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衣粉市场:质优价廉就够了

 高手坟墓2015 2013-12-24

 洗衣粉是生活的必需品。人们买洗衣粉只有一种需求:洗干净衣服,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期待。有些人可以做白日梦,梦想用了SK-II的面霜之后能够年轻20岁,但是最不现实的人,也不会幻想有某种高级洗衣粉可以把破衬衫洗成燕尾服。

这也决定了洗衣粉与人的切身距离最远,也就决定了消费者对其功能与品牌的关注度最低,也说明了为什么洗衣粉也就只有净白、护色等屈指可数的几种功能。

加上中低层次消费者占人口的95%以上,这决定了洗衣粉行业的本质和最佳市场策略,必须是“质优价廉”—能洗干净衣服,并且便宜,使人民大众能够消费得起。

那么,市场上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国产品牌 三分天下

国内的洗衣粉市场是国有品牌的天下。2006年的数据显示,销售排行“雕牌”第一,“立白”第二,“奇强”第三。而联合利华的“奥妙”洗衣粉和宝洁的“汰渍”洗衣粉只落到了第四名和第五名的位置。

“雕牌”的销量遥遥领先,2006年的销售额超过42亿元,是第二名“立白”洗衣粉的1.6倍多。

雕牌洗衣粉1999年推入市场,当年市场份额一举跳到第二名,第二年即成为第一。因为坚守质优价廉的行业本质,到2006年,依然稳坐行业老大的位置不倒。

“雕牌”一方面花费重金打造广告,塑造高质量的中端品牌的形象;同时以低价位切入,将价格一次降到29元一箱,填补了国内没有质优价廉品牌的空白。

虽然“雕牌”后来换了很多不同的广告,但是都把“用量少”作为主要诉求,强调其质优价廉的本质。

“奇强”早在1999年就占据了行业第三名的位置,排在“汰渍”和“奥妙”之后。到2006年,“奇强”第三名的排名依然未变。而“立白”却异军突起,夺取了第二名的位置。

“立白”和“奇强”都是以便宜低端的形象起家。都努力打造质优的形象。如“立白”除表明产品能够把衣服洗干净,还抓住“护色”和“不伤手”的概念反复强调:“用立白,天天都穿新衣服”。这怎能不吸引本来收入就不高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主妇们呢?

它们在广告中不像“雕牌”那样反复强调自己用量少来暗示价格实惠。因为它们便宜货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再强调价廉,会让消费者觉得它们质量不好。

因此,它们主要以强调质优来吸引消费者。比如“奇强A3+洗衣粉”就反复强调三重去污,三倍清香。虽然任何清醒的消费者都不会相信“三倍”的说法,但是广告看久了,潜意识里也会觉得“嗯,这个洗衣粉好像能洗得很干净”。

外资巨头的失策

质优价廉的本质,听起来很简单。像“宝洁”和“联合利华”这样的国际巨头,应该有更雄厚的资本,来支撑它们做质优价廉的产品和国货抗衡,但为什么它们打不过国货呢?我们来看它们如何在中国市场竞争。

“联合利华”使用“奥妙”这个单独的洗衣粉品牌,在1993年进入了中国市场。“奥妙”洗衣粉一直坚持高端产品形象,1999年一度取得全国销售量亚军。但除了偶尔的促销降价,“奥妙”一直坚持高价战略。因为这种市场策略不符合洗衣粉市场“质优价廉”的本质,所以“奥妙”无法挤入头三甲。

“宝洁”在中国市场有“碧浪”和“汰渍”两个品牌,分别在1993年、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汰渍”1999年销量曾居全国第一,2006年滑到第五名。

“宝洁”试图向“质优价廉”的本质转型,近几年非常积极地打价格战,还将“汰渍净白去渍”这个产品拉低,作为低价产品来争夺市场。但最终惨败而归。

“汰渍净白去渍”请郭冬临来做系列的亲民广告。其广告表现手法也符合行业本质“质优价廉”的要求。

广告中,郭冬临频繁地拜访老百姓,介绍洗衣粉。让他们用“汰渍净白去渍”和其他品牌的洗衣粉作洗衣对比测试。广告中反复强调用量少,洗衣效果比别的牌子洗得白,而且手洗时没有烫手的感觉,说明不伤手。

既然看上去“汰渍”符合了质优价廉的本质,为何其销量反而排在不符合本质的“奥妙”之后呢?原来它的去污力,远远不如其广告中吹嘘的那么好。

2005年,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公布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汰渍净白去渍”去污力不达标。这场风波刚过,200712月,上海市 “洗衣粉比较试验结果”再次显示,“汰渍净白去渍”去污力不达标。

如果洗衣粉没有办法洗干净衣服,那么洗衣粉再便宜也不会有消费者购买。因此“价廉”必须以“质优”为前提。

“汰渍”弄错了行业本质的次序,而“奥妙”始终坚持高端形象,都不符合这一行业的本质,因此无法击败国产洗衣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