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建军:心理学系教授通过熊转移了痛苦

 天行健1966 2013-12-23

朱建军:心理学系教授通过熊转移了痛苦

 

    朱建军说:我打一个比方,比如我现在碰到一个人,他说他坚信床底下有一个老虎,如果这个孩子是五岁,我们感觉很正常,甚至妈妈还会说,我把老虎打走。但是如果这个孩子不是5岁,21岁了,我们就说他有精神病。

 

  朱建军说:其实刘海洋这种行为,在一个儿童身上发生,可能没有什么特别异常的,但是在他这么朱建军说:大的人身上发生就是比较异常的,我相信他有心理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不是很清楚。

 

  这种人是一个从心情上是一个极其封闭的人,跟别人可能也有交往,但是内心中对社会公德,跟其他人的交往,对情感的交往应该是一窃不通的状态,非常封闭。他这种性格的人往往有一个特点,在想象中会把自己比作机器人。

 

  朱建军说:刘海洋某种意义上讲,在他的心底很像一个机器人,在他伤害狗熊的时候,我们大家可能不能理解,在他当时,在他的意识表层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很残忍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感情的体验,就像一个机器一样这么去做了。

 

  朱建军说:从一个层次上说,从表层上说,他好象给自己套了一个铁壳一样,所以他没有情绪,不受伤害。是不是不受伤害了呢?不是。在内心深处还是受伤害的。

 

  朱建军说:我刚才说了一个方面,他的行为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如果是一个孩子,就不会感觉那么怪。孩子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喜欢给老鼠尾巴拴一个点了火的毛球,但的有的孩子不这样,说看到宰鸡,就说不要杀它了,我不吃肉。这就看孩子自己内心受伤的程度。我有一个观点,整个社会我们当做一个海洋,这个海洋里面有多少悲哀,这个悲哀就会在人和人之间传递,海洋中间有多少痛苦,也会在人和人之间传递。最简单地就是说,老板生气了骂职员,职员生气了骂老婆,老婆生气了骂孩子,孩子生气了踢狗。

 

  朱建军说:用这种方式把他的痛苦转移到熊身上,是一种平衡的需要,潜意识的表示。熊就是替刘海洋承担了他的痛苦,内心没有表达出来的痛苦。所以说刘海洋很可怜。如果我们不判刑,以后会不会出什么问题,或者判刑了,以后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也可能不会出什么问题,不泼熊了,但是如果痛苦不解决,还是会有其他的问题。朱建军说:一个人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人生,人一生中都应该学习的东西我们大家都忽略了。

 

  大家希望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学习上。比如说,把一堆砖一块块垒起来,不要求宽度,爬到一个最高的位置,但是很不稳,刘海洋爬得很高,但是不稳,所以倒了。朱建军说:大家对这种行为愤怒,谴责,是很可以理解的,是很应该的。尤其动物相对人来说是一个弱者,就像孩子相对于成人来说是一个弱者。

 

  朱建军说:狗熊是刘海洋发泄愤怒的对象,刘海洋是网友们发泄愤怒的对象。刘海洋给狗熊泼硫酸,网友给刘海洋泼冷水。我不想指责这些网友,我们大家都是受害者,刘海洋、他母亲,包括我们大家都是这样。我们有一个循环,拨乱反正有的没有拨过来,文革期间心灵受到的伤害,十年浩劫的创伤,说是过去了,很多人的心灵创伤没有消除。

 

  朱建军说: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受的创伤,自己可以掩盖起来,假装没有,但是在行为上发泄出来了。在社会上,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愤怒,以各种形式被发泄出来,这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朱建军说:我们能做什么呢?特别简单,就是提醒我们自己,我、你,所有的人,我们现在都是这种愤怒,或者受伤害这种感觉的一个受害者,我们从自己这儿开始,先做一点点事情,就是我尽量少伤害一点别人,也少伤害一点自己,善待一点自己,也善待一点别人。把更多的一点点爱和一点点的快乐传播过去,慢慢我们可以走出这个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