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杨明作品 | 年味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木沐读书

杨明,湖南省新宁县人。爱好散文及小说创作。文字散见《散文选刊》《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邵阳日报》等报刊。


"二十四,小年祭;二十五,杀年猪;二十六,挂腊肉; 二十七,杀线〈阉〉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酿甜酒;三十日,欢欢喜喜样样有"。

我的家乡在湘桂边境的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景区的新宁崀山,小时候就是跳着橡皮筋唱着这样的童谣,一步步走进弥漫幸福的年关。

农历二十四是小年节,学校放假了,晨霜似撒了一层盐皑皑白白,我们一帮孩子都穿着棉袄,用嘴呵着冻得通红的小手,拿一根点燃的佛香,先将冲天炮排扦在松散的沙地上,然后用香头逐个去点燃,大炮冒着一股青烟"吱吱,溜溜!"地腾空而起,像惊飞的一串麻雀,接着高空中一声"砰!“的炸响,倾刻间纸屑纷飞像下一场红雨。我们接二连三地点燃大炮,像是机关枪射出一梭子子弹"砰砰!啪啪!"连环响,炸醒还沉寂的早晨。

有时候,我们比赛着谁能把屋边池塘里的水炸得最高。这个极需要技巧,你丢得早了,大炮就在水面上响,没有激起一点水花;丢得迟了,大炮沉到水中,只听到一声闷雷,大炮的爆炸力只能将塘水拱起一点点波纹。而只有将大炮像蜻蜓点水刚接近水面就炸了,只见水面中间炸出一个氹,水花乱溅、纸屑飞舞。这要靠手法机灵判断精准,非一时半会儿能练出来的。摆脱了学堂的束缚,忘却了书包的挤压,深藏不露的玩耍天性春草般拱出来了。

就是夜里,也不得消停。我们聚在一起预备正月里的龙灯,将一手手稻草反折好扎牢,然后把它们串联成前后一般大小的草把,再固定在一根三尺长的竹棍上,一到耍灯时节在草把上扦满点燃的佛香,浩浩荡荡一群人挥舞着,前有灯光闪烁的台灯,后有小朋友用鼎盖锅盖组成的锣鼓队,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其实,草把灯才是正宗的龙灯。我的家乡早在西汉元朔五年〈前124年〉就设立为"夫夷侯国",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置新宁县,相沿至今。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乡人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祖先们最崇拜的就是庄稼就是稻谷,他们挥舞稻草图腾自己的梦想,祈祷五谷丰收天下太平。草把灯代代相传,家家户户以热情迎接它为荣,鞭炮煮粥样沸腾了岁月。

年味,总是在孩子们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像开演的幕布徐徐拉开。二十五杀年猪。天冇亮,母亲就摸下床,先把大灶上的铁锅倒满水,在灶里用大片的松柴生起熊熊烈火。母亲是个烧火的老手,她会把柴一层层堆砌起来,柴火"扑吱吱"笑得欢,红舌头四处乱舔,母亲说"柴火笑,有客来!“。我们总是一禾柴火塌起来,只见烟子不见火,借助着吹火筒吹得嘴巴鼓起牛尿泡样,熏得眼泪扒沙。母亲会催促父亲该去喊张屠夫了。父亲懒在暖烘烘的棉被里翻个身又翻个身才恋恋不舍地起床。一会儿,就听猪在栏里嚎嚎叫,父母各揪了猪的一只耳朵往堂屋里拖,矮矮胖胖的张屠夫挽起猪尾巴将猪抬离了地面,二百多斤的猪后身架空了,只得跌跌撞撞朝前冲,猪似乎明白了什么总是嘶声裂肺地嚎。到了一把长条凳子边,张屠夫用了坐马势把猪一翻就按在凳上,一手接过父亲揪着的猪耳朵,跟父亲交换了位置。

