热。)

升阳益胃汤
(东垣)
黄 (二两) 半夏(汤洗,脉涩者可用)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一两) 独活 防风(以秋旺,故
以辛温泻之) 白芍药(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补旺肺,为脾胃虚则肺最受邪,故因时而补易为力
也) 羌活(各五钱) 橘皮(四钱,不去白)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 柴胡 泽泻(不淋勿用) 白术(各三
钱) 黄连(一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三盏,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早饭后午饭前
服之。禁忌如前。渐加至五钱止。服药后,如小便利而病加增剧,是不宜利小便,当少去
茯苓、泽泻。若喜食,初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浅,胃气不得转运升发也。
须薄滋味,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
气之降沉也。可以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勿大劳,使气复伤,若脾胃得安
静尤佳。若胃气稍强,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者也。(禁忌如前者,
服药讫,忌语话一二时辰,及酒湿面大料物,及冷蒸寒凉淡渗之物。)
茯苓丸(见臂痛。)

黄 补胃汤
(东垣)
黄 (五钱) 甘草(三钱) 香白芷(二钱五分) 本 升麻(各二钱) 草豆蔻 橘皮(各一钱半)
麻黄 当归(各一钱) 莲花青皮(七分) 柴胡(六钱)
黄柏(少许)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前服。

桂枝加附子汤
(仲景)
桂枝(去粗皮,四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切作八片)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
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桂枝新加汤
(又名桂枝芍药半夏生姜汤)
桂枝汤内加人参一两,芍药、生姜各三钱。加水四升。

巴戟丸
(《发明》) 治肝肾俱虚,收敛精气,补真戢阳,充悦肌肤,进美饮食。
白术 五味子 川巴戟(去心) 茴香(炒) 熟地黄 肉苁蓉(酒浸) 人参 覆盆子 菟丝
子(酒浸) 牡蛎 益智仁 骨碎补(洗,去毛) 白龙骨(各等分)
上十三味,为末,蜜丸桐子大,焙干。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三服。此药补精气,止汗。

神珠丹
(一名离珠丹) 治下焦元气虚弱,小腹疼痛,皮肤燥涩,小便自利,足 寒而逆。
杜仲(炒去丝) 萆 巴戟(各二两) 龙骨(一两) 破故纸(三两,炒) 诃子(五个) 胡
桃仁(一百二十个) 砂仁(半两) 朱砂(一钱,另研)
上九味,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气不
化,小便不利,湿肌润滑。热蒸阴少,气不化,气走小便自利,皮肤燥涩,为迫津液不能停,离珠丹主之。
弦数者,阳陷于内,从外而之内也。弦则带数,甲终于甲也。紧则带洪,壬终于丙也。若弦虚则无火,细
则有水,此二脉从内之外也,不宜离珠丹。)
胡椒理中丸(见痰饮。)

铁刷汤
治积寒痰饮,呕吐不止,胸膈不快,不下饮食。
半夏(四钱,汤泡) 草豆蔻 丁香 干姜(炮) 诃子皮(各三钱) 生姜(一两)
上六味, 咀,水五盏,煎至二盏半,去滓,分三服无时。大吐不止,加附子(三钱),
生姜(半两)。

桂附丸
(《宝鉴》) 疗风邪冷气入乘心络,脏腑暴感风寒,上乘于心,令人卒然心痛,或
引背膂,乍间乍甚,经久不瘥。
川乌(炮,去皮脐) 黑附(炮,去皮脐,各三两) 干姜(炮) 赤石脂 川椒(去目,微炒) 桂(去粗
皮。各二两)
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觉至痛处即止;若不止,加
至五十丸,以知为度。若早服无所觉,至午时再服二十丸。若久心痛服尽一料,终身不发。

大建中汤
治内虚里急少气,手足厥冷,小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
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唇口干,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冤酸疼,不能久立,多梦寐。
黄 当归 桂心 芍药(各二钱)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半夏(泡,焙) 黑附子(炮,去皮。
各二钱半)
上八味,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二气丹
助阳退阴,正气和中。治内虚里寒,冷气攻击,心胁腹满刺痛,泄痢无度,
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渐微,手足厥冷。及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
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
硫黄(细研) 肉桂(去粗皮。各二钱半。) 干姜(炮) 朱砂(别研为衣。各二钱) 黑附子(大者一枚,
去皮脐,炮制,半两)
上为细末,研匀,面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煎艾盐汤下。

附子理中丸
治脾胃冷弱,心腹 疼,呕吐泻痢,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冷,心
下逆冷满闷,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人参(去芦)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和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食前。
八味丸 还少丹 天真丹 双和汤(俱见虚劳。) 定志丸(见惊。)

益黄散
(钱氏)
陈皮(一两) 青皮 诃子肉 甘草(各半两) 丁香(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或三钱,水煎服。(海藏云∶此剂泻脾以燥湿。)
小青龙汤(见咳嗽。) 四逆汤(见厥。)

