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认识新闻播音中的“播音腔”

 杰之音 2013-12-20

正确认识新闻播音中的“播音腔”

日期:2011-10-26 14:37:05浏览次数:676次

 

  “播音腔”作为播音艺术的体现,它是老一辈播音员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是新中国播音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而随着时代的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在不断的创新中谋求发展,许多对“播音腔”的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尤其在新闻领域,各种形式的“说”新闻层出不穷,“播音腔”被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所排斥。“播音腔”到底是什么?“播音腔”为什么会遭到排斥?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播音腔”?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追述“播音腔”的根源开始,探讨对“播音腔”的正确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主持新闻节目的技巧与方式,提高新闻传播效率。

  一、追述“播音腔”的根源

  (一)“播音腔”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任何艺术的形成发展,都经历过前人的实践、探索、规范,后人的继承、创新、发展。体现播音艺术的“播音腔”也不例外。它是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是新中国播音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从对一个时代、乃至整个民族产生巨大影响的播音作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到使人们思想感情产生强烈震动的《雷锋式的好干部——朱伯儒》 、《新时期的活雷锋——张子祥》 ;从《话说长江》 、《让历史告诉未来》 ,到《毛泽东》、《邓小平》 、《在大海中永生》 ,从《百年恩来》 、《新中国》 、《大阅兵》 ,直至《共和国外交风云》,这些都已成为或将成为彪炳史册的作品,记录着播音艺术的发展,体现着播音艺术的魅力,展现着播音艺术的辉煌。从中我们感受了时代生活和气息,领略了时代精神和情感,也品味到了“播音腔”在探索规范、继承发扬、改革创新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体验到了播音艺术再创作的本质。这一切,绝不是片面理解的“播音腔”和狭隘理解的播音工作所能完成的。

  (二)“播音腔”形成发展的强烈政治性色彩

  作为党的喉舌,播音工作承载的责任与使命,使“播音腔”的形成和发展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作为党和政府的“发言人”,新闻播音员虽然是节目的集中体现者,但无论是发布公告、政令,宣读决定、声明,都不代表个人,而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立场上,去理解所要传达的内容,去设计表达方式,乃至准确把握分寸,使其播音既符合代言人身份,又准确体现出原则立场,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相辅相成,恰如其分。

  二、什么是播新闻?什么是说新闻?

  新闻类节目是各级电台、电视台的主体节目,新闻播音工作是广播电视宣传中的重要一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广播宣传的“前沿”,它是整个新闻节目中最直观的主体形象。

  播音员作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既要传达党的声音又要表达人民的意愿。目前在新闻的播报方式上出现了两股力量,即播音界沿用多年的“播”新闻与近几年来兴起的“说”新闻。二者孰优孰劣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正是因为近几年兴起的“说”新闻,才有了大家对“播音腔”的质疑。其实,传播形式不同,对于创作主体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对“播音腔”的错误理解是人们对“播”与“说”还存有一些误区,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播音腔”,正确理解“播”与“说”,提高新闻传播效率。

  关于“播音腔”的种种质疑与争论,其实是由新闻的“播”与“说”展开的。

  (一)“说”的必然性

  “说”新闻其实算不上是一种创新,而是一定程度上的复归、是对原始语言传播方式的“否定之否定” 。人类的传播历史经历了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网络时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与其所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相适应。人类最原始的新闻传播方式是口口相传的说新闻,后来有了印刷技术才有了近代的报纸,再逐渐发展有了电子技术,才有了广播电视。所以从“说”到“播”再到“说”,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这就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由直播到录播再到直播的情形相似。

  “播”新闻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长期以来所沿用的一种有声语言表达方式,使用“播”的表达方式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栏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各省市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所谓“播”,是一种语言表达样式,因为它的创作依据是新闻稿件,表现为语音规范、语言书卷化、样态有限、语体结构严谨、对语境依赖性不强。这种语言表达样式和“说”比较,不可避免地会使播音员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较远。