张屠夫用粗壮的手指掰起猪的下巴,猪就止住了哼哼。张屠夫熟练地斜刺一刀进去,猪吼都吼不出声来,一股鲜血就喷出来。左邻右舍的乡亲们举起早已准备好的坛坛罐罐接猪血做"猪血丸子"。殷红的猪血洒满一地,我们这里叫"淹血",一来煞邪气;二来表示来年五畜兴旺人财两发。宰猪后,母亲就会安排父亲去喊邻居们、三朋四友五亲戚们来家里搓一顿,家乡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喝血汤肉"一一用猪肉拌血煮一大潲鼎锅。队里无论谁家杀过年猪,都要召唤大家“喝血汤肉“的,作为教师的父亲,那一段时间总是在队友的家里连轴转。老少爷们,喝酒划拳喊得青筋暴出像一根蚂蝗盘起;姑嫂妯娌们,晕话素语齐吆喝,打情骂俏满脸红,红得像家门前的腊梅;当然还有我们这些细伢们,身轻如燕满堂屋里奔跑着,嘻嘻哈哈打闹。我们会捉迷藏玩,藏在门背后趴在床被里,门响户动。记得有一次,我藏身到屋后贮存红薯的"窖岩"里谁也寻找不到。杀年猪后,家家户户的晒谷坪里竖起几根竹杆,把精肉肥肉、肠呀肺呀用棕叶穿了一块一块挂在竹杆上凉晒,凉晒农人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凉晒火热生活馈赠的结晶。我们会帮助母亲做出圆溜溜的猪血丸子,烤制黄亮亮的腊肉、香肠,大人们会把一切美好的食物积攒到过年的日子享受享受。"细细者盼过年",我们真希望,天天如过年热闹、欢快、幸福。

不知不觉就是二十八,打糍粑了。母亲用木甑架在大灶上,再铺起要蒸熟的糯米,用竹筷在糯米间扦出三四个出气洞,要等到洞里袅袅升腾起汽水,才能将甑盖子盖好,否则糯米饭蒸不熟变成"夹生饭"。等糯米饭蒸熟了,下面的活就交给父亲一样的男人们。父亲手握着自制的"粑棰",一下一下要将糯米饭在这个石窠臼里打碎、打成饭泥。开始还能看到父亲干净利索地一上一下棰打,慢慢地糯米饭打糯了开始咬着父亲的粑棰,缠缠绵绵不松口,父亲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举起粑棰、落下。

出窠臼的糯米到了母亲手里,先是一顿揉搓,搓成一根木棒棒样,再用右手虎口一捏就变戏法似的成了一个个圆圆的粑粑,见者有份地递到各人手里,用手捏着去装糖的碗里沾一下,又放进张黄豆粉的碗里打个滚,张口就进嘴巴。我们这里叫"呷热糍粑",那份热火那份甜蜜那份柔韧那份沁香,真叫人回味无穷。尔后,其他妇女们会用手掌狠劲地将圆滚的糍粑压平,并且两面沾上生粉后整整齐齐摊放在桌上,再压一块木板。以后,就是我们这些伢仔们的事了:我们一伙人站在上面要将粑粑压扁。那就是一个属于我们舞台,你可以双脚跳,也可以单腿劈,甚至可以奔跑着、做着鬼脸!我们的欢叫声,母亲的吆喝声,父亲粑棰的“噼啪"声汇成一条声音的大河,载着大家朝年奔去。

大年三十早上,母亲会早早地喊醒我们,这一天有很多事要赶在中午的团圆饭之前做完。团圆饭后,全家人会挨个洗澡,把一年来的不快、不尽人意的记忆都浸泡在那盆水里一古老倒掉吧;新年新气象嘛,新衣裳把姑娘们个个打扮得花技招展,小伙子人人俊俏精神,就连祖母也会将散乱的白发收拾得熨熨贴贴再笼一个罩壳。

母亲和祖母在厨房里忙活,做我最喜欢的肉丸子、松肉、鸡、鱼,她们还得预备几叶青菜叶,留到大年初一早上做一道最吉利的菜。年长的祖母往每人碗里夹一丝丝,边夹青菜祖母会说:呷了青菜,一年里会平平安安、清清泰泰。是祖母对新年的祝愿,也是对我们的祝福和企盼吧。