大已寒丸
(《和剂》) 治脏腑虚寒,心腹 痛,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手足厥冷。
荜茇 肉桂(各四两) 干姜(炮) 良姜(各六两)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汤下,食前服。

<目录>第一册
<篇名>往来寒热
属性:
小柴胡汤
(仲景) 治伤寒四五日,往来寒热,胸满心烦喜呕,风温身热,少阳发热。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味小柴胡汤 即前方加山栀、牡丹皮。

柴胡四物汤
(《保命》) 治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沉而数。
川芎 当归 芍药 熟地黄(各一钱半) 柴胡(八钱) 人参 黄芩 甘草 半夏(各三钱)
上为末,水煎服。

解风汤
(《宣明》) 治中风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人参 川芎 独活 甘草 麻黄(去节,汤洗,焙。各一两) 细辛(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薄荷叶少许,同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防风汤
治中风寒热。
防风 甘草 黄芩 桂枝 当归 白茯苓(各一两) 秦艽 干葛(各一两半) 杏仁(五十枚)
上为散,水、酒、姜、枣煎服。

调中汤
(《宝鉴》)
白茯苓 干姜 白术 甘草(各等分)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七分服。

地骨皮散
(云岐)
柴胡 地骨皮 桑白皮 枳壳 前胡 黄 (各七钱半) 白茯苓 五加皮 人参 甘草 桂心
芍药(白条,各半两)
上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煎服。

柴胡散

柴胡 黄 赤茯苓 白术(各二两) 人参 地骨皮 枳壳(麸炒) 桔梗 桑白皮 赤
芍药 生地黄(各七钱半) 麦门冬(去心,三两) 甘草(半两)
上每服四钱,姜五片,水煎服。
柴胡清肝散(见耳衄。)
佐金丸 治肝火胁肋刺痛,往来寒热,头目作痛,泄泻淋闭,一切肝火之证,并皆治
之。(见发热。)

黄 丸
治产后蓐劳,寒热进退,头目眩痛,骨节酸疼,气力虚乏。
黄 鳖甲 当归(炒。各一两) 桂心 白芍药 续断 川芎 牛膝 苁蓉 沉香 柏
子仁 枳壳(各六钱半) 五味子 熟地黄(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粥饮下,食后。

抑阴地黄丸
(《本事》)
生地黄(三两) 柴胡 秦艽 黄芩(各半两) 赤芍药(一两)
上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乌梅汤吞下,不拘时候,日三服。昔齐
褚澄疗师尼寡妇别制方,盖有为也。此二种寡居,独阴无阳,欲心萌而多不遂,是以阴
阳交争,乍寒乍热,全类温疟,久则为劳。尝读《史记?仓公传》,济北王侍人韩女,病腰
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仓公曰∶病得之欲男子不可得也。何以知其然?诊其脉,
肝脉弦出寸口,是以知之。盖男子以精为主,
妇人以血为主,男子精盛则思室,妇人血盛则怀胎,夫肝摄血故也,厥阴弦出寸口,又
上鱼际,则阴血盛可知。褚澄之言,信有为矣。(上地黄丸,虽曰抑阴,实补阴泻阳之剂也。)

南方的风铃 发表于 2008-9-3 10:17

<目录>第一册
<篇名>外热内寒,外寒内热
属性:桂枝汤(见伤湿。) 小柴胡汤(见往来寒热。) 白虎汤(见发热。)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去粗皮,一两六钱六分羡)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目录>第一册
<篇名>上热下寒,上寒下热
属性:
既济解毒汤
(《宝鉴》) 治上热头目赤肿而痛,胸膈烦闷,不得安卧,身半以下皆寒,足
尤甚,大便微秘。
大黄(酒煨,大便利勿用) 黄连(酒炒) 黄芩(酒炒) 甘草(炙) 桔梗(各二钱) 柴胡 升麻 连翘
当归身(各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渣,食后温服。忌酒、湿面、大料物及生冷硬物。

<目录>第一册
<篇名>疟
属性:
桂枝加芍药汤
(《保命》,下同)
桂枝(三钱) 黄 知母 石膏 芍药(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煎。

桂枝黄芩汤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 人参 甘草(各四钱半) 半夏(四钱) 石膏 知母(各五钱) 桂枝(二钱)
上为粗末,根据前煎服。
四逆汤(见厥。) 通脉四逆汤(见泄泻。) 芍药甘草汤(见腹痛。) 桂枝加当归芍药汤 即
桂枝汤加当归、芍药。小柴胡汤(往来寒热。) 黄芩芍药汤(见滞下。) 白虎汤(见发热。) 小建
中汤(见劳倦。) 异功散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
四物柴胡苦楝附子汤即四物汤加三物。(见虚劳。)

桂枝羌活汤
(《保命》下同)
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迎发而服之。吐者,加半夏曲等分。