  随着新闻类节目的不断变革,对新闻播报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说”新闻应运而生。自从凤凰卫视推出“说”新闻的《凤凰早班车》以后,迅速影响大陆广播电视界,使用“说”的表达方式的典型的栏目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晚报浏览》、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等。所谓“说”,首先是人际交流中的语言传播样式,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需要而逐渐渗透到大众传播的领域。一般来说,“说”没有稿件依据(或提纲),表现为语言口语化、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保持了在人际交流中的传播优势。

  (二)“播”与“说”对新闻创作主体的不同要求

  1.“播”新闻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播”新闻的方式是广播电视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播报方式,也是播音创作主体运用在各类新闻节目传播中最独特、最鲜明、又自成一腔(播音腔)的语言样态,播音腔的形成取决于新闻稿件的文体特点,是由其结构严谨,布局紧凑、语言精练及书面语风格决定的,而这种准确、规范、严谨、简洁、真实、客观、实效的书面语体的口头传播的最佳形式就是播新闻。

  我们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 这里揭示了新闻的三个最基本的特性,一是真实性,对事实的报道要求真实准确、不容丝毫虚构,二是及时性,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要求报道者迅速及时、新颖鲜活,三是公开性,“报道”是经过大众传媒的方式传播。新闻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的稿件结构严密、布局紧凑、语言精炼,与此相应在播报新闻稿件时,应该“态度鲜明、叙事清楚、分寸适度、要有较过硬的用气发声的基本功”。态度鲜明是指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该站在党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运用一切有声语言创作手段,准确而自如地体现事实本身的运动节奏和感情色彩,这才是新闻播音语言真正的亲切感,而其核心就是爱憎分明的态度;叙事清楚是指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使听众了解稿件内容,还要使听众领会稿件的思想感情.新闻稿件篇幅短小,一条新闻没播清楚就使听众少了解一件国内外大事。所以叙事清楚是播好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分寸适度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政治敏感,从政策、宣传口径的角度去把握稿件,以使组成新闻节目的各条新闻,播出的分寸、分量适度;有较过硬的用气发声的基本功是指新闻稿件篇幅短、书面语言较多,长句和复杂句也较多,加之新闻播音语言节奏要明快,就必须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有较强的气息控制能力吐字要干净利落。

  同时,“播”的语言样态也正符合新闻传播“准确、清晰、迅速”的特性,符合人们“尽早、尽快、尽多”地获取新闻信息的心理,是传播者和受众共同的要求。特别是我们强调新闻喉舌、导向作用,播报式更应是我国各级电台、电视台主打新闻的主要语言样态.比如说“国台办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对台政策声明”这样的消息,或发布一系列政策、法规等,其有声语言表达方式就不能随随便便,使用播报的方式就能很贴切,而且有利于立场观点的表明,体现大台的精神风范。

  “播”新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二度创作)。

  将新闻文字稿件转换为准确、鲜明、传神、富有感染力、具有艺术性的有声语言,主导这个转换过程的是创作主体的创造性,它蕴含着创作主体的业务技能、文化素养、思想品格、知识储备、气质魅力等综合因素.虽然播音员的创作依据是新闻稿件,但要将几十字的新闻导语或洋洋千言的新闻专题“播”成声情并茂、真切感人的完美艺术作品,没有一定的创作功力是难以想象的。“播”好一件作品不容易,要“播”出个性就更不容易。由于受到稿件文体的严格制约,创作主体的个性很难展现,难就难在“规矩中出变化,理性中出情感”

  ,而新闻播报完全不同于其他类型栏目的播音、主持,个性展现也只是相对而言。

  2.“说”新闻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说”新闻方式与“播”新闻的最大区别在于,创作主体只能依据新闻事件本身而非成形的新闻稿件进行播报,如果是直播新闻节目,则大部分“说”的内容要靠即兴发挥,创作主体的创作空间相对较大。但创作空间越大越广,其驾驭难度就越大。“说”新闻是为了缩短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通过创作主体将新闻播报方式口语化处理,采用简炼紧凑、富于个性化的消息式语体风格,使受众听来轻松、亲切、自然,对新闻信息的理解更加便利,从而优化消息的有效传播。在这里创作主体的个性风采如果能在传播过程中得以充分释放,对优化传播效果就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主体的形象就不仅仅代表传媒机构,也有他自身的一部分。

