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镜头(establishing shot)、CU(特写,close up
shot)、POV(主观视角,Point of view shot)、切(cut
to)和溶(dissolve)等术语,并不是严格限定的禁忌,但是新手们最好还是避免使用它们,将如何拍摄和剪辑电影的决定权留给导演吧。
同样,也要避免使用这样的语句,如:“摄影机找到并跟随着……”实际上,永远不要提及摄影机。我强烈建议你去掉“我们能看到……”或者“我们听到……”这样的说法,用“我们”来提示剪辑安排已经过时多年了。虽然这样使用并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它们会使你的作品看起来很陈旧。这就是写作电影剧本时一点点可怜的心理战术。
如果你看到了有摄影机角度和剪辑说明的完成台本,就当没看到好了。既然电影工业都要求我们不要在商业剧本里出现这些元素,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在这些必须避免的事情上呢?一个优秀编剧的品质就在于不必使用“镜头”的词汇便能在文本中用暗示的手法掌控镜头角度和剪辑。
【举个例子】
外 游行场地(暗示广角镜头)
星条旗在看台上飘扬。(暗示中景)
达伦走向麦克风。(可能是特写)
在这种转变中,每个场景的结尾自然意味着“切”,除非编剧另有安排。所以在每个场景结尾都写上“切”,就像在每页页首和页尾用“未完待续”一样没有必要,冗杂而且空洞无物。
【提示】
当你提交一个剧本时,你就好像是在应聘一个职位,你的剧本就是你的求职书,而制片人便是你将来的雇主。他们需要你的作品符合他们对商业剧本的要求,他们想要你把那些技术行话从剧本中清除,所以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迎合他们的要求。制片人不在乎你的场景是否以“溶接”结尾,但是他们确实在乎你的剧本是否能成为银幕上的一场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