麻黄羌活汤

麻黄(去节)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同前服法。如吐,加半夏曲(等分)。

麻黄黄芩汤

麻黄(一两,去节) 桃仁(三十枚,去皮) 黄芩(五钱) 甘草(炙,三钱) 桂枝(二钱半)
上为细末,同前服法。
桃仁味苦甘辛,肝者血之海,血受邪则肝气燥,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
桃仁散血缓肝。谓邪气深远而入血,故夜发乃阴经有邪,此汤发散血中风寒之剂。

白芷汤

白芷(一两) 知母(一两七钱) 石膏(四两)
上为粗末,同前法煎服。

桂枝石膏汤

桂枝(五钱) 石膏 知母(各一两半) 黄芩(一两)
上为粗末,分作三服,水一盏,同煎服。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 芍药(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
二枚,擘) 大黄(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承气汤(见大便不通。) 桃仁承气汤(见蓄血。)

柴胡桂姜汤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粗皮) 栝蒌根(四两) 干姜 黄芩 牡蛎( 。各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桂枝汤
(《金匮》) 《脉经》云∶朝发暮解,暮发朝解。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石膏(一斤) 桂(去粗皮,三两) 粳米(二合)
上锉散,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即愈。

蜀漆散
(《金匮》)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三日夜) 龙骨(等分)
上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如温疟,加蜀漆一钱,临发时服一钱匕。

牡蛎汤
治牡疟
牡蛎(四两,熬) 麻黄(去节) 蜀漆(各三两) 甘草(二两)
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五苓散(见消瘅) 神佑丸(见痰饮。) 甘露饮即桂苓甘露饮(见霍乱。)

人参柴胡饮子
(《事亲》)
人参 柴胡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平胃散(见中食。) 理中汤(见痞。) 藿香正气散(见中风。) 不换金正气散(见中寒。)

对金饮子
(《和剂》) 治寒热疟疾愈后调理脾胃。
橘红(炒赤黄色,半斤) 浓朴(姜制) 苍术(制) 甘草(炙。各二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服。一方,加草果,倍用苍术,名
草果平胃散。
五积散(见中寒。)

人参养胃肠
(《和剂》) 加桂,治感寒发疟。
草果 茯苓 人参(去芦。各半两) 甘草(炙,七钱) 橘红(七钱半) 浓朴(去粗皮,姜制)
苍术(汤洗,炒) 半夏(汤洗。各一两) 藿香(洗去土,五钱)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乌梅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热服。(脉弱无力,或
寒多者,加干姜、附子。如脉洪有力,热多者,加黄芩、黄连、柴胡。朴、苍、藿香发散也,半、果、茯、
橘劫痰也,人参惟虚人最宜。)
姜附汤 附子理中汤(并见中寒。) 香薷饮(见伤暑。) 缩脾饮(见中暑。) 消暑丸(见伤暑。)
竹叶石膏汤(见消瘅。) 除湿汤(见中湿。) 术附汤(见心痛。)

四兽汤
(《简易》) 治食疟诸疟,和胃消痰。
半夏(制) 人参 茯苓 白术 橘红 草果 生姜 乌梅 大枣(各等分) 甘草(炙,减半)
上以盐少许淹食顷,湿纸浓裹,慢火煨香熟。每服四钱,水一碗煎,半温服。
红丸子(见伤食。)

治瘴木香丸
(《直指》)
牵牛(一斤,淘去浮者,焙,捣取末四两,别顿) 鸡心槟榔 陈橘红(各二两) 青木香 人参
熟附子 浓朴(制) 官桂(去粗皮) 京三棱 羌活 独活 干姜(炮) 甘草(炙) 川芎 川大
黄(锉,焙) 芍药(各半两) 肉豆蔻(六个)
上为末,瓷器密收,临用秤牵牛末一两,诸药末共一两,研和,炼蜜丸,桐子大。每
服二十丸,橘皮煎汤下。以通利为度。

观音丸
(《直指》) 取下暑毒瘴毒。
圆白半夏(生) 乌梅肉 母丁香 川巴豆(不去油。每件各十枚)
上为末,姜面糊丸,麻子大,上下以浓纸盖贴,有油又再易纸。每服五丸,临卧冷
水下。此方舟人于海角遇一白衣授之。

清脾饮
(《济生》) 治瘅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
青皮 浓朴(姜制) 白术 草果仁 柴胡(去芦) 茯苓(去皮) 黄芩 半夏(汤洗七次) 甘草
(炙。各等分)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未发前服。忌生冷油腻。

草果饮
(《和剂》) 治寒热疟疾初愈,服此进食理脾。
草果仁 紫苏 良姜(炒) 川芎 青皮(去白,炒) 白芷 甘草(炒。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盅,姜三片煎,热服。

七枣汤
(《济生》) 治五脏气虚,阴阳相胜, 疟发作无时,或寒多热少,或单寒者。
附子(一枚,炮制,以盐水浸再炮,如此七次,不浸,去皮脐。又方,以川乌代附子,以水调陈壁土
为糊,浸炮七次)
上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碗,姜七片,枣七枚,煎七分,临发日早温服。

