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图书就像一面镜子,它真实映照社会现实和未来趋势。中国十四家商学院长共同关注新书《全球商业一百年》的现象背后,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偏好和潮流,窥探到管理变革的路径和全球经济的走向。
商学院是创业者和管理者永恒的话题,它为本土和跨国企业培养越来越多的管理精英。商学院的价值与力量,不仅是传递商业技能与财富手段,而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引擎。商学院长习惯于站在全球视野看企业竞争与宏观政策,以大历史观分析商业规律与市场趋势,源于内心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认为:“整个东方在100多年里都在追随西方的脚步,到底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中国企业要学会‘从月亮上看地球’,避免陷入井底之蛙的困境。另一方面,要形成‘以全球应对全球’的战略视野,从全球范围内寻求机遇及解决方案。”《全球商业一百年》无疑能回答项兵院长的疑问,并将其“100年”、“全球范围”等史观和案例传递给学员。
以下是部分商学院长接受作者赠书签名照: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伊志宏
北大国际MBA院长杨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

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
2013年三四月份,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徐信忠、北大国际MBA院长杨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伊志宏、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霍佳震、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亚东、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汤谷良、重庆大学经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刘星、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孙铮等全国十四家商学院长都在关注并阅读同一部财经著作——《全球商业一百年》,这本书的研究对象全部属于世界500强企业,相当多的篇幅用于记录百年企业的成长轨迹,作者陈润认为:“企业家是商业史的主角,也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现在及将来的全球产业格局和经济趋势,在过去100年间的市场博弈与利益分割中早已形成。”
在这部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全球商业史”的新书封面上,有著名财经作家、《激荡三十年》作者吴晓波亦倾力推荐,封底也有《全球商业经典》总编辑何力、《财经》执行主编何刚、《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李忠春、《环球企业家》执行副主编仇勇、《商界》副主编樊力、《财经国家周刊》副主编欧阳长征、《证券日报》副总编辑马方业、《首席财务官》出版人兼总编辑田茂永、《英才》执行主编朱雪尘、《中国慈善家》主编吴阿仑等“十大财经媒体主编”的联合推荐。作者陈润表示:“业内方家的肯定与支持令我非常感动,但书中定有错漏或偏颇之处,需要具有影响力的学界权威的点化与提升,商学院长无疑是最佳人选。”据悉,商学院长不约而同阅读《全球商业一百年》的现象已在微博引起热议,不少商学院、校友会官方微博及认证的在读商学院学员都积极回应,热烈讨论。
在过去4年间,陈润通读45部纸质著作和主流财经媒体的4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坚持原创写作,为此书花费大量心血。他自言:“只因心怀为改善商业环境呐喊、为企业家精神鼓掌、为商业史研究尽力的使命感,我愿意埋首于历史的故纸堆里,从曾经的光荣与梦想中囊萤成灯,哪怕只有一丝微光,也希望能让中小企业坎坷崎岖的道路不再昏暗、让大企业扬帆远航的身影不再孤寒。”这段文字引起许多企业家和创业者共鸣,有读者动情评论:“有时最能鼓舞你的那一点光,往往是最感人的遥远星光,甚至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萤火。”
《全球商业一百年》封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浮躁喧嚣的社会环境中,年轻人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的图书就像一面镜子,它真实映照社会现实和未来趋势,从十四家商学院长共同关注新书《全球商业一百年》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窥探管理变革的路径和全球经济的走向。