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节?火锅节!

 相约归渡头 2013-12-24

  冬至前后,北半球白日短暂,北极圈以内,固然是长夜漫漫,到我国的北方,也是雪乡残日,短景流年。我在北纬三十度左右的武汉,也颇觉白天变得像姑娘们由春入夏的裙子,越来越短,晚六点回家,就可看到金星灿灿浮现在楼宇间,而早六点送孩子去上中学的时候,启明星还在朝霞中跳闪,凛凛寒气中,参商不相见,给我们披星戴月的印象。这也正是《尚书?尧典》中所记述的:“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三四千年沧桑巨变,但金星未变。《夏小正》又讲:“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诸向生皆蒙蒙伏矣。”说明阴极生阳,好像寒夜中的一点光热,都在那一点金星上?

  诗人有诗:“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谢良辅)。又有:“江南季冬天,红蟹大如瓜扁(请合成一个字)。湖水龙为镜,炉峰气作烟”(丘丹)。霜雪之中,见到黄金橘与大红蟹,都有一点冷中求暖,一阳始发的味道。我还特别喜欢板桥家书中的一段,《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的开头:“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他这封励志做农夫的信,差不多就是在冬至前后写出来的,在飞廉写这个文章的“霜晨雪早”,看得也是“周身俱暖”啊!

  橘蟹、米饼、糊涂粥,这些乡间的风物,已经是将冬至引向吃货节的节奏……毕竟去晒墙根下的太阳,去烤夜间的炭火,棉鞋棉衣棉被加诸身之外,要求到真正的温暖,还得去寻觅更多的食物。而此时秋收冬藏,颗粒归仓,鸡豚被圈养到膘满体壮,农民一年忙上头,总算被大自然放假,得闲以考虑口腹的欢娱。我猜江南江北,那些至今犹存的风味小吃、家乡恩物,多半就是这时候,由聪明的乡下大妈们逐年发明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当然是让神灵与祖先们先暖和起来。先秦讲究“四仲之节”,所谓四仲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其中冬至是一年之首,相当于今天的春节,直到汉代,才改建子为建寅,将春节移至正月。但冬至日的祭礼,却仍然保留下来,《四民月令》讲:“十一月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于井,以及祖祢。斋馔扫涤,如荐黍豚。其进酒尊长及修谒判贺君师、耆老,如正月。”官家会特别给假,让官员与百姓来完成这些请祖宗吃饭、与尊长贺节的工作,这种习气到两宋达到了顶峰,《东京梦华录》讲:“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礼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积攒了一夏一秋的物力迸发出来,所以又有“肥冬瘦年”之说,渐至于“冬至大如年”。《清嘉录》载苏杭一带的风俗送“冬至盘”、守“冬至夜”、“拜冬”、办“消寒会”,引诗云:“有几人家挂喜神,匆匆拜节趁清晨。冬肥年瘦生分别,尚袭姬家建子春。”不由得让人想起今天西来的元旦与圣诞节,它们多半,是借着这个名头,在还“冬至节”的魂吧?

  我觉得对一个乡下人来讲,冬至最大的一件事是杀年猪。春天去集市上买回来的猪仔,经过了兽医的阉劁,主妇的照料,孩子们辛苦的打猪草,已经发育成健壮的年猪,这时候,当家的男人去找附近村里的屠夫,排队挂号。冬至前后屠夫挑着杀猪刀、案板、水盆等家什来到,又集合起村里的健壮男人,将猪由猪栏里扯出来,拿脚的拿脚,按头的按头,随着猪血箭一般的流失,打发一个可怜的猪生往地狱里轮回。晚上的寒夜,屠夫留下来喝酒,族里的男人们也被请来作陪,直到屠夫半醉,将下水当作酬劳,挂在担子上离去,这杀年猪的一天,才算结束。客人们喝到了新鲜的猪肝汤,祖宗们得到了献祭的猪首,孩子们得到了可当气球的猪尿泡,而主妇们则迎来了腌腊肉、灌香肠的大日子——据说冬至前后制成的腊肉不流油,也不腐坏,这其实是有道理的,在一年之中,最为严寒的天气里,让猪肉微微发酵、盐渍,让温和的冬阳曝晒,让凛冽的北风吹干,家乡的腊肉,其实就是家乡的风土的气味。

  其他腌鱼、腌鸡、腌鸭,也作如是观。打糍粑是另外一件大事,主妇们将糯米蒸好,一部分晒制成阴米,供过年时炒成上文里郑板桥爱的炒米,一部分磨成米浆,用来做汤圆,另外一部分,会让男人们拿到臼窝里,杵成糍粑。将切好的糍粑一条一条浸在冰凉的井水里,这样,大年初一,就可以取出来炸成年糕给客人吃,糍粑炸得胖胖的,取的就是年年大发的好口彩。苏州人将糍粑裹上馅,依照他们春天里做青团的办法,取名叫“冬至团”,这个已经是汤圆一派的了。打糍粑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打豆腐,将一担黄豆由家里挑出去,将豆腐由豆腐坊里挑回来,一部分炸成炸豆腐,一部分用来腌制臭豆腐。打豆折,父母忙忙碌碌一天,将粳米磨成浆,混和绿豆粉,在锅里烫成山东煎饼似的豆折,然后晒干收贮。至于腌萝卜、腌白菜,这些事情,就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这样在十二月,以敬神的名义,对肉食与主食的精制与料理,恐怕是全球性的行为,西方的圣诞节与感恩节,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在日本,则有“新尝祭”,天皇用当年收获的新米酿成的酒与制成的年糕,令天地的神灵伏维尚飨,主妇们则去超市买回柚子泡水洗澡,做南瓜与红豆粥,他们还有在冬至前后送出“岁暮礼”的习俗,将“熨斗鲍”等珍贵的鱼肉包扎起来赠送亲友,这种办法,跟送“冬至盘”很像吧。

  明朝以后,冬至节即告衰落,被吸收进春节里,就像寒食被吸收进清明节里,它所遗留的食俗,随着乡土社会的瓦解,超市与电冰箱的发现,也已经来到了末路。从前家里的主妇,如果不懂得以上诸般食物制作的技巧,莫说冬至大如年,就是真正过新年的时候,犒劳自己与招待客人的八仙桌上,恐怕都摆不出像样的东西来,肉食的腌制固然已在蜕变成为爱好,米面的制作,也因为它的繁难,让人望而生畏,家里杀一只鸡都不可能了,何谈杀一头年猪?难道让我现在离开电脑,去打糍粑吗?隔壁的麦德龙超市,早上六点开门,晚上十点关门,上面提到的诸般货色,色色齐全,只不过是来自更有效率的工厂流水线罢了,省事之外,恐怕还少了让邻居们互相比较谁的食物做得更好的乐趣吧!

  但有一样传统,却在发扬光大。冬至一阳来复,羊不幸与“阳”同音,所以吃羊肉成为眼下都市吃客过冬至的首选。《江津县志》载:“冬至,至日,邑俗多市牛羊肉煮而食之,谓可以壮体温。”我所在小区的楼下,是一条吃货街,眼下各家酒店已经在为备战冬至的羊肉火锅摩拳擦掌,可以想见不久的寒夜,人们川流不息前来大快朵颐的盛况。之前郑板桥一碗粥,就可令他“周身俱暖”,我们想在清寒的城市里,在古老的冬至节里温暖自己的身体,恐怕也只能靠这样难得的文化遗存:一只热气腾腾,红油里煮沸着花椒的羊蝎子火锅了。

  2013,12,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