驱疟饮
(《和剂》)
前胡 柴胡(各四两) 桂心 桔梗 浓朴 半夏(各三两) 黄 干姜(炮) 甘草(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四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参苏饮(见发热。)

柴朴汤

柴胡 独活 前胡 黄芩 苍术 浓朴 陈皮 半夏曲 白茯苓 藿香(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二盅,生姜五片,煎一盅,发日五更服。气弱加人参、白术、食不克化加神曲、麦芽、山楂。
七香丸(见伤食。)

加味香薷饮

香薷(二钱) 浓朴(制) 扁豆(炒) 白术(炒) 白芍药(炒) 陈皮 白茯苓 黄芩(各一钱) 黄
连(姜汁炒) 甘草(炙) 猪苓 泽泻(各五分) 木瓜(七分)
上生姜煎服。口渴实者加天花粉、葛根、知母,虚者加五味子、麦门冬、人参。

交加双解饮子
(《和剂》) 治疟疾,辟瘴气,神效。
肉豆蔻 草豆蔻(各二枚,一枚用水和面裹煨,一枚生用) 浓朴(二寸,一半用姜汁浸炙,一半
生用) 甘草(大者二两,一半炙用,一半生用) 生姜(二块,如枣大,一块湿纸裹煨,一块生用)
每服分一半,用水一碗,煎至一大盏,去滓,空心服。

雄黄散

雄黄 瓜蒂 赤小豆(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温水调下,以吐为度。
小胃丹(见痰饮。)

鳖甲煎丸
(《金匮》) 治疟母。
鳖甲(炙,三两) 乌扇(烧) 黄芩 鼠妇(熬) 大黄 桂枝 石韦(去毛) 浓朴 紫葳 阿胶
(各七钱半) 干姜 人参 瞿麦 桃仁(各五钱) 柴胡 蜣螂(熬。各一两五钱) 芍药 牡丹皮
虫(炒,各一两二钱半) 蜂窠(炙,一两) 葶苈(炒) 半夏(各二钱半) 赤硝(三两)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 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
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
方》用鳖甲十二片,又以海藻三分,大戟一分, 虫五分,无鼠妇、赤硝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

疟母丸

青皮 桃仁 红花 神曲 麦芽 鳖甲(醋煮,为君) 三棱 蓬术 海粉 香附(俱用醋煮)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鳖甲饮子
(《济生》) 治疟疾久不愈,胁下痞满,腹中结块,名曰疟母。
鳖甲(醋炙) 白术 黄 草果仁 槟榔 川芎 橘红 白芍药 甘草(炙) 浓朴(制。各等分)
上 咀,四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一枚,乌梅少许,煎七分,温服无时。

消癖丸
治疟母停水结癖,腹胁坚痛。
芫花(炒) 辰砂(研细。等分)
上为细末,蜜丸小豆大。每服十丸,浓枣汤下。下后即服养胃汤。

碧霞丹
(《百一》) 治久疟不愈。
巴豆(取肉去油,别研,按东方甲乙木) 肉桂(去粗皮,研细,按南方丙丁火) 硫黄(去砂石,细研,
按中央戊己土) 白矾(别研细,按西方庚辛金) 青黛(别研细,按北方壬癸水)
上件等分,五月一日修治,用纸裹,以盘盛,根据前方位排定,忌猫、犬、妇人见之,
安顿净神前,端午日午时,用五家粽尖和药令匀,丸梧子大。令患人以绵裹一丸塞鼻中,
男左女右,于未发前一日安之,约度寻常发过少许方除。

芎归鳖甲饮
治劳疟,表里俱虚,真元未复,疾虽暂止,少劳复来。
川芎 当归 鳖甲(醋炙) 茯苓 青皮 陈皮 半夏 芍药
上 咀。各等分,每帖二两,用水二盅,生姜五片,枣二枚,乌梅一枚,煎至一盅,食
远服。热多加柴胡,寒多加草果。

四将军饮
治寒热疟疾,作而仆厥,手足俱冷,昏不知人,此虽一时急用之有验。
附子(炮,去皮,二钱) 诃子(二钱半) 陈皮(三钱) 甘草(一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七片,枣七枚,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祛疟饮
三发后可用,因其衰而减之,立效。
知母(去毛净,盐酒炒过,五钱) 贝母(去心,九分) 陈皮(去白) 山楂肉 枳实(去瓤。各一钱半)
槟榔(八分) 柴胡(去苗净,七分) 紫苏(一钱) 甘草(去皮,炙,三分)
用水二盅,煎至一盅,滓亦用水二盅,煎至八分,俱露一宿,临发日天明服头煎,未
发前一个时辰服二煎。
又方 史崇质传云∶得之四明胡君,屡试屡验。
黄 (蜜炙,一钱六分)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砂仁 草果 陈皮(去白) 五味子(各一钱)
甘草(七分) 乌梅(三枚,去核)
水二盅,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盅,温服。