  要“说”好新闻,除了应具备“播”新闻的业务能力之外,还应在其他能力方面大力拓展,“说”新闻的“说”从生活中提炼,保留发展了在人际交流中的传播优势,使之与大众传播语言的规范性、通俗性、艺术性、审美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区别于播音腔。由于“说”所给予创作主体的创作空间更广,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信息组织能力、逻辑思辨能力、捕捉新闻热点的能力、切中新闻要点的洞察力、现场即兴评述能力等一系列素质提出了要求,在“说”的过程中要求能灵活有序地处置各类信息,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又不失传播者应有的原则立场,同时注重自身感受与受众心理上的沟通,鲜明而到位地体现创作主体在节目中的驾驭、主导作用,根据不同节目类型给个性形象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型。

  评价“说”的水平如何,可以看创作主体在播报过程中思路是否清晰、点评是否客观。要想把新闻说好,发挥好广播电视特有的视听形象,让观众接受,首先必须具备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脱稿播音的能力及较高的学识水平,要求创作主体既要有播音员的播音素质,又要有编辑、记者的新闻素质,必须对所播报的新闻稿件领会深刻、深思熟虑、善于综合、善于分析;由于新闻发展的趋势是尽可能的采用现场直播,让观众在新闻事发的同时就听到、看到它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主持人反应敏捷、出口成章,运用得体语言“说”出新闻事实及自己的价值判断。其次创作主体还要提高面对虚拟听众及观众谈话的能力,因为我们并不是真正面对听众及观众在说,而面对无声的话筒或摄像机镜头,听众及观众只是我们心中的想象对象,要通过话筒或镜头与收音机前和电视机前的听众、观众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再次创作主体最好具有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谈话风格,因为幽默风趣是吸引听众(观众)、拉近创作主体与听众(观众)之间、节目与听众(观众)之间距离的重要手段。

  三、对“播”新闻与“说”新闻的片面理解——“播音腔”遭排斥的根源

  当前一些台的消息类节目主持人纷纷开始了对“说”新闻的盲目效仿,其中就存在随意化、个人化、非新闻性的误区,有些人片面认为“语速快”就是说新闻的“重要标志”,现在的新闻播报速度早已从六十年代的每分钟180字提高到了每分钟300字左右,而热衷于“说”的样式者还嫌不快。理论和实践都明确告诉我们,语速的提高不是随心所欲、想当然的事情,也并非越快越好,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有科学的态度,而不能把它当作赶时髦的事儿,没有对新闻价值的深刻把握、没有语言表达的深厚功力,只是一味不管不顾的追求形式、开快车,就成了机械地“蹦字”,不仅听着紧张,而且新闻的信息量非但不会增值反而会大大损耗、影响新闻准确高效的传播。这还是在口齿清晰的前提下的后果,如果有些人基本功不扎实、唇齿力度不够,更容易出现把“西安”说成“鲜”,这就不仅仅是丢失语言美感的问题了,而是连最基本、最核心的传播信息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了。

  还有一些人无限夸大“口语化” ,把随意调侃的所谓“个性化”当作说新闻的真谛,用日常不经加工的罗嗦结巴的口语混充新闻口语,加上对主持人“个性化”的误解,甚至把“痞子味”十足的粗俗口语当作贴近受众的法宝,这种倾向脱离了新闻消息类节目的固有特征,不符合受众对新闻的接受习惯。因此必须强调,在“说”新闻中要特别注意防止“为说而说”的形式主义和庸俗化倾向。

