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探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三四五”高效课堂模式

 辉辉学习馆 2013-12-24
浅探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三四五”高效课堂模式
彭学康
 
【摘  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提倡“主体性”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笔者从教学情境创设、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堂。
【关键字】 学习兴趣;主动参与;鼓励创新;高效课堂;合作交流
“三四五”高效课堂是我校2011年申报的省级一级课题,其主要思想是:“三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1]。“四带进”─把尊重带进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激励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把方法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创造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创造。“五环节”─“导”(目标导学);“学”(自主学习);“探”(合作探究);“讲”(精讲点拨)“练”(达标训练)。“三为主”是该课题的核心,它强调了学生在认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克服了教师“包教”的一言堂和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使学生从“要我学”一跃而为“我要学”,成为能动的“读者”。教师由“包教”转为“导学”,发挥自己的才智学识以“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鼓励、启发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使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求知”。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体现“三为主”,让学生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在参与该课题研究以来一直思索的问题。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几点体会:
一、从学生的角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就一定会把它做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如果能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创设出能够引起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就会被老师打开。情境创设的第一步是导入,这也是关键的一步,导入的设计如果奇巧而有新意,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就会十分轻松,以后的教学就会十分顺手。在教学中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也可以利用一个悬念导入,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复习导入、实例导入或者任务导入,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游戏导入或创设挑战情境导入。不同的导入虽无优劣之分,但使用时是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首先导入的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其次导入的设计要充满情趣,要有启发性,要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采取灵活多变的导入设计,每次的导入都要做到巧妙、新颖,要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设计教学导入语,还应做到简短易懂,讲述精彩有效。
教学情景的创设不应该只是为设计情境而编情境,情景的创设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情景的创设要有对学生好奇心理的满足,要有对学生“争强好胜”勇于尝试、敢于接受挑战心理的满足。情景的创设应该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环境,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探索式和发现式学习。情景的创设应该能鼓励学生大胆求异,以开拓性的思维,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是能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2]。教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提升的艺术,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真正扣住学生的心弦,营造出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二、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信息技术的技能形成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分析活动目标,设计具体的整合活动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通过自主活动设计、小组协同学习交流、最后完成作品。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只起指导、咨询作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通过自主设计、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各种知识、体会与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活动任务。这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实现多学科、多知识的整合。
在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的设计活动内容。如在网页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制作班级主题网站[3]的活动。学生一听到这个任务,思维马上就活跃起来了,他们一个个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构想出了各种各样令人惊喜的网站主题名称。在构思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和我讨论设计的可行性,构思完成后,学生就开始搜集素材。就这样,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而且还体会到了制作网页的快感。在浏览到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网站时学生的自信心油然而生。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根据需求与创意获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设计意图或主题思想。最后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解决的各环节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环境中被交流。学生在自身的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在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共同体”的作用。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的形成。另外交流可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高,为什么呢?我认为,原因在于教师在设计合作的问题并不适合学生合作。因此,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又如在教学《制作电子小报》时,独立完成一幅作品,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此时将任务进行分解,布置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的学生构思、有的学生查找图片、有的同学找资料,学生通过小组相互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有效地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责任感和阶段成就感的驱使下,最终达成对总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学习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学生才愿意合作学习,才有合作的激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对于学生“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对于学生“力所不及”的问题,则要引导学生解决。
四、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造性和开拓性的能力。但现行的中考制度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信息技术具有操作性强,学生兴趣浓厚等特点,所以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其他学科更有优势。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习兴趣,没有兴趣一切将无从谈起。除了要激发兴趣外,我们还应该创造机会,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信息技术课上创造性动机的产生是由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调节共同作用产生的,教师应创设机会,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例如在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就让学生讲“你心目中未来计算机的样子”。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大胆地描述自己心目中未来计算机的样子。另外我们还要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具有创造的源泉。把信息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会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可以用计算机,学起来就会自然亲切、真实。如果能用生活中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和联想,学生的潜能就会发挥出来。如,元旦到了,让学生设计庆祝新年的电子贺卡;学校召开运动会时,让学生制作班级的运动会视频;3月份学雷锋时,让学生制作学雷锋电子小报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有创造的源泉,又有创造的激情,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挖掘出他们的创作潜能。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4]。学生的能力也会在创作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结束语
       实施“三四五”高效课堂模式其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通过营造民主和谐、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树立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观。
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各有优缺点。以教师为中心的优点是:可以向所有学生展示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概念,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可以避免学生遭到挫败。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背景、知识、经验、能力和学习风格,也难以将学习与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试验各种获得和运用信息的方法,自定学习步调,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过,这种教学策略可能造成一系列的组织问题,比如,教室看上去一片混乱,有时难以管理,教学时间可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今后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把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这两种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方面笔者经验尚浅,希望能得到广大教育学者和信息技术教师的指正。
【参考文献】
[1]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
[2]高元海.人性化的课堂更具魅力[J].科技信息,2008.5.
[3]湖南省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6.
[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