我和父亲就去张灯结彩,贴红红的对联。父亲上山下乡时教过几年书,而他正宗拜师学的却是"雕刻"〈十五岁就进了刻字社跟师学艺〉,不但正楷字写得像机子印刷出来的一样,就是写反反字也是行云流水四角分明,可是父亲从不写对联,总得上街买别人的字。父亲说,别人独立寒风铺纸泼墨本属不易,何况还能广播喜悦与吉庆,买他的对联也是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父亲说,很久以前年是一个怪兽,常常在这一天下山袭扰民众,于是人们烧起篝火柴膏昼夜欢呼。年,就在人们的欢笑中逃遁。关于红联的来历,父亲告诉我一个这样的故事:若干年前,一将军挥师杀回一个熟地方,他清晰记得一个救过他的老人,就悄悄打发一个下属潜进老人家,要他在大门上贴起红纸以免杀身之祸。老人喏喏,待来人走后,急忙遂户告知大家都在门口贴上红纸。将军挥师杀来,见户户大门有红联从心里感叹:老人家,你太善良啦。

父亲爬上木桌,左手高举起对联,问站在地面的我。高矮差不多么?呵,右边再高一点。正桩了么?还要偏左一点点。好!

父亲听到"好"!就用右手捏着的白粉笔点一个点,然后褪下桌子,用排刷仔仔细细将米汤水粘上去,揭起红联时鼓起腮帮狠劲地吹吹它,生怕沾了一丝丝尘埃渎慢了神灵。我看到父亲认真的模样,心里想笑。父亲是个慢性子,做一件事总是一丝不苟。我却惦记起团圆饭后的守夜,惦记着长辈们分发给我的压岁红包了;惦记着堆在村部还没有扎完工的稻草龙灯,正月里我们一帮小子们会锣鼓喧天挥舞着草把灯,给村里各家各户拜年。我心里催促着父亲快些,因为在红对联上面还需要挂上一枝枝腊树叶。腊树四季常青,”腊""纳"同音,因而乡人总喜欢在大门口挂上腊枝,寓意四季纳财富贵年年。

父亲看我的样子,知道我的心思,他说:别把贴对联看成是件小事,通过贴对联能看透一个人的性格,马虎僚草者对联歪歪斜斜;性情急躁者对联中间拱拱凸凸不服贴;还有不识‘对联者无分上联下阕,上壁就完事了结。父亲最后说:人要跟对联一样立得正。

这时,母亲会出来一看,快贴!快贴!吃团圆饭啦。

远处传来阵阵团圆的鞭炮声,浓浓的菜香弥漫了空气,早早吃过团圆饭的伢仔们穿着花红柳绿的新衣在村口晃荡,呼朋唤友;排家排户的灯笼在风里跳舞,要舞出一种祥和、喜庆的气氛;挨家挨门的红红对联相映成辉,相互致以新春的祝福……

年味,真的越来越浓了。


已经在《木沐读书》上推送过文章的作者名单(以文章发表的先后顺序,适时更新中)

一、 安徽:

1、许辉  2、潘小平 3、张庆龙 4、梅雨墨5、唐旭艳

6、姚尚书 7、王家运 8、陈玲9、黄丹丹 10、阿紫

11、刘晓凤 12、彭光品13、刘宏江 14、邹辉15、张易亨

16、黄圣凤17、严明 18、徐艳友 19、姚尚书 20、宝茜 

21、孙辉 22、金迟 23、周岑岑  24、史太群25、胡占敏 

26、赵爱霞 27、曹孟伦 28、张正旭 29、安宜生 30、高怀和

31、薛业忠 32、毕子祥 33、许道连 34、苏金文 35、宋同文

36、彭光品 37、王忠正 38、廖丽 39、司舜 40、张恒

41、陈进42、程永生 43、刘家宝 44、邱晓鸣 45、赵克明

46、赵兰 47、金鹏 48、陈艳49、吕树国 50、肖震

51、陈锐 52、朱晓军 53、刘应姣 54、刘檀风 55、陶静

56、张建春57、周芳 58、郜芬59、钱广安  60、季纯贤

61、李晓莉62、鹿伦琼63、黄璜64、彭均生

二、上海

1、安谅  2、河丁 3、苏岚烟4、单金龙

三、北京

1、马雪花 2、绿藜 3、陶瑰丽4、白岩

四、重庆

1、任飞雪 2、王家魁 3、李晓 4、阳莉5、程滟

6、何仙草 7、何真宗 8、胥淋译9、王景云 10、刘屹

11、胡琴12、罗学玲

五、四川

1、邹安音 2、孙文华 3、黎均平 4、信封5、陈辰

6、李安7、陈平

六、贵州

1、刘燕成 2、陈珍秀

七、山西

1、刘文来 2、卢静 3、清菡 4、宋晓明5、赵欣

6、王小燕

八、陕西

1、韩静 2、白玉稳 3、黄福海 4、李永安5、郁秋

6、姜启德 7、王炜 8、杨晓景9、温洁 10、王念平

11、郑媛

九、内蒙古

1、张继炼 2、裴海霞 3、温长春4、景绍德5、心柔

6、徐义萍 7、李瑞平

十、新疆:

1、石桂霞 2、刘佩枫 3、晓犁 4、马乾

十一、甘肃

1、赵新平2、淇兰舒3、万有文 4、周银德

十二、山东:

1、徐文奇 2、张芳华 3、高原 4、厉彦林5、马迁

6、郑洪亮 7、张桂珍 8、姜佃友9、孙瑜10、邱秀玉

11、张意中 12、马来敏13、张呈明 14、杨军 15、李阳

16、王明新17、王丽 18、刘立云 19、郭爱华 20、李彩华

21、刘瑜22、葛桂凤23、徐月强24、谢慧娟 25、鹿晓兰

26、卜宪玲

十三、江苏:

1、一抹寒烟 2、魏丽饶 3、曾荣  4、孙建国5、阿土

6、周雨阳 7、赵峰旻 8、周荣丽9、倪玉琴 10、徐玉向

11、陈燕 12、卢静13、夏邱梅 14、郭朝晖 15、仲小梅

16、薄金龙 17、邓晓燕18、曹利生

十四、浙江:

1、胡曙霞  2、高金海  3、尤静静

十五、江西:

1、朱仁凤 2、黄小军 3、贺湘君

十六、湖南:

1、张雄文 2、田瑛 3、许艳文 4、刘勇5、陈青延

6、邹劭玲 7、杨盛龙 8、张宪9、唐臻科10、范诚

11、卢宗仁12、刘月娥13、李方明14、白亚军15、肖正民 

16、彭湘 17、高求忠 18、叶佳萍19、卢小夫 20、李风格

21、傅沐辉22、刘天红23、杨明

十七、湖北:   

1、菡萏

十八、黑龙江:

1、道非 2、李百合 3、靳银环

十九、吉林:  

1、王德林 2、宋雨薇

二十、辽宁:    

1、范彧 2、朱宏程 3、杨成菊 4、王贺岭5、商景远

6、李娜

二十一、河南:

1、苏宪权 2、程敏 3、叶晓燕 4、李成猛5、连伟峰

6王建峰 7、范恪劼 8、蕴儿9、李长顺

二十二、河北: 

1、高立丽 2、张华北 3、李东辉 4、田志猛  5、史丽娜

6、燕金城7、刘海亮8、薛丽英9、侯瑞平

二十三、广东:

1、    张旗 2、邱少梅3、野平 4、黄春宇5、高艾珊

6、筱卉7、吴晓锦

二十四、广西:

1、庞华坚

二十五、福建:

1、土楼人 2、朱慧彬  3、刘丽芬

二十六、云南:

1、李海

二十七、天津:

1、李锡文

二十八、海南:

1、贺清梅

二十九、青海

1、梅尔


办刊理念:高品位  大格局  上档次  推原创  出精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