<目录>第一册
<篇名>厥
属性:
参 益气汤
治气虚阳厥,脉伏,手足厥冷。
人参 黄 白术(各一钱半) 五味子(二十粒,捶碎) 麦门冬(去心) 陈皮 炙甘草(各一钱)
阳虚,加附子(童便煮,一钱)
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芎归养荣汤
治血虚阴厥,脉伏虚细,四肢厥冷。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药(煨。各一钱半) 熟地黄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一钱) 枸杞子
麦门冬(去心,各八分) 甘草(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入竹沥半盏,姜汁二三匙,食前服。
升阳散火汤 治热厥。(即柴胡升阳汤。见发热。) 六味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八味丸(益
火之原,以消阴翳。并见虚劳。)

四逆汤
治阴证脉沉,身痛而厥。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炮) 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生用)
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白虎汤(见发热。)

升阳泄火汤
(一名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羌活 黄 甘草(炙) 苍术(米泔浸,去黑皮,切片曝干,锉碎秤。各一两) 人参 黄芩(各七
钱) 柴胡(一两半) 黄连(去须,酒制,半两) 升麻(八钱) 石膏(少许,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
上 咀,每服秤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
大柴胡汤(见疟。) 附子理中汤(见中寒。) 理中汤(见劳倦。) 滋肾丸(见小便不通。) 既济解
毒汤(见上热下寒。) 大承气汤(见大便不通。)

加减白通汤
(《宝鉴》) 治形寒饮冷,大便
自利,完谷不化,脐腹冷痛,足 寒而逆。
附子(炮,去皮) 干姜(炮。各一两) 官桂(去粗皮) 甘草(炙) 草豆蔻(面裹煨) 半夏(汤泡七次)
人参 白术(各半两)
每服五钱,水二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五根,煎一盏三分,去渣,空心宿食尽,温服。
瓜蒂散(见伤食。) 稀涎散(见中风。) 导痰汤(见痰饮。) 八味顺气散(见中气。) 调气散 四
七汤(并见气。) 小续命汤(见中风。) 葛花解酲汤(见伤饮。) 还魂汤(见卒中。)

返魂丹
治尸厥不语。
朱砂(水飞) 雄黄(另研,水飞) 生玳瑁屑 麝香(另研) 白芥子(各二钱半)
上件药,同研如粉,于瓷器中熔安息香和丸,如绿豆大。或冲恶不语,每服五丸,用
童便化下。小儿热风,只服一丸。

<目录>第二册
<篇名>气
属性:
正气天香散
(河间) 治九气。
乌药(二两) 香附末(八两) 陈皮 紫苏叶 干姜(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盐汤调服。

沉香降气散
(《约说》) 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喘促短气。又治脾胃留饮,
噫醋吞酸,胁下妨闷。
沉香(二钱八分) 缩砂仁(七钱半) 甘草(炙,五钱五分) 香附子(盐水炒,去毛,六两二钱五分)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不拘时,淡姜汤下亦得。

四七汤
(《和剂》) 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
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饮呕逆恶心,并皆治之。
半夏(汤泡五次,一钱五分) 茯苓(去皮,一钱二分) 紫苏叶(六分) 浓朴(姜制,九分)
水一盏,生姜七片,红枣二枚,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丁沉透膈汤(见反胃。) 木香调气散(见中气。) 补中益气汤 调中益气汤(并见劳倦。)
十全大补汤(见虚劳。) 清暑益气汤(见伤暑。) 四君子汤(见虚劳。) 四物汤(见鼻衄。)

七气汤
(《和剂》) 治七情之气,郁结于中,心腹绞痛不可忍者。
人参(去芦) 肉桂(去皮) 甘草(炙,各一两) 半夏(汤泡七次,焙干,五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八分,食远服。

《指迷》七气汤
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得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
香附子(二钱)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桔梗 蓬术 官桂 藿香 益智仁 半夏(汤洗
七次) 甘草(炙。各一钱)
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远服。
《三因》七气汤(见霍乱。)

流气饮子
治男子妇人五脏不和,三焦气壅,心胸痞闷,咽塞不通,腹胁膨胀,呕
吐不食,上气喘急,咳嗽痰盛,面目浮,四肢肿,大便秘涩,小便不通。忧思太过,郁
结不散,走注疼痛,香港脚肿痛,并皆治之。
紫苏叶 青皮(去白) 当归 芍药 乌药 茯苓(去皮) 桔梗 半夏(汤洗) 川芎 黄
枳实(麸炒,各一钱) 防风(去芦) 陈皮(去白) 甘草(炙) 木香 大腹子(连皮) 槟榔 枳壳(麸
炒。各半钱)
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时服。
大七气汤(见积聚。)

苏子降气汤
(《和剂》) 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胸膈噎塞,并
久年肺气至效。
紫苏子(炒) 半夏(汤泡,各二钱半) 前胡(去芦) 甘草(炙) 浓朴(去皮,姜制炒) 陈皮(去白,各
一钱) 川当归(去芦,一钱半) 沉香(七分)
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虚冷人加桂五分,黄 一钱。

