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了,伯南克! 别了,QE!

 和谐最美图 2013-12-22

别了,伯南克! 别了,QE!

时间:2013年12月21日 09:13:12 中财网
  别了,伯南克!
  路透抓拍的那张照片,场景和过去8年历次美联储FOMC新闻发布会后一样,伯南克从发言席离开。但12月18日那一刻,之于伯南克,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华盛顿,美联储主席被视作仅次于总统的美国第二实权人物。而在全球,美联储主席又堪称金融市场的“沙皇”。
  当2005年接替格林斯潘时,他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老学究。与风度翩翩、口才了得的格林斯潘相比,伯南克讲话乏味、长相平平。不过,那把白胡子倒是比较性感。
  伯南克有一个绰号,叫“直升机本”。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华尔街后,这位以研究大萧条著称的美联储主席开动印钞机,从QE1到QE2,再到OT,再到QE3甚至QE3.5。在很多人看来,这其实就如同伯南克坐在直升机上漫天撒钱。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伯南克努力肩负美联储主席的角色。他试图学习格林斯潘的风格——如果你觉得你理解了我的话,那么你一定理解错了。但伯南克显然学得并不算成功,有时把市场吓哭了,那就抚摸下,有时市场得瑟了,就打压下。
  与市场沟通还算容易,与政客打交道那就麻烦了。2012年10月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叫嚣,他若当选,一定要解雇伯南克。尽管从程序而言,罗姆尼无法做到,但可以想象伯南克在政治角逐之中的尴尬角色。
  宦海沉浮,潜流暗伏。奥巴马连任总统后多次暗示,尽管他对伯南克非常欣赏,但不会再提名他继续出任美联储掌门人。
  伯南克只有急流勇退了,想来他也厌烦了华盛顿的圈子。12月18日,伯南克主持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FOMC会议,之后他只能作为参与者了。
  就在这次会议上,伯南克临门一脚,开始缩减QE,也算是自己拉开大幕,又拉上大幕。可谓晚节尚保,也算圆满。
  二
  别了,QE!
  我们来回顾一下,5月22日,伯南克在国会作证之初,证词偏鸽派,但在回答议员问题的环节,伯南克改口称“美联储可能在未来几次会议上放缓QE”。
  6月20日,伯南克给出了QE退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一点是“当失业率降至7%时,联储将结束QE”。
  但就在市场战战兢兢迎接QE退出之时,9月19日的美联储FOMC会议却爽约了。虽说当时8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以及伯南克一直强调前瞻指引,但笔者以为真实的原因在于当时国会关于债务上限的斗争,因为当时不退出至少是一种保险的做法。
  此次声明称从2014年1月每月购债总额将降至750亿美元,即缩减100亿美元。笔者以为,这更多是一个姿态,倘若按照6月伯南克给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失业率降到7%可是结束QE的界限(11月美国失业率为7%).
  除了说是姿态,更有联储为了挽回市场信誉的考虑,市场期待这么久,不给点甜头,作为市场的带头大哥还有信用可言吗?正如笔者在上周的宏观观察中所言:“FOMC会议有待下周,笔者的判断是美联储有可能缩减QE,但结束的门槛将下移,至于触发加息的失业率6.5%的门槛更可能下移至6%。唯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诚意,给市场一个安慰。”
  当然,现实经济也是支持的,联储提到:“美国经济活动正在以温和速率扩张。就业市场情况显示出进一步的改善,房地产部门的复苏近几个月来有所放缓,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有限制作用但在逐渐消退,通胀水平一直处于美联储长期目标之下。”
  总之,市场信誉、伯南克形象、经济因素这些因素成为缩减100亿美元的综合平衡点。
  三
  之前市场一直就MBS、国债缩减的先后顺序以及规模而争论。本次声明则计划从2014年1月各缩减50亿美元,类似各打五十大板。
  最重要的是,本次开启QE退出的大幕,但美联储的态度依旧是偏向鸽派的。一句表述暴露了其本质——资产购买项目结束之后,仍会在很长时间内(a considerable time)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
  这个加息触发双门槛就是,一、只要失业率保持在6.5%上方,就会一直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水平;二、委员会认为在失业率降至6.5%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目前联邦基准利率水平都是合适的,尤其是在通胀水平持续低于2%的情况下,联储预计未来1~2年内的通胀水平不会比2%的目标高0.5个百分点以上,长期通胀预期将得到很好的控制。
  更加明确的是委员们的投票,大多数委员,即17人中的12人,预计2015年开始加息。只有两名委员预计2014年加息,3名委员认为2016年开始加息。而即便是加息,幅度也是谨慎的,“委员会将会采取一个平衡的方式,将符合其促进就业的长期目标和2%通胀目标”,17名官员中的10人预计到2015年底利率处于或低于0.75%。
  至于先前美联储高级官员讨论将下调触发加息的失业率门槛,本次没有提到,联储或许是为了避免再次对经济前景预期不足而产生的尴尬吧,所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引导市场的短期利率预期。(.第.一.财.经.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