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貊(貘)

 珠江大鹏 2013-12-21
古代汉族称对东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东北民族——貊 貊 先秦时期北方民族
貊字古多作往往与连称胡貊”,泛指貊和北方民族。
山海经》有貊国,近燕。《周礼》有九貉。可见其族类之多。
西周时,貊为北国之一。
  貊也可指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 白居易的作品 《貘屏赞
(长庆三年,约莫公元八二三年,附录全文如下)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
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
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为赞曰:   ?邈哉其兽,生于南国。
其名曰貘,非铁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
剑戟省用,铜铁羡溢。貘当是时,饱食终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
铄铁为兵,范铜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兹。何山(:)?何谷不隳?
铢铜寸铁,罔有孓遗。悲哉彼貘,无乃馁尔。呜呼!匪貘之悲,惟时之悲
  近来最火红的动物,当属猫熊莫属。中国古代,它的别名又叫「貘」。
文人雅士描绘的颇多(附注:太平御览九百零八卷,兽部二十。有详细资料)
但最有趣与特殊的首推白居易的「貘屏赞」。文章的来由如下:白居易本来有
头痛的问题,延请画工于屏风上,画了猫熊图样。为什么呢?因为它「寝其毗辟瘟,
图其形辟邪」。皮毛保温、而形象辟邪。果然自此以后,头不再因吹风所苦,
所以写了这篇「貘屏赞」以滋纪念。   至于内容的大意:猫熊吃铁维生,
自古君王有道,兵器不多、铜铁的消耗亦少,猫熊饱食终日,不亦快哉!
后来、大量的铜铁被铸成兵器与造成佛像。猫熊就只得挨饿了。白居易于
此对这可爱的动物,报以同情。   
实则,白居易字里行间存有弦外之音:首先,山海经的有关「食铁」的描绘,
未必全然尽信,故有「因有所惑」的字句。此外、对于铜铁的运用亦颇有微词
战祸频仍,兵器日多。人心惶惶,佛像随增。但未有釜底抽薪之计,
帝王能爱民如子,不轻启战端,怎会有铜铁不足之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