秘传降气汤
治男子妇人上热下虚,饮食过度,致伤脾胃,酒色无节,耗损肾元,水
火交攻,阴阳关隔,遂使气不升降。上热则头目昏眩,痰实呕逆,胸膈不快,咽喉干燥,
饮食无味。下弱则腰脚无力,大便秘涩,里急后重,脐腹冷疼。若治以凉,则脾气怯弱,
肠鸣下利。治以温,则上焦壅热,口舌生疮。及香港脚上攻,与久痢不瘥,宜先服此药,却
以所主药治之。气壅耳聋,泛热咽疼,亦效。
桑白皮(二两,炒) 枳壳(汤浸,去瓤,麸炒) 柴胡(去毛芦,洗) 陈皮(炒黄色) 甘草(炒,各一两)
五加皮(酒浸半日,炒黄) 骨碎补(燎去毛,锉,炒) 地骨皮(炒黄) 桔梗(炒黄) 草果(去皮膜,净洗,
炒黄) 诃子(炮,取肉) 半夏(生姜自然汁和成饼,再碎炒,以上各半两)
上锉散,和匀,以碗盛,饭甑上蒸一伏时,倾出摊令冷收之,每服二钱,紫苏三叶,
生姜三片,水一盏,同煎七分,食后通口服。痰咳加半夏曲,心肺虚每料加人参、茯苓各
一两,上膈热加北黄芩五钱,下部大段虚加少许炮附子煎,如使附子,多加生姜,妇人
血虚加当归一两。

四磨汤
(《剂生》) 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妨闷不食。
人参 槟榔 沉香 天台乌药
上四味,各浓磨水,取七分,煎三五沸,放温空心服,或下养正丹尤佳。

养正丹
(《和剂》) 治上盛下虚,气不升降,元阳亏损,气短身羸,及中风涎潮,不
省人事,伤寒阴盛,自汗唇青,妇人血海久冷。
水银 黑锡(去滓净秤,与水银结砂子) 硫黄(研) 朱砂(研细,各一两)
上用黑盏一只,火上熔黑铅成汁,次下水银,以柳条搅,次下朱砂,搅令不见星子,
放下少时,方入硫黄末,急搅成汁和匀,如有焰以醋洒之,候冷取出,研极细,煮糯米
糊丸,绿豆大。每三十丸,盐汤、枣汤任下。

养气丹
(《和剂》) 治诸虚百损,真阳不固,上实下虚,气不升降,或喘或促,一切体弱
气虚之人,妇人血海冷备诸证。
禹余粮(火 醋淬七次,半斤,为末) 代赭石(如上法,一斤) 紫石英(火 一次) 赤石脂(火 一
次) 磁石(火 醋淬十次,各半斤)
以上五石,各以水再研,挹其清者,置之纸上,用竹筛盛,滴尽水,候干,各用瓦
瓶盛贮,以盐水纸筋和泥固济阴干,以硬炭五十斤,分作五处, 此五石末,以纸灰盖
之,火尽再 ,如此三次,埋地坑内两日出火毒,再研细,入后药∶
附子(炮、二两) 肉苁蓉(酒浸一宿,焙,一两半) 香(炒) 破故纸(酒炒) 木香(不见火) 肉桂
肉豆蔻(面裹煨) 巴戟肉(盐汤浸) 丁香 沉香 山药 当归(酒浸一宿,焙干) 白茯苓 鹿茸(酥炙)
远志(去心) 阳起石( ,别研) 钟乳粉 乳香 没药(并另研) 朱砂(或 或蒸,或黄 、
当归煮熟) 五灵脂(主补虚,虚者须保胃气。此品要精制净去砂土,若过用令人膨饱伤胃。以上各一两净作末)
上入前药同研极匀,有糯米糊丸,每一两作五十丸,阴干,入布袋内擦光,每服二
十丸,空心,温酒、姜盐汤任下,妇人艾、醋汤下。

撤消通气散
(《和剂》) 治气不宣流,或成疮疖,并闪挫腰胁,气滞疼痛。
舶上茴香(炒) 穿山甲(蛤粉炒,去粉用。各二两) 玄胡索(去皮) 白牵牛(炒) 陈皮(去白) 甘
草(炙,各一两) 南木香(不见火,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饮酒者,煎南木香汤调。

木香流气饮
(《和剂》) 治诸气痞塞不通,胸膈膨胀,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口苦咽干,大小便秘。
半夏(汤洗七次,焙,二两) 青皮(去白) 浓朴(姜制,去粗皮) 紫苏(去梗) 香附子(去毛,炒) 甘
草(炙。各一斤) 陈皮(去白,二斤)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蓬莪术(煨) 丁香皮(不见火) 大腹皮(制)
槟榔 麦门冬(去心) 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各六两) 木通(去节,八两) 藿香叶 白芷 赤茯苓
(去皮) 白术 干木瓜 人参(去芦) 石菖蒲(各四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热服。