  对“播”新闻的错误理解集中体现在“播音腔”上。播新闻有其特定的规范与要求,正如张颂教授所概括的“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稳健、讲求分寸、节奏明快、语流晓畅”。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播音创作虽然遵循了一定的共性,功力不够、功夫不深者难免落入“千人一面,万人同声”的窠臼,而优秀的播音创作者还是能够体现出创作主体应有的个性。最片面的一句对新闻播音员的形容是六个字,即“唬着脸,提着气”,事实并不是字面上体现的那么简单,所谓“唬着脸”是新闻的严肃性所决定的,受众无法接受一个一边嘻皮笑脸一边叨咕国内外大事的播音员,“提着气”就更不着边际了,相反我们播音的用气是“气息下沉”,这样才能更加清晰通畅地发声。

  四、正确认识“播音腔”

  (一)不容否认的播音传统

  “播音腔”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它与时代需要、形势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拓展了广播电视的功能,人们需要学习提高,也需要消遣娱乐。有人钟爱严肃音乐、传统歌曲,也有人喜欢流行音乐、通俗歌曲;有人喜欢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播音员悦耳的声音轻松而不受干扰的获取信息,也有人喜欢通过热线和主持人共同探讨问题,为亲朋好友点播节目送去祝福。受众不同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要求播音形式要多样化。主持人节目的出现,适应了新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给广播电视注入了新鲜活力,有利于缩短传媒与受众的距离,有利于节目内容和形式贴近生活,同时也加快了广播电视机制的改革,当然也离不开播音传统长年累月的浸润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广播电视节目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能因为一种形式的出现就否定另一种形式的发展,更不能以主持人而否定播音传统。

  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是舶来品,在我国出现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不能丢掉自己的特色;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思想、道德、文化、审美方面都有自己的基础和标准,用西方的文明标准来衡量中方的历史文化是不妥当的,同样用西方国家的广播电视体制来要求中国的广播电视,用西方广播电视明星主持人的标准来要求中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也是不现实的。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一切要从国情出发。

  随着广播电视改革的深入,节目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但广播电视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并没有改变,新时期对广播电视宣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天,如何使播音这一语言艺术形式,使体现播音特色的“播音腔”更好地为宏扬时代主旋律服务,更好地为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服务,是我们每一个播音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

  (二)对“播音腔”的正确认识

  1.“播音腔”是播音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

  任何有声语言艺术最终都要通过一种符合本类艺术特色的语言表现形式作为载体,将艺术工作者的感受、设计、创作表达出来。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语言一样,播音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也有着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播音腔” 。这种语言样式是经过生活提炼、艺术加工而形成的,是本行业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规范,是经过理论和实践检验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也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2.“播音腔”是对播音业务的概括,是播音再创作应遵循的规律和原则

  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颂教授在他的《“播音腔”简论》中明确地指出作为专业表现形式,“播音腔”应是对广播电视播音业务的概括,是播音再创作应遵循的规律和原则。由于“播音腔”是播音员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将书面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特有的语言表现形式,因而它不同于随意性强的生活语言,它要受稿件内容、形式、文字风格的制约;它还特别不允许艺术的夸张,它要在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来;它要在有限的时空里传达出更多的信息。它要求“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语势平稳,不浓不淡” 。

  “播音腔”实质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它是新中国播音风格“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亲切朴实、严谨生动”在语言上的共性要求和努力方向。

  有些播音员无视基本功的重要性,一味追求个性、追求所谓的“自然真实”。自然真实固然是我们新闻播音员应努力做到的,但我们所要努力做到的自然真实是区别于原生态的自然真实的,就像通俗地总结我们学习播音的过程:初学播音时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后就会觉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果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总结经验再进一步升华,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就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但此“山”绝非彼“山”,此“水”亦非彼“水”。我们所应追求的自然真实也应是后者。对提倡追求个性,因为我们的播音一贯是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与个性相对应,语言基本功可以看做播音的共性。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用气发声、吐字归音这些共性,再加入自己的理解,灵活的应用,才能彰显个性,才能“锦上添花”。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戴着镣铐跳舞”。

  综上所述,“播音腔”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时代的产物,是播音语言艺术的结晶。它体现了播音语言的特点和播音再创作的实质,现实仍需要“播音腔”作为广播电视播音员传情达意的语言工具。新闻工作者应追随时代的变化,符合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和语言表现能力,丰富它的内涵,永葆播音艺术的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