蟠葱散
(《和剂》) 治男妇脾胃虚冷,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膀胱小肠肾气,
及妇人血气刺痛。
延胡索(三两) 肉桂(去粗皮) 干姜(炮。各二两) 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 甘草(炙。各半斤)
缩砂(去皮) 丁皮 槟榔(各四两) 三棱(煨) 蓬术(煨) 茯苓(去皮) 青皮(去白。各六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连根葱白一茎,煎七分,空心热服。

分心气饮真方
(《直指》) 治忧思郁怒诸气,痞满停滞,噎塞不通,大小便虚秘。
紫苏茎叶(三两) 半夏(制) 枳壳(制。各一两半) 青皮(去白) 陈橘红 大腹皮 桑白皮(炒)
木通(去节) 赤茯苓 南木香 槟榔 蓬莪术(煨) 麦门冬(去心) 桔梗 辣桂 香附 藿
香(各一两) 甘草(炙,一两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灯芯十茎,煎七分,不拘时服。
一人瘴疟经年,虚肿腹胀,食不知饱,以此药吞温白丸,初则小便数次,后则大便尽通,其病顿愈。

分气紫苏饮
治男子妇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胁疼,气促喘急,心下胀满,饮食不
思,呕逆不止。
紫苏 五味子(去梗) 桑白皮(炙) 陈皮(去白) 桔梗(去芦) 草果仁 大腹皮 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一钱半)
水二盅,生姜三片,煎一盅,入盐少许,食远服。

沉香升降散
(《御药》) 治一切气不升降,胁肋刺痛,胸膈痞塞。
沉香 槟榔(各二钱半) 人参 大腹皮(炒) 诃子(各半两,煨,去核) 白术 乌药 香附
子(炒) 紫苏叶 浓朴(去粗皮姜制) 神曲(炒) 麦 (炒,各一两) 三棱(煨) 蓬术(煨) 益智仁(各
二两) 陈皮(去白) 姜黄 甘草(炒。各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用沸汤调服。一方,加红花。

木香槟榔丸
(《御药》) 疏导三焦,宽利胸膈,破痰逐饮,快气消食。
木香 槟榔 枳壳(麦炒) 杏仁(去皮尖,炒) 青皮(去瓤,各一两) 半夏曲 皂角(去白,酥炙)
郁李仁(去皮。各二两)
上为细末,别以皂角四两,用浆水一碗,搓揉熬膏,更入熟蜜少许,和丸梧子大。每
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

青木香丸
(《和剂》) 治胸膈噎塞,气滞不行,肠中水声,呕哕痰逆,不思饮食。常服
宽中利膈。
黑牵牛(二百四十两,炒香,取末一百二十两) 补骨脂(炒香) 荜澄茄(各四十两) 木香(二十两)
槟榔(用酸粟米饭裹,湿纸包,火中煨令纸焦,去饭,四十两)
上为细末,清水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茶汤、熟水任下。

沉香化气丸
专攻赤白青黄等色痢疾,诸般腹痛,饮食伤积、酒积、痰积、血积,跌
扑损伤,五积六聚,胸膈气逆痞塞,胃中积热,中满腹胀,疟痞茶癖,及中诸毒恶气,伤
寒大便不通,下后遗积未尽,感时疫气瘴气,并诸恶肿疮疡肿毒,及食诸般牛畜等物中毒,
不问妇人男子小儿并皆治之。
大黄(锦纹者) 黄芩(条实者。各一两) 人参(官拣者,去芦) 白术(去芦,肥者,各三钱) 沉香(上
好角沉水者,四钱,另为末)
上将前四味锉碎,用雷竹沥七浸七曝,候干为极细末,和沉香末再研匀,用竹沥入姜
汁少许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晒干,不见火。每服一钱,淡姜汤送下,小儿六分。

王氏博济利膈丸
治三焦气不顺,胸膈壅塞,头眩目昏,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牵牛(四两,半生半熟) 皂角(不蛀者,涂酥炙,二两)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荆芥汤临卧送下。

一块气丸

官桂 玄胡索 蓬术(炮) 姜黄 砂仁 枳实 枳壳 黑牵牛(取头末) 槟榔 大黄(醋
煮) 雷丸 使君子(取肉) 白豆蔻 丁香(各半两) 芫花(酒浸,炒) 香附子(醋浸) 京三棱(炮)
陈皮(去白) 胡椒(各一两) 糖球 青皮(各一两半)
川乌(二钱半,酒浸,炒) 锡灰 大麦芽(用江子炒熟,去江子。各四两) 萝卜子(一两,用江子炒熟,
去江子) 江子(一两,去油) 沉香 木香(各四钱) 皂角(半斤,去皮,醋浸,炒)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诸般病证各随后项汤使下。孕妇不可服,
忌一切热物。妇人一切血气当归酒下,血崩燕子泥汤下。小儿脱肛艾汤下,小儿奶脾橘
皮汤下,小儿惊风,一岁一丸,薄荷汤下,白痢干姜汤下,小儿脾积,使君子、猪胆、芦
荟汤下,赤痢甘草汤下。一切吐逆生姜汤下,心膈膨胀新汲水下,下元冷好酒下,风热闭
塞,大小便不通,井花水、豆粉调下。妇人经脉不通,红花、当归酒下,赤白带下,蔓
荆子汤下,血昏当归酒下。胎前产后,吴茱萸一两重,酒一升,煎至二沸下,血块气血
等,生姜、橘皮煎汤,入醋少许下,常服者淡姜汤下,小女红脉不通,红花、当归酒下。
男子小肠气茴香汤下,咳嗽乌梅汤下,腰疼牵牛汤下,伤寒葱白汤下。
神保丸 治诸气刺痛,流入背膂及胁下,诸药不能治者。(见伤食。)

清咽屑
(自制) 治喉中如有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俗名梅核气,仲景所谓咽中如有
炙脔者是也。四七汤是其主方,但汤药入咽即过病所,今推展为屑,取其缓下。
半夏(制,一两) 橘红 川大黄(酒制。各五钱) 茯苓 紫苏叶 风化硝 真僵蚕(炒) 桔梗
(各二钱半) 连翘 诃子肉 杏仁 甘草(各一钱二分)
上为末,姜汁、韭汁和捏成饼,晒干,筑碎如小米粒大。每用少许置舌上,干咽之,食
后临卧为佳。

<目录>第二册
<篇名>郁
属性:
越鞠丸
(丹溪) 解诸郁
香附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川芎(各二两) 山栀(炒) 神曲(各一两五钱)
为末,滴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白汤下。

气郁汤
治因求谋不遂,或横逆之来,或贫窘所迫,或暴怒所伤,或悲哀所致,或思
念太过,皆为气郁,其状胸满胁痛,脉沉而涩者是也。
香附(童便浸一宿,焙干,杵去毛,为粗末,三钱) 苍术 橘红 制半夏(各一钱半) 贝母(去心)
白茯苓 抚芎 紫苏叶(自汗则用子) 山栀仁(炒,各一钱) 甘草 木香 槟榔(各五分)
生姜五片煎。如胸胁作痛,此有血滞也,宜参血郁汤治之。

湿郁汤
治因雨露所袭,或岚气所侵,或坐卧湿地,或汗出衣衫,皆为湿郁,其状身
重而痛,倦怠嗜卧,遇阴寒则发,脉沉而细缓者是也。
苍术(三钱) 白术 香附 橘红 浓朴(姜汁炒) 半夏(制) 白茯苓 抚芎 羌活 独活
(各一钱) 甘草(五分)
生姜五片,水煎。
虞抟云∶一男子年二十九,三月间房事后,骑马渡溪,遇深渊沉没,幸得马健无事,
连湿衣行十五里抵家,次日憎寒壮热,肢节烦疼,似疟非疟之状。一医作虚证治,而用
补气血药,服之月余不效。又易一医,作劳瘵治,用四物汤加知、柏、地骨皮之类,及
丹溪大补阴丸,倍加紫河车服,至九月反加满闷不食。乃顾倩有乳妇人在家,止吃人乳
汁四五杯,不吃米粒。召予诊视,六脉皆洪缓,重按若牢,右手为甚。予作湿郁处治,用
平胃散倍苍术,加半夏、茯苓、白术、川芎、香附、木通、砂仁、防风、羌活,加姜煎服,
黄昏服一帖,一更时又进一帖,至半夜遍身发红丹如瘾疹,片时随没而大汗,索粥,与
稀粥二碗,由是前病除减能食,仍与前方服三帖,后以茯苓渗湿汤倍加白术,服二十余帖平安。

血郁汤
凡七情郁结,盛怒叫呼,或起居失宜,或挫闪致瘀,一应饥饱劳役,皆能
致血郁,其脉沉涩而芤,其体胸胁常有痛如
针刺者是也。
香附(童便制,二钱) 牡丹皮 赤曲 川通草 穿山甲 降真香 苏木 山楂肉 大麦
芽(炒,研,各一钱) 红花(七分)
水、酒各一半煎,去滓,入桃仁去皮泥七分,韭汁半盏,和匀通口服。

热郁汤
有阴虚而得之者,有胃虚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中而得之者,其治法皆
见发热条中。此则治夫非阴虚,非阳陷,亦不发热,而常自蒸蒸不解者也。
连翘(四钱) 薄荷叶 黄芩(各一钱五分) 山栀仁(二钱) 麦门冬(去心,三钱) 甘草(五分) 郁
金(一钱) 栝蒌皮穣(二钱)
竹叶七片煎。
问∶何不用苍术、香附、抚芎?曰∶火就燥,燥药皆能助火,故不用也。
痰郁于痰饮门求之,食郁于伤食门求之,故不着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